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唐風錦瑟

第一五四章 敵軍詭計

唐風錦瑟 甬城金雀 3718 2021-06-27 20:16:00

  一時間,廳堂內(nèi)一片死寂,只余細若蚊吟的啜泣之聲。

  王三娘對此恍若未聞,她伸手想去拆第二封信,可當她捏住那信封時,卻沒有將信拆開,轉(zhuǎn)而問陳尋,“我聽公主說,王大總管與那吐蕃將領交鋒多次,應是有些勝算的,怎就敗了?”

  聽王三娘聊起邊疆戰(zhàn)事,婁彥君面露驚訝,陳尋則一臉沉痛的回應:“……吾等中了賊兵奸計!”

  大戰(zhàn)已經(jīng)結(jié)束,戰(zhàn)況也非機密,陳尋便一五一十將素羅汗山之戰(zhàn)的前情后果一一道來。

  三月十五那日,陳尋奉王孝杰軍令,率三萬騎兵突襲吐蕃營寨。

  此營寨位于素羅汗山山腳下的谷地之中。谷地一側(cè)是高聳入云的峭壁,山壁光滑、陡峭,難以攀爬;另一側(cè)是一片連綿起伏的山坡,坡上無樹、草淺,一覽無余。

  決定突襲前,大周軍便得到消息,此營寨是吐蕃將領噶爾欽陵本部精銳所在。

  原本該營寨中當有十五六萬人,但隨著此次噶爾欽陵入侵大周、借道洮州失敗,又被王孝杰率十萬大軍連番追擊,傷亡慘重,沒撈到半分好處還勞民傷財?shù)狞h項與羌人部落紛紛撤軍解散,這便讓營寨空了一大半。

  之后,噶爾欽陵的弟弟贊婆鬧內(nèi)訌,又帶走了兩萬精兵。據(jù)說是兩人對于戰(zhàn)與降的問題出現(xiàn)了分歧,噶爾欽陵想要整軍再戰(zhàn),不想給吐蕃贊普留下殺他的借口,而噶爾贊婆則認為,即便他們打敗了大周軍隊拿下了西域,也無法阻止贊普打擊噶爾家族的野心,倒不如歸附大周,做一方領主來的穩(wěn)妥。

  王孝杰掐指一算,而今噶爾欽陵的營寨中,滿打滿算不會超過六萬人,這其中還包含戰(zhàn)力一般的奴部,若趁機拿下噶爾欽陵,消滅吐蕃主力,不僅可以解決吐蕃反復擾邊的困擾,未來收復吐谷渾,也只是時間問題。

  陳尋催馬飛跨拒馬樁,踏破敵營的時候,天剛微微亮,吐蕃士兵尚在夢中,隨著緊急的號角聲響,吐蕃軍營頓時大亂,衣衫不整的吐蕃兵剛沖出營帳,便被大周騎兵一刀削了腦袋。待噶爾欽陵露面組織抵抗時,吐蕃營寨中已是火光沖天,死傷慘重。

  不過,噶爾欽陵不愧是吐蕃名將,不消半個時辰,悍勇的吐蕃士兵便有組織的開始激烈反抗,陳尋的三萬人漸漸不支,不得不暫時退出了吐蕃營寨。待王孝杰帶著五萬大周軍趕到,雙方正式在素羅汗山腳下廝殺起來,一時間你來我往,血流成河。

  眼看著吐蕃軍節(jié)節(jié)敗退,大周軍步步緊逼,陳尋穩(wěn)坐馬上,遠遠望著氣急敗壞的噶爾欽陵,心中生出了一絲輕蔑,讓他頗有種可直取賊首獲不世之功的野心。一個同樣野心不小的大周小兵和陳尋想到一塊去了,不過這小子沒帶猶豫的,彎弓搭箭,直指噶爾欽陵。

  “嗖”得一聲,利箭破空而出!

  小兵墜馬,血染疆場,而他的箭,尚在弓上。

  陳尋大驚,側(cè)目看向利箭來處,登時瞠目驚駭。

  只見谷地一側(cè)那一覽無余的山坡上,不知何時竟出現(xiàn)了一支上萬人的吐蕃鐵騎,密密匝匝的占滿了山坡。

  隨著噶爾欽陵一聲令下,一時間,狼煙與喊殺聲相伴,直沖云霄!

