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墨守陳規(guī)

269 勝負

墨守陳規(guī) 朝晨 2153 2019-03-24 13:37:00

    于冉撇撇嘴,本來就是,他說錯了嗎?靜了有一會,陶固才站出來,看上去是看不下去自己的弟子了,“皇上,老臣認為于大人說的不無道理?!庇谌竭@句話是說的有些大,可是去正說在點子上,這給了陶固一個很好的開頭,陶固之所以指使于冉,一個是因為于冉說話沒有忌諱,在一個也正是因為于冉人直,說話不顧及誰,所以皇帝不會有別的聯(lián)想。

  梁帷沒想到,陶固居然會站出來,是幫著自己的徒弟嗎?還是……呂大人和王大人也附和道“丞相說的是。”他們不敢附和于冉,那得樹多少敵,剛剛沒說話的,難道都是強盜不成?

  曾瑁南道“于大人拿強盜相比還有道理?強盜,打家劫舍,將錢財裝進自己口袋的叫強盜。而這些錢財并沒有進我們誰的口袋里,而是為了能讓災(zāi)民吃飽飯,有個住的地方,怎么會叫強盜呢?都是大梁人,相互幫扶有什么不對的?”

  陶固白了他一眼“互相幫扶,既然曾將軍都這么說了,那你是打算拿出來多少?是五千兩還是一萬兩?還是十萬兩?”曾瑁南道“我們現(xiàn)在說的是賑災(zāi)的問題!”陶固道“是啊,你身為朝廷命官而且也是提出這個想法的人,不是更應(yīng)當(dāng)有個表率嗎?”曾瑁南氣得說話打結(jié),“你……”這個陶固怎么回事,今天怎么非就要跟自己對著干呢?他沒招惹陶固吧!

  曾瑁南吸了口氣,平復(fù)了一下,“我倒是想盡一份力,可是卻沒有辦法,這些年我雖然是個將軍,但是不收賄賂,不與人錢財,朝廷的俸祿只夠維持家里生計。當(dāng)然,既然是我提出來,我再怎么著也會盡一份力的。”曾瑁南說這些是因為他拿準(zhǔn)了,他這么多年明里從來不碰這些,就是做給皇上看的,他這句話說得那是理直氣壯。

  陶固搖搖頭“嗯……我看將軍穿著也不寒酸啊,怎么會沒有銀子呢?將軍府,豪華氣派,怎會缺錢呢?”曾瑁南有些生氣,他陶固到底幾個意思,“丞相有所不知,外表不能代表所有?!碧展痰?,“那丞相是怎么判斷這些生意人會有銀子呢?誰知道他們是不是也是討口生活?還有,既然將軍說俸祿只夠維持家中生計,那你要怎么出這份力?是打算買掉家中那株價值不菲的名貴紅珊瑚呢?還是隔出一處宅子賣掉?”

  曾瑁南瞪著眼睛,今天陶固是跟他杠上了,要說別人,也不至于這么刁鉆,他陶固到底想干什么?難道這慶陽城里的生意人誰跟他有聯(lián)系?也不至于這樣啊,再說陶固為官多年,不結(jié)黨羽,不拉人脈,為人清高,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則,根本不可能為誰謀利,難道今日自己觸及陶固什么底線了?

  陶固見曾瑁南不說話又道“既然曾將軍沒有這種打算,那為何要提議呢?商人有錢又如何,那也是他們的,曾將軍倒好,一句話就想把別人的辛苦付諸東流,還想給自己安個高尚的名頭,曾將軍好心計??!”曾瑁南道“丞相這話就不對了,什么叫我有心計?我也不是為了自己!”

  陶固問“那你是為了誰?天下百姓?那曾將軍是打算從今日起節(jié)衣縮食賣掉私宅,身著粗布將銀兩給他們嗎?還是你這么做是了為了皇上?如果是為了皇上,那你就是大逆不道!”

  曾瑁南道“陶固!不過是說賑災(zāi)的事情,不要往我頭上扣帽子!”陶固道“我是在說賑災(zāi)的事,你今日說讓這些有錢商人勻出銀子來,改日民間傳的就是搜刮民脂民膏!賑災(zāi)?試問曾將軍可知道現(xiàn)在災(zāi)區(qū)是什么情況?民眾需要多少糧食,需要多少被褥?老幼婦孺共計多少?”

  曾瑁南不說話,這些他真的不知道,因為本來如果不是陶固反駁,皇上一答應(yīng)了根本就沒有這么多事!陶固道“我來告訴將軍,那個地方頻發(fā)天災(zāi),之前派去的地方官員是我推薦過去的,因為天災(zāi)頻發(fā),地方官府早已做好準(zhǔn)備,如今已經(jīng)開倉放糧了,發(fā)洪水時,村民被安置上山,如今村民已經(jīng)下山,目前并無不妥,這件事情已經(jīng)解決了,賑災(zāi),曾將軍要去振哪里?”

  陶固這個丞相不是靠著誰上來的,那都是他一步一步做起來的,深知百姓疾苦,所以事關(guān)百姓他都會去關(guān)注一下,然后提出好的建議去解決,他是一個好丞相,所以百官很多都很尊敬他,很少反駁,皇帝心里也清楚,所以陶固的話,皇上也極少多說什么。

  陶固接著道“曾將軍連災(zāi)情都不清楚就著急著說什么賑災(zāi),到底是何居心,我都不敢多想。而且我說你大逆不道,沒有說錯,皇上若是答應(yīng)了你,那么將來皇上會落一個昏庸無能的頭銜,你可知是為何?”陶固不像曾瑁南,憑著心計下三濫的手段上來的,陶固才學(xué)淵博,有理有據(jù),曾瑁南怎么可能是他的對手。

  曾瑁南這會著急著反駁陶固,可是一時半會,他還當(dāng)真不知說什么,陶固平日里頂多提些建議,當(dāng)然他確實說在實處,如果偶爾的皇上駁回了,陶固也不會堅持,但一般,都沒有人會反駁。自己以前也不會跟陶固沖突,而且他根本沒想到陶固會有這么大的反應(yīng)。說,曾瑁南不知道要說什么,不說,大逆不道的帽子扣到他頭上事情就不簡單了。

  陶固看著皇上道,“我之所以說曾將軍大逆不道,是因為,就這次的災(zāi)情,皇上要下令收攏富商手中的錢財,傳出去豈不是笑話我梁國皇帝無能,就這么一點小事都要搞得雞犬不寧?!?p>  “再者誰會愿意將自己的大筆錢財貢獻出去?連當(dāng)朝大將軍都不可能,那這些錢財要如何收攏?而皇上身為帝王,卻同意了這種明搶的行為,是不是要向天下說我梁國皇帝昏庸?所以……”陶固看著曾瑁南,“一代君王得此評價,曾瑁南,你說,是不是大逆不道?”

  陶固向來沒有忌諱,什么話都敢說,這朝中皇帝都要顧慮他,陶固就像這金鑾殿中的大柱子,梁國的朝政之所以還能維持起碼的樣子,也是因為還有一群像他一樣的人。梁暄坐在龍椅上,看著你爭我吵,沒有說話,只是臉上得表情一點一點的變,而下面的大臣,都低語幾句,不敢說什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