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驍雄韓遂

第四百八十八章、徐晃偷渡浦阪津,曹操移營渭水北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3017 2024-02-24 10:04:53

  華陰縣關西盟軍云集,縣城中望族楊家、張家等十分緊張,張猛女張娽與夫君王宣躲在城中嚇壞了。

  韓遂親自去拜訪各家,加以安撫。

  許多家提出暫退出縣城,住到城外莊苑去,韓遂怕士兵搶掠,說服眾人留在城中更安全,于是稍安。

  八月里,韓遂派司隸水軍部牙門將李門率領二十艘戰(zhàn)船從渭水入黃河,去截擊曹操從河東郡向弘農郡的運糧船。曹操軍派出的戰(zhàn)船比李門的戰(zhàn)船小,曹操軍吃虧不小,常改為深夜運糧。

  八月底,左馮翊太守韓斌送來急報,曹操增兵時,部將朱靈未去潼關東,而是悄悄潛入河東郡浦阪縣。而徐晃一直在駐扎在河東郡汾陽縣。二縣均在黃河東岸。汾陽縣河對面是夏陽縣,浦阪縣河對面是臨晉縣王城。

  今日一早,天色未亮,浦阪令游楚派潛水者藏在鼓氣畜肚下潛游過黃河,干掉了對岸聯軍設的燧烽的四名守兵,一名守兵逃走報信。這名守兵有親戚在河東,曾提過浦阪令游楚訓練潛水者。

  徐晃和朱靈各抽一部合兵四千步騎在游楚調船和民夫的協(xié)助下,乘聯軍哨騎交接的空隙,從浦阪津(山西省運城永濟)成功偷渡過黃河。

  聯軍哨騎到達時,見其從黃河用船運來很多空輜車,正在黃河西岸用鐵鏈將輜車連起來并在排車后面立柵扎營。

  韓遂、馬超緊急商議后,速調梁興帶五千步騎乘聯軍司隸水軍部二十艘大船渡過渭水。

  深夜,梁興派人送來口信,梁興軍當夜猛攻,徐晃和朱靈放棄尚未建成的大營,全部前來廝殺,結果梁興不敵徐晃,大敗,死傷一千,退往臨晉縣王城固守,正在從老巢雕陰縣鄜城再抽一千人馬來補充兵力。徐晃當晚在黃河西岸建成大營寨柵。

  梁興探知,聯軍夏陽校尉部別部司馬毛黔和其五百騎守郃陽;高陵守備校尉一部別部司馬劉約和二百五十騎守臨晉縣王城;高陵守備校尉一部別部司馬劉約和二百五十騎守臨晉縣芮鄉(xiāng)城;

  梁興在信中怪罪不派這這三支部隊配合夾擊徐晃,如一齊攻之或可勝。

  韓遂知梁興想找借口減責,但仍回口信讓梁興飛騎回去傳話:

  向梁將軍道歉,之前給毛黔等的指令的確是守好城池,加上秋收和運輸,守城士卒大都在幫工。

  韓家在三輔收獲的余糧等需運往涼州,以防下年關西盟軍無糧。

  目前尚不明曹操派徐晃等渡河的意圖,明早吾渡渭水與汝在王城會面。

  吾意命汝統(tǒng)領關西十將留在左馮翊各縣的所有未納入十萬的守城兵馬,由汝指揮,準備再次圍攻徐晃。

  次日,進入閏八月。

  韓遂凌晨去左馮翊郡了,潼關定城北部城守將楊寺站在城頭望見曹操大軍在北渡黃河,急報馬超。

  將士來不及吃飯,馬超匆忙領步騎萬余人越過潼關。

  等馬超到時,見曹操兵眾已先渡,曹操獨與許褚虎士百余人、張郃和校尉丁斐的的少數兵馬留南岸斷后。

  馬超令放箭,矢下如雨,曹操猶坐在胡床上不動。張郃護送曹操上船,許褚跳上曹操的船,軍士爭搶上船,船重欲沉沒,許褚劍斬攀船者。張郃乘上另船。

  馬超騎兵殺死擋路的曹操虎士和張郃的兵,沖到岸邊時,河水急,曹操等人的船劃不向對岸,已順水向下游流出四、五里,馬超等騎追射之,矢下如雨。曹操船的船工中流矢死,許褚左手舉馬鞍以蔽曹操,右手劃船。

  校尉丁斐放出拉輜車的牛、馬以餌馬超軍兵卒,馬超兵卒亂取牛馬,曹操乃得渡過黃河,去了北岸,進入河東郡。校尉丁斐來不及過河,向湖縣縣城方向逃走。

  緊接著,曹操軍主力渡過黃河后直奔河東郡浦阪縣浦阪津,馬上分批乘船再次西渡黃河,不斷涌入徐晃昨晚建成的大營。

  韓遂和梁興調集了六千騎到徐晃大營一看,營中擠滿步騎,遠不止四千人,有曹操的丞相旗。

  曹操軍一邊用大量弓箭手和盾牌軍防守大營,一邊出動一部分人從徐晃大營沿著黃河西岸邊向南建甬道,甬道仍是采用鐵鏈連起空輜車,在排車后面立木柵,如同徐晃大營。

  于是二人立刻調頭,各部返回各縣。

  韓遂留下梁興守王城,急渡渭水返回華陰縣縣城。

  這一天發(fā)生的事讓馬超十分焦慮,不知所措,見韓遂回來,急忙商議。

  馬超對韓遂曰:“宜全軍主力去渭北拒之,不過二十日,河東谷盡,彼必走矣。”

