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騎馬回去集合在場的三十三名門徒列陣。
除楊宗外均為河?xùn)|郡籍:
解縣關(guān)羽、楊縣徐晃、河北縣華雄;
大陽縣侯選、大陽縣程銀、大陽縣李堪、大陽縣侯音;
弘農(nóng)郡華陰縣楊宗;
猗氏縣陳里、猗氏縣毛曄、猗氏縣南江、猗氏縣杜讓;
蒲坂縣姚繡、蒲坂縣陽成、蒲坂縣徐繡;
聞熹縣畢立、聞熹縣吳向、聞熹縣雙祉;
解縣藉靜、解縣周則、解縣翟巽、解縣王靖、解縣楊茂、解縣王汝、解縣王匡、安邑衛(wèi)開;
皮氏縣陰凱、皮氏縣楊政;
汾陰縣楊揚、汾陰縣范祺、汾陰縣孫龍;
平陽縣劉通、臨汾縣王昱。
楊宗使矛槍、徐晃使大斧,其余全使長刀。
韓遂等頭次見到這么多使刀的,有點緊張。
斧術(shù)與刀術(shù)相近,看來河?xùn)|人喜歡用刀。
第一波大陽武門陣中大陽縣侯選、大陽縣程銀、大陽縣李堪、大陽縣侯音、弘農(nóng)郡華陰縣楊宗、猗氏縣陳里、猗氏縣毛曄、猗氏縣南江、猗氏縣杜讓、平陽縣劉通、臨汾縣王昱出場。
韓遂和侯選大戰(zhàn),第十四回合,韓遂一槍點中侯選的肩部,結(jié)束比試。
侯選這人不記仇,騎馬上前詢問韓遂姓氏名字,家住何方。
其余十對,武門方只李堪勝韓義、楊宗勝韓鐘、陳里勝韓式、毛曄勝韓胡,南江勝韓全,其余韓猛勝程銀、韓厚勝侯音、韓計勝杜讓、韓卦勝劉通、韓赴勝王昱。
韓家六勝五負贏得第一波。
教官騎馬上前問是否比第二場,韓遂看著自家少年們,未顯疲弱,均點頭表示迎戰(zhàn),韓遂轉(zhuǎn)頭向教官示意繼續(xù)比武。
教官旗一甩,武門陣中又出動第二波:解縣關(guān)羽、楊縣徐晃、河北縣華雄、解縣藉靜、解縣周則、解縣翟巽、解縣楊茂、解縣王靖、解縣王汝、解縣王匡、安邑衛(wèi)開。
這一波明顯以教官解縣的門徒為主。
韓遂沒放眼中,放馬出戰(zhàn),和關(guān)羽殺到一處。
韓遂按部就班使出二十八宿星組合槍法七個回合。
誰知第八回合時,關(guān)羽就參悟了對手槍法套路,一個刀背貼住矛槍下沉,再向上沿矛槍劃了一個弧,刀刃直奔韓遂握槍之雙手。
韓遂忙放開前握的左手,只留右手抓住矛槍,然后身體和頭向后仰,關(guān)羽之刀硬生生把韓遂的鎧甲正面斜劃了一道。
韓遂一驚,知道關(guān)羽手下留情了,只好認輸。
回歸本陣,不時回頭看看對手,暗嘆此人乃至今遇到的最強悍對手了。
這波比試下來,出乎韓遂的意料,韓家竟然還勝了,八勝三敗。
但徐晃三回合勝韓猛、華雄二回合勝韓義。
教官道:“韓公子和韓家少年武藝不賴,吾這些門徒還有十一人想上場練練手,韓公子可否接招?”
韓遂道:“學(xué)武之人,不用盡力氣不痛快,請尊徒上場?!?p> 蒲坂縣姚繡、蒲坂縣陽成、蒲坂縣徐繡、聞熹縣畢立、聞熹縣吳向、聞熹縣雙祉、皮氏縣陰凱、皮氏縣楊政、汾陰縣楊揚、汾陰縣范祺、汾陰縣孫龍排成一排殺將過來,韓遂等十一人迎上去交戰(zhàn)。
結(jié)果大陽武門大敗,十一人全輸,均在三十回合內(nèi)。
見韓遂等不給面子,教官在一邊鐵青著臉,很不高興地通知韓遂等盡速離去。
韓遂等知趣,趕緊穿上外衣,打馬一溜煙跑走了。
一路上,十位韓家少年興高采烈地有說有笑,討論如何輕松戰(zhàn)敗什么“大陽武門”,除那三位厲害外,大都是沒下功夫苦練的大族子弟。
韓遂沒說話,心里在復(fù)盤河?xùn)|刀斧譜以及那位看上去約十八歲的少年關(guān)羽,又詢問韓猛和韓義關(guān)于徐晃的長柄斧和華雄的長刀。
由于韓遂、韓猛和韓義三人都敗的太快,關(guān)羽、徐晃、華雄的刀斧譜未能領(lǐng)悟出頭續(xù)。
這個教官是如何訓(xùn)練出三位超武藝之人,又同時帶出三十位很爛的門徒的?
