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廷尉府,李斯便將無障、蒙毅暗自叫到后廳,低聲道:“桓齮拒不招供,要與大人當堂對質(zhì),士兵也只供出桓齮曾勒索過百姓財物,賒欠過酒館酒錢,背地里辱罵過朝中大臣,時常深夜去青樓搜查許久不出,房院墻角超出了規(guī)格影響馬車通行等,僅憑這些,雖能定罪,卻不足以致死,雖有人證實他與博士學(xué)宮有往來,但具體在談?wù)摵问聟s不清楚,更未發(fā)現(xiàn)他們與生面孔有過接觸,現(xiàn)博士學(xué)宮的相關(guān)人員還未提來問訊,中尉府和博士學(xué)宮就已稟明陛下,要求公審,我看眼下形勢不妙,與我們之前的預(yù)定相差太遠,大人現(xiàn)在若是撤回罪狀,我與蒙大人再請求陛下寬恕,還來得及!”
無障道:“廷尉難道是怕了?”
李斯道:“我是在替你擔(dān)心,他們昨夜頂著雷雨搜查了一夜,也未發(fā)現(xiàn)刺客,我們雖心知肚明這是他們事先安排好的,但卻尋不到有力的證據(jù)。”
蒙毅勸道:“賢弟,我看還是聽廷尉大人的,這次就算了吧,我們今后再找他們算賬也不遲!”
無障淡淡道:“廷尉若是以此讓步,此消彼長,大人以后如何為一國之相,箭已在弦,不得不發(fā),我與他對質(zhì)又有何妨!”
李斯思慮良久,道:“既然大人執(zhí)意如此,那我只能照做,若是失控,莫怪我鐵面無情了!”
“豈敢,我本無意為官,又身患絕癥,正好也遂了心意?!?p> 無障又在蒙毅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蒙毅聽后,點點頭道:“賢弟放心,若是如此,我定然找出來!”
……
廷尉府審案大堂,燈火通明,莊嚴肅穆,還沒有開審,已坐滿了人,除了廷尉府內(nèi)官員外,中尉府和博士學(xué)宮來了將近四十人,這件事情非同小可,轟動了整個咸陽城,突然聞訊又來了朝中兩公,監(jiān)督審案,太尉王賁坐在李斯左側(cè),御史大夫馮劫坐在右側(cè),無形之中,使得堂內(nèi)異常壓抑,眾人大氣不敢喘。
李斯霍然起身喊道:“帶桓齮進來,開審!”
四名獄吏架著老將桓齮,帶到大堂正中,桓齮已帶上手鐐腳銬,怒氣不平,凜凜而立,沖著李斯喊道:“我要與那廝,當面對質(zhì)!”
左監(jiān)威嚴道:“大膽,廷尉大堂,豈容你放肆,將罪犯桓齮重打二十大板!”
李斯阻攔道:“桓齮曾與我大秦有功,此刑就免了,若再藐視大堂,決不吝惜!”
桓齮冷哼一聲,硬聲道:“總算有人沒忘老夫的功績,不過你們平白無故就拿老夫來問罪,你們廷尉府還有王法了嗎?”
左監(jiān)道:“有人告發(fā),你與六國余孽勾結(jié),這等大事,我們拿來審問,完全依據(jù)法律!”
“你們就憑一張告狀就拿老夫,我問你們,若是被誣告,該當如何?”
左監(jiān)道:“依法行事,這等廢話不該你問!”
桓齮冷笑道:“說的好,那你們拿出證據(jù)來!”
李斯道:“傳無障進來,與他對質(zhì)!”
片刻功夫,無障面不驚,心不跳,緩步走入大堂,眾人的眼睛冷冷盯在他的身上,充滿了敵意。
桓齮一見無障,怒目圓睜,咬牙切齒道:“你這乳臭未干的小兒,打了場勝仗,就不知道自己是誰,老子帶兵打仗的時候,你還穿著活襠褲呢!”
無障淡淡道:“這個我倒是不記得,我只記得,有人帶的兵全軍覆沒,只一個人逃了回來,無法理解,死了那么多人,為何他偏偏不死,真是蹊蹺得很啊!”
桓齮氣得差點沒噎死,“你……,你血口噴人,你拿出證據(jù)來,老子何時與那些余孽勾結(jié)了!”
