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世王朝

第218章:定勝,破漢

大世王朝 落蕭客 5658 2018-11-11 17:40:14

  等趙俞率軍走到快要一半的時候,才覺得好像有些不對勁。

  哪不對勁呢?周圍實在是太安靜了,安靜的有些詭異。

  但此時劍已出鞘,無法收回。就算趙俞心里再怎么懷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三萬漢軍悄悄的摸到了世軍前營外,隨著趙俞一聲令下,漢世最后的決勝之役,正式打響!

  等漢軍沖破營門這個障礙后,世軍好像才反應過來,倉皇出來迎戰(zhàn)。望著這些連衣服都沒怎么穿好、就急匆匆跑出來防御的世兵,趙俞終于放下了心里的擔憂,命令手下士兵們放膽去追殺。

  世軍的脆弱超出了趙俞的預料,幾乎是一碰就敗,一敗就退。世軍前營有多少兵馬趙俞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少。自己手下僅有三萬兵馬,卻能將世軍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趙俞的信心開始漸漸膨脹了起來,在將世軍前營送進火海中后,他做出了最終釀成大禍的一個決定:直取中軍大帳!

  一路上,漢軍鐵騎橫行無阻,所遇的世軍部隊要不被殺散,要不被嚇跑。隨著越來越深入敵營,漢軍的損失居然連百人都沒有到。這使得漢軍上下極其興奮,他們已經(jīng)在心里默認,今晚的贏家必定是自己。但所有人,包括趙俞都沒發(fā)現(xiàn),驕橫的同時,漢軍前后陣形已經(jīng)越拉越長。騎兵四條腿,步兵兩條腿,騎兵想要奪頭功,就得讓馬拼命的跑;步兵想要分一杯羹,就得讓自己拼命跑。但兩條腿的明顯不如四條腿來的快,所以漸漸的,漢軍前后逐漸變成了兩個部分,簡單來說就是:騎兵在前面拼命跑,步兵在后面拼命追。

  沖在最前列的漢軍無疑是最高興的,因為他們奪下慕容皓遺體的幾率最大。一路上遇到的世軍根本不堪一擊,在這種現(xiàn)象前,這些漢軍也開始飄飄然了,都在心里把自己想像成了戰(zhàn)力無雙的猛將,行軍行著行著就變成了郊游。但很快,隨著第一聲慘叫的傳來,他們短暫的郊游之旅也到頭了。

  原本空蕩蕩的世營突然變得熱鬧起來,四面八方不知從何處突然涌出來了大批的世軍,他們裝備精良、精神良好,完全看不出來是剛從被窩里爬出來的樣子。還沒從“猛將”夢里反應過來的漢兵們立刻被世軍強行分割成了數(shù)截,叮光五四一通亂揍。這其中最倒霉的莫過于在漢軍中靠里面的士兵,周圍全都是同僚,再加上天黑,根本看不清外面發(fā)生了什么事。結(jié)果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周圍同僚們的人踏馬踩之下,實在是太過窩囊。

  騎兵在平原上可以以少打多,但在這種黑夜,還是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下的時候,騎兵的優(yōu)勢就完全喪失了。沖不動,跑不動,還要時刻在意自己的坐騎別被敵軍給捅翻了。十日前那吊打奴騎兵的漢軍鐵騎威風不在了,你王八殼再厚也沒用,一大群人拿刀圍著你砍,你就是金剛不壞之身,也要被剁成肉泥。

  漢軍騎兵雖然很慘,但如果相比較于后面的步兵,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幸運很多。漢步兵倒是沒有等到伏擊,但他們等到了更可怕的東西——大火。

  漢軍放火,世軍在滅火的同時也在放火。不過他們燒的可不是自家營地,而是被圍住的漢軍。世軍先是將漢軍身后的幾個通道口給點了,斷了他們的退路。然后開始充分的發(fā)揮地利優(yōu)勢和人數(shù)優(yōu)勢,將火箭等易燃易爆物品往漢軍人堆里丟。雖說夜里可視度較低,但還是一扔一個準。

  漸漸的,世營的火越來越大,大到在兩側(cè)高處縱火的不少世兵都沒有站腳的地方了。上面情況尚且如此,下面就更別提了。漢軍在大火前徹底喪失了斗志,無處不在的火焰、身邊人被燒死時的掙扎和恐懼,每一幕都在震撼著他們的心靈。有的人妄圖從火海里殺出一條路來,但還沒等他們跑幾步,就被不知何處而來的弓弩給放倒了。事實證明,世軍除了會放火外,射箭水平也是一流的。

  此時,霸陵城中的趙開已經(jīng)率軍在趕來支援的路上了。趙開年紀比較輕,但還是聽話的。他嚴格遵守了自己兄長臨走前留下的那句命令:火起則率軍馳援!所以,他幾乎是一夜沒睡,帶著親兵在高處眺望,只等火起那一刻,便出營馳援。