韓遂估計給三位悟性好的少年猛開小灶,加碼訓(xùn)練的結(jié)果。
韓遂想來想去,深深地擔憂韓家沒有這樣出類拔萃的部曲長,只能再加強訓(xùn)練,把韓家部曲長綜合武藝練成比其它家族部曲長高一個等級。
眾人隔河看到虞城,到東北到西南向的長形鹽池的東北面,向北則去安邑,向西則去解縣。
正在這時,韓韜突然發(fā)現(xiàn)身后遠處一騎飛馬奔來,忙提醒眾人警覺。
來騎靠近,韓遂發(fā)現(xiàn)正是比武場最厲害的關(guān)羽。
等靠近了,韓遂在馬上打招呼,關(guān)羽也認出這群人是比武場的涼州人。
韓遂問:“關(guān)勇士此來何去?”
關(guān)羽拱手施禮道:“在下去年剛成家,家妻本年五月生子平兒,為照顧家里又不耽誤練武,吾每日往返大陽武門和吾家。
兩地約八十多里,正好練習(xí)騎馬,按日向武門繳費。
在武門比武吾記住諸位涼州勇士的大名了,但愿后會有期?!?p> 韓遂見關(guān)羽著急回家,也不好多說什么,只得上前遞上一個金城的韓家地址名刺,拱手還禮,目送關(guān)羽遠去。
眾人繼續(xù)向前行,一路北上。
這天中午直達河?xùn)|郡郡府治所安邑縣城,找客棧住下。
剛下了一場大雪,安邑縣城籠罩在一片銀光白色中。
娃們在洛陽看不到這么厚的積雪,胡亂吃完午飯就跑出去打雪仗玩了。
韓遂照著楊奉給的地址名刺找到楊府宅院。
楊奉洽好在家,這個宅院是楊奉任河?xùn)|郡鹽官置的。
楊奉一一把家眷向韓遂介紹:楊奉妻邴氏、長子楊敷、楊敷妻梁氏、楊敷子楊觽(xī)、楊觽妻陳氏、楊觽子楊品;次子楊纂、楊纂妻陳氏。
楊纂子楊宗在大陽武門學(xué)武藝,明年進洛陽太學(xué)讀書。
韓遂這才知道,大陽武門比武門徒中少年楊宗乃楊奉之孫,難怪教官報弘農(nóng)華陰人。
聽韓遂說在大陽武門韓家少年和楊宗比試過,楊奉笑了,謙遜地說全家人都會些武藝,但不精,十八歲前練武,十八歲后進太學(xué)讀書,都是這個路子。
晚上,楊奉把住鄰里的韓暹、胡才、李樂喊來聚宴,三人也在鹽丞任上在安邑縣城購置了宅院。
三人是第三次和韓遂見面了,才通報自家戶籍所在地。
韓暹乃河?xùn)|郡河北縣人、胡才解縣人、李樂襄陵縣人。
韓遂從穿著看得出三人都是豪族子弟。
晚宴設(shè)在楊府二樓,楊奉開宴前帶著四人推開門到餐廳外樓臺上看整個安邑縣城雪景。
明亮的月色下,富裕人家都點著燈,一處處在閃亮,點綴著迷人的城池。
楊奉管家楊申來喊眾人進餐廳,宴席已準備好。
眾人依次入坐,酒過三巡,菜上三道,楊奉感慨道:“吾父(楊震)當年受冤自盡時吾才出生不久。
一晃吾本年已五十四歲多了,吾母和四位兄長牧,里,讓,秉也都已不在世。
母親生兄秉和吾,生吾時已四十七歲,產(chǎn)后不久就去世了。
吾母臨終托付吾舅舅帶回家鄉(xiāng)青州北海國朱虛縣邴家莊苑里養(yǎng)大,吾成年后娶妻也是母家的人,所以,吾妻和母同姓。
也正因離開父家太久,與兄長們不親,兄長們也無閑照料吾。
吾同母兄秉官至太尉,兄秉子就是當下現(xiàn)任光祿勛楊賜,楊賜子揚彪現(xiàn)任京兆尹。
由于吾和兄長們年齡差太多,吾侄楊賜年齡都比吾大許多。
長兄牧子統(tǒng)曾任過韓公子所在金城的太守,卒于沛相任上。
