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長歌一行

第四十二章 沼地脫險⑴

長歌一行 安稚初 1660 2017-10-02 23:49:46

  孟長歌走在幽靜的夜色中,四周是漫漫黑暗,沒有一點光亮。

  她一直向前走,麻布做成的衣料不禁劃,幾下就拉出了深口子。荊棘尖銳,刺進皮肉里,隱隱有血絲流露出來。她毫不在意用布帶隨手纏緊,這種簡單的止血方式是斐然教她的。

  斐然。

  “阿娘?!彼p輕的喚了聲,后知后覺的回頭看了一眼。

  除了黑暗還是黑暗,夏宮的琉璃瓦已經被密林埋沒,此后沒有星光灑在上面的光芒閃爍的模樣。

  她頓了頓,繼續(xù)前行。她不能浪費時間,因為已經沒有時間了。

  數(shù)月已經過去,從上京至各郡的路途或近或遠,各地的郡長也估摸著都接到通緝令了。朝中大臣知道了,平民百姓知道了,那江湖上靠賞金存貨的大小組織也定然知道了。

  她在北邊拖得越久處境就越危險,南方,竟是如此遙遠……

  ……

  ……

  天際暮色剛起時,隨著繁星漸沒,有紅霞噴薄而出。滿天紅云,滿地金輝。

  嘉定年三零八年四月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山頭,寂靜無聲的山巔好似活了過來,花香、鳥鳴、書綠、草嫩,萬物開始熱鬧起來。

  孟長歌吞下最后一塊硬入磐石的燒餅,跳下樹枝。

  離她進這地方已經十一天了,這是林里最后一座小山巔。

  適才望的時候,隔著小半個山腰可以看見山腳下有一座寺廟般的建筑物,外面大門的朱漆是嶄新的,就連佛祖身上的鍍金也泛著金光。山腰上還有耕耘的農田,成群的鴨鵝在池塘里游來游去,悠閑自得。

  孟長歌知道這地方,是天下第一古寺——國清寺。

  傳聞是先祖統(tǒng)一端朝王土時就存在的古寺,至今香火不斷而屹立于今。

  雖然不及上京玉面山上的佛那般出名,在雁返長河一帶也是小有名氣,對于莊稼人來說,不懂什么經書,只知道,萬事都求佛祖保佑罷了。

  孟長歌舔了舔唇角,腦子里回憶起素齋的美味。

  她尋了一處潺潺溪水,將臉上的傷口稍微清理了下,傷口不深但一碰冷水是仍然止不住的痛意。

  孟長歌提起裙擺小心的把磨起水泡的小腳丫浸下去,顧不得地上的臟亂,她坐下來,長長的呼了一口氣。

  溪水里的少女紅著眼圈,松散的發(fā)髻勉強盤在腦后,破舊的粗布衣裳襯得她和一個村落少女別無異處。任誰也想不到,數(shù)月前她還會是那個不可一世的上京小霸王,連她自己也認不出來自己。白嫩的肌膚變得蠟黃,布滿了密麻的小傷口,有的已經結痂了,而有的還在沁血。

  “孟長歌,你不能倒下?!彼龑χ锏牡褂罢f:“你只有一個人了,所以,不能認輸?!?p>  淺淺水波蕩開,濺起一圈圈漪瀾。人影微動,好似實在回答她一樣:“嗯?!?p>  低沉聲音入耳,好似是狼狽的孟長歌說的,又好似是溪澗少女說的,偏偏兩者都不是。

  她猛然回頭望去,指尖不覺握緊衣袖里的袖箭。

  一匹烏黑得發(fā)亮的駿馬緩緩邁著碎步走來,柔順的鬃毛緊緊貼在頸間,神情高傲得而冷漠。

  馬背上的男人一身暗紋長袍,初陽之下,精美的花紋好似要浮動起來一樣。他戴著面具,青銅的面具覆去了他大半張面容。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腰間的篩子,晶瑩剔透,絕無僅有。

  孟長歌緊繃著弦,不敢有絲毫放松。她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可呼吸仍然有些急促,她聞到了死亡的氣息。

  她想逃,可是逃不開。

  究竟是什么時候被跟上的呢?一個陌生男人悄無聲息的騎著一匹馬出現(xiàn)在她身后,她卻渾然不覺,連馬蹄聲都沒聽見。

  明明自己挑的都是青苔小路而行不至于留下足跡,吃的是干糧飲的是雪水,從未就地取材。更不會留下痕跡,這個人要么能預知未來要么,就能夠知曉世事。她身邊自幼不乏能人異士,大多數(shù)不過是些行走江湖的騙子,會些障眼的把戲。

  她不信前者,那,就剩下后者了。

  知曉世事?那除了七秀坊之外,還有誰?

  難道……

  她緊緊咬住下唇,心里不由擔憂起終風和君木的安危來。

  男人眸光微動:“想好了嗎?”

  “殺了我,對你有什么好處?如果你也是沖那東西來的,很遺憾,你來遲了。我已經給終風了?!币粊砜梢栽囂匠鏊恼鎸嵰鈭D,二來可以側面得到終風他們是否安全。

  這一句話問得別有深意,她的確不適合用腦子,可這些文字游戲小時候還是常和魏飛軒玩的。

  “很抱歉,我無法告訴你,我的任務只是殺死你這么簡單,而已?!彼菩Ψ切?,唇間有些說不出的無奈。

  “你們?yōu)槭裁淳瓦@么在意一塊木頭?”

  “不,大門派不在意一件信物,七秀坊是天下第一大幫,最不在意的就是你的令牌。因為,到底是一個沒落的門派和群廢物的信徒湊在一起,并不能就能翻天覆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