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五代竊國

第二百四十六章,英雄的墓志銘(二)

五代竊國 一字營 3916 2012-01-14 19:07:36

    五月十九,清晨,露珠從草尖滴落,想帶走了城外的最后一絲寒氣,緊接著,夏日的朝陽也終于翻過了東面的山頭,將光和熱鋪灑在關(guān)中大地上!

  然而,即便又過了一個時辰,露水已經(jīng)干了,太陽也升得老高,陽光下的繩池縣城卻依舊暖和不起來,甚至還顯得有些冰冷!而這冰冷的寒意出處,顯然不是天氣,而是來自那城墻外不足三里的契丹軍陣。是的,契丹人來了,他們來到這方圓不足十里的小城面前,他們甚至還為扎下營寨,便派出了兩個千人隊向著北門發(fā)起了沖鋒!為什么是北門?呵呵,很簡單,繩池城城中的人都明白,因為那里還掛著一個契丹頭顱!上次一覆滅在破虜軍面前契丹騎兵之首領(lǐng)-----高模翰!

  當然,這次攻擊并未持續(xù)太久,從來不善攻城的契丹士兵丟下了二百多尸首為,而后他們憤怒的砍斷了懸掛高模翰頭顱的木樁,提著早已腐爛不堪的人頭潮水般退了回去。當然,早已準備良久的破虜軍并未受到太大創(chuàng)傷,而隨后,契丹人開始安營扎寨,而破虜軍則有些‘收縮’起來,只不過放出了一只規(guī)模不小的兵馬‘出城’似想要作為奇兵,當然,契丹人是瞧不上這點點所謂謀略的,他們不在乎。到此刻,雙方就此對峙了半日。

  “呵呵,高模翰!想不到啊,想不到咱們敲掉了小狼,引來了老狼?!辟Z剛,張左耀口中那個理想主義者,此刻筆直的站在簡陋的城墻上,臉龐已經(jīng)消瘦無比,不過,黝黑的膚色,青筋暴露的額頭,以及那晶亮有力的眼神卻顯示出了曾經(jīng)在隴右時,他不曾有的剛毅和神采:“不過,他們這次攻擊倒是幫了我們不少忙!原本我還準備惡戰(zhàn)一番的!”

  聽著賈剛的調(diào)侃,與其并肩而立的另一個年輕漢子借口到:“胡人著實可惡,居然就這么將營寨安插下來,靠得如此之近,這口惡氣實在是。。。!不過,賈大哥,可不能因為這個而意氣用事啊。。。?!?p>  這人是誰?按理說,賈剛崛起,建號破虜奇襲大破契丹,威望一時無兩,此刻怎么還有人敢這么干呢?此人不是別人,這是千里迢迢從秦隴之地的率二百雄武軍趕來繩池的楚三。

  “你放心,我知道。再說,弟兄們不是已經(jīng)安排妥當了么!”聽著三兒的勸解,賈剛無奈的搖搖頭,摸摸胸口,這里還放著張左耀的親筆信。信的內(nèi)容只有一個,撤退,更直接的講,張左耀明令賈剛,要求其解散破虜軍!

  為什么解散,因為契丹人的強大,因為石敬瑭的趨炎附勢,因為康福自保隴東的謀算,而破虜軍作為目前少數(shù)幾個正面襲擊契丹人,并且取得勝利的成建制部隊來說,實在太難得了,張左耀實在太想保存這支部隊了,他們實在太珍貴了,或許論訓練他們不如現(xiàn)在張左耀的雄武軍,但是論精氣神,或者戰(zhàn)斗的傲氣,他們絕對是當今難得的,天下雄軍無數(shù),然而,面對契丹,漢人似乎早已失去了勇氣,而破虜軍卻難得的有了一絲這樣的勇氣,怎能就此失去,張左耀實在舍不得?。〖热蝗绱苏滟F,又為什么要解散,因為只有解散,只有讓破虜軍消失在契丹人眼中,才有可能留下這些經(jīng)過契丹鐵蹄洗禮的戰(zhàn)士。

  其實,從楚三口中得到這一消息時,賈剛是猶豫的,他并不完全理解張左耀的心機,不過,在仔細聽完三兒轉(zhuǎn)達張左耀的任務(wù)后,他還是放棄了與契丹人玉石俱焚的決心。因為他明白,與其說是解散破虜軍,不如說張都使要求他將破虜軍拆散并帶回隴西,然后重建。不過因為楚三并不比契丹人早到多久,所以,為了安全,賈剛還是迫不得已安排了北門的哪一出防守龜縮到奇兵的三流謀略,結(jié)果,他或許太高看契丹人了。