“你不要急,證據(jù)我會拿出來的,你先回答我的問題,我問你,昨夜你們發(fā)現(xiàn)我們的時候是幾時幾刻?”
“戌時六刻!”
“當值的將軍應(yīng)該是誰?”
“呵呵,當然是我!”
“你們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我們,你們那時在做什么?”
“我們在巡邏,當然是聽到了殺喊聲!”
“距離我們多遠?”
“從陳家到事發(fā)地點大約有五百丈的距離?!?p> “桓將軍真是好聽力,連刺客的喊殺聲都能聽到,你見過刺客行刺還有造聲勢的?”
眾人聽后,不禁莞爾,都知桓齮語誤,李斯、王賁、馮劫也都沒有發(fā)話,端坐臺上,靜聽著兩人對質(zhì)。
桓齮忙道:“我們當時相距那么遠,哪里聽得真切!”
“那將軍何以一開始便判斷出,我們是聚眾斗毆?”
“你們圍成一團,哪里看清楚!”
“將軍既然看不清楚,為何要妄加判斷?”
“憑我這十年的經(jīng)驗!”
“照將軍這么說,天子腳下,時常有百姓夜間打架斗毆了?”
這句話一出,桓齮臉色一僵,眾人不由得為之驚嘆,別說十年,近三十年,咸陽城也沒有百姓夜間到巷口聚眾斗毆的這種事件發(fā)生,桓齮這回答太過輕率。
“你問這些有用嗎,即使是我妄加判斷,與你的誣告有何干系?”
“沒干系,那我問有關(guān)的,你見那些刺客逃走,為何不及時去追捕,反而只攔住規(guī)規(guī)矩矩留在那里的我們,欲要將我的徒弟抓捕,這難道是你們中尉府的抓捕習(xí)慣?”
中尉府的人聞言,臉色煞白,眾人誰都清楚,抓捕應(yīng)先抓捕那些欲要逃跑的人,桓齮如此做,必有問題。
這句話猶如利劍直插入桓齮心臟,心中漸漸感覺到了恐慌,倉促答道:“我們發(fā)現(xiàn)是你遇刺,最后不是去追了嗎?”
“那可曾追到刺客?”
“刺客逃得快,我們頂著雷雨挨家挨戶去查沒有發(fā)現(xiàn)可疑的人,第二日還沒等繼續(xù)搜捕,不就被你這廝誣告了嗎!”
“那你們搜查了哪里?”
“自然是將附近的宅院逐一排查!”
無障平靜道:“共計二十四名刺客,你們不將附近一帶巷口封鎖,而是逐一排查,若是被你們追捕到,那可當真是奇了!”
說完廷尉府的人紛紛噗嗤一樂,中尉府的人心中郁悶,如此說下去,已與刺客逃脫不了干系,一開始的氣勢被無障的幾句問話,一掃而空。
桓齮被無障問得腦中混漿漿一團亂,怒不可邂,狠狠道:“就算我失職,那又怎樣?”
中尉府有人按耐不住,喊道:“桓將軍可是朝中老將,守衛(wèi)咸陽城十年未出現(xiàn)過差錯,對大秦忠心耿耿,怎會與六國復(fù)辟余孽勾結(jié),你拿不出真憑實據(jù),就是在誣告!”
左監(jiān)喊道:“廷尉府大堂內(nèi)豈容你們中尉府在此隨便問話,有報出列,經(jīng)允許方可呈報,否則,轟出廷尉府!”
無障繼續(xù)問道:“你們怎知是六國余孽,而不是某些人尋機報復(fù),排除異己?”
中尉辛武沉聲道:“最近六國余孽混入咸陽,造謠生事,那些刺客必然是他們所為?!?p> 無障轉(zhuǎn)向辛武問道:“中尉府可曾抓捕過六國余孽?”
辛武臉色一沉道:“那些余孽平日都藏在暗處,行動隱秘,是以很難抓捕?!?p> 無障平靜道:“也就是說,這只是中尉府的推斷,并無真憑實據(jù)?”
博士學(xué)宮有人喊道:“那些惡意辱沒我大秦的言論,除了他們還會有誰能做得出那種事來!”
無障沉聲道:“我看未必,主張分封舊制的部分人士,也很可能借機用民間言論來誹謗我大秦新政,阻礙我大秦郡縣制的推行,這些人與那些復(fù)辟余孽無異!”
