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劉邦在邙碭山里的日子并不好過,整天過著如同野人一般的日子,誰的心里會好受呢?估計劉邦頭頂?shù)奶熳又畾猬F(xiàn)在呈現(xiàn)的是一片不停下雨的烏云。但在追隨劉邦的人看來,劉邦的身上無時無刻不閃耀著赤紅的光芒。為什么呢?源于一個故事。
卻說豐西澤一別,劉邦帶著追隨他的人上了邙碭山。晚上行進(jìn),劉邦喝了點酒,前面的人回來向劉邦報告說前面有一條大白蛇擋道。劉邦也是喝多了,膽子也大了,拔出自己的佩劍,說道:“大丈夫行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怎么能停滯不前!”
月色迷蒙,劉邦提著劍來到大白蛇面前。若要換做平時,劉邦也難免要被嚇一跳。但酒壯英雄膽嘛,劉邦一時也忘了害怕,揮劍就要斬蛇。誰知大蛇說話了:“你若是砍我的頭,我就篡你江山的頭,你若斬我的尾,我就篡你江山的尾?!?p> 劉邦一笑,說道:“那我就把你攔腰斬斷!”
大白蛇說:“那我就從中間篡你的江山。我乃白帝之子,你今天殺了我,什么時候還我的命呢?”
劉邦舉著劍說道:“平地還命!”說罷便將大白蛇斬為兩截。
這個故事后來應(yīng)驗了,漢朝四百多年的江山確實在中間有過斷層,就是王莽篡位。王莽的篡位正好把漢朝二十四帝分為西漢十二帝和東漢十二帝?!懊А迸c“蟒”同音,大白蛇也稱大白蟒,因而民間認(rèn)為王莽就是當(dāng)年高祖斬蛇之時所斬的大白蟒。且王莽用毒藥毒殺了漢平帝,倒也真是“平帝還命”。不過這里的“dì”是皇帝的“帝”。
卻說劉邦斬了大白蛇,把寶劍收起來,頓時感覺困意襲來,也可能是喝高了,于是倚著大樹就睡著了。后面的人趕緊追上來,生怕劉邦出什么意外。追上來一看劉邦倚著樹睡著了,地上是斷成兩截的大白蛇,無人不倒吸一口涼氣,感嘆劉邦的膽識。就在這時,在這些人身后傳來一個女人哭泣的聲音,聲音很小,但十分真實,十分凄慘。眾人連忙往回跑,在路邊的灌木叢里看到一個老太太正在哭泣,眾人連忙問:“您哭什么呢?”
老太太邊哭邊說:“白帝之子化作一條大白蛇,結(jié)果被赤帝子斬殺了?!?p> 老太太沒頭沒腦地冒出這么一句話,眾人覺得她在瞎說,抬手就要打這個老太太,誰知老太太忽然變成一縷煙消失了。
這下眾人覺得老太太并非凡人,她說的或許是真的。這么說來,大白蛇是白帝子,被赤帝子斬殺了,說明劉邦就是赤帝子??!眾人連忙跑回去,向劉邦講述這件事去。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玄乎,也難免是劉邦的政治包裝,與劉邦的神化相呼應(yīng)。我們前文書說過,劉邦的神化之路很漫長,體現(xiàn)在很多地方,劉邦的所作所為都有所體現(xiàn)。這一件事也為后來劉邦的起義奠定了基調(diào),我們常常說劉邦“斬蛇起義”,其實斬蛇和起義是兩碼事,甚至于斬蛇什么的可能就是一個聽著好聽的故事,而起義確實是存在的。
古語有云:凡舉大事,必有名目。劉邦既然要起義,那就必須有個正當(dāng)名號,至少要有讓大家信服的資本。劉邦斬蛇起義,被演繹成了劉邦是赤帝子,赤帝子殺了白帝子。而且秦國是靠著白帝子得了天下,劉邦這個赤帝子就是來推翻大秦的。這就給予了眾人精神上的鼓舞,信仰上的依靠。雖然現(xiàn)在劉邦的力量和秦國相比差得太遠(yuǎn)太遠(yuǎn)了,但是大家愿意跟著劉邦起事。
很快,大澤鄉(xiāng)起義爆發(fā)了,消息傳到了兩方面,一方面是劉邦這里,劉邦認(rèn)為時機(jī)已到,但還是不能輕舉妄動,還要看看近期以來的風(fēng)聲。另一方面就是沛縣縣令那里,前文書我們講過,縣令認(rèn)為自己若是不有所動作,很有可能被百姓們當(dāng)做報復(fù)秦國的出氣筒給收拾掉,因而找來了蕭何曹參兩個人商量造反的事。兩人表示同意,但也說明了一點——縣令不是本地人,這個原因已經(jīng)講過了??h令既然不是本地人,那就沒有調(diào)動本地人的威信,百姓們也不會聽縣令的??h令問誰可以帶領(lǐng)大家造反,蕭何推薦說劉邦可以,因而縣令同意了,派樊噲去找劉邦。
