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楊阜、韓略等快馬加鞭,返回冀城,直奔涼州牧府。
關(guān)右諸將侯選、程銀、李堪搶著問道:“袁、曹哪個會勝,哪個會???“
楊阜曰:“袁公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不斷則無威,少決則后事,今雖強,終不能成大業(yè)。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盡其力,必能濟大事者也。“
諸將默然,一齊目視涼州牧韋端。韋端不決,示意韓遂發(fā)言。
從弟韓猛尚在袁紹軍中,韓遂怎能輕易倒向曹操,于是韓遂對眾人道:“袁公即然已送邀盟信給諸位,必然也給劉表、劉璋等送去同樣的信。
袁、曹之爭,以袁公的實力,即使敗了,曹公也一時無力統(tǒng)一河北并、冀、幽三州。故吾等宜再觀望之,不宜過早選邊入盟?!?p> 眾人點頭贊同。韋端見馬騰也認可,只好接受。
楊阜又道:“朝廷已派治書待御史衛(wèi)覬鎮(zhèn)撫關(guān)中,已隨吾到長安后留在長安。諸位可前往長安,衛(wèi)覬或帶來朝廷和司空曹公的更多意旨。
曹公還向圣上表任吾為安定長史,長史非吾所好,無意去赴任,而涼州從事一職已任太久,恰家業(yè)需要吾料理,故明日辭官回家?!?p> 眾人挽留,楊阜不從,執(zhí)意去官回家,韋端無奈只得同意。
韓遂記得數(shù)年前衛(wèi)覬右扶風郡茂陵令任期滿后回朝廷任尚書郎,不曾想已升遷治書待御史。
楊阜去職,顯然不想被關(guān)西人視為曹操的人。
韓遂向韋端推舉參軍胡河接替楊阜為涼州刺史部漢陽郡從事,韋端接納。
韓遂、馬騰、梁興等諸將匆匆趕到長安,在臨時的治書待御史署見到衛(wèi)覬,京兆尹張時、長安典農(nóng)中郎將謝景雋、長安縣縣丞武周等也趕來聚會。
一番寒暄后坐定。
衛(wèi)覬起身道:“到達長安后,吾在長安縣及周邊考察數(shù)日,寫信給侍中兼守尚書令荀彧大人,建議朝廷和司空多派官吏來協(xié)助諸位治理三輔。
此議合朝廷之意,朝廷早就聽聞三輔百姓返鄉(xiāng)人數(shù)日增,食鹽不足,已派謁者仆射裴茂大人前來長安,任三輔監(jiān)鹽官,數(shù)日后可達。
在座對裴茂大人想必熟悉,彼曾領(lǐng)諸位滅李傕。
早在上年九月,司空討伐呂布之前,司隸校尉林農(nóng)患病,守尚書令荀彧大人已向司空推舉尚書仆射鐘繇出任司隸校尉,并將司隸校尉治所設在弘農(nóng)郡弘農(nóng)縣,不會設在長安,諸位可寬心。鐘繇大人年底上任。
將陸續(xù)有官吏前來任職,朝廷和司空曹公派吾等來協(xié)助諸位安撫庶民,望日后諸位常來長安走動。
還望韓大人給治書待御史和謁者仆射先各分配一個正式的官署,便于辦公務。”
韓遂當場應諾,又設宴款待眾人。
諸將難得一聚,把酒甚歡。治書待御史雖不算是朝廷大官,好歹也是天子派來的官吏,諸將給足了面子。
晚上回到宅府,韓略向父親韓遂匯報在許縣的活動,通過探部在許縣的人見到楊彪和袁琇之獨子楊修,將隨身攜帶的佩劍贈送給楊修,楊修十分喜歡這把寶劍。
通過楊修見到曹操的卞夫人所生的第四子曹植。楊修已二十四歲、曹植七歲。楊修聰睿過人,前途不可限量。
韓遂很滿意韓略此行成果。命從陳倉繳獲李傕、郭汜的寶劍中再取一把給韓略做佩劍。
十二月接近年底,聯(lián)軍各郡縣有關(guān)官吏匯集到長安城臨時安羌將軍府做本年底的對賬:
收入:
