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莽龍山曾有一觀,名知非。
知非觀中有一老一少兩個道士,老道士終日臥床酣醉不醒,小道士終日念經(jīng)不輟。有一日,小道士捧著一本經(jīng)書問老道士:“書中有言,呂祖曾指莽龍成江,從東到西,百千里長,不知是真是假?”
老道士敲了一下小道士的腦袋,道:“我觀名知非,知非知非,知是是非非、對對錯錯也。書中有言三千,經(jīng)中有理三萬,讀之審之明之知之,只有讀出是非對錯,虛實真假,方才真正算是讀懂了書,讀對了書?!?p> 小道士撓撓頭,道:“師傅,那如何才能讀出是非對錯,虛實真假呢?”
老道士搖搖頭,笑道:“你下山看看莽龍江,即知呂祖之事真假矣?!?p> 小道士下山,見莽龍,綿延百千里,浩浩如銀河,嘆息道:“莽龍似真龍,誰人堪畫,又豈是呂祖一指所能為矣,經(jīng)中所言,書中所述,亦不盡屬實。”
回山后,小道士將所觀所想告知于老道士,老道士聞言,嘆息笑道:“癡兒,癡兒,以己之能度他人之能,又豈能見是非對錯。我喜歡酒,認為酒是這世間最好的東西,但你卻畏之如毒,從不沾嘗半滴,我是對是錯?你又是對是錯?”
小道士搖搖頭,雖然覺老道士說得有理,但總不能明晰其中三味,老道士指指墻上呂祖的畫像道:“你若想知真假,可學呂祖一指開莽龍矣?!?p> 從此,小道士日日讀道藏,品三味,夜夜修道心,一指意。數(shù)年后,小道士下山再見莽龍,江水浩浩湯湯,一如往昔,小道士伸雙指,一指輕劃,從東往西的滔滔江水,一分為二,上止流,下滾逝。
小道士一指截滔滔莽龍江,負手輕嘆:“我修道三載,有一指截江,相傳呂祖修道一百八,三甲子于我,一指開莽龍,又有何不可?吾輩后人,聞其說,笑其人,卻不能親身試之,篤行之,可笑,可悲,可哀!”
小道士轉身回山,從此,山上知非觀多了一名圣人,老道士不是什么名人,也不是什么武道高手,老道士死后,小道士繼承了知非觀,但沒收弟子,而是娶了一個練劍的妻子,知非觀也改名成了知非宗,兩人一家,就是一宗。
知非宗的小道士,那個聞名天下的年輕圣人,成名武學,就是一指,名曰截江。
大先生年輕時曾游歷西魏,拜見當年那位三年成圣、占了甲子風流的小道士時,小道士已經(jīng)成了老道士,老道士教了當年還不是大先生的年輕書生一指,名曰截江。
年輕書生成為大先生后,因為那一指截江,威力太過宏大,戾氣太重,讀圣賢書有仁義心的大先生,世間沒敵手,也沒年輕時的爭強好勝心,倒沒怎么用過。
今日北莽燕狂徒有一拳成江海,大先生駢手一指,可截江。
大先生駢指從下往上劃出,就像當年小道士觀莽龍江,由南向北,一指氣機盈九霄,云霞明滅,指分霄漢,往生拳下的江海,一分為二,燕狂徒欲成江海的一拳,瞬時斷絕。
一指截江的大先生,橫跨半步,氣機流轉如淌,無半分停滯,截江筆直的手指散開微彎成爪,一爪抓向身前燕狂徒的咽喉。
燕狂徒身軀向后半倒,卻又似倒非倒,如勁松韌竹,恰恰躲過大先生如虹的一爪,而后半傾的燕狂徒,雙臂掄圓,捏手再成一拳,大腰如龍騰,雙拳隨著微彎乍起的身子,由上而下砸出,仿似從山頂滾下的圓石,愈來愈快,拳勁滾滾走龍璧,勢如江海翻天門,瞬間有滾滾雷音震響徹天地。
北莽神拳門有一門普通拳法,名曰滾石拳法,拳勁從上而下,長時間蓄勢而出,取圓石從山巔滾落,滾滾成勢之意,煌煌然無可匹敵矣。但高手過招,本就是一線生一線死的須臾之間,由于滾石拳法需要長時間蓄力,所以固然威力雄慨然,卻多無用處,沒多少人愿意學習,向來被神拳門束之高閣。
但燕狂徒手中的滾石拳,卻是從彎腰傾身到起身,由下而上,借腰椎大龍,如被壓彎的勁松韌竹起身時的那一瞬加速,瞬間蓄力成一拳,滾滾拳意落九天,氣勢磅礴。
面對滾滾拳勢雷音,大先生雙腿成樁,身軀向前半傾,雙手微微下壓,似臥虎。南楚有臥虎莊,善臥虎樁,臥虎成樁,四肢伏地,穩(wěn)如磐石,不可轉移。大先生一樁臥虎,似臥非臥,微微下壓的雙手,正撞上燕狂徒的滾滾拳勢。
