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說自己對賦、比、興的體會,說的不一定對,舉三個例子:
1 外交部發(fā)言人的作用就是代表國家說話,就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的交流,有時候是需要吵架的,國和國之間的,其實和兩個人大街上吵架沒什么不同,就是講理。
2 為什么中國就出兵支援了朝鮮?那是因為美軍的飛機過了鴨綠江,進入中國領空了,還投了炸彈。就像兩個人打架,波及到第三人和他的家了,就像小時候同桌在桌子上分界的粉筆印,不許過界。而別人之間打仗已經(jīng)打到自己家門口里面來了,還有可能擴大,不過這是戰(zhàn)爭,事情很大,要死人的。
3 小時候,家很小,平房。左右鄰居都在平房前面的宅基地蓋房子了,可占了我家的宅基地面積,本來家就小,現(xiàn)在更小了。母親和他們吵架了。這里的房產(chǎn)面積和國家領土一樣,不可侵犯。
其實就是比喻,是賦、比、興。
小事變大,大事變小,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一個人、國家、民族都是有性格的,只要看看他的文化和他平時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老百姓是講理的,心中都有一桿秤,講清楚能明白事理。
有些法律可能也是這樣制定的。
現(xiàn)在想想,大家和小家是一樣的,有脈絡可尋。
得講理。
時間 2018年01月01日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