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驍雄韓遂

第二百九十九章、抽備軍補(bǔ)充三軍,割涼州成立雍州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3541 2021-12-28 22:13:01

  韓家軍的莫邪校尉部和韓盆的金城羌騎校尉部損失過半,韓遂不得不重新編組。

  將莫邪校尉部剩余的八百八十人中的七百一十人補(bǔ)給韓撫的干將校尉部和韓汝的夏陽校尉部,使之各恢復(fù)滿編二千騎。調(diào)往榆中城駐守。

  原在榆中城駐守的校尉韓焰的韓師校尉部二千騎、校尉韓謨的合伯校尉部二千騎、校尉韓業(yè)的宛馮校尉部二千騎三部調(diào)往洮水南岸南鎮(zhèn)城,歸韓宛節(jié)制。

  休整數(shù)日后,韓宛帶領(lǐng)韓焰、韓謨、韓業(yè)、麴演、田樂、陽逵六部一萬二千漢騎返回洮水南岸南鎮(zhèn)城。

  允吾校尉部的原雍縣礦工的首領(lǐng)都尉韓岳調(diào)往聯(lián)軍探部任第三副總管,位列第二副總管田敏之后,負(fù)責(zé)高度機(jī)密事務(wù)等。

  將莫邪校尉部存活的都尉韓干劃歸韓武,接替韓岳。

  用校尉韓武的允吾校尉部重建戰(zhàn)損嚴(yán)重的韓寧的莫邪校尉部,兵力二千騎。允吾校尉部待日后重建:

  莫邪校尉部校尉韓武,仍留守允吾和白土城;

  都尉韓干,兵力一千騎;

  別部司馬劉練;鐵騎百騎長魏邈,弩騎百騎長張然,弓騎百騎長耿樂,弓騎百騎長馬壘,弓騎百騎長趙發(fā);

  別部司馬姜平;輕騎百騎長呂盧,輕騎百騎長蘇胃,輕騎百騎長曹珀,輕騎百騎長宋嘉,輕騎百騎長劉約;

  都尉韓恬,兵力一千騎;

  別部司馬韓麥;鐵騎百騎長齊斌,弩騎百騎長黃肅,弓騎百騎長祁登,弓騎百騎長蕭葛,弓騎百騎長方山;

  別部司馬魯維;輕騎百騎長鐘郃,輕騎百騎長師紀(jì),輕騎百騎長萬濟(jì),輕騎百騎長韋慈,輕騎百騎長朱福。

  將預(yù)備部四百羌騎與韓盆的金城羌騎校尉部剩余的七百五十羌騎合并。兵力為一千一百五十羌騎,所缺八百五十人待日后招募補(bǔ)齊。

  韓遂在二征蜀郡時對麴演部下別部司馬蔣石的功績和武藝頗為肯定,征求眾將領(lǐng)的意見后,提拔蔣石替代戰(zhàn)死的韓盆任金城羌騎校尉部校尉。

  調(diào)韓干的原部屬別部司馬韓含接替蔣石。

  莫邪校尉部剩余的一百七十漢騎暫歸入韓胡的預(yù)備部,預(yù)備部達(dá)一百九十七漢騎。剩余羌騎為零。

  韓干的原部屬剩余的將領(lǐng)別部司馬韓昕,鐵騎百騎長韓煊、弩騎百騎長韓輔、弓騎百騎長韓方、弓騎百騎長韓賜、弓騎百騎長韓載、輕騎百騎長韓庭、輕騎百騎長韓雄、輕騎百騎長樓尚、輕騎百騎長弭迪、輕騎百騎長張都等將領(lǐng)暫歸預(yù)備部韓胡節(jié)制。

  撥一千六百四十斤西域金幣給馬玩、成宜、梁興,補(bǔ)償三部損失的一千二百三十人的家眷,又另贈三千二百八十斤西域金幣用于招募新兵,給馬玩、成宜、梁興三人和將領(lǐng)三千零八十斤西域金幣。共計五千斤西域金幣。另補(bǔ)償三千馬匹。

