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日后,太守陳懿又公布金城十縣主要官員的任命,有些是近幾年已調(diào)整過的:
張繕,允吾縣縣長;夏燁,允吾縣縣丞;魯齊,允吾縣縣尉;張穗,允吾縣五官掾;成琦,允吾縣功曹;韓碌,允吾縣主簿。
趙延,枝陽縣縣長;郭丹,枝陽縣縣丞;于鶴,枝陽縣縣尉;成公適,枝陽縣五官掾;江明,枝陽縣功曹;樊山,枝陽縣主簿。
虞文,金城縣縣長;羅溫,金城縣縣丞;解瑗,金城縣縣尉;韓鏨,金城縣五官掾;成公燁,金城縣功曹;邊波,金城縣主簿。
張純,允街縣縣長;單笠,允街縣縣丞;丁弘,允街縣縣尉;郭泊,允街縣五官掾;江杜,允街縣功曹;成公單,允街縣主簿。
孫渤,榆中縣縣長;畢艾,榆中縣縣丞;祖余、榆中縣縣尉;邊睿,榆中縣五官掾;韓果,榆中縣功曹;成公惠,榆中縣主簿。
王惠陽,浩亹縣縣長;胥望,浩亹縣縣丞;譚甫,浩亹縣縣尉;韓泓,浩亹縣五官掾;張珀,浩亹縣功曹;成凱,浩亹縣主簿。
馬艾,令居縣縣長;栗錄,令居縣縣丞;匡方,令居縣縣尉;淳于德,令居縣五官掾;郭秉,令居縣功曹;韓稱,令居縣主簿。
郭缊,破羌縣縣長;段賀,破羌縣縣丞;萬東,破羌縣縣尉;毛斐,破羌縣五官掾;竇葉,破羌縣功曹;趙樸,破羌縣主簿。
樊煜,安夷縣縣長;曾禮,安夷縣縣丞;申熙,安夷縣縣尉;趙格,安夷縣五官掾;池余,安夷縣功曹;閻舉,安夷縣主簿。
宋閔,臨羌縣縣長;高頌,臨羌縣縣丞;景京,臨羌縣縣尉;田珂,臨羌縣五官掾;陽盧,臨羌縣功曹;蔣楚,臨羌縣主簿。
十縣官吏中,四名縣長張繕、趙延、孫渤、宋閔為宦官子弟。夏燁、郭丹、畢艾、栗錄、段賀、高頌六名宦官子弟均從縣尉升遷為較好的六個縣的縣丞。
十縣的縣尉和四縣的縣丞全部被朝廷和宦官塞進第一屆鴻都門學(xué)諸生的畢業(yè)生,魯齊、于鶴、羅溫、解瑗、單笠、丁弘、祖余、胥望、譚甫、匡方、萬東、曾禮、申熙、景京共計十四人。
鴻都門學(xué)諸生生源都來自平民,引起金城十九家望族極大的反感、失望和失落。
本地官吏干了十幾年都得不到調(diào)職和晉升,這些平民毛孩子一畢業(yè)就能出任縣丞、縣尉。
按金城塞進十四人估算,應(yīng)共有一千五百名鴻都門學(xué)畢業(yè)諸生分配到十三個州一百零六個郡國。
韓遂這才看出太守陳懿的無奈,勉強接納平衡各方面塞人進來的勢力,唯一能做的是把四名任縣丞的宦官子弟調(diào)整到宦官子弟任縣長的四個縣中。
上計集簿已匯編成,韓遂帶著淳于春前往太守府接受代表州刺史的郡從事掾江申和郡從事史邊輝的監(jiān)察和詢問。
張雅在任時已基本完成匯編,張雅和淳于春有著多年上計事務(wù)的經(jīng)驗,韓遂接任本年事務(wù)直接采用。
江申和邊輝只提了些小的建議,韓遂和淳于春回府修訂。
十一月,引門客東北地、東雁門和逃到蜀郡的引弓門客東巴郡等分別傳來信報。信報內(nèi)容串在一起可知:
板楯蠻寇亂益州巴郡、蜀郡、漢中郡,御史中丞蕭瑗督軍平叛多年未克定,只恢復(fù)了蜀郡大部分和漢中郡一部分。板楯蠻一直占據(jù)整個巴郡。
鮮卑總酋首檀石槐上年死后,檀石槐二十八歲的子和連繼位。
和連文武才干遠(yuǎn)不如其父,壓不住陣腳,鮮卑聯(lián)盟名存實亡,漠北東、西、中三域的相鄰部落開始相互攻擊。
