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知道田老漢在鎮(zhèn)上有一間鐵匠鋪,想必還有生意要招呼,就要和田老漢告別返回田李村。田老漢卻表示自己今天的活計操持完了,正要回家,于是幾人一路同行。
消息總是比人走得快。
就在李泉他們四人還在返程的路上,村正田中已經(jīng)知道了這個消息。他坐在自己的庭院里喃喃咒罵:“本來就是看中了這家破落戶幾畝田地,想花點小錢收過來,可是這個姓高的婦人像看著寶貝一樣不肯吐口,要是淹死他這個孩子,她家辦喪事時候我也能想點辦法,又讓田老頭撈上來了。弄點雜藥,他病還好了,又跑到孫掌柜那里這一番折騰,還對了老頭的眼,這還不好再暗中下手了。幾畝爛地倒是小事,面子不能丟??!”
這時,他身邊站著的一位青衣小帽,仆從打扮的猥瑣中年男人接話了:“大舅子,既然他們敬酒不吃吃罰酒,想辦法把他們送進(jìn)打牢不就是了,到那個時候,還不是想圓就圓,想扁就扁,一切都聽你的擺布?”
田中聽了精神一振:“嘿嘿,要真是那樣,我可就不是光要地了……”
可是他又耷拉下頭,喪氣的說:“這也抓不著他們的把柄啊,他們老實本分從不惹事,租傭調(diào)也沒誤過,怎么能送進(jìn)去呢?”
那人哈哈一笑,很是自得:“一看你就是只知道下死力,也不知道這幾年的村正怎么當(dāng)?shù)?,要不是看在你妹妹份上,你這村正我是不會給你擔(dān)保的!”
田中獻(xiàn)媚的訕笑:“啊呀,妹夫,誰能趕上你的心肝,我知道你沒少維護(hù)我,我心里有數(shù)。再說了,我要是有你的本事,我還在這里當(dāng)什么勞什子村正,我也去李老爺家當(dāng)三管家了?!?p> 那人聽了此言很是受用,這才低聲對田中交代起來。
李泉四人走進(jìn)村子的時候,田中正在街頭候著呢,還不只是一個人,手里牽著一頭老黃牛。
遠(yuǎn)遠(yuǎn)的田中就嚷嚷起來:“高娘子,聽說你們?nèi)ユ?zhèn)上了,孫掌柜對你們不錯呀,那可是個貴人,有他關(guān)照,你們可就有福了。”
李泉按下心中的厭惡,走在母親前面,跟田中打招呼。田中也不多說,把牛韁繩遞給李泉,笑嘻嘻的說:“小子,小心別讓這個畜生把你拉跑了?!庇洲D(zhuǎn)過頭對高氏說:“早幾年給你們分田的時候,就應(yīng)該分給你們牲口,這都是朝廷的恩典,不要錢的。只是一直沒有,這不,前幾天縣里的張司戶才給幾個村子分配了幾頭牛,咱們村就這一個,我給你們牽來了?!?p> 高氏雖然心里納悶,覺得事出反常,但是也看不出什么不對的地方,和李泉一起道過謝,牽著老牛進(jìn)了院門,田老漢也先回了自己的家。
雖然摸不清田中背后有什么壞腸子,但是藥費(fèi)的事情了解了,孩子又受到孫掌柜的青眼有加,高氏十分高興,更是堅定了好好培養(yǎng)李泉的決心。于是拿出筆墨紙硯,督促李泉溫習(xí)這幾天拉下的功課。
晚飯的時候,沒在吃小米飯,而是色澤黝黑吃著十分牙磣的面條,田婷管這個叫“湯餅”,胃口大開的吃了兩碗。李泉卻有些難以下咽,覺得面條比應(yīng)該是這個口感??!高氏又逼著田婷喝了一碗面湯,說是“解解毒”,李泉更是詫異,還沒等說出自己心里的疑惑,就聽院子里響起急促的腳步聲。
嘩啦一下,門被推開了,田老漢和另外一個年輕一點的農(nóng)夫打扮的男子走進(jìn)了屋子,沒等高氏起身,田老漢就急迫的說:“高娘子,田中給你家的牛,是病牛,他這是要害人?!?p> 旁邊那人補(bǔ)充道:“今天下午我親眼見他從張屠戶哪里把牛牽出來的,是田中的那個妹夫從縣里拉來找張屠戶宰殺的?!?p> 李泉的記憶里,知道這位叫李二,也是本村人,有一身木匠手藝。
聽聞此話,高氏也顯得很著急,很快接話:“那這頭牛的農(nóng)籍勾銷了沒有?”
原來,自從西漢末年,牛耕被推廣以來,作為重要的生產(chǎn)資料,耕牛歷來是重點保護(hù)對象,有時甚至比人還受重視。歷朝歷代都禁止無故殺牛,通常只有當(dāng)牛老、病、傷、殘等不能耕地了才可以殺掉吃肉,還必須要經(jīng)官府批準(zhǔn)。因此耕牛都是在官府備案入籍的,誰家有牛,什么狀態(tài)都有據(jù)可查。耕牛的繁衍,甚至是官員的政績。在隋朝開皇年間,為了恢復(fù)國力,提高糧食產(chǎn)量,在建立貌閱制度,也就是身份證制度的時候,更是把部分耕牛和田地合并在一起登記造冊,分配給農(nóng)戶。但是這個好處不是白得的,分到牛的農(nóng)戶要負(fù)責(zé)保證耕牛的健康,如果發(fā)生丟失、死亡,這戶人家是要受到刑罰的。
高氏所說的“勾銷農(nóng)籍”,就是因為各種原因,批準(zhǔn)殺牛或是報備耕牛走失的合法手續(xù)。
田老漢趕忙回答:“就是因為這個才這么急來給你們說,李兄弟聽張屠戶講,這頭牛是縣里從黃家店村子收回來的,原主上報,說是牛拉稀不止,恐怕是得了腸辟??h里收回之后,還沒來得及勾銷農(nóng)籍呢。張屠戶不殺,說是見到文書才敢下刀,田中本來說今日過晌就去縣里辦文書,可是又把這頭病牛分到你們手里?!?p> 高氏聞言沉默了片刻,這才對田鐵匠和李木匠表示謝意,送他們出門。直到門外,李鐵匠才說,如果高氏去找田中退牛,不要說自己來過,高氏鄭重的答應(yīng)了。
高氏送走田、李兩個人回來,眉頭緊皺著對李泉說:“去年圣人下詔由禮部尚書牛弘大人主持,改先皇《開皇律》為《大業(yè)律》,今年推行。上個月,縣里的書辦還來村子里宣諭過,我也給你講解了十八篇大業(yè)律,你還記得“廄牧”篇吧?
李泉這才明白了田中的險惡用心,根據(jù)《大業(yè)律》的“廄牧”篇規(guī)定,養(yǎng)死耕牛的,最高刑罰是杖六十,徒九百里。也就是說,要揍個半死,再發(fā)配到九百里外為朝廷無償做無期苦工,什么時候能,就要等著天下大赦了。自己這小身板,不說能不能禁得起六十板子,就算是不打,發(fā)配到九百里外,這個家不就散了?
李泉這個時候再也壓抑不住,對田中起了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