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guī)ьI(lǐng)他們?”朱允熥不解,“他們很多都是工匠,也不識字。讓我?guī)е麄冇≈菩碌膶氣n嗎?”
朱允炆暗罵自己的無知,連忙補救道:“不是讓你帶著寶鈔提舉司的所有人,而是那些管理人員?!?p> 朱允炆轉(zhuǎn)念一想,就算是那些管理人員也未必對金融特別了解啊。
“算了算了,不將他們歸于你管理了,你自己找人吧,就是要研究錢對大明究竟有什么作用。”
“這個問題可以一直做下去,就算以后你不做了,也可以交給其他人,因為這個問題對大明來說一直有意義?!?p> “是?!敝煸薀c頭應(yīng)下。
“允熞,你也是。墨東河那里的事情很重要,你去指導(dǎo)指導(dǎo)他們,告訴他們怎么整理書籍。等那邊的事完了,你也可以找?guī)讉€人幫你一起整理算書十經(jīng)中的其他書?!?p> “好的皇兄?!?p> “走吧,我們一起去太后那里用膳吧?!?p> 太后呂氏現(xiàn)在住在哪呢,現(xiàn)在住西六宮的萬安宮。朱元璋時期沒有太后,也就沒有專門為太后建的宮殿。朱允炆登基后,呂氏自己定了萬安宮作為住所,從省躬殿東邊的門出去就是萬安宮,距離很近。
現(xiàn)在不管是東六宮還是西六宮都空著呢,人丁稀少啊。
到了萬安宮,發(fā)現(xiàn)呂氏正在逗弄朱文奎,朱允熙也在旁邊看著,現(xiàn)在朱文奎大部分時間都是呂氏在照看,馬皇后無處去爭辯,只好每天也在萬安宮守著朱文奎。
不知道怎的,今天倒是不在。
“皇上來了啊,還有允熥和允熞,快過來。”呂氏沒把朱文奎放下,而是招呼朱允炆兄弟三個過去。
“允熙今天怎么沒去學堂?”朱允炆坐在太后旁邊,問朱允熙。
朱允熙抽了一下鼻子:“回皇兄,這幾日受了風寒,一直沒去?!?p> 朱允炆聽朱允熙說話到也正常,沒有嗡嗡的,看來他是好得差不多了。
“多注意休息,現(xiàn)在天冷?!敝煸蕿蓢诟懒藥拙洹?p> “我知道了皇兄。”
“皇后呢?她不是每天都往這里跑?”朱允炆又問呂氏。
“她呀,剛才匆匆忙忙跑出去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去?!眳问涎劾飵еσ?。
說起來,太后和皇后之間的關(guān)系還是蠻和諧的,婆媳之間沒有那么多亂七八糟的事。
大概是因為她們之間的年齡差距不是很大?因為馬皇后比朱允炆大七歲,呂氏比馬皇后也就大十歲,算是同一代的人。
接下來呂氏又問了朱允熥和朱允熞生活上的事。
雖然朱允熥不是親生,但呂氏對他跟朱允炆他們也沒什么區(qū)別。朱允熥對待呂氏也是孝敬有加。
朱允熥洪武十一年出生,?;屎蟮乃酪蚓褪巧煸薀椎臅r候難產(chǎn),所以朱允熥根本就沒見過自己的親生母親。朱允熥從小就是呂氏養(yǎng)起來的,這也是呂氏主動攬過來的活。否則的話朱允熥肯定由乳母照看。
吃過午飯,在萬安宮待了一會,朱允炆幾人就告退了,因為呂氏要帶著朱文奎午休了。
回到暖閣剛坐下,李元就說六部尚書來了。
“讓他們進來吧?!?p> 六部尚書進來,行過禮之后,吏部尚書毛泰道:“陛下,臣等有事要奏?!?p> 朱允炆看了看他們,臉上也不是很嚴肅,看來不是什么大事。
“講?!?p> “臣等和五軍都督商議了一下,認為軍事委員會與六部一同在內(nèi)閣決定國家大事有些不妥,希望陛下能將文武分列?!?p> “這是為何?”朱允炆有些納悶,他覺得現(xiàn)在挺好的。
“六部中許多大事與軍隊無關(guān),并不需要與軍事委員會商議,軍事委員會也是如此?!?p> “文武一體,還有泄密的風險。”
本來朱允炆還不放在心上,一聽泄密頓時就上心了,開始認真思索文武分列的優(yōu)劣。
好處當然是很多,文武分開更有助于提高效率,議事也不用那么繁瑣。但朱允炆擔心的是文武分列變成文武對立,最后變成文官打壓武人。這可是有先例的。
朱允炆將他們放在一起就是為了防止文武分裂導(dǎo)致軍官不思進取,軍中貴族偏向文官,軍隊戰(zhàn)斗力下降。
但毛泰講的也有道理。
朱允炆心里在不停的權(quán)衡利弊,“繆盛他們同意了?”
