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靖恪探望
皇帝走到她面前,伸手握住靈璧的手腕,“德妃?”
靈璧霍然甩開他的手,直愣愣看著他,眼底赤紅,發(fā)間的銀絲在燭火下閃耀。
榮妃見此情形,招呼眾人出去?;实郾凰﹂_了手,愣怔了片刻,低聲道:“菩薩保怎樣?”
“菩薩保?菩薩保?”靈璧呆呆地念了兩聲,尖刻道:“皇上若要殺一人,莫說菩薩保護(hù),便是滿天神佛,恐怕也攔不住這個人下地獄的腳步!”
皇帝怔忪片刻,不由得薄怒:“你是說,朕是刻意要害咱們的孩子?!”
靈璧如今哪里還怕他?
“你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皇上要處置舜安顏,什么時候不能處置?!非要選了堯璇產(chǎn)子這些時日,眼下我的孩子又沒了一個,又沒了一個!”
皇帝向后退了一步,若不是梁九功眼疾手快地扶著,便要撞在東配殿的門框上,“你……你說,說什么?”
靈璧顫抖如篩糠,回憶著方才的一切,姥姥大夫捧著兩手血腥走了過來,說什么,大人是保不住了,但孩子還是可以保一保的……
杜君惠也來了……
他說的什么,溫憲公主已經(jīng)氣絕……
內(nèi)務(wù)府人也來了……
像重重鬼影在她面前亂晃,然后又把她的一個孩子帶走了……
“我已經(jīng)什么都不要!他們?nèi)幪拥奈恢昧?,我攔著我的孩子,我勸慰著你,可你呢?”靈璧狠狠抓住皇帝的衣袍,“你把我的孩子……你又害死了一個!”
只留下兩個小的……
靈璧松開手,顫抖的手覆上鬢角,“我到了這個年紀(jì)了,我……我還有什么奢求呢?我就是,就是想我的孩子都好好的,都好好的……”
皇帝心頭疼痛,不啻于剜心之苦,“溫憲一向是朕與皇太后所鐘愛,難道朕是刻意害她?朕本意只是想敲打舜安顏,絕非……絕非……”
靈璧頹然倒在身側(cè)的玫瑰椅上,茫然看向正殿的方向。
她的又一個孩子,沒有熬過康熙四十七年的隆冬,在這皇權(quán)的爭奪之中,成了最無辜的一個犧牲品,如同青煙般的消散了她年輕的生命。
次日清早,皇帝親寫祭文,提筆寫到“……爾公主秀出紫微,祥開銀漢,爰從襁褓即育慈闈。愛每篤于興居,日無違于左右。弱齡受教,聰慧夙成,性自悅乎詩書,行每諧于箴史。謂誕膺夫景福冀永享,夫修齡作聘元舅之家,仰慰慈親之戀”時,當(dāng)即老淚縱橫,濡濕了寫滿了祭文的明黃色絹子。
太后得知消息,更是累日難以進(jìn)食,尚不等公主大祭完成,便大病一場。
至臘月十一,公主靈柩移往陵寢,皇子自三貝勒胤祉起,至十七阿哥胤禮,皇女自十四公主起、至十六公主皆為和碩溫憲公主扶靈,文武百官、朝廷內(nèi)外命婦皆在其列,其儀制因超越和碩公主等級,而被禮部官員屢次上諫,皆被皇帝駁回。
皇帝哀悔過甚,一連三日不曾進(jìn)食,人眼看著便消瘦了一大圈,梁九功瞧著送進(jìn)去的膳食一口未動地送出來,也慌了神。
御膳房總管陳連元苦著臉道:“這樣下去,咱家這差事可沒法做了?!?p> 梁九功瞪了他一眼,“眼下誰還能勸說皇上?便是太后那里也病了。”
陳連元唉聲嘆氣地去了,梁九功正要回去伺候時,遙遙地看見一行人走了過來,眼睛一亮,匆匆迎了上去,“奴才請十六公主安。”
來人正是靖恪,姐姐離世,獨留下兩個小女兒,額涅又病中,沁心是個軟弱人,新入宮的高貴人雖得寵,但也年輕,整個永和宮竟是這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在來回奔波,“皇阿瑪呢?”
梁九功忙領(lǐng)她進(jìn)去,小聲道:“皇上三日未進(jìn)膳了,奴才這里愁得腸子都青了,還請公主千萬想想法子,讓皇上吃些東西才好啊?!?p> 靖恪走了進(jìn)去,今日她只梳了一根大辮子,辮尾綴著珍珠穗子,一身石青色衣衫映在皇帝眼中,竟恍惚是少年胤祚朝著自己走了過去,皇帝一時怔住,待靖恪喚了兩聲皇阿瑪才清醒過來,“是小十六啊。”
胤祚,不知不覺,那個孩子都故去二十四年了。
靖恪起身,“兒臣方才聽皇阿瑪喚胤祚,皇阿瑪思念六哥了嗎?”
皇帝頷首,按住微紅的眼角,半晌才啞聲道:“你怎的來了?你額涅今日怎樣?”
靖恪搖頭,“額涅不好,今早起來又嗽出兩口鮮血來?!?p> 皇帝眉間的褶皺越發(fā)地深,“可叫了太醫(yī)?”
靖恪沉聲道:“杜太醫(yī)說,額涅這是悲憤過甚,舊疾復(fù)發(fā),若要好轉(zhuǎn),也要細(xì)細(xì)溫養(yǎng),待明年春分時,才見分曉?!?p> 皇帝拍了拍自己身側(cè)的位置,示意靖恪坐下,“都是皇阿瑪不好,皇阿瑪又惹了你額涅傷心。”
這一輩子,我讓她傷心得真是不能再多了……
靖恪看向他,“皇阿瑪心中也很悲傷,兒臣身為人子,卻不能解父母悲愁,實在有感于自己的不孝?!?p> 皇帝摸了摸她的頭發(fā),“你和你六哥生得很像,宛若一對孿生兄妹,你六哥年幼時極為頑皮,但只有他在,你額涅總是開心的,所以只要你換上男裝,多在你額涅面前盡孝,她便能好些了?!?p> 靖恪看著皇帝,“那兒臣穿上男裝,請求皇阿瑪用膳,皇阿瑪也能高興些嗎?”
皇帝莞爾,“你這個孩子?!?p> 靖恪見狀,取了御膳房準(zhǔn)備的火腿雞湯來,捧著托盤跪下,“千金之子,尚知不立于危室,而今皇阿瑪身為天子,身系社稷蒼生,兒臣斗膽,求皇阿瑪不為己身、不為旁人,但為天下人進(jìn)膳,為大清列祖列宗積累下的基業(yè)進(jìn)膳?!?p> 皇帝定定看著她,這個孩子素來話少,是幾個孩子中難得一見的果毅之人,只可惜是個女兒身,他端起雞湯,溫聲道:“好孩子,難為你左右周全,起身吧。”
靖恪依言起身,見皇帝將一大盅雞湯喝下,這才退出了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