上年底,聯(lián)軍錢庫和糧庫平賬,錢庫為零,糧庫余糧為零。
征調(diào)仍按征糧不征錢。每基數(shù)五萬石粟米。本年涼州和三輔糧食正常收成。
金城郡十縣剩下的十五家望族,除韓家外,幾乎全部移民去了三輔,各縣剩下少許人口,故,聯(lián)軍對韓家以外的各縣望族全部免除征調(diào)。
人口幾乎全是新移民的縣有:韓家、成公家、郭家在京兆尹長安縣;韓家、麴家、閻家在左內(nèi)史郡高陵縣;田家在京兆尹陽陵縣;陽家在京兆尹長陵縣;蔣家在右扶風郡安陵縣;趙家在右扶風郡茂陵縣;江家在右扶風郡美陽縣;毛家在新平郡漆縣;池家在左馮翊郡粟邑縣;淳于家在京兆尹藍田縣;竇家在京兆尹上雒縣(上洛縣);馬家在京兆尹商縣。金城原十四家的基數(shù)改到這些三輔的縣征調(diào),故基數(shù)未減少。
杜陽縣劃給了盧水胡彭格,無收獲。金城郡毛家遷到新平郡漆縣,有收獲,比上年增加一個基數(shù)。
再從當?shù)厝丝谳^多的老地盤漢安郡陳倉縣,左馮翊夏陽縣,金城郡允吾縣韓家,金城郡榆中縣韓家,金城郡浩亹縣韓家,金城郡金城縣韓家,金城郡臨羌縣韓家,漢陽郡渭水北部七縣,隴西郡中部五縣,安定郡高平縣、三水縣,武威郡祖厲縣的望族征調(diào)。
各縣征調(diào)一個基數(shù),允吾縣、高陵縣、狄道縣比其它縣多貢獻一倍。
共計三十七個基數(shù),征調(diào)一百八十五萬石粟米。
上邽縣劃給蓋順做永陽郡,獂道縣劃給王列做南安郡,冀縣仍歸梁興,但冀城劃給韋端做涼州牧府治所。
不種粟米的望族需到市場去買粟米繳征調(diào)費。
各縣韓家共需支付六十萬石粟米,免征,抵消部分韓家給聯(lián)軍的墊付。分別是臨羌縣韓家代隴西北四縣繳四個基數(shù)、浩亹縣韓家繳一個基數(shù)、榆中縣韓家繳一個基數(shù)、允吾縣韓家繳二個基數(shù)、金城縣韓家繳一個基數(shù)、祖厲縣繳一個基數(shù)、夏陽縣繳半個基數(shù)、長安縣繳半個基數(shù)、高陵縣繳一個基數(shù)。
宋建河首平漢王國擁有四縣和狄道縣北部。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張掖居延屬國、張掖屬國、敦煌郡屬雍州,西域自治,聯(lián)軍不征調(diào)。
支出:
一斤金可兌五十石粟米,麥、豆價約為粟米價的四成。
糧食儲運費預留二千四百斤西域金幣。
上年交給郭憲療部醫(yī)治的傷兵已治愈。
歸隊漢傷兵四千七百七十人,羌傷兵二千五百八十人,胡人傷兵三百二十人。按約定,全部撥給韓謨。
傷殘回鄉(xiāng)漢傷兵三千一百八十人,羌傷兵一千七百二十人,胡人傷兵二百四十八人。支付傷殘錢六千八百六十四斤西域金幣。
療部新收一千漢傷兵人。
撥給療部一萬八千石粟米,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
另撥五千四百石粟米和五百斤西域金幣給療部總管郭憲做三百男女醫(yī)護口糧、工錢,及維持療部費。
本年韓謨的京兆軍受重創(chuàng)。一萬零一百七十人,返回二千,余者一千五百人降張繡和王威。
雖給張繡造成重創(chuàng),但韓謨軍死者估計高達六千六百七十人。
未返回的八千一百七十人,由于不知生死,全按死亡或失蹤。
對其有家眷的二千三百人,按死亡或失蹤發(fā)放撫恤錢七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
