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照影曲

第四章 新寵折氏

照影曲 林遇澤 3023 2023-11-12 08:28:10

  皇帝見此情狀,甚是歡喜,直言我腹中所懷定是一位皇子,隔三差五來聽風(fēng)館,連帶御殿諸妃皆日日前來探視,借此分得一杯羹。除了珩貴嬪、姝貴嬪、殷淑儀與裊舞她們?nèi)四寺狅L(fēng)館??屯?,其余人等皆被倚華以我孕中乏睡為由,隨意打發(fā)。雖說不上得罪,到底叫她們心生不悅,滿腹牢騷在短短時日內(nèi)傳遍御殿。梁琦回稟,諸妃皆看在琽妃面子上方敢怒不敢言。

  聞言,我只一笑置之:若系得寵嬪御,自然嫉妒,不屑與我交好。那些企圖意欲與我交好之人,定屬無寵之流,何須我忌諱?

  閑來無事,我只與斂敏、婺藕、裊舞談心,或與珩貴嬪、姝貴嬪、殷淑儀閑聊有關(guān)湘貴妃之事。

  殷淑儀素來和睦可親、不問世事,然則入宮之際,曾有幸偶遇先頭曾服侍過湘貴妃的內(nèi)御——拒霜,自拒霜口中得知早年與湘貴妃有關(guān)之事:

  當(dāng)年,平帝于御殿中偶遇湘貴妃,鬢鴉凝翠,鬟鳳涵青,秋水為神玉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艷冠御殿,凝芳殿內(nèi)寵幸無比。體有異香,洗之不去,唾液亦含芬芳?xì)?,歷遷貴妃位。彼時中宮無主,貴妃次之,居合璧宮,等同皇后。平帝成日相陪,以‘夫人’二字相稱,亦得湘貴妃‘郎君’二字相稱。恩愛之下,群臣呼妖妃。

  自此始,有了定律:凡位居貴妃之人皆有夫人封號,以示地位尊崇。

  合璧宮乃當(dāng)日平帝特為冊封湘貴妃所改建宮室——前身喚紫泉宮,宮名寓意日月合璧,集國內(nèi)能工巧匠之力構(gòu)建而成,神采輝煌,光彩奪目,非御殿其它宮殿可比擬。

  宮中有九仙牡丹蘭與荷包牡丹遍布定昆池邊。池中央仿華山堆起一座石山,從山巔飛下一股瀑布倒瀉在池水里。另辟一清溪,玉石砌岸,兩岸琪花瑤草,芬芳馥郁,溪底皆以珊瑚寶石筑成,月光下分外清澈。飛閣步檐,斜橋磴道,衣以錦繡,畫以丹青,飾以金銀,瑩以珠玉。夜間,樹頭燈光閃耀,好似天上繁星,沿池亭臺無數(shù)。

  平帝亦集天下巧匠,于昭成寺中造一座百寶香爐。爐高三尺,開有四門,架四座小橋,雕刻著花草、飛禽、諸天、伎樂、麒麟、鸞鳳、白鶴等,爐身嵌著珍珠、瑪瑙、珊瑚、寶石、車磲、琬琰,用錢三萬,國庫歷年儲藏為之一盡,只為湘貴妃祈福所用。

  湘貴妃所得曠世珍品者,乃兩件百鳥裙也。百鳥裙采百鳥羽毛織成,顏色令人眼花繚亂,不知其本色。正看系一色,旁看系另一色,日光下一色,陰影中系另一色,裙上閃爍著百鳥圖案。

  后地方上獻(xiàn)湘貴妃單絲碧羅籠裙,縷金為花鳥,細(xì)如絲發(fā),大如黍米,眼鼻口甲皆備,神奇而不可思議。

  若論容貌,湘貴妃的眉眼最是風(fēng)情萬種,偏偏眼眸純真無瑕至極。身量風(fēng)流纖細(xì),舉止裊娜多姿,縱使輕易流露,亦屬蓮蓉華姿。著一襲白銀絲線繡怒放西府海棠鵝黃絲絹長裳,臂間綰一條銀絲繡同心結(jié)垂銀白細(xì)米珠流蘇素紗披帛,最得帝王欣賞。

