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桑西大隊在德拉瓦河之戰(zhàn)中幾乎全部戰(zhàn)歿,幸存者僅七人!”
“尼基弗魯斯將軍戰(zhàn)死殉國,該大隊在最后時刻焚毀了戰(zhàn)旗!”
“陛下!”
“按照帝國軍制,色雷斯軍區(qū)的克桑西大隊可以直接撤銷編制了!”
阿萊克修斯聽著貝塔克的匯報,合上來自西部的戰(zhàn)報。
雖然對勝利已經(jīng)有所預期,但是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
皇帝悄悄調遣的第二軍團其實早就登船,只不過一直盤桓在黑海之上引而不發(fā)。
不過戰(zhàn)局并沒有發(fā)展到需要后備隊登場。
“狄奧多西將軍做的很好!”
“帝國的這次勝利可以警示很多居心叵測的匪類。”
在帝國至尊的贊美聲中,皇帝的大臣貝塔克也合上了他本來在念的關于此次北擊匈牙利一役的戰(zhàn)報。
“帝國軍干脆利落的摧毀了匈牙利王國的兵鋒!”
“乃至于俘獲了貝拉國王,現(xiàn)在一切都聽憑陛下的安排了?!?p> 這個皇帝信重的臣子淡淡說著,戰(zhàn)斗是武者的責任,談判就是文官的職責了。
“陛下!”
“接下來,請將一切交給微臣!”
“我會用他們的國王為陛下?lián)Q來最大的利益,土地、黃金、女人都將充斥帝國寶庫。”
這話中聽!
不過阿萊克修斯皇帝托著自己的下巴沉思,最后擺擺手,回絕了貝塔克的提議。
“馬扎爾人就算暫時選擇了屈服那又如何?”
“我們難道還能一次性吞并這個國家?”
帝國重臣在一旁傾聽,談判的要點必然要取決于帝國至尊的意志。
“讓貝拉交出人質!”
“另外簽訂合約,要求匈牙利王國每年必須派出兩萬驃騎兵作為仆從軍追隨帝國征戰(zhàn)四方?!?p> “土地我們不要,那些草場要來了,也不會有公民愿意移民過去的?!?p> “我們要黃金,叫他們交出贖金八十萬金片?!?p> “另外匈牙利王國必須和帝國保持通商,馬扎爾人有義務保護帝國在其國內經(jīng)商的商人?!?p> “警告他們,任何對帝國商隊的傷害行為都將被視為挑釁!”
“帝國不會有第二次原諒,讓他們考慮好,予以回復!”
“好的,陛下!”
“我很快會讓匈牙利王國簽訂合約!”
貝塔克以輕松的口吻答應,這是屬于勝利者的特權。
而且匈牙利王國雖然沒錢,但是王室卻是歐陸最富庶的王室之一。
這筆贖金匈牙利完全支付得起。
更何況帝國失去了安納托利亞的東土之后就一直緊缺戰(zhàn)馬,不得不高價向外求購。
得益于帝都君士坦丁堡四通八達的海陸運輸。
黑海之北的庫曼——欽察聯(lián)盟一直為帝國提供優(yōu)質戰(zhàn)馬。
帝國西部的保加利亞人也是游牧民出身精于養(yǎng)馬。
就是這樣慘淡經(jīng)營才一直維持著一支一定數(shù)量的騎軍,帝國才沒被塞爾柱人打垮。
但是受制于人的滋味永遠都不好受。
現(xiàn)在匈牙利王國的廉價優(yōu)質戰(zhàn)馬將會源源不斷的輸入帝國。
“李錫尼應該快回到帝都了吧!”
