首頁 古代言情

高嶺之花躺平后,夫妻同心當(dāng)米蟲

第二十四章

  沒過多久,趙家就傳來了消息,說趙夫人病重需要靜養(yǎng),家中的事,都交給了趙家二夫人喬氏暫管。也聽說趙夫人病重,她的女兒趙云琪親力親為的侍疾,甚至為了能在母親身邊服侍,提出要放棄大選,被母親苦口婆心的勸說,才忍痛坐上了進宮的馬車。

  聽說這個消息時,沈青鸞正與趙氏一起,坐在花園里閑談,聽說這話,趙氏輕輕地嗤笑一聲,道:“知道了,她想去由她去便是。”

  花園里荷花初開,雨后初晴正是最好的賞花的時節(jié),沈青鸞瞧著雨停了就帶了茶水點心出來賞花,恰好遇到在荷花池邊小坐休息的趙氏。

  趙氏養(yǎng)了這段時間,身體也恢復(fù)得差不多了,但性格變了不少,從前張揚明媚,凡事都喜歡跟人炫耀一番,如今卻沉默寡言了許多。沈青鸞是弟妹,見到趙氏便先同她行禮問好,趙氏笑笑道:“弟妹來賞花嗎?我在屋里躺了這些天,沒想到荷花都開了。”

  云國公府的荷花池也是京中一景,往年荷花開時,國公府也會辦賞花宴,邀請親友前來做客,今年原本也有這個規(guī)劃,但一連串的事情,加上這件事還牽連了皇家,齊氏思量之后,便決定今年的荷花宴不辦了。不過不請賓客來家中賞花,自家人來荷花池邊坐坐賞花卻是沒有問題的,趙氏這段時間都在屋里養(yǎng)身體,如今能出來了,也沒去別處,讓人抬了軟轎,來這邊看花。

  趙氏的臉色依然有些蒼白,有丫鬟來稟告趙家的事,她也沒避著沈青鸞,只簡單評價了這么一句。沈青鸞見她臉色平淡,只當(dāng)沒聽到,招呼趙氏喝茶吃點心。

  趙氏這段時間都在忌口,如今倒是不用了,但這段時間一直睡不好,也沒動茶水,只就近揀了兩樣點心吃,夸贊道:“先前便聽說三弟妹點心做得好,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不過是取些巧罷了,要說點心,還是一品香的叫人念念不忘。”一品香是趙家的產(chǎn)業(yè),趙氏嫁到了顧家,也常給顧家人送些一品香的點心,沈青鸞這話倒不全是恭維,一品香的點心確實出眾。

  趙氏沒說話,一品香的房契地契連著點心師傅的賣身契,趙家前兩天就讓人給她送來了,以后,一品香是她的鋪子,但她更清楚的知道,趙家這不僅是在補償她,更是在這件事發(fā)生之后,選擇了保全秦氏。趙氏也能理解趙家這么做的理由,秦氏再不好,她也是趙夫人,何況她還生下了一雙兒女,若秦氏毀了,弟妹也就毀了,而她,雖也是趙家女,但畢竟已經(jīng)出嫁了。

  而如今這樣處理,大約是趙家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哪怕趙家不贊同站三皇子的隊,那也也是皇子,趙家不會得罪。而如今秦氏病重,趙云琪再表現(xiàn)出那一番作為,接下來進宮便進可攻退可守了,表現(xiàn)好了,那可以說是為了家族的榮光、家人的期待,而表現(xiàn)不好,也可以解釋為為母親心憂無法專注大選。

  趙家做出這個選擇,趙氏心痛,卻無法反駁什么,也是在那一刻,她才明白,她靠不住趙家,她想好,只能依靠顧家,甚至她受了委屈,趙家都未必會為她做主,因為趙家如今要支持的,是妹妹趙云琪。想通了,趙氏便不期待什么了,顧言好言賠禮她受了,送她的東西她收了,婆婆妯娌的安慰她也收了,她總歸還得過下去。

  “也就是有幾個老師傅,也就那么幾樣好的,不過終歸是自家鋪子,三弟妹喜歡什么只管對我說,我讓人送來!”趙氏臉上掛了些笑意,客氣說道。

  “那感情好,只二嫂不怕被我吃窮了就好!”知道趙氏不想談趙家的事,沈青鸞隨口應(yīng)著,也就說起別的事情,“對了,前些時候母親說起要去寺里燒香,那時二嫂還在養(yǎng)身體,也就沒有問二嫂的意思,如今瞧著二嫂身體也好些了,母親叫我問問二嫂可要同去?”

  先前說過,但這段時間事多一耽誤,也就到了這個時候,今早過去請安說起這件事,齊氏便叫沈青鸞問一問趙氏。

  趙氏身體養(yǎng)得差不多了,但身體還虛著,多走幾步便累得很,大夫也說還得再養(yǎng)一段時間才算完全恢復(fù)。趙氏倒是想去,一連發(fā)生許多事,她也想去拜一拜求個心安,但到底身體受不住,聞言搖搖頭,道:“我這身子不爭氣,這回就不去了,倒是要麻煩弟妹替我添些香火錢,還有……罷了,還是我下回自己去吧!”

  趙氏沒有說出來,但沈青鸞大致猜到了,大約是為著那個無緣的孩子。若要她幫忙做點什么也容易,但想來趙氏是想親自為孩子做點什么,沈青鸞想到了,也沒有追問,只聽趙氏頓了頓,接著道:“母親可有說要去哪座寺廟?”

  “是城外的慈云寺?!本┏侵幸灿袔鬃聫R,但京中人家若要燒香拜佛,大多還是會去城外的寺院。一是城外的寺院名氣更大些,許多人都說更靈驗些,二是城中的寺廟除了一座皇家寺廟之外,其他的寺廟規(guī)模都不大,也沒什么景致可以看,雖然主要目的是燒香拜佛,但難得出門,也正好看看景散散心。

  “慈云寺啊!”趙氏聞言一笑,道:“我年少時還曾在慈云寺住過一段時間。那時我身子弱,三天兩頭就要病一場,祖母怕我養(yǎng)不活,求了慈云寺的方丈留我在寺里修行一段時間,這個季節(jié)慈云寺的桃子也該熟了?!?p>  趙氏提起那一段日子還有些懷念,寺廟里的生活清苦,她在寺里修行雖不用做許多事,但也要跟著念經(jīng),吃喝也都跟著寺里。初時只覺得苦,時日長了,便漸漸習(xí)慣了。寺里沒有山珍海味,素齋也算可口,跟著寺里的小孩子去摘果子吃,便覺比蜜糖還甜些。

  “三弟妹若要摘桃子吃,記得去摘南山的,別去北山。南山的桃子又大又甜,北山的桃子看著一樣又紅又大,可掰開就是一包蟲,也不知是什么緣故?!闭f起童年的回憶,趙氏臉上的笑意都真切了幾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