侄統(tǒng)子楊琦現(xiàn)任侍中,在皇帝身邊。
吾很少回弘農(nóng)華陰老家,華陰土地有限,吾楊氏族人又多,很難再有余地。
河?xùn)|郡是塊寶地,大片的平原沃土。
吾來河?xùn)|任鹽官十年,加上這幾年才共十幾年,屬外來戶。
河?xùn)|大片好田都有主了,吾只好在河?xùn)|郡人跡稀少的最北面的蒲子縣購置了一萬山田和三十五萬畝山草地,建起莊苑。
累年招募了漢人流民五千人,買羌俘五千,其中漢人部曲一千,羌部曲一千。
二千匹馬、二百頭耕牛、三十萬只羊。
另在蒲子縣東的永安縣城和楊縣縣城各購置了一套宅府,在楊縣曾久住過,戶藉落在楊縣。楊縣乃古楊國,吾楊氏起源地也。
總體來看,一點也不比華陰老家差,算是在河?xùn)|定居了。”
韓遂道:“真看不出楊君已五十多歲了,吾還以為比吾等稍年長?!?p> 楊奉笑道:“吾只任過鹽官這個閑差,不象吾家兄侄那樣在官場勾心斗角、費耗心力的,故而臉上沒皺紋,加上每日堅持練武騎馬,身體有如三十歲年輕人。
平日里無事料理家業(yè),訓(xùn)練家丁,每兩月外出到管區(qū)內(nèi)各郡縣巡察天師道徒?!?p> 韓遂、韓暹、胡才、李樂一齊稱贊,楊奉心里暖和,十分開心,招呼諸位喝酒。
楊奉對韓暹、胡才、李樂道:“爾等也秀一秀家業(yè)給韓公子聽聽?!?p> 韓暹介紹自己家業(yè):“吾家在河?xùn)|郡河北縣,在首陽山(中條山)和黃河之間,土地平整。
家族有四十萬良田和二十萬畝山草地,養(yǎng)了四萬家丁,其中有八千部曲,二千匹馬、八千頭耕牛?!?p> 胡才道:“吾家在河?xùn)|郡解縣,與南邊的韓暹家莊苑隔著首陽山。
解縣乃黃帝與蚩尤爭奪鹽池之戰(zhàn)場,在首陽山北、黃河以東。解縣幾乎全為平原。
王家在解縣排第一,吾家和紀家、楊家、周家、翟家、籍家六家相當,家族有二十五萬良田和十二萬畝山草地,養(yǎng)了二萬五千家丁,其中有五千部曲,一千匹馬、五千頭耕牛?!?p> 李樂道:“吾家在河?xùn)|郡襄陵縣。襄陵縣大都為嶺中平原。
家族規(guī)模大體與胡兄相同,有二十五萬良田和十二萬畝山草地,養(yǎng)了二萬五千家丁,其中有五千部曲,一千匹馬、五千頭耕牛?!?p> 韓遂一邊飲酒一邊飛快地細思著。四家從河?xùn)|郡北部到南部各據(jù)一段,貌似一個好大的布局。四家合計十萬人口,估計占了河?xùn)|郡二成半的人口。
楊奉所置家業(yè)估計要投入十億錢。
楊奉白手起家,為鹽官十年,至今在河?xùn)|共約十五年,能拿出十億多錢置業(yè),必有過人的聚財手段。
正想著,李樂勸酒,韓遂忙調(diào)整注意力回到酒桌幾前。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6-05-21/574050fb4cd64.jpg)
姚戎
歷史人物:關(guān)羽、徐晃、華雄、侯選、程銀、李堪、杜京、陳里、毛澤、南江、杜讓、姚繡、陽成、徐繡、畢立、吳向、雙祉、藉靜、周則、翟巽、王靖、楊茂、王汝、王匡、王儀、陰凱、楊政、楊揚、范祺、孫龍、劉通、王昱、楊敷、楊觽、楊品、楊纂、楊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