  湘貴妃受寵、得賞至此,怪乎有‘禍國殃民’之稱。

  日日昏昏長睡之下,待至臘月二十那日,頤樂殿演紅梅記。

  聽風(fēng)館內(nèi),我因腿傷不得前去,偶然提起姝貴嬪來歷,承文娓娓道來,只當(dāng)給我解悶兒:

  姝貴嬪乃新羅貢女,自幼長于京都,入宮后侍帝極體貼,委婉柔順且小心翼翼,與中宮相較亦獨具姿色:中宮身長玉立,姝貴嬪嬌小玲瓏,端莊文雅,談吐合禮帶趣。

  得此佳人,帝喜不自勝,賜居德昌宮沐梓洲,而后入主安仁殿。姝貴嬪居貴姬位來,承寵不驕,恭慎如故,動有法度,待中宮毫無怠慢,嚴(yán)守宮律,宮中上下無不心悅誠服,交口稱譽(yù)。帝亦鐘愛日深??上е袑m久無子,姝貴嬪亦只一女。

  中宮本性未改,時而驕矜,偶有咄咄逼人。姝貴嬪明曉事理,愈加小心,常自稱病,另薦嬪御。凡御殿盛宴,諸妃競加修飾,獨姝貴嬪著素妝、無修飾,凡服色與后同,當(dāng)即更換,以避攀比爭寵之嫌。與后同覲時,站立一旁,不敢就座;與后并行時,弓身細(xì)步,以示卑微。帝問時,常逡巡后對,不敢先后答話。見其如此謙抑,勞心曲體,帝嘗嘆息,“修德之勞,不過如此罷了!”

  姝貴嬪謙讓不妒,上得恩寵,下得敬佩,德貴御殿,仁心顯著,皇伯考嘉順皇太后特賜愍帝所賜愛物——一對鑲紅藍(lán)寶深褐雞油黃東珠并蒂蓮赤金簪,位居御殿十五瑰寶之七,以作表彰。

  正嘖嘖稱奇,得令探聽消息的梁琦回稟:一向與珩貴嬪交好的殷淑儀往椒房殿送月氏餅。

  臘月廿八寅初,夜空再次現(xiàn)月食,正三品欽天監(jiān)五官靈臺郎鄭彥進(jìn)言,“月主女陰,只怕宮中有女子含冤有怨。”

  我正擔(dān)心皇帝會放虎歸山,豈料侯昭媛、墨美人并未因此解禁,倒是鄭彥升從二品屬官夏官正,倒叫我松了一口氣。然則自那之后,皇帝無形中便疏遠(yuǎn)了我,來聽風(fēng)館的次數(shù)頓時驟減,數(shù)十日方得見他一面,卻不過為我腹中胎兒。自古君恩如流水,受此冷落,我百般思索之下,愣是不解自己到底做錯了何事,得皇帝如此對待。

  哀苦之下,我心中憂愁:若長久如此,只怕我腹中孩兒誕下之后,亦得不到他父親的疼愛。一位得不到皇帝疼愛的皇嗣,縱然流著皇家血液,亦會遭宮人欺辱。

  御殿諸妃慣會跟紅頂白,皆暗中嘲諷我雖有兒孫之福,卻失了帝寵,自然不會白費氣力親近一個受皇帝冷落的嬪御,是而也隨之消散不見。為著皇帝冷落,諸妃不敢反其道而行之,只得駐足屋外,以冷漠相待,再無人前來聽風(fēng)館叨擾。唯有姝貴嬪、殷淑儀、竇修儀、裊舞與斂敏日日來聽風(fēng)館,告知我眼下皇帝專寵裊舞、柔嬪與精通烹飪手藝的婺藕。婺藕已晉正六品姬位。