縣令讓樊噲去也是聽取了蕭何的意見,除了因為怕派別人去會走漏了風(fēng)聲,于縣令不利以外,再看看樊噲的身份。樊噲是劉邦的好兄弟,后來還成了連襟。樊噲與劉邦、蕭何、曹參還有夏侯嬰,這五個人在沛縣組成的小團(tuán)體,是后來西漢政權(quán)這棟大廈的五塊基石。劉邦當(dāng)了皇帝,其余的四個人都是列侯。縣令派一個人去給劉邦傳遞消息,除了要縣令信任,劉邦也得信任他才行,不然劉邦不信來人說縣令要他回去造反起事,還會以為這是縣令逮捕自己的圈套呢。
樊噲把消息帶給了劉邦,劉邦相信樊噲,也很高興,連忙率領(lǐng)自己的百十號人從邙碭山上下來,興沖沖的來到了沛縣城門前。然而讓劉邦大吃一驚的是,縣令不但沒有派人來迎接,反而把城門關(guān)得緊緊的。劉邦很納悶,更納悶的是,他看見蕭何和曹參兩個人急急忙忙地從城里跑了出來,一問才知道,原來就在樊噲走后,縣令突然反悔了??h令心想:劉季是通緝犯,之前說抓他也一直沒抓住。我一說邀請他一起造反,他就回來了,莫不是有詐?同時,縣令開始懷疑是不是蕭何跟曹參兩個人和劉邦串通好了,意圖不軌。因而,縣令做了兩件事,第一:緊閉城門,不讓劉邦進(jìn)城。第二,滿縣城地抓蕭何和曹參,抓到就殺了。要說蕭何和曹參兩人在縣衙里任職這么多年,也是耳目眾多,很快兩人就得到了消息,從城頭上順了一根繩子出了城,與城外的劉邦匯合。
明白了這一切的來龍去脈后,劉邦開始思索下一步該怎么辦。既然已經(jīng)來到了沛縣城下,難道還能再返回到邙碭山里過野人的日子?不可能,只能進(jìn)城。別看縣令城門一關(guān)看起來好像堅不可破,但人心并不向著縣令,甚至恨不得殺之而后快。這里就再次體現(xiàn)出了劉邦政治包裝的作用——民心所向。劉邦只要一紙傳書,沛縣縣城里那些不安分的人就會在里面造反,與城外的劉邦里應(yīng)外合,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沛縣。
輕輕松松地拿下了沛縣之后,劉邦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先感謝一下在城中與自己里應(yīng)外合拿下沛縣的百姓們。第二件事,選出沛縣這個地方的老大,也就是能帶領(lǐng)大家造反的領(lǐng)袖。其實沛縣這個地方,可能成為這支起義力量領(lǐng)袖的勢力有三股。第一股是在沛縣有著廣泛人脈與基底的蕭何和曹參。兩人都是多年為官,在沛縣有號召力和影響力,家族勢力也比較強(qiáng)大。但兩個人卻有致命弱點,那就是兩個人都是文官,是念書的人,屬于輔佐型人才,沒有敢想敢干的魄力,他們的確有強(qiáng)大的家族勢力,但是他們害怕秦國的連坐,造反不是小事,成功了還好,要是失敗了全家都得死。而且蕭何和曹參都清楚一個道理——首惡必辦,脅從不問,他們情愿當(dāng)脅從,絕不當(dāng)首惡。因而這第一股勢力就主動棄權(quán)了。
第二股力量是當(dāng)?shù)赜忻暮纻b王陵。既然是豪俠一類的人,自然性格爽朗耿直,敢想敢干,而且還有一大幫好兄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蛇@一點在百姓們看來,王陵這一支力量并不可靠。造反可不是小打小鬧,搞不好命就沒了。王陵缺乏的就是凝聚力和信任,因而第二股力量也被淘汰了。
那就只剩下第三股力量了,就是剛剛從邙碭山出來的劉邦。劉邦敢想敢干,有魄力,有度量,有智慧,最重要的是有經(jīng)驗。前兩股力量不管有著怎樣的優(yōu)勢,但他們都有致命傷,那就是沒有經(jīng)驗。劉邦在邙碭山隱居的時候,已經(jīng)是在秦帝國的體制外拉起了一支武裝力量,相比起其他人,劉邦的經(jīng)驗更勝一籌。再加上劉邦的形象建設(shè)和政治包裝都做的很到位,百姓們對他有著信任和凝聚力。故而,劉邦勝任了這支起義力量的領(lǐng)袖。
按照古人正常的套路,劉邦先是推辭,眾人一再勸說,劉邦才“勉為其難”地同意當(dāng)這個領(lǐng)袖??蛇@個領(lǐng)袖叫什么呢?這就是劉邦干的第三件事——改名。改自己的名,也給自己現(xiàn)在的身份定一個名。劉季叫著太隨便了,因而劉邦正式改名為劉邦。至于自己現(xiàn)在的身份,劉邦定為沛公。(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