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劍語江湖錄

第四十六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

劍語江湖錄 寶木手辰 2144 2016-12-26 00:05:00

  夜幕之下,周平與金鈴兒圍著火堆而坐,各自吃著一些口糧。

  枯枝在火中燃燒聲傳得很遠,夜色更加深沉了。

  金鈴兒一邊咬著口中薄餅一邊嘟囔道“肯定是那影衛(wèi)的人做的手腳,下次要是讓姑奶奶逮到,非得狠狠教訓一下他們不可”。

  頭顱微抬,眨著眼睛看像周平道“呆子,你說接下來怎么辦,沒了方向,咱們怎么追人???”。

  周平想了想回道“聽天由命唄,明早選一條路直接追”。

  “啊”!

  “那萬一追錯了怎么辦”金鈴兒急道。

  “誰讓你不認識路呢,眼下也沒其他辦法啊”周平回道。

  金鈴兒不在說話,心中也知道周平說的卻是屬實。要是兩人運氣好,那么就一定會追上金十三等人,反之則會越追越遠。

  一夜無話,兩人盤膝而坐,但精神卻沒有放松,仍然在感應著周圍,若有敵人接近會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對敵。

  清晨,太陽升起,鳥兒鳴叫,兩人在第一時間蘇醒過來,快速的填飽肚子,在二人共同的決定下選擇了一條道路疾奔而去。

  另一邊,司馬流云等人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便已經(jīng)出發(fā),浩浩蕩蕩的隊伍經(jīng)過一夜的休整疲憊盡掃,重新恢復了精神。

  司馬流云仍然走在前方,只不過在金十三的提議下,金門鏢局的子弟卻是護在了馬車周圍。若有匪盜再次來劫,城衛(wèi)軍也好盡出,快速掃平對手。

  而金十三帶著傅彪王五二人依然與沈坤等衙役殿后,這讓看不慣沈坤的傅彪好生心煩。

  金陵城知府衙門。

  楊知府一早,來到書房之中,提筆書寫,筆法剛勁有力,透著決然。

  吱。

  書房門被推開,柳師爺緩緩而入。

  “子生來了”楊知府沒有抬頭,但聽其腳步便知來人,畢竟兩人已是共事多年,亦仆亦友彼此都已了解。

  柳師爺慢慢關(guān)上房門,回道“不知大人命人叫我過來有何吩咐”。

  “子生,昨夜睡得可好?”,楊知府兀自問道。

  “哎”柳師爺輕嘆“人老了,覺也就少了,總有些事在心中,怎能睡好”。

  “哦”楊知府調(diào)笑道“這可不像我認識的子生,當年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去了哪里?”。

  “大人說笑了”柳師爺苦道“歲月不饒人,只想平平靜靜的了,若是能夠一直陪在大人身邊,也就知足了”。

  “好啦,咱不談其他”楊知府停下手中之筆,一行墨字淋漓呈現(xiàn),隨招了招手道“子生過來,快看看我這書法可有長進”。

  柳師爺聞言上前兩步,來到書案旁,定睛觀瞧。

  “大人...”柳師爺眼神暗了下來,原本清明的雙眼瞬間變得有些渾濁。

  對于柳師爺?shù)谋砬闂钪路饹]有看見,仍然問道“怎樣,可有長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宣紙上寫著這十四個大字。

  “筆法雄渾入木三分一氣呵成,堪比書圣,大人這書法的確遠勝子生啊”柳師爺嘆道。

  “哈哈”楊知府暢快一笑道“子生什么時候也學會溜須拍馬了,這可不是你的作風啊。”。

  柳師爺眉頭緊皺,看了看書案繼而看向楊知府道“字好詞也好!可是大人,您難道真的就...”。

  “果然,知我者莫如子生啊”楊知府一擼胡須,轉(zhuǎn)而臉色一正,眼中精光暴起道“子生不必多勸,我心意已決。”。

  楊知府繞過書案,慢慢的取下管帽戴在頭頂,說道“子生,你也跟隨我了二十幾年,我不像你有妻兒老小,本官潔身一人沒有后顧之憂。”,沉默片刻,緊緊地看著柳師爺?shù)馈敖袢漳憔透胬线€鄉(xiāng)吧,做一個不問世事的俗人也不錯”。

  話音一落,柳師爺慘然一笑,道“大人真的決定了?”。

  “幾日前便已經(jīng)命人八百里加急了”。

  楊知府這么一說,柳師爺瞬間蒼老了許多。二十幾年的相處,二人早已真誠相待,如同伯牙子期視為知己。

  對于楊知府讓其告老還鄉(xiāng),柳師爺心中沒有一點怨恨,相反心中充滿悲傷和不舍。

  兩人不語,心中想著什么,書房中一下靜了下來。

  “大人”柳師爺眼中逐漸恢復光彩,挺直了腰板高聲說道“子生還是以前那個子生,從未變過,以前是,今后也同樣是”。

  士為知己者死,面對生死,能夠淡然處之,天底下又有多少人能過做到,楊知府默默感嘆。

  楊知府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果然還是我的子生”,轉(zhuǎn)而厲聲道“不過,卻是不行。也不知金十三他們怎么樣了,這一路上恐怕未必那么順利”。

  “大人,金鏢主他們這才走了兩天,又有沈總捕和司馬將軍同往,應該不會出事”柳師爺回道。

  “金十三也是一個可憐孩子,當年其父為我而死,我不想這孩子也因我喪命,你明白嗎?”。

  柳師爺不語,滿臉褶皺的臉龐掛滿悲傷,眼眶中老淚縱橫。

  ...

  這一日,楊知府依舊坐在大堂之上為金陵百姓斷案,但角落里那張桌子卻已消失不見。

  前來報案的百姓和眾衙役在詫異了一段時間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

  蘇州曲陽中心,重重青石圍建,高高的城墻之上重兵把守,一個個金甲銀盔,好不威風。

  漆紅色的宮門緊閉,上書三個大字宣武門。

  宣武門下百名禁軍把守,緊握腰間戰(zhàn)刀,眼神犀利的看著四周。

  一行人由遠及近,八抬大轎在環(huán)環(huán)簇擁下而來。

  又人眼尖,一線便看到,當即高喝“開宮門”,聲音響起,緊接著便又是數(shù)聲。

  聲落,沉重的宣武宮門在數(shù)十人的推搡下緩緩而開,宮門后方的大門也是一同開啟,霎時間一條悠長的青石道顯現(xiàn)。

  面對這皇城禁地,轎子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如入無人之境徑直而過。

  百名禁軍齊聲而跪,高呼“九千歲千歲千歲千千歲”。

  曹豫坐在轎中,閉著雙眼,隨著轎子的搖晃身子卻是不動。

  青玉拂塵被其放在肘間,咋看讓人一陣恍惚,直覺曹豫又是年輕了幾分,完全不是一副半百之多的模樣。

  ...

  走過長長的青石路,瞬間變開闊起來,房屋閣樓林立極盡奢華,金瓦琉璃為頂,白玉烏磚鋪路,好不羨慕。

  轎子停下沒有在踏入一步,曹豫起身而出,在小太監(jiān)的攙扶下穿過重重門院朝著皇宮深處而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