如悶雷重鼓,沉悶的響聲震徹天地,以大先生和燕狂徒為中心,方圓數(shù)百丈的大地寸寸皸裂。
“痛快!”頭發(fā)披散的燕狂徒仰天大嘯一聲,橫肘擊向大先生的胸膛,趁著大先生后撤之際,燕狂徒雙臂高舉,雙拳實握,猛力豎直向下錘落,如天兵天將,沙場擂天鼓。
沙場征戰(zhàn),將為魂,鼓為膽,鼓聲陣陣,兵將膽雄,殺敵盈野,一往無前。以沙場戰(zhàn)鼓,一擂一響,一響一重天,化一拳,氣勢沖九霄,雄渾慨難擋,雙臂舉,雙拳落,是為擂天鼓。
拳未落,擂鼓未響,有氣機充盈九重天,空氣宛如云煙般涌動開來,又若鐵騎突出,萬馬沖鋒,殺機盈野,大地不住顫抖,發(fā)出嗡嗡的顫鳴音,繼而在鋒銳的勁氣沖擊下,裂開一條條猙獰恐怖的裂痕。
“擂天鼓,好一個沙場擂天鼓?!辫F騎洪流下的大先生,輕嘆一聲,雙手再度虛抱成圓,內力虛布流轉雙臂間,負陰而抱陽,瞬成陰陽太極勢,如一大鼓。
江湖有龍虎山,龍虎山巔有一面大鼓,左繪陰而右繡陽,每逢祭典大會,龍虎山都會擂響山巔大鼓,一聲陰一聲陽,擂陰鼓而清寒,如夜半鐘聲,擂陽鼓而浩大,如書院銅磬,是謂陰陽鼓,一經(jīng)敲響,百里龍虎山可聞。
“燕兄既然想擂天鼓,雙拳為槌,卻有槌無鼓,既然如此,李某以龍虎山陰陽鼓,作天鼓,見北莽!”大先生輕笑著,身子微微向后傾斜,雙手懷抱天鼓,正迎上燕狂徒錘落的雙拳,一拳落陰鼓,一拳落陽鼓。
雙拳擂天鼓,卻是一瞬無聲無息,懷抱陰陽鼓的大先生,身前的虛空猛烈顫抖起來,破碎、重組,湮滅為虛無,腳下大地也如鼓面一般,乍落還起,宛如層層疊疊的波紋般起伏不定。
“咚…嗡…”
卻是下一瞬,兩聲迥異的轟鳴震徹天地,一聲清寒,一聲浩大,清寒浩大交織,一層層音浪如漣漪般散落開去,虛空煙云崩碎,大地翻覆。
轟鳴聲中,大先生與燕狂徒面容青紅不定,下一刻,兩人腳下的地面轟然塌陷下去,出現(xiàn)無數(shù)縱橫交錯的裂痕;兩人也不自覺地向后退開,每一步,就有一聲沉厚悶雷般的聲音響起,仿似鼓聲未息,步步退,步步鼓聲震天闕。
“龍虎山陰陽鼓,龍虎山那群道士只知用那面大鼓祭禮還祖,作為一件祭祀禮器使用,苦守百年可笑而不自得,倒是大先生只觀一眼,見一面,就有陰陽天鼓勢,進可攻,退可守,燕某佩服!”
退后站定的燕狂徒,仰天狂笑,每笑一聲,身軀就會不自覺地顫抖一下,腳下大地則隨之顫抖一下。
相對而立的大先生,雙臂下垂,一口濁氣從胸中吐出,蔓延數(shù)十丈,如鋒銳的刀劍長龍一般,沒入地面數(shù)寸。
“燕兄的擂天鼓,一擂煙云散,一擂地翻覆,也果有擂天之勢,李某深感佩服?!贝笙壬馈?p> “痛快!”燕狂徒搖搖頭,滿頭烏發(fā)隨風亂舞,狂傲不羈:“大先生再看看燕某此拳?!?p> 言罷,燕狂徒雙拳橫擺,向前沖出,毫無章法玄奧可言,就像一頭蠻牛,前方荊棘萬重,我自一力破之。
這一拳談不上玄奧,就是街頭小混混打架時用的拳法,但大道至簡,在燕狂徒用來,這簡簡單單的一拳卻是氣象萬千。
迎面一拳,大先生曲手如幽蘭綻放,拂向燕狂徒的手腕,幽蘭花開,拂穴截脈。幽蘭山莊的蘭花手輕柔瑰麗,但在大先生用來,卻生生多了幾分磅礴與浩然,與燕狂徒氣象萬千的一拳倒也相差無幾。
手指截落手腕,大先生身軀微震,雙腿入地兩尺有余。
燕狂徒則在大先生一手拂動下,雙臂不自覺微抬三分,三分間,與頭顱齊高,燕狂徒雙臂平伸,雙拳一左一右,錘向大先生的頭顱,似雙雄斬將。故此拳名曰:雙雄斬將。
大先生搖搖頭,似贊似嘆,駢指成一劍,劍意磅礴而出,直接刺向燕狂徒的咽喉,雙雄能斬將,但一將亦能殺雙雄。
大先生一指遞出,燕狂徒的眼中閃落一絲笑意與瘋狂,不閃不避,拍落的左拳左臂卻是虛晃,倏忽橫擋在咽喉前;右臂詭異地彎曲成了一個弧度,似彎折的軟鞭,以鞭勁促拳速,以鞭意動拳勢,若先前的腰椎大龍起滾石,咫尺間,蒼穹起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