見父連年進攻幽、并二州無果,和連謀劃聯(lián)合置鞬部落進攻涼州北地郡。
置鞬以大疫為由不答應(yīng)出兵,和連只好本年帶直轄部落騎兵穿過置鞬領(lǐng)地長途奔襲北地郡。不曾想,北地郡善弩射的一位庶人射死和連。
和連子騫曼幼小尚不滿十三歲,近十五歲的和連兄子魁頭繼位總酋首。
漠北鮮卑對漢軍的壓力由此減輕許多,圣上欲大舉發(fā)兵益州平叛板楯蠻,恰益州上計掾程包在京師例行公務(wù),圣上宣程包覲見。
程包提議,板楯蠻有七姓,勇猛善戰(zhàn),曾屢助漢軍抵御入侵的羌軍和平定益州的叛亂,本無惡心。
縣長、鄉(xiāng)長、亭長隨意向其加重賦,鞭打奴役。迫其嫁妻賣子,時有自殺,雖陳冤州郡,而太守不為通理,朝庭悠遠(yuǎn)不聞。板楯蠻含怨呼天,無所叩訴。故聚叛,并非覆漢。
今只需選賢明太守,自然撫平,不用大舉征伐也。
帝從其言,選派曹謙出任巴郡太守,曹謙遣使宣詔赦免,板楯蠻即時皆降。
另有韓家探部來報,在允吾見到允街縣縣長張純與涼州督軍從事邊章從酒樓里出來,關(guān)系似甚密切。
韓遂看罷自嘆道:“益州叛亂終于平定了,交州、益州、漠北全面轉(zhuǎn)好,朝廷只要好好經(jīng)營,恢復(fù)人口,取消緊錮,定會重振大漢之威?!?p> 另有一封引弓門客東河南的信報也引起韓遂的駐目:據(jù)傳外戚何進和宦官明爭暗斗愈烈,凡是爾同意的彼必不同意,已達到朝廷政令難以向州郡推施的地步。
圣上本年正月八日大赦天下,并下詔令公卿根據(jù)流傳的民謠檢舉為害百姓的在任刺史和包括各郡太守在內(nèi)的二千石官吏。
上年剛上任太尉的許戫和司空張濟,看著宦官行事,又接受宦官貨賂。
宦官子弟雖貪穢,皆不敢問,只檢舉地處偏遠(yuǎn)人口稀少小郡的清廉德惠者二十六人敷衍圣上。
二十六位失官官吏不服,使屬下吏到京告狀,司徒陳耽與議郎曹操聯(lián)名用詞忠切上書圣上稱舉檢偏派袒私,乃放梟囚鳳之舉。
圣上責(zé)怪許戫、張濟,將被征召問罪的官員全部封任為議郎。
此事余波未平,或受宦官之壓,司徒陳耽三月被免,在家閑賦七年的袁隗本年初剛?cè)翁?,旋改任司徒,接替陳耽?p> 直到十月,親宦官的許戫被免去太尉,回鄉(xiāng)揚州吳郡陽羨縣了,以太常楊賜為太尉。士族終獲全勝。
司空張濟豫州汝南郡細(xì)陽縣人,乃秦漢之際張耳后人,仍任司空,未受沖擊。
此外,朝廷最近有較大官職變動。
朱儁因平定交州之功,從交州刺史調(diào)入京師任諫議大夫。
荊州南陽太守劉焉入朝任宗正,圣上母董太后姊姊之子張忠接任南陽太守。
司隸校尉病亡,豫州潁川郡陽翟縣人郭鴻接任。曹操叔伯曹鼎出任冀州河間國國相。
洛陽令徐循中疫去世,揚州廬江郡舒縣周異接任洛陽令。河南尹仍是華松。
議郎荊州江夏安陸黃琬出京接任青州刺史。
長水校尉臧旻出京接任中山國國相。
特大消息是尚書郎橋瑁出任兗州刺史了。
韓遂還注意到引弓門客東漢陽的信報稱從不入仕的閻忠舉孝廉入京為郎,轉(zhuǎn)而出任冀州安平國信都縣縣令。
韓遂點評,圣上的意思是對士族、外戚、宦官在各地為官的不法子弟進行一次掃除,各抓一些才是正確的做法。但許戫、張濟為討好宦官和外戚,只抓士族子弟,豈能逃過士族官吏的報復(fù)打擊?