  韓遂回曰:“可聽令渡,擁擠于河中,故不快耶!”未采納馬超之計。

  韓遂又想了一想,補充自己的理由:“曹操可能先用聲南擊北之計,然后可能再聲北擊南,先在潼關擺出決戰(zhàn)的架勢,然后突然向北。如果吾軍隨其去渭北,接下來,曹操可能又突然返回潼關,殺入渭南。從曹操十萬大軍渡黃河的神速看,其運輸船很多,完全能做到。而吾軍運輸船只有二十艘,吾軍再回渭南定比曹操慢數日,曹操早已長驅直入長安了,再分兵直搗涼州,再派并州軍夾擊吾軍,吾軍必敗矣?!?p>  馬超這才點頭接受,不再提主力去渭北之事。

  韓遂建議先去試攻湖縣,然后再議。于是自提本部二萬騎越過潼關去攻弘農郡湖縣縣城。

  城池被鐘繇經營多年,加高加固,城中有鐘繇舊部守軍,從旗幟看是新任的司隸校尉李孚。

  韓遂下令攻城,城上射下的箭如雨,韓遂軍死傷五百,急速后撤,觀城上敵約有一萬人,其中一半是步弓手,如用云梯攻城估計要死傷三萬,于是立刻撤回潼關西。急派飛騎去顯親調存放在那里的攻城車。

  馬超和韓遂商議,兩軍人數基本一對一,一但決戰(zhàn)勝負難料,關西盟軍不能中計分兵,于是除已梁興軍已北渡渭水,楊寺、成宜的各四千人守潼關定城,其余八萬七千人向渭口集中扎營防守。

  左馮翊郡郃陽縣縣城、王城、芮鄉(xiāng)城以及武關、潼關、并州上郡南部等地紛紛送來信報稱見到曹操的軍隊,有夏侯惇、曹洪、梁習等曹操將領的旗幟。

  韓遂和馬超等一致判斷此乃曹操疑兵之計。

  韓遂靜思一日,根據近況,向馬超仔細分析曹操為何北上:

  一是未收到有從函谷關向潼關運糧的探部信報,曹操軍軍糧似乎全都由河東郡提供。曹操移軍到浦阪津對岸后,河東郡糧道大大縮短。

  二是曹操軍如果長期留在潼關,擔心黃河水道被吾軍水軍截斷,目前白日已無法運糧。

  三是潼關定城的南部城和北部城在吾軍手中,曹操軍如攻城必死傷數萬。

  四是曹操軍在潼關東和吾軍一對一決戰(zhàn),曹操軍離后方的湖縣縣城遠,而吾軍背靠定城雙城,戰(zhàn)之,利則進,不利則退回潼關西。曹操占下風,決戰(zhàn)勝吾軍的把握不大。

  五是吾軍在左馮翊郡留守兵力弱,曹操軍進入左馮翊郡可在兵力上占優(yōu)勢。

  六是曹操在弘農郡湖縣留下一萬步兵守城,更東邊的弘農縣、陜縣、黽池縣、新安縣假如各留五千步兵守城,而函谷關留一萬步騎守衛(wèi)。如此布防,吾軍要想棄曹操主力不顧,攻向洛陽,必需攻克這幾個城池,等到達洛陽時,恐怕吾軍只剩下五萬人馬了。曹操主力回軍,吾軍必敗。

  七是如果吾軍向洛陽進攻,曹操主力可南下渭南,斷吾糧道,再向東與弘農郡各縣守軍前后夾擊吾軍,吾軍必敗,或向弘農郡南部撤退,進商縣,回涼州。

  八是如果吾軍分兵五萬去左馮翊郡,則曹操可擊破之,再南下擊破吾另五萬軍。故此時分兵無宜。

  九是如果吾軍留一萬人守潼關,九萬人全部去左馮翊郡,則曹操可一邊與吾軍對陣,一邊可命洛陽的河南尹夏侯惇再另集數萬兵馬攻潼關,而曹洪從許都前來攻武關,梁習攻左內史郡,即三路疑軍轉為主攻。吾關西諸將在三輔各縣剩兵都是弱兵,估計擋不住三人的進攻。

  十是夏侯惇、曹洪、梁習三路疑兵如果此時在吾軍未分兵時就攻入三輔,吾軍必然沿渭水安全撤回涼州,曹操直接尾隨吾軍,其必然知道當年周慎慘敗的教訓,周慎殺到金城郡榆中縣,結果聯軍反擊,擊破之。

  十一是當下三輔的韓家余糧已全部搶運往涼州,如果吾軍放棄三輔,曹操治理三輔,重得民心,或需二、三年,吾等加以干擾,其治理難度不會小,所以曹操定然不想讓吾軍撤往涼州,而是在三輔與之決戰(zhàn)。

  十二是曹操知如去攻左內史郡,吾軍必攻其后路,故不敢分兵向西。

  十三是曹操沿黃河西岸自北向南搭建甬道似乎在示弱,必須弄清其真實意圖。

  綜上所述,吾軍一時也無良策破敵,當下糧草充足,水道通達,吾等只能隨機應變。

  馬超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表示贊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