  眨眼間,鐵騎如雪崩一般,傾瀉而下,鋪天蓋地地向大周軍掩殺而來。

  而身處谷地正與吐蕃軍酣戰(zhàn)的大周兵士們,被這轟隆隆的馬蹄聲,震得措手不及,倉促應戰(zhàn)幾輪后,便被吐蕃鐵騎沖擊的七葷八素,潰不成軍,中軍的指揮瞬間失靈。被沖散的大周兵團只能各自為戰(zhàn)。

  營中吐蕃軍趁亂反擊,各個擊破,一舉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

  噶爾欽陵頭上懸著吐蕃贊普高高舉起的屠刀,為了保住家族他這次是下了十足的狠心,誓要背水一戰(zhàn),吐蕃士兵們更是拼死一搏,異常兇悍。

  待王孝杰重新收攏了軍隊,當初的八萬人,一場場激戰(zhàn)下來便少了兩萬多。沙場之上,人命如草芥。眼見吐蕃軍越戰(zhàn)越勇,王孝杰趕緊下令撤軍。

  可就在這時,大周軍的后路被截斷了!

  “來了多少人?”王孝杰問。

  “無法確定,目測有上萬騎兵,對方來得突然,沒有收到沿途斥候的傳信,想必已經(jīng)遇害?!背夂虼?。

  “不好!大總管,咱們中計了!”一名將領一拍大腿,恍然大悟,“肯定是贊婆去而復返,內(nèi)訌是他娘的騙局!”

  王孝杰默然不語,當伏兵出現(xiàn)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明白,這一切都是噶爾欽陵兄弟演的一場戲??峙?,對方取道臨洮,欲攻擊河西,不過是故意挑釁周軍,潰敗后遁入吐谷渾亦是誘敵之計,其目的,無非是讓大周軍輕敵,進入他們預先選定的陷阱——素羅汗山。

  軍帳中,眾將官面色越發(fā)沉重。噶爾欽陵如此大費周章引他們深入吐谷渾,當然不止是要贏他們,更是要讓他們率領的五府十萬人全部埋骨在此!

  如果真讓噶爾欽陵奸計得逞,大周失去的不僅是十萬將士和囤積在后方米柵的大批糧草,還將是未來十幾年都無法恢復的邊防力量,到時候別說收復吐谷渾了,便是控制聯(lián)通西域的要道都費力!

  “速戰(zhàn)速決!”王孝杰下令。

  可惜,集中力量連番突圍了幾輪,犧牲了數(shù)以千計的將士,他們依然被死死地堵在谷地之內(nèi),被迫承受著腹背受敵、雙線作戰(zhàn)的困窘。接二連三的戰(zhàn)敗打擊,讓大周軍士氣一落再落。而吐蕃方似乎還有源源不斷的兵力在加入戰(zhàn)斗,再這樣下去,全軍覆沒,不過眨眼功夫。

  王孝杰再次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讓帳下軍將謀士想破敵之法。

  伴著軍帳外的喊殺聲,軍帳中一片愁云慘霧。

  在絕對劣勢之下,任何計謀都顯得微不足道,大家連投降的心都有了,何來破敵之法?

  這時,鄭瑞款款起身,打破了帳中的沉悶。

  眾人側(cè)目,只聽他從容開口道:“不必憂心,敵人不過利用地利之便使了些詭計,他們的人數(shù)其實并不多!”

  “他們?nèi)藬?shù)不多?”陳尋不解,“你瞅瞅外邊,前面是噶爾欽陵的六萬人,后面是贊婆的兩萬精銳,山坡上還有數(shù)萬人,再加上那些黨項、羌人,少說也有十幾萬!咱們這五六萬人,怎么打?”

  “沒錯,要不是對方人多勢眾,也不至于突圍了這么多次還出不去!”一名副將應和道。

  鄭瑞卻自信道:“這就是噶爾欽陵聰明之處,他用手中的六萬人,營造出了十幾萬人的假象!各位可還記得,我們出發(fā)前,斥候的匯報?”

  “贊婆領兵至東北百里,黨項、羌人撤軍往西百里。即便他們快馬加鞭往回趕,也須一日?!甭犩嵢鹑绱苏f來,眾人皆是精神一震。

  他們此次決定突襲噶爾欽陵營寨,并非是輕敵采取的貿(mào)然行動,而是在反復坐實了對方內(nèi)訌、出走、撤軍等一系列情況后,才做出的軍事計劃。

  而噶爾欽陵為了取得大周軍的信任,贊婆、黨項、羌人等部也是的的確確撤走了的。

  不過還是有人質(zhì)疑道:“他們本就是故意設局,說不定還有其他伏兵!”