  朝廷下詔赦免馬騰、韓遂等人,免去馬騰征西將軍,降為安狄將軍;免去韓遂鎮(zhèn)西將軍,降為安羌將軍。勒令韓遂回金城郡。

  韓遂收到朝廷詔書、任命書、安羌將軍官印,聯(lián)軍新敗,不宜硬抗,只好退還鎮(zhèn)西將軍官印。

  安排妥當(dāng)后,韓遂帶領(lǐng)成公英、蔣石等返退回允吾。

  聯(lián)軍探部來報,長安方面,李傕表朝廷,加郭汜和樊稠開府如同三公,與太尉朱儁、司徒淳于嘉、司空張喜三公合為六府,皆參選舉。

  開府即可成立府署,自選置僚屬。

  李傕官銜爵位為車騎將軍、開府、領(lǐng)司隸校尉、假節(jié)、池陽侯;郭汜為后將軍、開府、美陽侯;樊稠為右將軍、開府、萬年侯。

  李傕等各欲用其所舉,若有違,便忿憤恚怒。

  尚書仆射、尚書等具體辦選官之事者怕之,于是排了個次序用其三人所舉,先從李傕起,郭汜次之,樊稠次之。而三公所舉人才,終不見用了。

  自四月始,三輔一直大旱無雨。

  兗州方面,永漢元年(公元189年),曹操舉兵反董卓,曹操的父親曹嵩留下田產(chǎn)、莊苑,帶子曹德、曹彬、曹玉等和財寶離開譙縣老家,去投奔好友瑯邪王劉容。

  瑯邪王劉容上年底去世,曹操的父親曹嵩從瑯邪國開陽縣沿武水去兗州投靠曹操,徐州刺史陶謙派陰平都尉張闿帶二百兵護(hù)送。

  剛?cè)胩┥娇ぞ硟?nèi)費(fèi)國,張闿殺害曹嵩及子曹德等,掠走曹嵩一百余輛車的財寶,據(jù)傳逃往淮南。泰山太守應(yīng)劭怕曹操追責(zé),棄官去投奔袁紹。

  曹操表任兗州從事薛悌為泰山太守。

  本年二月,曹操憤而二征徐州,徐州刺史陶謙退守郯縣。陶謙告急于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田楷派平原相劉備救之。

  劉備自有兵數(shù)千人,陶謙贈送丹陽精兵四千,劉備于是離開楷投歸陶謙,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屯小沛。曹操軍食亦盡,引兵還。

  夏四月,曹操使奮武司馬荀彧守兗州,三征徐州,攻陶謙,遂略地至瑯邪、東海,所過殘滅,雞犬亦盡,墟邑?zé)o復(fù)行人。還軍,擊破劉備軍于郯縣東。

  陶謙恐懼,欲走歸揚(yáng)州丹陽郡。恰陳留太守張邈叛曹操迎呂布為兗州牧,曹操乃引軍還。

  前九江太守陳留邊讓恃才氣,不屈曹操,多輕侮之言,嘗譏議曹操,曹操聞而殺之,并殺其妻、子,據(jù)傳僅有一幼女被陳留郡虞家救走。

  邊讓素有才名,由是兗州士人皆恐懼。

  曹操參軍陳宮、兗州從事中郎許汜、王楷及張邈弟張超等對曹操在徐州的屠殺和殺邊讓及家眷的行徑十分恐懼和不滿,說服陳留太守張邈,共叛曹操,迎呂布為兗州牧。

  于是,兗州郡縣百城皆應(yīng)呂布,只剩壽張令程立和范縣縣令靳允守住范縣,東阿令棗袛守住東阿,奮武司馬荀彧、兗州從事薛悌守住鄄城。

  陳宮取東阿,使將氾嶷取范縣。靳允經(jīng)程昱鼓勵,伏兵刺殺氾嶷。

  曹操軍家眷在鄄城。東郡太守折沖校尉夏侯惇從濮陽撤到鄄城助守。呂布趁勢占據(jù)濮陽。

  豫州刺史郭貢率眾數(shù)萬從豫州梁國突然來至鄄城城下,荀彧出城會郭貢。郭貢見荀彧無懼意,鄄城未易攻,于是引兵退走。

  曹操率領(lǐng)主力從徐州回師,途經(jīng)豫州梁國,趁空虛,襲占梁國治所睢陽縣縣城,斷了郭貢的歸路,曹操軍得到補(bǔ)給。

  郭貢軍折向西,穿過兗州東郡、司隸河內(nèi)郡,奔并州上黨郡方向。

  曹操與呂布在濮陽激戰(zhàn),兩軍相持不下,難分勝負(fù)。

  韓遂認(rèn)為曹操危矣,如陶謙、李傕等任何一方出兵兗州,則曹操必??;如只與呂布對陣,曹操未必會敗。

  進(jìn)入六月天,夏日炎熱,持續(xù)大旱。

  長安傳來消息,六月一日(公元194年7月6日),朝廷正式下詔,分涼州河西四郡武威、酒泉、敦煌、張掖為雍州(廱州),含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任命邯鄲商為第一任雍州刺史。治所定在武威郡姑臧城。