  可惜的是,前方早有一個人在靜靜等著他。他放過了趙俞的兵馬后,便率軍在主要道口列陣,為的,就是切斷趙俞的一切外援。

  就這樣,氣喘吁吁的趙開,一頭扎進了氣定神閑的左縉之懷里。

  如果把兩人的軍事能力做個對比的話,趙開就只能算重在參與了。左縉之不但用兵老道,而且還有著一個小年輕無法擁有的東西:實戰(zhàn)經(jīng)驗。這四個字,趙開想要修煉成功,還得再練個幾十年。但趙開此時也明白,想要去支援兄長,就只能踏過眼前這些人的尸體。

  漢軍和世軍如同兩艘狂風中的戰(zhàn)船,狠狠的撞在了一起?,F(xiàn)在,就看趙開和左縉之,誰的領航能力更勝一籌了。

  外頭打的劈里啪啦,世營里面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漢軍士兵們很痛苦,如果他們眼前有敵人,那他們絕對會拼死一搏。但現(xiàn)在眼前的敵人是虛無的火焰,這就有點難為他們了。隨著火勢越來越猛,漢軍的損失也越來越大。趙俞的親衛(wèi)護著一干漢軍高級將領左奔右突后,才悲哀的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是甕中之鱉了。

  沒人想死,但眼下這種情況,想不死就只能投降。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趙俞身上,似乎在等著他最后的決斷。

  慘叫,哀嚎,大火,失敗。趙俞好不容易堆積起來的信心,在這些字眼前轟然倒塌。趙俞清楚,事到如今,自己已經(jīng)輸?shù)煤軓氐琢?。慕容皓視他為心腹大患,所以絕不會給自己留下任何退路。所謂的什么圍三闕一、預防狗急跳墻,慕容皓是絕對不會用在自己身上的。

  兩人是同一類人,從變成對手的那天起,就注定只能有一人繼續(xù)走下去。

  既然敗局已定,那至少讓自己死得有尊嚴點吧。趙俞緩緩睜開雙眼,平靜的看著眾人說到:“我從十二歲就跟隨長兄旁聽朝政,今年已經(jīng)過去近二十年了。這二十年里,我打過不少仗。每仗的成敗都是天數(shù),非人力可以謀定。但像今日之役,則盡為我之過也。我是國家的罪人??!諸位乃忠勇之士,又跟隨我多年,我實在不愿意看到你們死在這里?,F(xiàn)在,我允許你們放下武器,去向世軍投降。”

  “將軍。。。那您怎么辦?”周圍沉默了好久后,才有一名親衛(wèi)小聲的問道。

  趙俞淡淡的回到:“為國盡忠而已。”

  這六個字,是趙俞這一輩子最大的夙愿,同時也是他最大的無奈。

  從政是趙俞想要報國的第一選擇,但后來趙俞才驚奇的發(fā)現(xiàn),亂世之中,權(quán)謀是沒有用的,嘴舌是沒有用的,道德、圣人之言、誠信禮儀通通是沒有用的,唯一有用的,就是刀劍。

  于是他決定棄政從軍,為國家披荊斬棘。于是在一群大老粗中,有了一個文弱的趙俞。

  隨著官越做越大,趙俞逐漸發(fā)現(xiàn),讓國家不斷陷入戰(zhàn)亂、腐蝕著元氣的罪魁禍首,赫然就是那群滿口仁義道德、正統(tǒng)皇脈的王八蛋。這些人有個共同的特點:什么事都做,就是不做好事;什么話都說,但從來沒替別人考慮過。

  他的胞兄趙德想要改變這一切,于是這群人的利益受到了沖擊,他們肆意蹂躪著從民間強搶來的女子,卻怒罵趙家禍國殃民。一邊搜刮著民脂民膏,一邊厚著臉皮公然學習圣人之道。為了一點點自己的利益,他們坑害忠良,卻常以圣人自居。

  所以趙德含恨而亡。趙俞知道,胞兄的這條路是條死路,于是,他選擇了另一條路。

  趙俞知道,也許史書上會說自己是個弒君的暴徒,也許會說自己是一個叛國的混賬。但在他統(tǒng)治的期間,百姓安居樂業(yè),大量苛捐雜稅得以廢除,軍隊戰(zhàn)斗力上了好幾個檔次,許多冤案得以平反。能人不再靠買官謀出身,而是真正的憑借自己的本事。

  是的,趙俞錯了。他破壞了所有人的利益,包括史官們的利益。大家都是烏鴉,你想染白,你就只能去死。

  在這些人心里,自己好,就是大家好。趙俞是個破壞規(guī)則的人,所以他必須被滅亡。

  從回憶中猛然醒來,趙俞沒有去等眾人的回復,他毅然決然的沖入了火海中,一邊揮劍殺敵,一邊搭救幸免于難的漢兵。就在他快要被濃煙給熏倒時,一雙手穩(wěn)穩(wěn)的扶住了他的后背。

  趙俞驚詫的回頭望去,卻只看到了一雙雙堅毅的目光。

  曾經(jīng),我們追隨于你?,F(xiàn)在,我們依舊追隨于你!