無障的聲音不高,但此語卻震驚全堂,這句話比誣告桓齮更令人費解,公然嫁禍分封制的支持者,打擊面太過巨大,李斯臉色跟著緊繃起來,老臣馮劫也不禁露出驚疑神色。
當即有博士怒罵道:“跟哪里來的一條瘋狗,到處亂咬人,目中無人的病秧子,今天你必須說清楚,妖言惑眾,我看你才是六國的余孽,……”怒罵聲登時在堂內(nèi)沸騰起來。
左監(jiān)怒喊道:“肅靜,若再有人藐視公堂,依法論處!”
大堂內(nèi)登時安靜下來,博士鮑白出列道:“今天他不給我們一個說法,我寧可性命不要,也絕不會讓他離開大堂!”緊接著有人附和道:“對,今天必須給一個說法!”
無障道:“分封制乃三代舊制,早已過時,我大秦之所以一統(tǒng)華夏,皆因推行新政,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而有些所謂仁義之士卻拿著舊制,冠冕堂皇的說成是圣言王道,顛倒是非,玩弄權(quán)術(shù),置國家前途于不顧,妄圖趁機分得一塊肉,讓我大秦再走上滅亡之路,如此被滅亡與六國余孽復(fù)辟有何異處?”
鮑白怒斥道:“你這是混淆是非,不尊圣賢,藐視圣典,你才是禍國殃民的奸臣!”
“陛下圣明,是以推行新政,爾等不為國家出力,反而在背后竊竊指責(zé)陛下仁義不施,埋怨牢騷堪比怨婦,難道你們說的就是圣典嗎?難道你們做的就是王道嗎?難道你們就是仁義君子嗎?六國百姓苦難的時候你們在哪里?我大秦將士浴血奮戰(zhàn)的時候你們在哪里?而這個時候,卻妖言惑眾,用什么天罰天怒,亡靈不安,刻字造謠,說什么是民憤民怨,百姓怎會懂得這些玄奧的道理,這些話能從何人的口中說出,不還是那些所謂的圣典嗎?六國被滅,廟堂盡毀,那些余孽亡命還來不及,怎會跑到咸陽來送死,六國余孽不足為懼,他們也不可能復(fù)辟一塊彈丸之地,我大秦最大的威脅也不是邊境的外族侵擾,因為我們有驍勇的將士,而那些妄圖復(fù)辟舊制的言論,那些根深蒂固的舊思想,那些欲要瓜分我大秦的人,才是我大秦最大的威脅,它可以無形之中顛覆一個國家,讓我大秦辛苦打下來的基業(yè)頃刻崩塌,這些人不是禍國殃民的亂臣,還會有誰?”
無障的這一番說辭,將全堂上下說的鴉雀無聲,博士學(xué)宮來的那些博士隱隱覺得大難即將來臨,背后冷汗直冒,不敢再發(fā)一聲,中尉府的人臉色煞白,這個嚴重性他們從未想過,鮑白所準備的一大堆圣言被瞬間擊碎,一句話也對不出,站在大堂之上騎虎難下,甚為尷尬。
王賁不由得暗自贊嘆,馮劫緊皺眉頭手捋銀須,陷入深思。
桓齮怒視無障,冷冷道:“這只是你一面之詞,你拿出證據(jù)來,我如何與六國余孽勾結(jié)了?”
無障微微一笑道:“在拿出證據(jù)前,我想讓將軍確認一件事情,那些所謂的六國余孽與你有無瓜葛?”
桓齮冷哼道:“這還用問嗎?我當然與他們毫無瓜葛!”
無障又問道:“將軍是否已確認,刺殺我的人必然是六國余孽?”
桓齮答道:“這城中除了他們,敢行刺的人還會有誰!”
無障向著臺上,躬身道:“廷尉、太尉、御史大人,微臣想讓列位大人證實,桓將軍方才說過的話?!?p> 李斯已胸有成竹,沉聲道:“他說的話都已記錄在案,我們也定會證實!”
無障道:“有勞廷尉大人命人將證據(jù)抬上入大堂,讓眾人一見?!?p> 李斯不知無障準備了什么證據(jù),需要用人抬,不過也沒猶豫,命道:“將證據(jù)抬入大堂!”
這時,蒙毅與金行子帶領(lǐng)一隊官兵,抬著二十四具尸體,凜凜進入大堂,眾人為之驚呼,有人干脆軟癱在地,人事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