“是,他們也認為分開更好,繆都督說臣等商議事情時他們不懂,也插不上嘴,提不出什么建議,因此不反對文武分列?!?p> “這倒也是?!敝煸蕿牲c了點頭。軍事委員會商議軍事策略的時候六部尚書除了齊泰,其他人也搞不太懂。
“那行吧。你們先做一下交割,將內(nèi)閣的文件都整理好了,就分列吧?!?p> “六部尚書、左右都御史和大理寺卿仍然稱為內(nèi)閣,辦公地點改在文樓,軍委和五軍都督府的辦公地點改在武樓?!?p> 朱允炆想的是以后內(nèi)閣還要增加很多部門,分開也好,避免內(nèi)閣越來越臃腫。
仔細一想,把他們放在一起才是不合理的,從古至今至將來,文武沒有在一起的。
朱允炆不停的在心里給自己找理由,以掩蓋自己剛登基時的草率。
“臣等遵旨。”
“臣也有一事?!庇粜碌?。
“奏。”
郁新從懷里掏出一卷紙稿,道:“這是戶部擬定的商稅法,請陛下過目。”
李元從郁新手里接過來,認真看了起來。
根據(jù)朱允炆的要求,稅率最低是二十稅一,最高是五稅一,在這里面將稅累進級數(shù)分成了十級,沒有起征點,也就是說只要有收入,最低也要按二十稅一交稅。
朱允炆還發(fā)現(xiàn),商稅法里規(guī)定的繳納商稅的范圍太過狹窄,跟以前差不多,主要征收范圍仍然是關(guān)市之賦,即在交通要道、關(guān)口、港口和城門處征收商稅。商品進入城內(nèi),商家賣多少錢都不再征稅。
范圍狹窄還指征收種類太少,常有的酒醋稅、漁課、房地契稅等稅種當然在列,還加入了朱允炆說過的對手工工場出售的產(chǎn)品的征稅,除此之外再無別的類別。
由于是在交通要道征稅,累進稅率也沒有規(guī)定清楚。通常運輸?shù)呢浳锸前匆卉嚾愐?,現(xiàn)在朱允炆要求累進稅率,戶部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一車就這么多東西,怎么累進?
商稅法中只是說按十級征稅,卻沒有規(guī)定多少是第一級,多少是第二級。
朱允炆看完以后也沒有生氣,在朱允炆的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F(xiàn)在的人是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征收商稅。
就算是宋朝,征收的也是關(guān)市之賦,只不過設(shè)卡的地方多了一點,北宋神宗時有商稅務(wù)兩千多處,買撲還沒計算在內(nèi),而大明的國土比北宋大得多,卻只有四百多處稅課司局。
洪武十三年,有三百六十四所的年征稅額不及五百石米,相當于一千貫錢。宋代,年課利額一千貫以下的商稅務(wù),屬于微小型場務(wù),通常是承包給私人的,“許人認定年額買撲,更不差官監(jiān)管”。
朱允炆將草案放在一邊,對郁新道:“不合格。不過你們也別折騰了,讓你們改你們也不知道怎么改,最后朕還是不滿意?!?p> “商稅的事先暫停了吧,等朕教你們學會了怎樣征稅,在重新制定商稅法?!?p> 朱允炆決定暫時把商稅放在一邊,反正已經(jīng)過了這么多年了,短時間不改也沒什么大問題。
郁新一聽朱允炆說不合格還提心吊膽的,以為要大改,沒想到朱允炆把商稅放下了。
不過郁新也看出來朱允炆沒有放棄商稅,只是戶部的商稅法擬定的太差,根本沒有改的空間,以后要重新制定。
“誰還有事要奏?”朱允炆給了李元一個顏色,李元趕緊問道。
“陛下,臣有一事。”是嚴震直。
“是關(guān)于造紙廠的事,現(xiàn)在衛(wèi)生紙已經(jīng)開始生產(chǎn),供不應(yīng)求,是不是要擴大規(guī)模或者新建專門生產(chǎn)衛(wèi)生紙的造紙廠?!?p> “怎么擴大規(guī)模朕不是已經(jīng)告訴你了?將制作技術(shù)編制成冊,賣給商人就行了。他們會把衛(wèi)生紙買到全大明去的?!?p> “是,臣知曉。但是衛(wèi)生紙謀利甚巨,真的要賣給商人嗎?!?p> “嚴愛卿這是舍不得了?”朱允炆笑了,“之前造紙機和印刷機怎么沒見嚴愛卿舍不得?”
“造紙機和印刷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理應(yīng)讓全天下的人都能用上,但衛(wèi)生紙是生活之物,完全是為了謀利,所以臣以為可以掌握在朝廷手里?!?p> “工部的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夠多了,衛(wèi)生紙也是利國利民之物,可以讓人們更加健康,嚴愛卿就按之前朕所說的做就行,不要總是在乎這些蠅頭小利。”
“若是嚴愛卿舍不得,可以技術(shù)入股,將衛(wèi)生紙免費交給商人,但商人要拿創(chuàng)辦紙廠的股份來換,一成股或兩成股都可以?!?p> “多謝陛下指點迷津?!?p> “還有玻璃一事要向陛下稟報,上個月玻璃廠已經(jīng)成立了,前幾天造出了第一塊玻璃,不過工匠們一激動給摔碎了。”
嚴震直說到這里有些生氣,“臣從未聽說過如此剔透的琉璃,陛下真乃神人也?!?p> “已經(jīng)造出來了?”朱允炆很欣喜,這又是一件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