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如晦的酒肆永遠(yuǎn)有兩個味道,白天是酒香,到了晚上就是藥味。
從李老頭家里出來的葉如晦正在小院里熬藥。
吃藥誰不會?熬藥才難學(xué)。
掌握好火候才是熬出一鍋好藥的基本條件。
不過對于葉如晦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
在從李老頭家里回來后,他便開始熬藥。到現(xiàn)在,也有小個半時辰了。
這小半個時辰他搖扇子的手就沒停下過。
待藥煎好后,他倒了一碗后,先含了顆冰糖,看著黑黑的藥湯,他眉頭緊緊皺著。
此時的樣子活生生就和那些被大人逼著吃藥的小孩子一樣。
端起碗,放下碗。
反復(fù)數(shù)次,最終還是微微一嘆。把再度端起的藥碗放下。
看著藥碗。葉如晦糾結(jié)了半天,還是覺得自己不能這樣糾結(jié)下去。
再度拿了一顆冰糖含在口里,葉如晦閉上眼睛,把藥碗放在嘴里一倒。
果然還是他娘的真苦??!
……
洛城驛館,這座坐落于洛城縣衙旁的建筑。
當(dāng)初建造的目的是用為其州郡或者其他縣府來人下榻之用。
不過自驛館建成以來,使用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
沒人來,就沒政績,沒油水。就更別說升遷。
于是洛城驛丞這個位置,便無人想坐。原本無論放在其他那個縣府都是一個油水十足的官位,而在洛城,這個位置便是那些得罪過上頭大人物的官吏的“流放之所”。
穆林,便是這洛城驛丞。
因時常耷著頭,縣衙的同僚們更喜歡叫他穆老焉。
才四十出頭的穆林,卻已經(jīng)在洛城做了十余年的驛丞了。
期間,洛城縣令換了六任,而穆林卻一直“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乃至于同僚們都笑他抱了個鐵飯碗。
穆林上一次接待上面來人還是五年前,那時候當(dāng)朝大學(xué)士傅以年以一首《游春》里“世人不過游春去,我言春尾更勝春。”兩句使這種只產(chǎn)于梧州的野茶名聲大噪。
一時間陵安達(dá)官貴人飲春尾之風(fēng)盛行,這直接導(dǎo)致平常一兩銀子一斤的春尾漲到五十兩銀子一兩的地步。而且仍是有價無市。
當(dāng)時州郡便派人到各縣宣傳鼓勵種植春尾。
一時間各縣都積極響應(yīng),卻唯獨洛城。
任來人費盡口舌,洛城人還是該干嘛干嘛。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
“這玩意喝了嘴里淡出個鳥,還有人喜歡喝這玩意?”
上面也無可奈何,只得回去了。
而這也是穆林這些年來這五年來接待兩次來人之一。
另一次,是在昨天。
其實兩次來人都繞不過春尾,這一次來人的原因也很簡單。
梧州小旱,各地春尾歉收,反而是洛城對其不管不顧,今年反而大豐收。
縣令馮安德正愁沒政績離開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正好遇到這事。
連夜寫了折子上報州郡,州郡官員也正焦頭爛額。
兩邊一拍即合,州郡連忙派人前往洛城,采摘春尾。
而來人,在昨天就已經(jīng)到了。
不過也有所不同,今年來采摘的人中,有一位來自陵安。
禮部員外郎段長安,當(dāng)時他正帶著侄子段少游在梧州城守府上,聽說此事,便帶著侄子來洛城一睹春尾之姿。
“少游,聽說今天你去鬧事了?!蹦弥斗蜃印费凶x的段長安也不看站在對面的段少游,只是淡淡的說道。
看著眼前的二叔,段少游一陣頭大,在家里,他不怕自己的那個戰(zhàn)功顯赫的老爹。
卻對這個每天抱著圣賢書研讀的二叔不敢有絲毫異議。
他硬著頭皮嗯了一聲。
抬起頭的段長安看了看自己的侄子,張口道:“可我聽說,你與對方論儒道卻輸了?”
聽著叔父的問話,段少游恨不得在地上找個洞把自己埋進(jìn)去。
“二叔,對方熟讀四書五經(jīng)。少游輸?shù)男姆诜I儆谓o二叔丟臉了,請二叔責(zé)罰。”
“可我聽說。他還未及冠。”
“是的,的確如此?!?p> “哦?未及冠就熟讀四書五經(jīng)的少年,我倒想去見見。”
“那要不要侄兒明日將他請來?”
“無妨,輸了就輸了,好了,天也不早了,去休息吧?!?p> 段少游詫異的看了看二叔,今天是怎么了,居然沒有教訓(xùn)他的意思。
不管了,逃過一劫是一劫。
段少游輕輕離開,只剩下拿著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段長安。
貴為禮部員外郎的段長安此次來洛城看春尾本身就是個幌子。
帶著段少游也只是為了掩人耳目,畢竟在朝中總有些人時時刻刻關(guān)注著他的一舉一動。
一想到此次所行的目的,繞是段長安這種官場老油子也是感覺有種風(fēng)雨欲來的感受。
宰輔大人與三省主官不和早已是朝中人盡皆知,宰輔大人所提新政連皇帝陛下都贊賞有加,到了三省偏偏又被三個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的老頭子每每以“祖宗之法不可改”為由拒絕執(zhí)行。
而一向支持宰輔大人的皇帝陛下看著這三個侍奉過三朝皇帝的老頭子也是沒有絲毫辦法。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事情有了轉(zhuǎn)機(jī),門下省孫右任老爺子身體不適,加上春寒受涼,一時間無法上朝,皇帝陛下見此。大筆一揮,詔孫老爺子姑且在家養(yǎng)病。
而這樣門下省主官一職就徹底空懸,皇帝陛下詔令群臣商議代理門下省之人,群臣爭論三天未得結(jié)果,這也導(dǎo)致了門下省尚書令之位至今空著。
而就在這時候,段長安被恩師叫進(jìn)宰輔府邸,一番密談,才有了段長安回鄉(xiāng)祭祖,“偶然”到洛城看春尾的結(jié)果。
段長安至今想到恩師那一臉無奈自己都暗暗羞愧。
大權(quán)在握的恩師在面對如此多的阻力面前,也是沒有絲毫辦法。
都怪做學(xué)生的沒能為師長分憂,所以此番來洛城,他發(fā)誓要完成恩師所托付的事情。
良久,段長安放下《夫子》,站在窗邊,輕聲自語:“宰輔大人所尋之人就在洛城無疑了,真不愧為書院最負(fù)盛名的教習(xí)先生。未及冠就熟讀四書五經(jīng)的少年?真是大手筆?!?
林殊歸
第一章來了,下一章放在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