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莊公見子突當了大王,他呢就想要這個新當了大王的子突也就是鄭厲公兌現(xiàn)他的諾言,不是說宋國支持他當了大王要割讓城池三座,還是什么白碧等等的嗎。
鄭厲公聽說宋莊公來要城池金銀,心里就不愿意了,我才當上大王,馬上就要割讓城池,這個怎么對老百姓交代啊。
祭足就說了,可以以這個理由來拒絕宋王,就說現(xiàn)在人心都還沒有定,我們先把白碧、黃金和三個城池的年賦稅先交了,城池我們還是管理起。
你想宋莊公怎么會同意啊,他說,你子突沒有路可走的時候我給了你條路,你貧困的時候是我給了你富貴,現(xiàn)在呢想不認人了,天下哪有這本書賣。他呢就堅決要這三個城池。祭足對鄭厲公說,宋國呢是貪得無厭的主,土地是國家的根本,不會說給就給,我們呢可以找齊國和魯國當個中間人,希望這個事情就這么算了。
鄭厲公也沒有更好的主意,就安排使者去齊國和魯國。到魯國的使者運氣很好,魯桓公說我呢早就不滿宋國的作為了,我呢會親自去為鄭國辦好這件事。鄭厲公得到這個消息,自然很高興了。不過使者到了齊國,齊僖公因為子忽當年幫助齊國打敗過西戎,而且想把女兒嫁給他,雖然子忽沒有當成他的女婿,但是齊僖公還是很喜歡子忽的。鄭厲公驅(qū)逐了子忽當了大王,他呢心里還是多少不高興的。齊僖公呢就對來的使者說:“你們的國君子忽有什么罪過啊,你們想廢掉就廢掉,我是看不過去了。我會親自率領大軍向你們討回公道?!?p> 使者把齊僖公的話報告鄭厲王,厲王呢正吃飯呢,一口氣差點噎住了。這可如何是好啊?
還是祭足夠冷靜,他說:“敵人要來,我們抵擋就是了,有什么可以擔憂的呢?!?p> 鄭國做好了準備,就等齊國的兵馬。不過齊國還沒有來呢。魯桓公就派人來了,約鄭國一定去討伐宋國,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魯桓公想做個和事佬,和宋莊公約好談判,宋莊公呢一股筋,就是要那三座城池。魯桓王呢就把當初宋國賄賂魯國的一件叫商彝的交給宋國,意思很明確了,得饒人處得饒人啊。做人也是這個道理,
宋國根本不吃這套,魯桓王想做好人,反而受到奚落。所以約到鄭厲公就要對付宋國。
宋莊公哪里想到鄭國和魯國走到了一起,兩國兵馬就直撲宋國而來。宋莊公這一驚才是非同小可。他急忙召集大臣商議。大臣公子御說,我們國家呢貪圖鄭國的城池,又拒絕了魯國的友好,錯的方面是我們,我覺得應該去表達友好的意思,商量商量,要兩國罷兵,這才是上策。
南宮長萬呢畢竟是打仗的,他呢脾氣很暴烈,說,敵人來犯,我們未及交戰(zhàn)就急著去示好,說明我們太懦弱了,以后就沒有立國的根本了。
太宰華督也說,長萬將軍說的有道理。
宋莊公聽了,是啊,很有道理啊,我堂堂宋國可不是隨便哪個都可以欺負的。這樣吧,南宮長萬為大將,給我組織人馬抵擋兩國的入侵。
主將有了,還需要個副將,南宮長萬推薦了一位叫猛獲的將軍,點起甲車三百乘,與鄭、魯兩國擺開陣勢。
魯桓王、鄭厲公兩個并馬出陣,指名要宋莊公出來說話。宋莊公想,我一個懶得和你們說,你們兩個人說我一個,我才不干呢,他呢透出消息,說我呢病了,你們就在那里叫吧。
南宮長萬見華蓋之下,知是鄭、魯二君。就對猛獲說:“將軍啊,這可是你建立功勛的機會啊?!泵瞳@知道南宮長萬的意思,擒賊先擒王嘛,等我猛獲把你們一并拿了,好立下不世奇功。他使的是一把長矛,手一揮,坐下戰(zhàn)車就向前面沖去。
鄭厲公、魯桓王遠遠地看到一員大將戰(zhàn)車趕來,勢頭那個猛啊,不由得都退后了一步。
鄭、魯兩軍也有人出來救駕。鄭國大將原繁、魯國大將公子溺分別殺了出來。
我們知道,兩軍交戰(zhàn),總是要先問問姓名的,比如“來者何人?”“本將手下不斬無名之輩”等等。今天也不例外,互相通了姓名。
宋國那邊呢說:“我乃先鋒猛獲也。”
原繁先發(fā)話了:“無名的小輩,別玷污了我的兵器,換你們的主將來吧。”
他說這話聽起來有多損人就有多損人。
猛獲氣得吹胡子瞪眼睛,他也不說話,一矛就向原繁刺去。原繁呢使的是刀,接住猛獲殺了起來,公子溺也不管什么人多不多,勝之武不武的道理了,他也掩殺了上來。猛獲呢還真不錯,一個對兩個,一點都不畏懼。
這邊魯將秦子、梁子,鄭將檀伯忍不住了,一起也殺了上來,你想猛獲一個人對五個,他就是神仙也應付不過來。被梁子一箭射到右臂,連矛都拿不起,束手被縛,手下兵丁只逃走了五十來人。
南宮長萬在陣中聽說先鋒被擒,發(fā)誓不救回猛獲,絕不回城。他呢雖然氣憤之下,但頭腦還是很情醒的。他呢命令他的長子南宮牛率軍出戰(zhàn),佯裝打敗。他說,把敵人引到西門,我呢就有辦法對付他們。
南宮牛得了父親的將令,出門挑戰(zhàn)。剛好遇見鄭將,鄭將看他年紀輕輕,就象個小娃娃,欺負他年少,就來和他交戰(zhàn)。南宮牛戰(zhàn)不了幾合,回車就走。鄭將怎么舍得到口的肥肉跑了,隨后就追了過來。
等快到西門的時候,眼看著就追上了。鄭將正高興呢,又要立個大功了。哪里知道突然炮聲一響,南宮長萬不知什么時候截斷了鄭將的退路,南宮?;仡^來,這下子形成了兩下夾攻的態(tài)勢。
且不知鄭將性命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