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名名叫劉大石的盜賊首領(lǐng)走出寨子大堂之后,俯身門口的趙靖突然暴起,拎起手中鋼刀,狠狠劈了過去。
劉大石落草為寇多年,雖然武力強橫不到哪里去,但那么多年的亡命生涯卻鍛煉出了他狗一般靈敏的嗅覺,當趙靖那一刀劈過來之時,劉大石下意識的往后撤了一步,右手順勢一揚,抽出了別在腰間的鋼刀。
兩刀相撞,巨大的力道摩擦出一陣火花,劉大石被震得手臂發(fā)麻,有心求救,但趙靖來勢洶洶,卻不給他開口的機會。這時,門口的動靜也引起了寨內(nèi)眾人的注意,紛紛向這個方向移動過來。
趙靖欺身而上,根本不給劉大石反應(yīng)的機會,一連劈出三刀,兩刀震飛劉大石手中鋼刀,第三刀斬過了劉大石的脖子。這一切發(fā)生得太快,當劉大石頭顱自空中翻滾而下的時候,他都沒有看清趙靖的面目。
噴涌而出的鮮血淋了趙靖一身,但趙靖卻沒有在意這些,因為大堂內(nèi)的高手也殺到了。
首先出現(xiàn)在趙靖眼前的是一個彪形大漢,光著上身,借著四方傳來的火光,趙靖甚至能看到他一身黝黑的皮膚與充滿爆炸力的肌肉。此時的他,手中提著一雙金瓜錘,沖出大堂,看清眼前的景象之后,心中吃了一驚。
劉大石的實力再不濟,好歹也是這寨中的三當家,平日間自然有些不為人知的手段,但即便是這樣,來人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就斬下他的頭顱,而且從始至終劉大石都來不及發(fā)出任何聲音,可見,來人的確是個扎手的點子。
若放在平時,惹上這樣的人物,即便是搭上劉大石的性命,大漢也會能不招惹就不招惹,但今日卻是不行了,因為來人直接沖進了寨子,很明顯他的目標不僅僅是劉大石,還包括了這寨中的所有人。
所以,大漢不會委曲求全,只有殺了這個人,他們才能活!
大漢在剎那間便想通了各種厲害關(guān)系,提著手中金瓜雙錘,就掄了上去。
而此時,趙靖剛剛將劉大石斬首。
面對這出其不意的一錘,趙靖沒有閃躲,反而借著斬殺劉大石的勢頭往前一步,向前又劈出一刀。這一刀,不僅是趙靖這些時日以來歷練所得,更是在生死之間突然爆發(fā)出的一刀,所以這一刀的攻勢比之前更為猛烈。
但是,當這一刀劈在大漢手中的金瓜錘上之后,并沒有收到預(yù)期中效果。大漢的身形只是微微的晃了一下,金瓜錘往下一壓,便將這一刀擋了回去。
趙靖心中驚異,卻不知大漢心中更為吃驚。
先前在聽到趙靖與劉大石的打斗聲之后,大漢在剎那間便明白發(fā)生了什么。是以,大漢從大堂中躥出的時間雖短,但也算是蓄勢待發(fā),大漢對這一擊極有信心,即便不能一錘擊斃來人,讓他受些傷總還可以的吧!
但當兩人交手之后,大漢瞬間便拋除了之前的想法,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不但沒有一擊得手,反而在這次交手中隱隱落了下風!
來不及細想,大漢體內(nèi)氣機暴漲,掄起的金瓜錘隱隱有風雷之聲,勢大力沉,招招兇險,單從此時來看,大漢已至明心境,不管放在何處,這在一眾盜賊之中已經(jīng)算得上是有名的高手。
而此時的趙靖,雖得見光神髓,隨時都可以步入明心境,但終究差了一線。所以面對大漢這波極強的攻擊,趙靖沒有選擇硬抗,身形微微后撤,手中鋼刀卻往前一遞。這刀的力道并不算不得如何之大,但意圖卻極為出奇。
這一刀,趙靖將刀從肩上穿過,做了一個挑的動作。當接觸到金瓜錘之后,趙靖又微微一撥,這金瓜錘便偏移出去,傳遞過來的力道卻極小。而此時,大漢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雙錘之上,金瓜錘往一邊偏移出去,大漢頓時失去了重心,心中暗道不好,為了不失去先機,大漢只能放棄了這只錘子,任其脫手而出。
大漢雙手握錘,趁趙靖尚未調(diào)整身形時,往趙靖腰間掄了過去。
趙靖心中暗笑一聲,右手將鋼刀微微一翻,便將用于背負劍匣的帶子割斷,左手按在劍匣之上,拄在地面上,雙腿一蹬,趙靖便騰空而起,躲過了這險之又險的一錘。接著身體翻轉(zhuǎn)的力道,趙靖右手往下一斬,便將大漢的頭顱斬了下來。
而大漢的尸體,卻隨著錘上的力道飛了出去。
當趙靖將要落地那一瞬間,異變突生。
有一柄劍,如毒蛇一般,閃爍著幽冷的寒光,刺向了趙靖的左手。這一劍極為陰狠毒辣,抓的時機也十分恰當。趙靖剛剛將大漢斬殺,正是心神放松之時,全身的重心又放在左手之上,這一劍沒有選擇趙靖的要害,看似愚蠢,實則狠辣至極!