  趙俞欣慰的笑了,這個世界,終究還是有點光明的。

  。。。。。。

  大火延綿了許久。直到天明,才被世軍逐漸撲滅。趙開所率前來接應的漢軍也被世軍給打退,短時間內(nèi)不敢輕易進犯。世軍這才得以安心的打掃戰(zhàn)場。據(jù)戰(zhàn)后統(tǒng)計,漢軍此戰(zhàn)戰(zhàn)死了足足有八千多人,余下兩萬多,都是死在了濃煙和大火之中。而世軍損失還不到一千。

  世營此時已經(jīng)變成了一片廢墟,惡臭沖天,焦黑的尸骸隨處可見。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世軍收攏完自家將士的骨灰后,又將漢軍陣亡的將士尸體就地埋葬,以劍做碑,以甲為衣。也算是讓戰(zhàn)死的冤魂有一個可以寄托的地方。

  在打掃戰(zhàn)場的時候,幾個世兵發(fā)現(xiàn)了一堆摞起來、已經(jīng)燒成黑炭的尸體,本來他們沒怎么在意,但等他們?nèi)ナ諗n尸體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在這群人下面,還有一個身穿將甲、面目燒得不是怎么嚴重的人。

  因為這個人身上的甲胄明顯和小兵不同,世兵們不敢擅做決定,便決定把這個人交給上級發(fā)落。他們的上級覺得這應該是個人物,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人拼死護著他。為了謹慎起見,他又將這件事,上報給了慕容皓。

  按理說死的人多了,皇帝陛下不可能每個都過問。但這個人,慕容皓還是破格抽空去瞅了一眼。當他看到躺在地上、宛如睡著了般的趙俞時,興奮的差點暈了過去。

  經(jīng)軍醫(yī)診斷,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火勢太大,周圍人為了保護他,才圍成一圈,用身體替他擋住了大火。但這反倒是害了趙俞,當時的空氣本就極其稀薄了,這么多人一圍,更難呼吸。隨著意識越累越模糊,趙俞就這樣死在了窒息之中。

  但對慕容皓來說,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趙俞的面容和身體沒有被烤焦!要知道,趙俞可是漢軍的精神砥柱,趙俞一死,漢軍必定崩潰!但在戰(zhàn)前,慕容皓卻已經(jīng)放棄了這個奢望。如此大火,就是能找到趙俞,肯定也被燒成渣了,你要想讓霸陵的漢軍去對一個黑炭哭天喊地,似乎也不太現(xiàn)實。但令慕容皓萬萬沒想到的是,趙俞的尸體居然保存的如此完好!這樣,世軍說不定能兵不血刃,就拿下霸陵!

  事不宜遲,慕容皓命人將趙俞尸體草草清洗一遍后,連大營都不要了,立刻率軍趕到了霸陵前的漢軍陣地。此時霸陵城外的漢軍剛從前線退回來,正準備睡個回籠覺,號角聲就又響了。

  漢軍士兵們罵罵咧咧的從地上爬起來,抖擻精神備戰(zhàn)。但世軍卻絲毫沒有進攻的征兆,在等漢軍整隊完畢后,世將霍尋才帶了幾十名騎兵,合力用長槍吊著一個人緩緩來到漢軍陣前,耀武揚威般的看著漢軍陣地。

  “兄長??!”別人需要點時間去琢磨那是誰,但趙開卻一眼就認出了,并當場掩面哭了起來,就像一個沒出息的孩子,“兄長啊??!你怎么。。。你怎么就這么去了。。。嗚嗚。。。”

  要是趙俞還活著,看到這個場景,說不定還能被這個蠢貨弟弟再氣死一次。

  拜趙開所賜,原本還沒看清楚這是誰的漢兵,也反應過來了——這不是自家大將軍嘛!

  得,自家大將軍都死了,還被敵人提在手里,那還打什么仗?趁早逃命吧!

  趙俞昔日獨裁專權(quán)的惡果終于發(fā)芽了,幾十萬漢軍,竟沒有一個能站出來主持大局的人。軍中人心思動,甚至有不少人已經(jīng)開始丟掉武器逃跑了。趙俞就是他們心里的神,現(xiàn)在神沒了,一切也就沒了。

  慕容皓敏銳的察覺到了漢軍的異狀,他知道,現(xiàn)在是最好的時機。

  “全軍聽令!殺??!”

