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五隴阪
兩人自參軍以后,大大小小也打了幾場,可能是因為仇恨,杜狗蛋總是不要命的往前沖,也因此負了傷。隊正很看好杜狗蛋的英勇,揚言讓杜狗蛋傷好后頂替死去的那個火長。
“杜九,集合了!”杜九正坐在杜狗蛋的旁邊,突然外面進來一個人,是隊正。
“杜九,聽隊正的話,隊正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懂嗎?”杜狗蛋躺在地上叮囑道。
“嗯嗯,聽話”杜九點了點頭,看上去很是乖巧。
“放心吧,狗蛋,我會照顧這孩子的,你好好養(yǎng)傷。走吧,傻小子?!标犝f著使勁摸了摸杜九的腦袋。
“多謝?!?p> 杜九拎起墻角的鐵刀片子跟著隊正走了出去。
將士們匆匆集合,每人領(lǐng)一份干糧,一隊接著一隊開赴戰(zhàn)場。
杜九所在的是募兵旅,都是本地臨時招募的民兵,沒有太大的戰(zhàn)斗力,裝備也落后,前些日子人多些,杜九還能躲在人群后面,但這幾天打仗死了不少人,杜九這次只能親自上了。杜九顛了顛手里的鐵刀,心想,就當(dāng)去打群架去了,拼了。
跑了一個時辰,隨著一聲令下,軍隊開始列陣。
杜九抬頭向前看去,前面烏泱泱的都是人,越往前面裝備越精煉。
過了不一會,周圍人心浮動,有人開始竊竊私語。
士兵甲:“嘿,這位兄弟,知道這是哪么?”
杜九閑著沒事也豎起耳朵聽著。
士兵乙:“我也不曉得,不過這陣仗真不小啊?!?p> 士兵丙:“我知道,這是五隴阪?!?p> 士兵甲:“這回真奇怪,以前打仗我們不是都在前面么!”
士兵乙:“在后面還不好啊。”
“禁聲”隊正瞪了他們?nèi)齻€一眼。
突然前面有個人帶著一百多騎兵走了出去,離得太遠,前面人又太多,看不清楚他們是在做什么,又與突厥說了什么。
雙方對峙了一段時間,期間杜九時刻繃緊著神經(jīng),就怕突厥突然沖過來,打自己個措手不及。
“撤了哎!突厥撤了!”前面有人小聲驚訝道。
杜九聽聞,往旁邊小挪了一步,果然,突厥開始后撤了。目測大約有上萬人,即使是后退也煙塵滾滾,挺壯觀。
杜九一時看呆了,這可比電影壯觀多了,之前雖說也有不少戰(zhàn)役,但頂多上千上百騎兵,還挺分散的……
隊正看到杜九站到了隊列外面,悄悄地拽了杜九一下,扯回了隊列中。
杜九被打斷了心中的感慨,訕訕的回到了隊列中,咧著大白牙沖著隊正嘿嘿一笑。真是的,我堂堂杜九什么大場面沒見過,下回可不能這么土包子了,總有一天,俺杜九也能像曹操一樣親率八十萬大軍征服全人類。
杜九并沒有太注意這一次出兵,就像身邊的每一個士兵,都不會去注意,當(dāng)兵打仗有什么稀奇的,已經(jīng)習(xí)慣了,歷史并不好的杜九也因此錯過了第一次見到李世民的機會。
掀桌(╯‵□′)╯︵┻━┻,沒見到我怎么往下寫!
此時正值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杜九也學(xué)過歷史,但幾乎都還給了老師們,只知道唐朝有貞觀之治,有唐太宗李世民,有玄武門事變,有尉遲恭,有程咬金,等等。都是看電視劇知道的,根本就不知道年份,更別說具體日期了,說了這么多總結(jié)就一句話,杜九與唐朝人相比沒什么優(yōu)勢。
杜九隨著大軍往回走,一邊想著自己今后的出路。
文:不認識繁體字,學(xué)過的詩詞都忘的差不多了,跟唐朝的讀書人沒法比;
武:不會騎馬射箭,打過的群架都是去湊數(shù)的,下手都有分寸,砍不死人,跟唐朝的武將沒法比;
農(nóng):不會種地,小時候在外婆家種過地,只要往坑里扔種子就好,其他的自有父母去打理,那時還洋洋得意。其實那只是父母劃出一小塊地,刨好坑,兌好種料,給自己鬧著玩的,收成好也是種子好,化肥好,跟杜九沒有一毛錢關(guān)系,不要忘了杜九家里養(yǎng)死得幾個仙人球;
商:沒有本金,不懂律法,沒經(jīng)過商,完全沒有頭緒,嗯,上輩子當(dāng)線人那會兒倒是給黑社會看過場子,難道說要開青樓賭場?嘖!沒有背景啊,完全行不通?。?p> 工:沒有任何手藝,而且社會地位太低,不做考慮;
看來,只能發(fā)揮自己的老本行了,混吧,憑借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怎么也能忽悠個官當(dāng)當(dāng),不行,當(dāng)官牽扯太多,當(dāng)個神棍就不錯,哎呀,歲數(shù)不夠,原身才十四歲,按周歲算才十二,臉上還有嬰兒肥,參軍時軍隊不收,最后杜狗蛋擔(dān)保,才勉為其難收下了。這當(dāng)神棍,怎么也待有胡子的年紀吧。要不,就說自己鶴發(fā)童顏?不行不行,頭發(fā)沒法染!
杜九邊走邊想,一不留神就掉隊了,隊正走在前面也沒注意,直到杜九撞到人了才回過神。
“嘿,哪來的奶娃娃,怎么跑這兒來了?”一個大漢子被撞到了,轉(zhuǎn)過身看了杜九一眼,這一眼看下去發(fā)現(xiàn)杜九長得太小了,跟個貓崽子似的,頓時來了興趣,這大唐還沒到連小孩子都要上戰(zhàn)場的地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