這一劍只要得手,暗中出劍之人必然得勢不饒人,而趙靖在重傷之下又無力還手,自然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最為重要的是,按照趙靖此時的處境來說,攻擊他的左手,得手的幾率極大!
趙靖似乎猜到了這一點,在大漢頭顱飛出去那一瞬間,一腳踢在頭顱之上,堪堪擋住了那一劍。凜冽的劍氣剎那間便攪碎了大漢的頭顱,微微停頓,又繼續(xù)刺了下去。此時,趙靖已經(jīng)落地,雖然堪堪躲過這一劍,但呼嘯而來的劍氣還是刺傷了他的手臂。
趙靖吃痛,也不惱怒,回身一刀,將這一劍擋開,在這個錯身的瞬間,趙靖看清了來人的面容。
這是一個書生。
或者說,這是一個書生打扮的人。頭戴青巾,身著一襲藍色儒袍,年紀在三十歲左右,身形消瘦,看上去很平常的一個人。若是忽略了他手中那柄閃爍著寒光,如毒蛇吐信一般的長劍,趙靖根本不會將之與先前偷襲之人聯(lián)想起來。
這讓趙靖心中極為氣憤。一直以來,趙靖眼中的讀書人,就應(yīng)該向趙暄那般光明磊落,為國為民,豈是如眼前之人一般與盜賊同流合污,荼毒鄉(xiāng)里?
此人想必就是之前劉大石口中的王秀才,當門口發(fā)生異變之時,大漢想也不想便沖了上來,一心要將那不速之客擊斃。而這王秀才,卻一直隱藏在陰暗之處,即便是大漢與趙靖纏斗之時,他依然沒有出手的意思,一是因為情況尚未明確,二是此人心中未必沒有存了以下犯上的心思。這伙盜賊,能有如今之威勢,恐怕也少不了此人平日間的謀劃之功。
飽讀圣賢書,卻不知為民造福,反而貽害千里,這樣的人要比那些粗魯殘忍的盜賊要可惡百倍,當真該殺!
趙靖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先前襲殺劉大石與那壯漢,皆是在一氣之間完成,行云流水,但這已經(jīng)是他的極限了,接下來,可還有一場惡戰(zhàn)呢,提不起氣來可怎么行。
趁著趙靖換氣的時機,那藍袍書生又刺出一劍,目標卻是趙靖心口。長劍在月光的照耀之下,閃爍著幽冷的光,忽明忽暗,但這一劍的決心似乎異常堅定,就是要將趙靖的胸口刺穿。當趙靖抬起鋼刀格擋之時,卻發(fā)現(xiàn)對方不過是虛晃一槍,那藍袍書生沒有選擇與趙靖硬碰硬,而是往旁邊一閃,側(cè)身而過,長劍直指趙靖咽喉。
幽冷的劍意似乎已經(jīng)刺破了趙靖的皮膚,只要長劍再往前輕輕一送,就能立時要了趙靖得命。但藍袍書生心中卻沒有半點喜悅的感覺,因為他赫然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無法刺出那一劍!
當藍袍書生側(cè)身之時,趙靖體內(nèi)浩然的氣機已經(jīng)鎖定了他手中的長劍。那一刀雖然劈在了空處,但趙靖卻順勢往左一拍,刀身便拍在藍袍書生提劍的手臂之上,藍袍書生吃痛之下,手臂疲軟無力,只能后撤數(shù)步方才減少趙靖的攻勢。
這一下,藍袍書生便吃了個不小的暗虧,心中也是十分震驚,尤其當他看清趙靖的面容之后,心中徒然生出一股自慚形穢而又嫉妒非常的感覺,這么年輕,便走到了這個地步,你可知我王某人走到今日,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與艱辛!
