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抖音,刷到家長對孩子家暴的案例,讓我不禁一陣痛心。隨著社會壓力變大,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增加。社會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更加重視。小學生越來越變得沒有愉悅的童年,充斥著各種培訓(xùn)班,學習成績跟不上老師和家長的高標準,自然增加了家長的耐心缺失,和對孩子“恨鐵不成鋼”的憤懣。當然給孩子帶來的是性格的缺失。
不可否認,我也是來自一個普通家庭,爸爸受爺爺生前暴脾氣的深刻影響,也漸漸變得暴躁易怒。從小,我特別害怕爸爸的脾氣,他一發(fā)脾氣,我就玩失蹤。隨著年齡的增加,爸爸這個壞習慣還是沒有絲毫改變。出社會后,我總是牽掛老家的父母,不過每次打電話回家,爸爸接電話不會有超過一分鐘的聊天。如果趕上他很忙的話,從電話那頭就能清晰聞到火藥味十足。正是深受爸爸的影響,我儼然形成了謹慎小心的性格,喜怒不形于色。然而,內(nèi)心的波濤只能流于紙筆。
俗話說“好脾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當然意粗性暴終將一事無成。人都喜歡和性溫氣和的人來往,性格暴躁嚴厲顯然給人一副冷漠無情的印象。從社會交往角度出發(fā),性格暴躁的人,很難走進更高的圈層。也很難走向成功,壞脾氣的人,總是剛愎自用的。會要求旁人都合我們的脾氣,那是愚蠢的。
一個人失敗的原因,在于本身性格的缺點,與環(huán)境無關(guān)。暴躁的人的智慧在明天。只有好脾氣宛如晴天,到處流放著光亮。社會需要的是溫和諧睦的環(huán)境,而不是暴跳如雷的負能量。擁有過多負能量的人,很難有被理解的市場。一怒之下踢石頭,只有痛著腳趾頭??癖┑娜丝偸菑囊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性格是看不見的本質(zhì)。只有改變過于偏執(zhí)的性格缺陷。方能扭轉(zhuǎn)一個人的失敗。因為一個人的性格決定著他的命運。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任何人都對你束手無策。唯有自我反省,發(fā)現(xiàn)自我性格缺陷,尋找突破的方法,不斷克服性格中暴躁的壞脾氣。
要活好,心別心,善制怒,壽無數(shù)。一個人不斤斤計較,放大自身格局,懂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生氣是本能,而控制怒氣是本事。能把想發(fā)的脾氣憋回去,想說壞話控制住。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就是需要一個人有格局,只有有格局有擔當,人們才會相信并信任,也更容易被人信賴。怒中之言,必有泄露。一個不懂的守口如瓶,守心似水的人是很難有所建樹的。脾氣就是成功的絆腳石,不可能沒有,但可以越過去。
至于人為何有脾氣,肯定來源于自身狀況。當一個人莫名的想發(fā)脾氣,要深思自身哪里出了問題。肝火過旺的人很容易生氣。有的時候不是人想發(fā)脾氣,而是其自身狀況不佳所致。所以尋根求源,我們才會找到發(fā)脾氣的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zhì)。
容易肝火過旺,可以平時多喝喝菊花茶,清肝泄火。當一個人想發(fā)脾氣,會有很多方法制止脾氣的發(fā)生。比如:深呼吸,跑步……。通過合理的方法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自然壞脾氣就會離你遠去。
社會中,壓力越來越大的年輕人,通常會選擇去歌廳酒吧消遣,釋放情緒和壓力。這種行為顯然不是很可取。過量飲酒縱欲,反而會讓人自身負荷加劇。對健康不利。不建議經(jīng)常去酒吧這種比較復(fù)雜的場所。
當然,獨處和聽歌是自我療傷的好方法。獨處能發(fā)覺內(nèi)心,而聽歌是自我安慰的好途徑。褪去社會的紛繁復(fù)雜,唯有孤獨才是人生本質(zhì)。懂得讓自我快速平靜,“治愈”壞脾氣莫過于讓大腦清醒。喝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保持頭腦健康。別過分熬夜,作息要規(guī)律。一個能管控睡眠的人,才能控制人生。你覺得呢?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9-09-10/5d777a0d44c30.jpeg)
文君520
壞脾氣會誤事,好情緒,方能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