  詔文同時免去朝廷任命的酒泉太守蘇則,以安撫酒泉實際的太守黃衍,換取黃衍支持成立雍州。朝廷的酒泉太守府一直臨時設(shè)在武都郡下辨縣縣城。

  朝廷派右中郎將張良持詔書到金城郡允吾城,邯鄲商事先得消息已從龍耆城趕到允吾城接詔書。

  一直守候在長安等候消息的河西各郡國上書之人武威郡郡丞馬艾、張掖郡郡丞魏明、酒泉郡郡丞黃立、敦煌郡效谷縣縣長曹暠等也跟隨張良回到允吾。

  韓遂請來金城郡各家望族前來參加接詔儀式。

  次日,韓遂派武威太守張雅父張擇、韓虎、尉遲戎盧,帶領(lǐng)金城守備部五百騎和西域百騎部一百騎,護(hù)送邯鄲商、張良及邯鄲商母吳儷、長子邯鄲泉、次子邯鄲啟、妹邯鄲敏等全家族五百多人等前往姑臧上任和接手各郡國的監(jiān)察和官吏選舉。

  金城郡郡文學(xué)掾張擇因子張雅在任武威太守,一直保持低調(diào),不愿擔(dān)任聯(lián)軍的大官。

  武威太守張雅親自到金城郡與武威郡交界處迎接,護(hù)衛(wèi)車隊到姑臧城。

  張雅按承諾,讓出武威太守府做雍州刺史府,府匾改為雍州刺史部。

  張良主持,舉辦了邯鄲商上任雍州刺史儀式。

  武威太守張雅、張掖太守魏彥、酒泉太守黃衍、敦煌郡效谷縣縣長曹暠、張掖屬國長史尹闡、張掖居延屬國長史韓尤代表四郡二屬國出席儀式。

  黃衍最為激動,滿面紅光,太守職位又得到朝廷認(rèn)可。私下和韓遂透露,曾暗地里給李傕、郭汜去信和捎帶重禮,多虧當(dāng)年和二人有同去西域貿(mào)易一路之交,才由李傕出面請求圣上赦免己罪,保住了太守職位。

  曹暠得到西域長史楊曾和安羌將軍韓遂的支持。敦煌郡駐守的官軍主力歸楊曾節(jié)制,集中在效谷縣曹氏留下的莊苑屯田。

  邯鄲商想任命曹暠為敦煌太守,遭到敦煌各縣望族的反對。

  敦煌郡效谷縣曹家已幾乎全部遷往左馮翊郡郃陽縣,曹家在敦煌無勢力,而敦煌各縣望族自從天下大亂后就閉縣自守,各家勢均力敵,選不出一家的人才出任敦煌太守。邯鄲商只好作罷,韓遂也很無奈。

  邯鄲商按漢制,令各郡縣官吏舉孝廉、茂才等,推舉人才,組建雍州刺史部。

  用于本年雍州刺史府開銷的二千斤西域金幣、邯鄲商家族安家費(fèi)二千斤西域金幣、本年撥給邯鄲商家族的一萬石粟米和一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幣等也一同運(yùn)到姑臧,均從韓家支出。

  韓家按約定,另出錢一千斤西域金幣為張雅在姑臧城中另選一處修建新的太守府,張雅臨時在胡軫家一處宅院辦公。

  張雅帶著邯鄲商、韓遂走訪武威郡九姓望族族長,孟氏孟方、段氏段可、張氏張柳、胡氏胡舒、顏氏顏杜、王氏王祿、陰氏陰貴、姚氏姚翊、宗氏宗成。

  老族長張柳父張沃、陰貴父陰傅、姚翊父姚珀、宗成父宗谷、孟方父孟秦五人已離世。

  段可、胡舒、顏杜、王祿等四人還健在。

  武威賈家已全部遷往長安投靠賈詡,莊苑和田產(chǎn)都已轉(zhuǎn)給其它家族。

  在張家,韓遂握住張柳的手不知說什么好。張柳已耳聞祖厲屠城、張繡、張濟(jì)、張姜子等的事,反而豁達(dá),安慰韓遂,給足了面子。

  拜訪胡舒,對舊友胡軫的死深表哀傷。胡軫一死,胡家在武威的地位下降許多,有些族人投靠安定郡臨涇縣胡家。臨涇縣胡家與武威胡家是宗族近親。

  到顏家拜會族長顏杜后,單獨(dú)約見顏育子顏川。顏川自從張普病逝后一直代理天師道涼州祭酒。

  韓遂談話目的主要是限制天師道在雍州和涼州的擴(kuò)張,顏川承諾信徒人數(shù)不超過五千口。韓遂滿意離去,回到父親在姑臧買的宅屋歇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