  。。。。。

  “大哥,契丹人要攻城了!”一聲低吼,一個肩膀包裹著白布,血脂侵滿肩頭的瘦高漢子沖上了城頭。伴隨著他的呼聲,城頭的空氣都仿佛一陣滯帶。

  “恩!我看到了!”回望一眼,賈剛的臉露出了一絲溫暖,并輕聲回應(yīng),然后又轉(zhuǎn)頭望向了城外開始散出塵土的契丹軍營。除了塵土,還有四處的散騎,顯然,契丹人在休整了一夜以后,準備大肆出營了。

  望望談話的兩人,三兒點點頭,似乎也對瘦高漢子很是欣賞,不過,他還是說道:“走吧,想看的也看了?!啊?p>  兩人聞言,對望一眼,而后還是賈剛點頭,三人這才轉(zhuǎn)身朝城內(nèi)走去。而此刻的就在三人轉(zhuǎn)身離去之后,繩池城頭除了那飄飛的旗幟,除了一兩堆故意弄出的炊煙意外,早已沒了一絲生氣,更別說士兵。

  下了城頭,有人早已牽馬而來,十余護衛(wèi)模樣的漢子緊緊跟上三人策馬狂奔于繩池城內(nèi)殘破的街道,同樣的,這里也早沒了一絲人氣,一路折到西門,同樣有人策應(yīng),急忙打開城門,隨后跟著上馬出城,遠遠的,三兒等人也看見了契丹人散騎已經(jīng)奔來,應(yīng)該是為前鋒出兵圍困繩池四門探路而來。

  不過,當此緊要關(guān)頭,賈剛卻沒有立即奔逃,一轉(zhuǎn)馬頭,他領(lǐng)著眾人奔到了城外一個小小的山包前,而這里,密密麻麻的矗立著許多墳頭,眾多墳頭都立著木牌,更多的則什么都沒有。,從土培看來顯然是些新墳,其中三座并排立于眾多墓地前例,三塊小石碑也顯示著墓中三人顯然有別于其他墳冢,碑文倒是極為簡單:義士白棋之墓;義士王虎之墓;義士雷冬之墓;

  未下馬,扯開身邊的酒壺,灑下一杯熱酒,十幾人默默的再望一眼凄涼的墳頭,幾人這才轉(zhuǎn)身拍馬行向了遠方。而身后,契丹人馬蹄陣陣聲起,他們開始包圍繩池了。

  契丹人為何沒有先行打探繩池虛實?契丹人先鋒為何沒有一到繩池便展開試探性攻擊?因為驕傲,因為他們相信大汗的整整兩萬鐵騎面前,小小的繩池是玩不出什么花樣的!因為他們相信長生天的庇佑下,懦弱的漢人從來都只能龜縮在城內(nèi)等死。當然,更現(xiàn)實的原因是,目前一路狂奔而來的并不是耶律德光本部,而僅僅是契丹南下大軍一部!當然,當他們發(fā)現(xiàn)繩池是座空城時再想起去追擊所謂奇兵,怕是也將一無所獲!

  三日后。

  伴著耶律德光手下汗將之奴臉色鐵青的臉色,以及憤恨的目光,繩池城一隊隊的契丹騎兵奔出了小小的繩池縣城,而城內(nèi),一處處火光沖天而起,到處都是黑煙,黑煙四周則帶著轟隆隆的聲音傳來,那是契丹人正用馬匹拆毀繩池那千瘡百孔的城墻。顯然,隨著這悲戚的一幕,繩池也將埋入歷史的長河中,從此只能存在于人們追憶的思緒里。只不知,又有多少人還能還帶著追憶那沒有記錄功績,沒有家鄉(xiāng)籍貫的三塊墓志銘,以及那一賠賠黃土下埋葬的孤魂。

  與繩池的喧鬧不同,繩池以西不到百里的一處小山坳格外寂靜。小心探查之下,你會發(fā)現(xiàn),山坳中盡然藏著一小隊人馬,約莫在三四百之數(shù)。這便是破虜軍拆散之后的其中一路,而且是最精銳的一路,當然,領(lǐng)頭的不是別人,當是賈剛、楚三以及隨楚三東來的五十雄武軍精銳。

  當然,賈剛一部剛開始拆分時并不止這點人,不過此次西進說好聽了是撤退,說不好聽卻也是潰逃,盡管賈剛一再解釋這是為了將來,但無論如何,這些曾和契丹人戰(zhàn)斗過的漢子任然有人心存怨恨,所以,慢慢的,有人脫離了隊伍自謀出路而去。

  “咚!”

