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文濤武旅

第 二十 一 章 西子湖之南屏晚鐘

文濤武旅 華文濤 911 2018-01-08 15:22:59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有一副畫作,名叫《南屏晚鐘圖》,說起此畫作,很多人可能不知曉,因為遠(yuǎn)遠(yuǎn)沒有張的《清明上河圖》來的蜚聲卓著,但如果你愿意多花點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此作亦為一副上乘佳作!此圖中的山名為南屏山,位于杭州西湖的南岸,此山山峰秀立,怪石嶙峋,棱壁橫波,猶如屏障一般。

  五代后周時期,吳越王錢弘叔為了供養(yǎng)南山佛教的開山祖師-永明禪師,決定為其建造一所寺廟,佛寺的選址看中的是深山幽藏的環(huán)境,王的使者在多方考察之后選中了南屏山,于是便上奏王上在此處開工動土修建寺廟,頗有幾分不讓世人知曉其所在的味道呢,佛寺最初命名為-慧日永明禪院。后來至南宋時期更名為“凈慈禪寺”,在寺廟初建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寺內(nèi)盡管設(shè)有鐘樓,但是因為銅鐘體型較小,鐘聲的效果一般,僅僅在寺廟周圍很小的范圍內(nèi)可以聽的清楚而已。后來至明代洪武年間,因古寺的銅鐘腐蝕不堪繼用,于是在多方力量的努力下集資重鑄了一口重達(dá)十噸的巨鐘,那么此時的鐘聲便非同尋常了,因鐘體使用質(zhì)地精良的精銅鑄造,再加上寺廟后方的南屏山多洞穴,巖石,鐘聲的聲波為其所迫,振幅瞬間急劇增大,形成了物理學(xué)上所稱的“共振效應(yīng)”,每當(dāng)傍晚鐘聲響起之時,鐘聲渾厚雄壯,回音不絕于耳,鐘聲遠(yuǎn)及處達(dá)大半個杭州城,足以震懾一切牛鬼蛇神、魑魅魍魎,令世人心中的一切雜思邪念都遁入深淵。

  再后來,極度愛好南巡的康熙帝有一次游玩至此,因那時天將破曉,夜氣方清,萬籟俱寂,鐘聲乍起,響入云霄,致足發(fā)人深醒也,的緣由,而將其改名為“南屏晚鐘”,這便是今日名稱的由來。因為近代連年的戰(zhàn)亂,世道艱難,凈慈寺的巨型銅鐘居然被一幫無恥之徒盜竊了,那令人銷魂的鐘聲也因此沉寂了長達(dá)幾百年之久,直到一九八四年,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為了報答祖庭恩德,捐建了那口保留至今的巨鐘,使得那令人懷念已久的巨鐘鐘聲重新回蕩于了天地之際,令人敬仰。

  每當(dāng)除夕之夜,HZ市的各界人士都會聚集在凈慈寺的鐘樓內(nèi),舉行一年一度的撞鐘除舊迎新活動,當(dāng)?shù)谝话倭惆舜蔚溺娐曧懫饡r,新的一年便在莊嚴(yán)的鐘聲中鄭重的開始了。撞鐘代表了世人心中極度渴求的祥和、歡樂與安定,從此古老的南屏晚鐘被賦予了新的活力與詮釋,愿鐘聲可以永遠(yuǎn)的回蕩于中華大地,千年不衰,萬年不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