  被趙俞折磨了十余日,慕容皓此時的精神狀態(tài)也到達了一個亢奮的邊緣。在他的怒吼下,世軍開始發(fā)動全面進攻。世將霍尋一馬當先,率先挑斷了漢軍的一面大旗,漢軍紛紛退避,無人敢當。痛苦流涕的趙開望著排山倒海般襲來的世軍,這才反應過來。不過他可不是要指揮軍隊反擊,而是二話不說,勒轉(zhuǎn)坐騎,埋頭就跑。

  回長安!回長安!趙開一邊縱馬狂奔,一邊不住的在心里念叨著這三個字。此間敗局已定,但只要自己回到長安,聯(lián)合關中世家們的力量,再憑借長安堅城,未必沒有翻盤的機會!

  此時的趙開冷靜的連自己都害怕,他甚至已經(jīng)想好了從哪個地方募兵、從哪家撈錢、以及給這些人什么東西作為交換??陀^來說,趙開的思路是對的,作為趙家碩果僅存的成年男子,趙開回到長安后,一定會成為趙家的實際領袖。有著關中世家的支持,兩家勝負依舊是對半開。

  但慕容皓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了,就在趙開快要跑到霸陵城門的時候,一隊速度極快的騎兵從斜刺里殺了出來。將趙開堵了個正著,當他看到這隊騎兵的裝束時,趙開全身的血液頓時凝固了。他知道,如果是奴騎兵親自來抓他,那自己肯定是跑不了了。

  雖然趙俞心靈有些脆弱,本事也不咋地,但有自知之明,也算難得可貴了。

  垂頭喪氣的趙俞成了世軍的俘虜,余下的漢軍也好不到哪去,明明比世軍人數(shù)多,卻反倒被世軍攆著打。當然,更多的還是選擇做了降兵,雖然丟了氣節(jié),但好歹保住了姓名。

  霸陵一戰(zhàn),世軍完勝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天下各個角落。楚皇梁何都在奪回宛城后,本想更進一步,來分一分司隸這塊肥肉,但還沒等他出兵,趙俞身死、漢軍大敗的消息就傳來了。在楚軍眾將驚詫的目光中,梁何都猛地打了個寒顫,立刻將原定計劃全部推翻了,絕口不提。

  漢軍尚存,那自己可以去渾水摸魚,撈些好處。但現(xiàn)在漢軍已敗,再去司隸,就等于找死了。

  西北的漢軍得知的消息晚一點,但唐勝卻已經(jīng)打到他們家門口了。在慕容赫等人的奮戰(zhàn)下,安定郡很快就落入了世軍口中。緊接著,唐勝與慕容赫兵分兩路,再聯(lián)合金城的羌軍,猛攻漢陽郡。漢陽守軍被趙俞調(diào)走了數(shù)萬,現(xiàn)在僅有的三萬人馬還都是老弱殘卒,哪里是兇悍的世軍和羌軍的對手?不過數(shù)日,漢陽全境失守,郡守林克自刎。

  此時,霸陵慘敗的消息也終于傳到了西北。武都、隴西兩郡的郡守都不是趙家人,眼看關中即將失陷,自己手上又沒有多少可戰(zhàn)之兵,相互一合計,得,咱也投降吧。

  如果說慕容皓在關中以弱勢之力滅掉了西漢的主力,算得上是個奇跡的話,那唐勝就又創(chuàng)造了另一個奇跡。從涼、雍兩國分割西北以來,西北大地長期都處于分裂和戰(zhàn)亂之中,而在今日,唐勝將支離破碎的西北大地再次統(tǒng)一,正式成為了大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屬于他的榮耀,也是屬于他的奇跡!

  慕容皓得知西北平定后,毫不吝嗇的賞了唐勝一個護國大將軍的職位。同時,他還晉封唐勝為太傅、涼州刺史,進爵武威候,世襲罔替。

  但慕容皓在封賞的時候,卻忘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人,那就是慕容赫。同為平定西北的功臣,唐勝人前顯貴,慕容赫卻宛如沒人疼的孩子,連個慰問都沒有。倒不是慕容皓刻意排擠,而是他覺得,慕容赫既然是唐勝的下屬,那就讓唐勝去賞他吧!畢竟手底下人那么多,一個一個的封賞實在太費時間。所以,慕容皓也就忘記了一些人。當然,他并不是有意的。

  但這件事卻在慕容赫心里留下了相當深的一道疤痕,從此刻起,兩人的君臣之誼出現(xiàn)了一絲小小的裂縫。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會越裂越大,直到完全破碎。

  但眼下還是不用擔心的,因為它還太小,小的實在很難讓人注意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