  鄭瑞反問,“若你是噶爾欽陵,手中有十幾萬人馬,敵人已被你三面合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你待如何?無非是兩種戰(zhàn)略,要么圍而不攻、待其自亂陣腳,然后一舉殲滅;要么三線并進,先讓山坡上的騎兵輪番沖擊,將敵人化整為零,而后兩面夾擊,各個擊破。而前者需要充沛的糧草供應,方能以逸待勞;后者只需一鼓作氣,便能速戰(zhàn)速決。各位覺得噶爾欽陵會選哪種?”

  陳尋不假思索道:“肯定是速戰(zhàn)速決!這幫吐蕃蠻子哪有什么耐性,即便有,他們也沒糧草供他們揮霍!”

  吐蕃軍隊和大周軍隊不同之處便在于糧草,大周軍有朝廷提供的軍事物資,而吐蕃人卻是靠著沿路劫掠來供養(yǎng)戰(zhàn)力。

  鄭瑞繼續(xù)道,“諸位再看如今的戰(zhàn)況,我們?nèi)姹粐?,為何只兩面受敵?山坡上那些伏兵,來去自如、?zhàn)力十足,為何在我們發(fā)現(xiàn)堵住谷地出口的上萬騎兵時,那些伏兵卻退守山坡沒了動靜?既然他們必須速戰(zhàn)速決,又為何與我們鏖戰(zhàn)在此?”

  一連串的問題,讓軍中將士們隱隱興奮了起來,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

  “他們兵力不足,顧此失彼!”鄭瑞一語道破。

  “你的意思是,山坡上的伏兵,跑去谷口堵截咱們了?”

  “不能夠啊,我?guī)送灰u營寨時,若非他們?nèi)藬?shù)比我們多,噶爾欽陵那賊將,早就被我等所擒了!”陳尋道,“若他們只有區(qū)區(qū)六萬人,如何在營寨擋住了我們八萬大軍同時,又能突然出現(xiàn)在山坡上,還能繞到我們后方將谷口堵???”

  眾人對鄭瑞的說法不能完全信服。

  鄭瑞將一張地圖攤開在桌上,地圖上墨跡尚新,是他方才所繪。

  圖上畫的是素羅汗山的地形。西側(cè)峭壁,東側(cè)山坡,中間是平坦的谷地,谷地南北出口處山勢收緊,像個兩頭尖尖的果核。

  他一指山谷南側(cè)的入口,“此處有一條河,從東側(cè)山澗而來,初見其來處,會誤以為它是由東向西流淌,實則它是南北流向?!?p>  鄭瑞取來一支筆,筆尖從山谷南側(cè)入口往東,繞過東側(cè)山坡之后,再往西北劃去,如此一來,這條河流便是由北向南流淌,先經(jīng)噶爾欽陵營寨,再繞過東側(cè)山坡,最后蜿蜒至南側(cè)谷地出口。

  “直娘賊!”某位將領又一拍大腿,再次恍然大悟,“怪不得,吐蕃賊兵一茬一茬的打不完,原來玩的是這等把戲!”

  噶爾欽陵的詭計,便是借著這條河,暗中調(diào)動營寨、山坡與谷地南側(cè)出口三處兵馬,在此消彼長之下,營造出了兵力源源不斷的假象。

  王孝杰連連點頭,無怪乎噶爾欽陵會選擇在此處扎營,并引誘他們來此,原來是做了這等打算。

  王孝杰問鄭瑞:“你是如何想到這些的?”

  其實,他之前也派斥候悄悄探查過此處地形,卻大都忽視了這條憑空而來的野溪,沒想到這條小河卻成了此時致命的關鍵。

  鄭瑞答道:“方才吐蕃騎兵從山坡上飛馳而下時,我發(fā)現(xiàn)那些馬腿上都泛著水光,可見是涉水而來。所以我猜,東側(cè)山坡后必然有一條河。之后,我觀察戰(zhàn)況,算了一下他們從坡上退守,再到谷口騎兵出現(xiàn)的時間,便知這兩條河,實為一條。河面清淺平緩,故可策馬疾馳,來回增援?!?p>  眾將聞言,不禁對鄭瑞越發(fā)另眼相看。陳尋更是對鄭瑞的敏銳聰慧感到羨慕和欽佩。

  “既然他們只是故弄玄虛,咱們繼續(xù)硬攻便是,再打幾輪,估計對方也吃不消!”某將提議。

  鄭瑞搖頭,“我們必須在贊婆和其他藩軍回援之前速速突圍,硬攻硬打不止消耗戰(zhàn)力,還費時間?!?p>  王孝杰便問鄭瑞,“你可有破敵之法?”

  鄭瑞朝王孝杰拱手,“下官確有一計,可破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