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觀考古現(xiàn)場

    項木咄

    歷史已完結9.34萬

    翻開這本書之前,請你思考一個問題:考古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是挖墳掘墓找古董?是翻山越嶺看巖壁?是跋山涉水訪遺址?……——絕對不是!考古學真正的本領在于,如何用少量的信息,分析出大量的結論。斯坦因是如何從集市上購買的幾塊木板中發(fā)現(xiàn)線索,從而找到傳說中的精絕古城的?如何知道5000年前的古尸生前吃了什么東西、得了什么病,甚至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如何通過滿城漢墓出土的文物證明中山靖王劉勝確實又好酒又好色?真實的反盜墓機關,真的那么神奇又有技術含量嗎?為什么設計簡單的“洛陽鏟”能夠成為考古神器?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遺址,如何判別它的年代?……本書用“破案式”的考古學思維,帶你圍觀11個震驚世界的考古現(xiàn)場,但本書作者無意于對那些考古遺址僅作知識性的普及,而是致力于與讀者探討如何用考古學的思維和眼光去看待文物、看待考古;如何像考古學家一樣,通過思考和實踐,發(fā)現(xiàn)新的歷史研究資料,解決歷史疑難問題,印證或推翻史書中的既有結論;如何綜合各種知識和常識解決一個個復雜的學術問題。

  • 海上絲路:有故事的城

    楊冬兒

    歷史已完結9.33萬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qū)進行經(jīng)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作為一項持續(xù)時間2000多年、范圍覆蓋大半個地球的人類歷史活動和東西方文化經(jīng)濟交流的重要載體,海上絲綢之路多起點、多航線,具有不同歷史年代的地位和作用,是一筆極為珍貴的歷史遺產(chǎn)。這一張由當時東西洋間一系列港口網(wǎng)點組成的國際貿(mào)易網(wǎng),從泉州、廣州、寧波、福州、揚州、漳州、蓬萊到越南、泰國、印度、斯里蘭卡、新加坡……一路蜿蜒、一路延伸,古往今來在歷史長河之中留下了一道靚麗的、別具一格的、永遠無法被替代、永遠無法被磨滅的記憶。每一座城、每一個港口、每一處遺跡都有屬于它的故事與傳說,這一些值得被千秋萬世地銘記、這一些值得你我用自己綿薄的力量讓它們自此世世代代薪火相傳下去。

  • 遼金元:金戈鐵馬

    張逸塵

    歷史已完結9.09萬

    遼、金、元三朝作為中國歷史中少數(shù)民族執(zhí)政的王朝,是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因此,本書所編寫的遼、金、元三朝歷史故事不僅還原了歷史的精彩性,更對于歷史的進一步挖掘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