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家長都自以為很了解,老張也是。
但一路陪著孩子長大,卻發(fā)現(xiàn)對孩子越來越看不透,距離也是漸行漸遠。
有點像盲人摸象,有的覺得大象是一堵墻,有的覺得像一根柱子,有的覺得像蒲扇,有的覺得像草繩。
我們在不同階段,不同角度,看到了孩子不同的側面,覺得孩子是自己看到的樣子,主觀的認為,孩子應該走什么樣的道路,往哪個方向發(fā)展。
在孩子面前,家長自帶優(yōu)越感,孩子嗎,就該聽家長的,家長錯了怎么辦?必然招致孩子的反彈。
家長說的對又怎么樣?一樣會反彈。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相信不相信,從青春期往后,孩子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家長對孩子能夠施加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孩子會按照他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前行,所以,有些家長看上去很可憐。
老張和妻子都是老師,都是師范大專畢業(yè),90年代初的大專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智力不上不下,也學過教育學、心理學課程。但兩人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的就是束手無策。
很多人會說這樣的話:你們倆都是大學生,還是老師,孩子差不到哪里去?
說這話的邏輯大概是,你倆不笨,還懂教育,孩子自然照顧得好。
事實是,老張兩口子的感覺就是力不從心。
家長對孩子,永遠是不放心,對孩子的能力不信任,總覺得沒有自己的參與孩子會走彎路。老張心里也一樣放不下,隨之而來就是著急上火還窩火。
其實這樣也不好。如果是聰明的家長,首先就應該尊重孩子,這是建立與孩子良好溝通的前提。
尊重孩子的選擇,即便你不認同,也得尊重,家長在尊重的前提下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這是正常的溝通方式,當然不一定有效,那就順其自然。
孩子是怎樣的實際情況,家長可能看的清楚,但潛意識里不一定接受,這也是造成分歧的原因之一。
孩子長大了,其實就不是你的了,他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不屬于家長的私有財產(chǎn)。
所以,家長首先得把孩子看成獨立人格的人,再施加影響,會好很多。
張小楊從高中開始,已經(jīng)脫離了老張兩口子的掌控。可能他覺得自己有學音樂的天賦,不需要按部就班學習文化課,在別人拼死拼活努力學習文化課時,他想努力讓自己表現(xiàn)得輕松一些,也掩蓋一下自己就是努力學也未必能學得好的事實,但這種心態(tài)能跟父母交流嗎?不能。
家長要的是結果,覺得張小楊如果努力學習文化課,智力水平不會差,高考時文化課才有競爭力,可張小楊放棄了,他不愿這樣堅持,這就難辦了。
張小楊在高中選擇了張揚的姿態(tài),除了學習不用功,別的方面都挺積極,學校有演出他積極參與,出功出力不圖報酬,班級有活他也主動去干,被老師敏銳地發(fā)現(xiàn),封他做勞動委員,同學之間有矛盾他也出面調解,調解不了就被拖累挨老師批評。
在不同階段不同場合,張小楊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自我。老張很被動,被動接受的感覺確實糟心,但你總得給孩子一個希望,讓他有目標有動力有理由去奮力爭取。
藝考是一個出口,那就藝考好了。不管未來如何,努力去做就是。
今天上午,老張的一個同事跟他說,你看看我給孩子寫的一封信。老張說,你以前不是寫過一封嗎?那次是老林的孩子在高三時,突然不想去上學了,孩子是女孩,成績還不錯,就是不愿去上學了,在家待了一個多月,把老林愁的要命。
這次是因為,孩子在上海最出名的大學研究生要畢業(yè)了,在找工作時有了分歧。孩子想上江蘇一個縣級市的一家電競公司,管吃住,月薪4000元。老林希望孩子考當?shù)氐墓珓諉T或者事業(yè)編之類。當?shù)赜姓撸?85、211等名校畢業(yè)生來當?shù)鼐蜆I(yè),免筆試,直接面試,待遇優(yōu)厚,按引進人才來做。
若是到文海市就業(yè),公務員、事業(yè)編身份,就業(yè)就能拿4000多元,轉過年了就5000多了,四五線地級城市,比江蘇那家不上線的城市要好很多。
老林的想法,名牌大學的高材生,有條件有能力找到起點高一點的工作,在一二線城市,或者偏遠一點,月薪也得8000起,一個月4000塊在哪個城市也養(yǎng)活不了自己,何況,還有未來。
可工作就是做不通。老林和妻子產(chǎn)生了分歧,妻子說不能松口,絕對不能同意;老林則說,尊重你選擇,但要考察一下這個公司,同時報名參加當?shù)氐拿嬖?,多給自己留個選擇空間。
老林給孩子寫了這封信,跟孩子闡述觀點,實在沒辦法了,才選擇這樣去影響孩子。
遇到這種事,當家長的該咋辦?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孩子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事情,需要引導、梳理,再說了,家長就能說自己一定對嗎?
家長肯定周全一些,可是孩子喜歡不一樣的生活,你會選擇怎么做?
這是天下父母都要面對的一道考題。
老張另一個同事的孩子,前幾年山東大學畢業(yè),學的政法專業(yè),畢業(yè)后,背著一把吉他上廣州了,哥就喜歡唱歌,世界那么大,趁著年輕去逛逛,這幾年漂到上海、BJ,孤身在外闖蕩。
總歸是孩子自己的選擇,二十多歲的年紀,熱血奔涌的時候,你能說孩子的選擇不對嗎?輪到自己頭上,都傻眼。
可憐的是父母,父母都想孩子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體面的工作,哪怕掙不到很多錢,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自己可以放心??珊⒆舆x擇去“流浪”,也只能隨他了。
人生十字路口多,真正重要的有那么幾個,升學、就業(yè)、結婚等等,你能看得見的憧憬,可這些跟年輕人講不通啊。
代溝嗎?是,也不完全是。
我們的孩子是堵墻、是蒲扇、是柱子,都能理解,可家長是啥?孩子卻不會去管。
老林的信我不能公開給大家,這是個人隱私,老張看了難受得要命。人到中年,活得不如狗,老張、老林此時的內心大致是這樣的。
時代不一樣了,我們接受的教育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不同,讓孩子聽我們的話是苛求,可我們該如何?
老張妻子有句話:是我們一開始就沒有嚴格,以至于后來他不習慣我們的嚴格。教育學上是有這么一說。好像也不是,你從小就把孩子固定在條條框框里,將來他就一定會按照條條框框去思維嗎?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孩子時時處處在接受外界信息,這種信息量的注入,不是一個兩個框框就能限制的住的。
有些底線必須讓孩子知道,老張的底線是不吸毒、不犯法,重復很多遍讓孩子知道,不要喝陌生人的飲料,不抽陌生人的煙、不單獨到遠離人群的地方去……
張小楊要去濟南參加藝考集中培訓了,老張兩口子心里有些擔憂,也有些釋然,文化課學不好,專業(yè)能學好也好啊!起碼將來有個一技之長。
今年的藝考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滯后了,老張接下來想先說說陪伴藝考的經(jīng)歷,有能借鑒到的經(jīng)歷最好,回頭再交流孩子教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