曹操只是一個小小的議郎,一出手就扳倒太尉,以救命之恩換得二十六位議郎同行的夸贊,這二十六位可都是任過太守等二千石的高官。
曹操這廝又一次輕輕松松地?fù)P名天下了,久之必得朝廷重用。
許戫的家鄉(xiāng)揚州吳郡陽羨縣在茅山南,離茅山很近,許氏必為吳郡大族??磥頁P州大族斗不過中原大族,更何況與宦官同流者必遭士家大族圍攻。
韓遂當(dāng)年服役參加朔方之戰(zhàn)時,郭鴻時任五原太守,鎮(zhèn)守邊郡。
韓遂在太學(xué)讀書時,陳耽出任過太學(xué)博士祭酒(校長),太學(xué)諸生對其頗有好感,可惜死于宦官之手。
司空張濟為張耳后人,張耳是戰(zhàn)國張儀的后人,張濟想必與安定烏氏張基、張縱、張橫同祖了,同族中有人任司空,不可小視烏氏縣張氏。
橋瑁竟從尚書郎一躍成為兗州刺史,升遷之快真乃匪夷所思。圣上是在從士家大族中選拔新秀。
橋瑁雖為豫州梁國睢陽縣橋家公子,然這樣一位浪蕩子弟能否勝任刺史,實在令人擔(dān)憂。不過做為酒友,幫辦點事是可以的。
閻忠不是發(fā)誓不解禁錮絕不出仕,怎么一舉孝廉就出來了?信都縣縣城外到處是太平道徒,未必是個好去處。
韓遂寫信給為護妻女滯留在兗州東郡東阿縣的成公英,讓成公英持信去拜訪兗州刺史橋瑁。
得到橋瑁的保護,成公英可帶妻女盡快撤回金城,諒安定烏氏張家不會過份為難成公英妻女。
這天洗沐日,韓家種植手韓粟邀請韓遂、韓理、韓橋、劉崖、魯賢、臧鎮(zhèn)、摯琦等到允吾韓府,商談粟米田地力問題。
韓粟道:“雖然每年投入六千萬錢挖河泥摻土,上牲畜和人糞,但新地的田地太大,攤到每畝地只有五十多錢。
加上這一帶人畜數(shù)遠(yuǎn)少于畝數(shù),故補充地力僅靠六千萬錢或再加錢是無用的,需要另想辦法。
吾就此拜訪過武威、隴西等郡的大族的種植手們,彼等建議粟米與豆輪種,豆根可增地力。
本年秋收方城地下倉窖和浩亹縣塢堡地下倉窖已儲滿粟米,建議下年新地粟米田全部改為種豆一年,累年留下的豆種足夠春種所用。
畝產(chǎn)可達五石,五石豆市價等同三石粟米,故種豆不虧。
考慮到馬匹也可食用豆,豆曬干后易長期儲存,也可制豆豉(chǐ)等食用。”
韓遂和韓理、韓橋商議后決定采納,讓韓理、韓橋、韓粟等提前準(zhǔn)備。
下年如輪種豆,秋收收成的豆可望達四百九十五萬石左右,存儲地需提前安排。
鐘羌地四個塢堡的地下倉窖,每個塢堡可儲五十萬石,共可儲二百萬石豆。
下年方城取一百多萬石粟米支付燒當(dāng)羌勞力,空出的方城地下倉窖可儲一百萬石豆。新地塢堡地下倉窖可儲五十萬石豆。
向夏陽、雍縣、狄道、張掖居延屬國、安定屬國五地的大塢堡以及長離川的小塢堡各調(diào)去五萬石豆。
向鐘羌地四鄉(xiāng)各撥二千萬錢,共計八千萬錢。在每個鄉(xiāng)的大塢堡旁各建一個小方城,每個小方城建一百個地下倉窖,每個窖可儲一萬石粟米或豆。
所余一百一十五萬石豆,分儲入小方城。下年底仍有近三百石的儲力的空置地下倉窖。
下年給各地馬匹、耕牛定豆食量,補精飼料。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6-05-21/574050fb4cd64.jpg)
姚戎
歷史人物:程包、張忠、曹謙、周異、黃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