蓮勺之戰(zhàn)死五千人,發(fā)撫恤錢一萬六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
本年死亡將級將領(lǐng)韓謨,聯(lián)軍給每人家眷發(fā)撫恤錢六百七十斤西域金幣;
本年死亡校尉級將領(lǐng)韓撫、韓汝、韓庭、韓雄、韓凌,聯(lián)軍給每人家眷發(fā)撫恤錢六十七斤西域金幣;
聯(lián)軍給本年死亡其它級別將領(lǐng)的每人家眷發(fā)十一斤西域金幣:
韓謨部將:都尉韓度、韓韋、韓石、韓文、韓回、韓含、韓駱、韓昕,韓煊、韓疆;別部司馬韓順、韓輔、韓加、韓方、韓賜、韓軒、韓昊、韓晦、韓蕭、韓磊、韓山、韓淮、韓熠、韓鴻、韓辛、韓素、韓歸、韓鑫、韓耀、韓宸、韓第;韓開、韓提、韓陶、韓魁、韓集、韓隘、韓藕、韓牽、韓寺、韓載、韓棲、韓槽、韓曲、韓握、韓皮、韓坊、韓野、韓續(xù)、韓拓、韓聞、韓聽、韓祐、韓燁、韓鶴、韓祝、韓歡、韓宴、韓霖、韓梓、韓祁、韓礪、韓游、韓瀾、韓澈、韓契、韓康、韓杜。共計六十八人。
軍候、屯將、百人長八十一人。
將領(lǐng)撫恤錢共計二千六百四十四斤西域金幣。
上年底撥錢定制的軍衣物八萬四千五百五十套已發(fā)放,不包括自治的聯(lián)軍兵卒。
聯(lián)軍支付直轄三十三縣縣府雜支費共計一萬一千斤西域金幣,其余不直屬聯(lián)軍的各縣財政自籌。
支付金城太守府、漢陽太守府、隴西太守府、漢安太守府和右扶風太守府、安羌將軍府、聯(lián)軍探部雜支費合計二千八百斤西域金幣。漢安太守府與右扶風太守府官吏少,二府合支一份。軍師府隸屬安羌將軍府。安羌將軍府和聯(lián)軍探部合用三份。
支付太守韓理、李參、尹嘉、武悌、昔坑五人年薪共計支付四千斤西域金幣。左馮翊太守韓斌經(jīng)歷特別,年薪從韓家支取。
左內(nèi)史嚴翰林已叛投馬超,無份額。
安定太守府和安定太守張縱未得到聯(lián)軍各路首領(lǐng)的認可。
所有非首領(lǐng)級的百人長、屯將、軍候、曲長、別部司馬、都尉、校尉、牙門將、中郎將、裨將軍、部落大將級約九百人,共計支出六千斤西域金幣。
對于新增的一百五十四名文才,增加年薪四百一十一斤西域金幣。
本年新增偏將軍官署費用二千斤西域金幣,下年減去韓謨的份額。
聯(lián)軍不支付雍州四郡二屬國以及西域的錢糧,由韓家支付。
含韓遂,聯(lián)軍共計十七位聯(lián)軍首領(lǐng),共支出年薪一萬三千六百斤西域金幣。阿陽興國氐、略陽清水氐、略陽氐未完全退出聯(lián)軍,保留呂發(fā)、楊騰、蒲淵的席位和年薪。
去除蓮勺之戰(zhàn)死傷,含歸入孫威部的韓謨余部二千兵,聯(lián)軍合計兵力七萬九千八百五十人。
支付兵卒養(yǎng)家費五萬三千二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幣,和一百四十三萬七千三百石粟米。
購下年用的軍衣物七萬九千八百五十套。共計支付一萬八千六百三十二斤西域金幣,委托枹罕宋家制衣或外購。
除衣物外,所有支出賬目都是年底支付本年的錢,和本年支出的糧食。
最終賬目,錢庫空虧十四萬九千零八十六斤西域金幣,糧庫空虧二十一萬零七百石粟米。
仍由韓家補上錢庫和糧庫空虧。
聯(lián)軍錢庫和糧庫平賬了,錢庫為零,糧庫余糧為零。
雖然有戰(zhàn)事,錢庫空虧仍比上年減少約二萬斤西域金幣。更可喜的是糧庫空虧只相當于上年的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