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匡扶唐史

第十三章 陋室銘文揚清名(7)

匡扶唐史 細讀唐詩 2400 2019-12-31 23:44:04

  .2漢虜未和親,憂國不憂身——烈士后代楊素的報國情懷

  紅樓夢中的林妹妹曾經寫過一組詩來贊美歷史上的奇女子,其中有一首寫紅拂女:長揖雄談態(tài)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尸居余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被林妹妹形容為只不過比死尸多了一口氣的楊公,就是當時權傾朝野官拜丞相爵封越國公的楊素(妹妹罵人嘴挺毒?。?磥項钏匾餐Φ姑梗坏患t拂女給帶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還被曹雪芹先生調侃了一把。

  “紅拂夜奔”的故事大家很熟悉了:后來成為大唐凌霄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衛(wèi)國公李靖,去拜訪楊素,在楊府不卑不亢侃侃而談,在楊府中那位負責拿拂塵趕蒼蠅穿紅衣的侍女(也有說是侍妾)的眼中就是“長揖雄談態(tài)自殊”。于是美人看出了李靖雖然現在屈居人下,但素質全面,將來一定大有前途,是個績優(yōu)潛力股,這就是所謂“美人巨眼識窮途”。她偷偷問明白李靖住的酒店,晚上就跑來找李靖,李靖感動之余,就問紅拂女,你離開楊素就不怕他報復你嗎?就不留戀他的身份地位嗎?回答曰:尸居余氣楊公幕——他不過就是比尸體多了一口氣,有什么可怕又有什么留戀呢?于是后人評價:豈得羈縻女丈夫。

  不管這個傳奇故事有幾分可信性,但對楊素的評價確實是冤枉的。楊素絕對是一個文武全才,隋文帝楊堅曾經在公告天下的詔書中稱贊他“談文則詞藻縱橫,論武則奇謀迭出”,這個評價倒是十分中肯。

  一、楊素之文

  以文來說,他的詩在精警凝練之中,有一種勁健質樸的氣息?!端鍟分械脑u價是“詞氣宏拔,風韻秀上”,一改當時所流行的齊,梁輕薄淫靡的詩風。據說是曾經有文集十卷,但后來流傳下來的不多。當然,不僅僅是做詩,他的書法很好,尤其草書和隸書更是飄逸瀟灑。此外,他的文筆也很好,不僅僅是尋章摘句的酸秀才,在楊堅沒有篡周之前,楊素就已經很受周武帝的重用,常命楊素起草詔書,他不用打草稿,下筆就寫,其文立成,而且詞義兼美。

  除此之外,楊素膽大心細而且口才好善于言詞,有一個例子就能說明。楊素的父親楊敷,在北周和北齊的戰(zhàn)爭中戰(zhàn)死了——這也就是我為什么說他是烈士后代的原因——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估計和《集結號》中谷子地的兄弟們一樣,明明是烈士,卻給整成了失蹤。楊素自然不爽,當周武帝執(zhí)政后,他上表申請烈士后代,未獲準許,但楊素卻幾次三番連續(xù)上訪,把皇帝搞煩了,下令要殺他。楊素毫無懼色,高聲而言:“臣事無道之君,死其分也。”武帝被罵為無道昏君,不但不加怒,反而覺得楊素敢做敢為是個人才,于是就赦免了他,并且給楊素的父親追封,最重要的是逐漸對楊素逐漸加以重用。

  在這件事上,楊素一是心細,看出了武帝是胸懷大志的英明君主(事實也是這樣,如果不是周武帝短命,統(tǒng)一天下是早晚的事,更不會有隋文帝這一號了),非常愛惜人才。通過上奏請恤,顯示了自己的孝心,即使觸怒武帝,也不是非死不可的大罪,何況越是有志向的君主越是要收攬人心,不會輕易背上一個濫殺無辜的惡名。

  二是膽大,激起周武帝的怒火之外還要火上澆油,再痛罵一番。即便是有人能和楊素一樣心細,但敢不敢這樣付諸行動還真的要考慮考慮。

  三是巧于言辭,一句豪言壯語,表現出自己的膽氣和才能。其實他的父親到底是不是烈士已經不重要了,之所以能受追封,都是自己兒子的功勞。還有一點更值得玩味,楊堅在周武帝執(zhí)政之前可沒敢這么折騰,因為那個時候是睚眥必報的宇文護掌握著大權。楊素也是一個很識事務的人啊!

