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清風釣月壇

金不換,患難朋友半個天

清風釣月壇 醅酒 1075 2012-05-10 09:38:48

  丹砂家境貧寒,父親想要他學習重要,而且這小子天生聰穎,記憶又好,如果發(fā)展下去,或許也會成為一個懸壺的小醫(yī)生,而且他的簫吹得動聽,會過日子。都說男孩要窮養(yǎng),這樣長大才會拼搏,這個丹砂就是這樣一個人。

直到有一次,陰差陽錯的機會,李客外面做生意,看到這個孩子機靈,就把他收了過來。后來李白拜師學藝,李客不放心,就讓丹砂陪著一起去。對于李白來說,富家子弟,錢不知道哪里來的,只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就行了,有了丹砂照顧,酒要少喝,衣服要注意添減,冬天熱湯,夏天涼被的,都是很方便。李白有些時候這的少不了他的。

最貼心的是指南去世,這些打點照顧,周全不到的,都是丹砂做了主意。也讓李白心安許多。

還是那一年,李白自學的功底已經(jīng)很厚了,什么詩書禮藝,琴棋畫射,都很嫻熟,天生的好胚子。李客怕耽誤了他學習,便四處求師。

這時候有一個高人,主動找到了李客,愿意收下李白為徒弟。這個人也不簡單。是一個著名的隱士,喜歡縱橫之術,他早就聽說李白少年天才,想收了做徒弟。

李白與旁人不同的地方還在于,他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而且易經(jīng)八卦,諸子百家無所不看,悟性極高。

這個師傅年輕時豪放不羈,酷好擊劍游俠,又胸懷安邦定國之志,為此他曾苦讀經(jīng)典,一心謀取功名,不料卻屢試不第。于是他只好飄蕩江湖,足跡踏遍大江南北,晚年歸臥山中,著書自娛,名氣卻漸漸大了起來。朝廷多次征召他,他都推卻不去,寧愿過他閑云野鶴般的日子,世人稱之為“趙征君”。

知道李白這個師傅的人,肯定有很多人覺得這個人的思想,讓李白形成了桀驁不馴的怪脾氣,導致很多人不能容忍,其實這點誤讀了?!顿Y治通鑒》的司馬光寫的文章有很多是以禮義勸解君主的,歷史著作是一部分,后面的“臣光言”是一部分,所以偏于正義。而司馬遷的《史記》多數(shù)寫于自己被宮刑以后,所以存在愛憎,對于項羽之類的人物有些偏愛。這些都是正史。之所以很多應試的舉人最后在官場上正也邪了,還在于自己的定力不足。而趙蕤所寫的長短經(jīng)就是《反經(jīng)》是從側面寫得做人做事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這點本身沒有錯。

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的,你心都歪了,就別怪教導你的書是壞的。你的心正,也不怕看歪書。這也是兵法上說:兵不厭詐的道理。

不多評論,李白正是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師傅,交給他一些縱橫百家,辯證思維的東西,但是他沒有教李白怎么面對生活上各種小問題,比如什么時候飯是熟的,什么時候菜價便宜,什么錢買什么東西,什么人在幫你,什么人在嫉妒你,而這些小事,都是丹砂照顧的。

對于李白,是幸運的。所以當李白打算讓丹砂娶馨兒的時候,李白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但是不要小看我們的李白,他還有很多故事寫也寫不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