  想來我與侯昭媛、墨美人皆受冷落,隱隱有失寵跡象,自是裊舞、柔嬪與婺藕分寵的好時候。

  待到正月初一,御殿傳出一則消息:皇帝寵幸了一名內(nèi)御——折裊拂,以‘腰如楊柳裊東風(fēng)’出眾,自御女晉為從八品選侍。據(jù)聞是夜皇帝獨寢而輾轉(zhuǎn)難眠,起身漫步御花園時,再遇此女,一見傾心。

  宮人傳言,二人初次相見乃臘月二十,頤樂殿演紅梅記之時。彼時,御花園內(nèi),皇帝身著常服,孤身一人折花,恰逢折氏以梅相贈,一個眼錯又四下尋見不得,如此便教皇帝念念不忘。

  四月光陰之間,折選侍歷遷正八品侍巾、從七品順成,晉正七品嬛貴人。反觀洛氏,自臘月初那日晉為四順之首的順容后,雖亦晉為正七品貴人,卻無封號,如此倒顯平平。

  諸妃皆道皇帝有了新寵嬛貴人,舊愛洛貴人自然歸順清冷的柏梁臺。何況,若非庶人陸氏一案,只怕她現(xiàn)下依舊不過一介小小內(nèi)御,仰人鼻息過日子,如何能躋身嬪御之列。平日里,眾人言語間便顯出對她的不屑與輕蔑之意。別說系她,連同我在內(nèi),已然數(shù)月不曾得見皇帝了。

  新寵二字已然從我身上轉(zhuǎn)移到嬛貴人身上,依稀可見我當(dāng)日的風(fēng)采。難怪皇帝喜愛嬛貴人,只看裊舞等人透露的消息,聽來叫人深覺她德茂令柔,安貞靜正,麗爾渥丹,婉爾清揚。

  既想不出失寵的緣由,又該如何復(fù)寵?是而我隨遇而安,伺機(jī)而動,等候機(jī)遇的到來,閑暇時分只作韜光養(yǎng)晦,探望尋常要好的姐妹。

  四月十五,乃殊勝吉祥的佛吉祥日。是日乃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涅槃之日,又叫衛(wèi)塞節(jié)。除卻紀(jì)念,更為祝賀紀(jì)念佛陀降生、成道、涅槃三大事,象征佛陀德智圓滿、福慧具足,真理之光遍照世界,六道眾生都能感受到佛陀真理的啟示,破除煩惱黑暗、證悟佛性,屬十齋日之一,系祈求平安福報以培福增德的重要日子。更因佛陀出世于藍(lán)毗尼園,彼時天下無數(shù)香花,其涅槃之時亦天下無數(shù)香花,故而被人稱為“花節(jié)”。

  用過早膳,眼見著我又要躺在貴妃榻上歪著,倚華關(guān)切地勸說道:“主子,您別老是悶在這屋里,也該多出去走走。不然,這心情只會愈加煩悶。眼看著天氣一日熱過一日,只怕御花園樹蔭下還更涼快些?!?p>  聽了倚華、柘木的話,我換了一襲淺粉色銀線七彩蘇繡芙蓉花的獨窠文綾絮衣宮裝,外頭罩著一件深紅色純金線七彩蜀繡吉祥如意祥云紋羽緞大氅,一身嬌艷的家常衣著,親自做了小菜往竇修儀的玉華宮去,意欲探訪從未見過的嘉淑帝姬。

  嘉淑帝姬較嘉慎帝姬年長許多,身子卻遠(yuǎn)不如嘉慎帝姬康健。上月親往安仁殿探望姝貴嬪之時,姝貴嬪曾提及嘉淑帝姬自出娘胎便身染天疾。此番一見嘉淑帝姬,我方明了身染天疾四字作何解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