  這句慷慨激昂的“漢虜未和親,憂國不憂身”來自他的一首出塞詩。當時是開皇十八年,突厥侵犯邊境,文帝命楊素任靈州道行軍總管,出塞討之,這首《出塞詩》應該是那個時候寫的。原文是:

  漢虜未和親,憂國不憂身。

  握手河梁上,窮涯北海濱。

  據鞍獨懷古,慷慨感良臣。

  歷覽多舊跡,風日慘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絕四鄰。

  樹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陰山苦霧辰。

  雁飛南入漢,水流西咽秦。

  風霜久行役,河朔備艱辛。

  薄暮邊聲起??诊w胡騎塵。

  和一般的出塞詩總是喋喋不休地抱怨邊塞條件艱苦啊,士兵們想?;丶铱纯窗。ㄑ酝庵饩褪巧霞壴摑q工資發(fā)紅包了)不同,楊素的開篇,用一句詩十個字,交代了出塞的原因和自己的思想認識。本句“和親”的意思不是普遍理解的“以美女換和平”,把皇帝的真女兒或者假女兒嫁給夷族,而是指兩國彼此友好親善。這句是說敵國不和我們睦鄰友好,現在邊境有了戰(zhàn)事,我只擔憂國家的安危,不會顧忌個人的得失。

  然后又是十個字——握手河梁上,窮涯北海濱——楊素就把鏡頭切到了塞外。握手河梁上是描述了送別的情景,據傳漢朝的李陵在寫給蘇武的詩中有“攜手上河梁”的句子,后以“河梁”借指送別之地,窮涯的本意就是直至水濱。這句是說大家依依惜別之后,楊素義務反顧奔赴前線。兩句詩二十個字,無一字多余,敘事、抒情、送別、赴邊,這些都交代清楚之后,為后面的塞上感慨確定了“國”的高度和“忠”的基調,再說什么,你也不能評價他是有畏難情緒,只能為他的報國情懷而豎起大拇指——那怕是違心的。

  楊素還覺得不過癮,又來了一句“據鞍獨懷古,慷慨感良臣”。據是按著的意思,按著馬鞍可不是把馬鞍扔到地上按著,是騎在戰(zhàn)馬上。人不下馬馬不卸鞍,說明戰(zhàn)斗很緊張,就在戰(zhàn)斗的間隙,楊素在那里好整以暇地懷懷古,說明戰(zhàn)況一切盡在掌握,真是儒將氣度,名將風范。

  這個場面已經很拉風了,他還要交代一下懷的是什么人——慷慨懷良臣。那意思就是,我不是抱怨什么,也不是想著溫暖的小家,我腦海里嗖嗖閃過的都是黃繼光董存瑞那樣的英雄人物——這是我瞎掰,他當然不知道這兩位無產階級戰(zhàn)士。他想到的是衛(wèi)青、霍去病那樣的傳奇名將——這是有根據的,楊素的出塞詩寫了兩首,另外一首中有這樣的句子: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冠軍指漢名將霍去病,霍去病曾因征匈奴的軍功封冠軍侯;長平指漢名將衛(wèi)青,因出擊匈奴,屢建功勛,官至大將軍,封長平侯。后面的詩句就按照一般出塞詩的套路寫了,以景抒情,比興兼用,雖然不俗,倒也不是那么驚艷。只是開篇的這三句詩,氣勢雄渾,慷慨激昂,既向天下人宣揚了自己對國家的忠義,又塑造了自己指揮若定的高大形象,確是高手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