  一手錘在帥案上,張左耀同樣雖然憤然,卻也滿臉堅定:“難道我不知道這樣會折了銳氣?難道我不恨契丹胡虜肆意踐踏我家鄉(xiāng)?不,我很在意,我很心痛,不過,我卻不能不拆散了破虜軍!”

  看一眼沉默的手下人,張左耀嘆了口氣,楚三等人離去時,張左耀并未對此作出太多解釋,對此了解的只有白波等少數(shù)人!現(xiàn)在,估算一下時間,張左耀這才召集了大多數(shù)人,溝通一下自己的想法,當然,或思考,或沉默,或皺眉,看起來能理解和完全支持自己的人并不多。

  “想想吧,如果破虜軍依然堅守在繩池,扼住南下契丹軍的尾巴,那又怎樣?外無援軍,內(nèi)無兵源糧草。他們除有一死,又有什么用處?康福雖然不會放任契丹西入,但他會伸出援手?”輕敲幾案,張左耀緩緩道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不會有人支援他們的。他們必死!雖然不是毫無價值,但比起來今后他們能發(fā)揮出的能量,現(xiàn)在就死,不是太可惜了?”

  “契丹人不會追擊?”有人追問。

  “或許會,或許不會!即便追,他們會追到那里?”張左耀反問。而答案也是十分明顯的,潼關(guān),那里有開國候康福以及隴東各鎮(zhèn)的數(shù)十萬聯(lián)軍。

  “契丹人本來就是沖著康侯爺來的,難道他們會因為破虜軍的破滅而放棄西進?”又有人問。

  “或許會,或許不會!我們往壞處想吧,即使胡虜不停,,那又如何,同前面的局勢又有什么不同呢?到時候還是讓康侯爺跟他們干上一架好了!同時我們還是保住了破虜軍!同時,雖然讓契丹載了跟頭的繩池城毀了,但契丹人的仇去沒有全報!如此,不也算是我們讓胡虜復(fù)仇的計劃付之東流?”

  “那康侯爺會放破虜軍的弟兄入關(guān)?還一路抵達秦州?如此想當然,是不是有些兒戲?”還有人問。

  “會!”這一次,張左耀沒有給出兩個選項,而是堅定的說道:“只要賈剛,或者說破虜軍的袍澤愿意入隴西,康福就一定會放,至少明面上會的,侯爺?shù)哪怪俱懴嘈拍銈円猜犝f了,那是說給契丹人聽的,同時也是說給天下人聽的,他的個性不會自食其言!至于不準入關(guān),聽其自滅則更不會,破虜軍作為這次契丹南下的借口,康福雖然不喜,卻不會放任他們別滅于眼前,不然他就有自保隴東,利己忘義的嫌疑,也觸動了隴東聯(lián)軍抵抗契丹的決心與勇氣。他不會冒險的?!?p>  ……

  如果別的將軍,或許不會像張左耀這么費力的解釋,即便預(yù)估三兒等人的行動,雄武軍需要做好接應(yīng)的準備,也只一言而決,這一點或許是秦州軍隊與天下諸軍不同之處,當然,張左耀并不是沒有擔憂,其中最讓他擔憂并且未提及的還有一點,賈剛等人最難行的或許不是撤出繩池,或許不是入潼關(guān),也不是一路上的糧草補給,而是接近隴西的這最后幾百里路途。而最終能堅持走到秦州,最終還能站在破虜軍的旗幟下戰(zhàn)斗的人又有多少?自己需要給予他們什么,他們又才能重燃殺敵破陣,決死沖鋒的怒火???

  或許,是仇恨吧,親忘家破的恨!或許,是愛吧,重拾心聲,重建家國的大愛!也或許,是自己從未見過的,陌生而又熟悉并向往的一賠黃土,以及黃土上簡單卻讓人忍不住潸然淚下的幾行小字:義士白棋,義士王虎,義士雷冬,義士無名……戰(zhàn)爭,毀滅了一切,而戰(zhàn)爭中走來的人,有的記住了仇恨,有的記住了逝去的真愛,也有人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奮斗,而這些人注定了會成為未來攪動風云的一群人,只要他們還活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