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陽縣城外關公廟中,柴進等人劫了法場,救得楊林、馬勥。正是柴進、孫安、卞祥、柴勝、楊林、曾密、曾索、曾魁、曾升、李助、袁朗、馬勁、馬勥、滕戣、滕戡、杜壆、酆泰、衛(wèi)鶴,共是一十八人,領帶著五六十個悍勇壯健小嘍啰,通共七八十人,都在關公廟里聚義。
柴進見杜壆、酆泰、衛(wèi)鶴三人滿身血污,遂關切地問道:“三位兄弟可有受傷?”
酆泰咧嘴一笑,頗為不屑地說道:“就憑那些土雞瓦狗,如何傷得了我們兄弟,若不是顧惜馬力,早將這伙官兵殺干殺盡了?!?p> 滕戣見這三人出盡了風頭,不滿地小聲嘀咕道:“若我們也有馬,何須你們來救?”這話雖說的不是時候,卻也道出了其他兄弟的心聲,眾人都是身懷絕技、本領高強之輩,若有一騎傍身,小小的長林縣城,還真困不住這幫蛟龍。
酆泰卻將滕戣這番話視作了挑釁,輕哼了聲,說道:“若是有不服氣的,可以出來練練,正好老子還沒活動開筋骨。”
若是杜壆,滕戣還需顧忌三分,但酆泰這個跟在別人后邊撿漏補刀的竟放此大話,本就脾氣暴躁的滕戣立馬坐不住了,擼起袖子吼道:“老子就不服你?!?p> 衛(wèi)鶴、滕戡也都不是怕事之人,遂各與酆泰、滕戣并立而站,四人隔空對視,火藥味漸濃。
柴進此時深感隊伍大了,也不好帶了,頗為頭痛地開口勸道:“四位兄弟別因幾句口舌之爭壞了義氣,若真有心切磋,待尋處安穩(wěn)之所后,再較量也不遲?!?p> 杜壆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將丈八長矛猛戳在地,只聽“哐當”一聲,青磚石板皆作四分五裂之狀,然后沖酆泰、衛(wèi)鶴說道:“若是未活動開筋骨,等回了木蘭山我陪你們好好練練?!?p> 酆泰、衛(wèi)鶴聞言,皆面色一苦,宛如見了貓的耗子,囁喏著不再言語。
滕戣剛想乘勝追擊,掃了這二人威風,卻被滕戡拉住衣袖,暗示著搖了搖頭。滕戣一向信服自家兄弟,便也不再挑事。
這邊風波剛平,那邊馬勁攙扶著馬勥來到柴進等人面前,跪地拜道:“多謝諸位兄弟救命之恩?!?p> 柴進連忙扶起二人,寬慰道:“安心養(yǎng)傷,勿做他想,日后定有你們兄弟出力之時。”
馬氏兄弟不怕有事,就怕無處效勞,聞聽此言后,心下安定,不復多問。
李助輕碰了下身旁杜壆,小聲問道:“如何?”
杜壆回憶起柴進等人剛脫險時的一幕,頷首贊同道:“先生此次確是為眾兄弟尋了個好歸處?!?p> 李助聞言頓時喜笑顏開,頗有些志得意滿,想得杜老大一句夸贊,當真不容易。
柴進見眾兄弟皆無大礙,這才徑自來到杜壆、李助面前,輕聲說道:“借一步說話?!痹挳?,朝廟外走去,杜壆、李助相視一眼,緊隨其后。
柴進四處都有嘍啰警戒,無事之人也都自發(fā)地正準備吃食,一切井然有序,不失章法,內心對杜壆的評價又提高了不少。
選了處僻靜之地,柴進轉身先對杜壆問道:“官府那邊做何應對?”
杜壆沉思了片刻,略有底氣的答道:“城中兵卒已喪膽,應無再戰(zhàn)之意,今夜當平安無事?!?p> 柴進頷首表示贊同,對杜壆的判斷還是很有信心。既已確保了安危,柴進開門見山地招攬道:“某欲成大業(yè),急需能人義士相助,不知杜兄弟意下如何?”
由于之前與李助已通過氣,杜壆也知曉柴進的身份及抱負,聞聽此言,并無多少異色,只是抱拳問道:“哥哥重義輕生之舉著實讓人佩服,只是不知兄長想如何安置我等?”
柴進心中已有腹稿,遂言道:“不瞞兄弟說,正有兩處新興的基業(yè),都值大展宏圖之際,憑兄弟們的本事不愁無用武之地?!?p> 杜壆順著柴進的話問道:“不知是哪兩處基業(yè)?”
“一處在凌州曾頭市,一處在八百里水泊梁山,都位于山東地界?!?p> 杜壆仔細觀察柴進的神色后,繼續(xù)問道:“這曾頭市有何特別之處,竟能與八百里水泊梁山相提并論?”
柴進詫異地望了杜壆一眼,暗嘆此人雖長相粗曠,卻心思細膩,耐心解釋道:“兩處在我心中并無高下之分,一藏兵之地,一用兵之所,不知兄弟心向何處?”
杜壆并未立刻做出答復,而是又多問了句:“兩處分別應對之敵為何,望兄長能細說一番。”
柴進如實相告道:“兄弟若去曾頭市,日后將要面對番邦異族的鐵騎,若往水泊梁山,不免要應付朝廷圍剿?!?p> 杜壆毫不猶豫地斬釘截鐵道:“小弟愿往曾頭市?!?p> 柴進不無意外的點了點頭,贊同道:“金戈鐵馬,鏖戰(zhàn)沙場,方不負兄弟這身武藝?!?p> 話畢拍了拍杜壆肩膀,然后向廟中行去。
杜壆的選擇雖不出柴進所料,但依然讓他感慨萬千。雖與朝廷有滅家之恨,但若有其他選擇,還是不愿與其刀兵相見,這恐怕也是這個時代武人堅守的底線,也是這片土地最神奇的地方:我可以恨、可以罵,但國仇永遠大于家恨。
柴進來到眾兄弟間,宣布道:“今夜在此安頓一晚,明日趕往木蘭山。之后將兵分兩路,一路隨我趕往杭州,一路隨杜兄弟返回曾頭市?!?p> 楊林、馬氏兄弟皆有傷在身,肯定要在木蘭山養(yǎng)好傷后一同北上,但幾人都不知曾頭市在何處,因此還需要一個向導引路。
柴進將目光放到曾魁身上,蓋因這一路看來,曾魁雖不是曾家五虎中最為出色的那位,但一定是最知禮守矩的那個,與杜壆等人同行最為合適。
如此北上返回曾頭市的便有杜壆、酆泰、衛(wèi)鶴、楊林、曾魁、馬勥、馬勁七人,隨柴進繼續(xù)趕往杭州的有孫安、卞祥、李助、袁朗、柴勝、曾密、曾索、曾升、滕戣、滕戡十人。
第二日清晨,眾人一大早便向木蘭山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