阿萊克修斯皇帝大概萬萬沒想到,他的寵臣不但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還大大超額發(fā)揮。
等帝國至尊回歸帝都,就是大大的驚喜等待著他。
…………………………
法蘭西王國,波爾多。
這里的海港已經(jīng)敞開航道,東帝國的艦隊與阿奎丹公國的艦隊一起列陣。
英格蘭王子,阿奎丹公爵理查德正在整裝,準備自海路出發(fā)前往圣地。
為了保密,公爵將海港上駐留的大量平民驅散。
戰(zhàn)船上除了少量貴族軍官,誰也不知道這支艦隊的動向。
因為一旦被安哲文國王了解到理查德王子的動作。
誰也不敢擔保這位歐陸最具有影響力之一的王者會做出什么舉動。
而理查德王子為了避免遭到英格蘭艦隊的海上攔截。
不但選擇了秘密出行,而且還要武裝全艦以備不測。
畢竟除了亨利二世國王隱性存在的壓力,埃及艦隊在地中海的巡游也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威脅。
雖然東帝國和埃及各自扶持屬于自己的代理人進行對戰(zhàn),不過到底明面上還沒有撕破臉面正式互相宣戰(zhàn)。
這是阿萊克修斯皇帝與薩拉丁的默契,不到最后時刻誰也不會輕易亮劍。
一旦出鞘就是殺招,必定要置對方于死地!
兩位王者遠遠的隔空已經(jīng)感覺到了對方的鋒芒,不過都不露聲色,深斂銳氣。
要制服埃及對于當前的羅馬帝國來說確實太過困難。
而要迎戰(zhàn)東帝國和耶路撒冷王國的聯(lián)手,對于薩拉丁來說也是壓力巨大。
因此雙方都遠遠的過招,不動用終極武力。
以至于埃及的運糧船隊還可以駛于海上,而羅馬人的船隊也可以與異教徒相安無事。
不過與鮑德溫國王同屬安茹家族的理查德王子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薩拉丁與鮑德溫國王的兩年合約到了!
作為此次回歸的最大彩頭,大宦官李錫尼自然要保證王子的安全抵達。
羅馬皇帝絕對會對這位高貴之血充滿興趣。
不過回歸路上,李錫尼剛剛得到一個不好的信息。
對阿奎丹公爵旁敲側擊后,大宦官尷尬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情況。
理查德王子與愛麗絲公主的不親近,不只是因為他們兩國間的政治聯(lián)姻。
真正的隔閡在于愛麗絲公主竟是理查德王子的親姐姐。
王子和公主都是現(xiàn)在的英格蘭王后埃莉諾所生。
只不過愛麗絲公主是埃莉諾與法王路易所生。
而理查德王子則是埃莉諾與英王亨利所生。
而這樁聯(lián)姻竟然還是阿基坦的埃莉諾促成。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震的李錫尼說不出話。
作為宮廷大宦官他居然范了常識性錯誤。
最最關鍵的是法蘭西王室成員的構成成分從來沒對外界透露。
以至于大宦官失誤,對腓力王作出了承諾,而且還是為皇帝做的承諾。
現(xiàn)在李錫尼確信自己根本就無法完成對法王的承諾。
除非理查德王子自己愿意血親亂倫,但是看王子現(xiàn)在的避諱就知道幾乎不可能。
在東帝國這種丑聞其實早就讓人習以為常。
例如安德羅尼卡納取自己的侄女耶路撒冷之王鮑德溫三世的遺孀。
這兩人的惡行甚至引來了前任帝國至尊曼努埃爾皇帝的追捕。
安德羅尼卡與自己的侄女進行不倫之戀對于帝國皇室其實無足輕重。
但是要緊之處在于,二人的不檢點相當于破壞了帝國與天國王朝的盟約。
這是最最不可饒恕的大罪!
帝國的利益高于一切!
可是現(xiàn)在理查德王子的抗拒,就意味著他絕不認同血親亂倫這種事情,王子與法蘭西王室的聯(lián)姻也很可能告吹。
到時候,無論是法王還是阿格尼絲公主恐怕都不會輕易放過他。
要知道愛麗絲公主跟隨理查德王子離開巴黎,離開自己的家人,承擔未婚少女離宮的風險。
這種事情在中世紀也是一件不道德的行為。
大宦官郁悶的想著如何勸說王子接受法蘭西公主的投懷送抱,以促成這樁美事,為皇帝再添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