趙靖自然看到了藍袍書生臉上的復雜神色,心中卻是不甚在意,在其后退之時,趙靖緊逼不放,一個轉(zhuǎn)身,左手一拳砸在藍袍書生的額頭之上。趙靖的左手先前雖然受了傷,但這一拳的力道依舊不小,藍袍書生頓時覺得頭昏腦漲,眼冒金星,腳下踉蹌著又連退了數(shù)步。心中對趙靖的忌憚又提高了幾分。
同時,藍袍書生心中也在大罵劉大石,若非你不聽從王某的囑咐,放任大魁下山,寨中焉有今日之禍!到底是些低賤淺薄的賊子,爛泥扶不上墻!
多思無益,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想辦法解決此人。
當趙靖突然暴起,一連斬了兩名盜賊首領(lǐng)之后,寨中的盜賊在心膽具裂之下,甚至生不起半分反抗的心思,便向四方逃命去了。終歸是些烏合之眾,即便平日間過慣了刀頭舔血的日子,但只要沒了主心骨,便是一盤散沙,難堪大用。
于是,藍袍書生現(xiàn)在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局面,與趙靖纏斗多時,竟是沒有一人前來相助。藍袍書生心中自知,單憑一己之力,想要正面擊敗趙靖的幾率小得可憐。可若是就如此逃走,趙靖的氣機已經(jīng)牢牢鎖定了他,讓他無處遁形,根本不給他半點機會。
可真是個難纏的小子!
藍袍書生心中暗罵了一句,心思流轉(zhuǎn)之間,卻是想到了一個絕佳的妙計!
藍袍書生氣機暴漲,轉(zhuǎn)身便跑,往后山直掠而去。
趙靖見狀,急忙背起劍匣,往那個方向追了過去。
兩人一逃一追,就這樣在山間起起伏伏,轉(zhuǎn)眼間便消失在深林。一路上,趙靖都沒有放棄出手,但只有在他出刀之時,藍袍書生才會象征性的出手抵擋一下,讓自己不至于被趙靖斬殺。在某些時刻,趙靖甚至將拳頭砸在了他的后心,或者踢在了他后頸,但藍袍書生只顧往前逃命,并不與趙靖交手。趙靖的氣機雖然比藍袍書生更加飽滿,腳力也更好,但卻招教不住藍袍書生不要命一般的逃竄,只能被藍袍書生吊在身后。
不得不說,這藍袍書生的命可真硬啊,常人要挨上趙靖這幾下,恐怕早就被打得半死,但藍袍書生雖說也是全身浴血,但心神卻異常清醒,還能借助地形來躲避趙靖的攻擊。
這也讓趙靖心中警鈴大起,直覺告訴他,藍袍書生的這一舉動實在太過詭異,只是不知他還有什么底牌,竟能沉得住氣!有心就此放棄,但想想山下村民們的慘狀,趙靖心中就怒火叢生,心中殺意更甚幾分。
不久,當兩人來到一片山谷中時,藍袍書生停了下來,趙靖見狀,心中暗道一聲不好,就要往后撤去,但為時已晚,此地突然風云變色,一陣山搖地動之后,突然有喊殺聲響起。趙靖定睛一看,這才發(fā)覺此處乃是一處古戰(zhàn)場,不知道多少年前,有人族大軍在此處與幽冥大戰(zhàn),即便相隔的時日過久,此地依舊陰氣沉沉,厲鬼陰魂終日不散。
當趙靖與藍袍書生闖入此地后,立馬喚醒了此地的英靈,昔日大戰(zhàn)盛況,再次浮現(xiàn)出來。
大戰(zhàn)中,有身披玄甲的人族大能,氣吞天下,一劍便斬去一座山峰;有身高數(shù)丈的幽冥,渾身魔霧繚繞,駕馭著魔龍,身后血海滔天。兩方人馬廝殺得極為慘烈,戰(zhàn)場很快便堆積起了尸山,到處是斷臂殘肢,那些平日間能一氣御劍過千里的強者,逐漸的被無數(shù)的幽冥所耗死,最后被分而食之。
天空之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道巨大的裂縫,銀河都從天上倒垂下來,無數(shù)的生靈就此被淹沒;大地也搖晃起來,那些高聳的山峰逐漸消沉下去,又翻滾起來,大地上也出現(xiàn)了裂縫,天旋地轉(zhuǎn)之間,灼熱的巖漿從地下噴薄出來,那些幽冥,或隨銀河從天而降,或隨著巖漿殺了出來,源源不斷。
而那些人族的強者,依舊悍不畏死,率領(lǐng)人族大軍,駐守在此地,即便很快就被幽冥所包圍,卻依舊一步不退。
整個天下都籠罩在這樣一種可畏可怖的氣氛之中,極為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