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日常系戰(zhàn)神

第5章 課業(yè)

日常系戰(zhàn)神 我種一棵樹 2233 2020-04-21 22:06:00

  上午九時三十分,大堂教室。

  張咸樂坐在座位上,右手捏著一支小炭筆,抬頭看一下前面的白板,把趙師寫下的算術題目抄錄下來,寫到自己的算術冊上。

  寫下了五道題目,是塾師布置的今天的堂外算術課業(yè)。

  抄錄完畢。

  張咸樂審視一下頁面上的五道算術題目,發(fā)現并不難做,略思考了一下,便解開大半。

  “這幾道題目,剛才趙師在講授算術課的時候,都講解到,不過,要舉一反三,需要靈活運用一下?!?p>  “就現在做完,把它解決吧,不必帶回家,另外找時間做。這樣,不會妨礙自己去做好玩的事情。正需要時間去培養(yǎng)自己的天賦卷軸圖畫呢。”

  趙文俞講授算術之后,布置幾道算術題目,讓學生們做,當作堂外課業(yè),是一種慣例了。并不需要馬上完成,留足一天時間,只需在下一次算術課開課的時候提交,便可。

  今天的題目不難。

  一會兒的時間,趙小喬解開了三道題,左手輕按著算術冊,右手捏著小炭筆,刷刷地寫下解答過程、答案,接著,又開始解答剩下的兩道題目。是一種快樂,很有成就感。

  張浩,張強,張小侯,還有幾個擅長算術的學生,一手捏著小炭筆,也刷刷地解答題目,能在堂上做完課業(yè)。

  對于不擅長算術的學生,看著抄錄下來的幾道題目,兩眼有些抓瞎了。

  看題。

  前面三道題目,趙師結合常樂村的實地情況,分別用雞、魚、稻谷舉例,出題:假設知道一些數目,又知道一些不直接、間接的數目,在一定的條件下,要算出一些未知的數目。

  三道算術題目,題目中的實物、數目、條件等要素,對于在村子里生活的小孩子們而言,再熟悉不過。

  只是,腦子轉了一下、兩下彎,就有些不知所措了,這是不擅長算術的學生們的窘境。在短時間內,在教室堂上,一時之間,是解決不了的。真是堂外課業(yè)。

  只好帶回家,請教各自的爹娘,或者請教課業(yè)優(yōu)異的學生,幫忙解決。

  張咸樂作為一個課業(yè)優(yōu)異的學生,平時也有小孩子上門請教,輔助完成課業(yè),當然,并不限于算術這一門的課業(yè)。

  不過,上門請教的小孩子,都是與他關系較好的,像張小侯,兩家的關系也較近。

  刷刷地寫下前面三道題目的解答過程、答案。

  “后面兩道題目,與接下來的課業(yè)‘打獵與生存基礎’有所聯系,要估算動物(獵物)在奔跑中的落點,移動路線,活動范圍等,不難?!?p>  張咸樂左手抽出一張稿紙,右手捏著小炭筆,在稿紙上刷刷畫了幾個圖,劃線,標下數字,列出算式,演算,算出來了。

  梳理一下稿紙上的解答步驟,擺正算術冊,刷刷地把第四道、第五道算術題目的解答過程、答案寫下。

  五道算術題做完,檢查一下,沒有發(fā)現錯漏之處,便放下小炭筆,合上算術冊。

  “好,這一堂算術課,結束了?!?p>  張咸樂輕輕吐出一口氣,感覺良好,輕松,畢竟,解決了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不拖欠,騰出更多空余的時間,玩樂。

  又過了一會。

  趙小喬,張浩,張強,張小侯等,擅長算術的學生,差不多都做完了五道題目,完成了課業(yè)。

  時間也到了。

  趙文俞整理一下桌案上的書冊、炭筆、教棒,把炭筆、教棒放進了桌案下面的抽屜里,放好。

  看向堂下的學生們,看看坐在前排的幾個學生,張咸樂,趙小喬,張浩,張強等,知道他們已做完剛才布置下的題目,點點頭。

  看向愁眉苦臉的幾個學生,笑了笑,同樣知道他們會在下次算術課上提交課業(yè)。那幾道題目不算難題,只要下一點功夫,總可以解答出來。

  在前面的算術課上,學生們的基礎都過關了。有了基礎,即使慢一點,不妨他們完成課業(yè),在下功夫的時候,也會加深對所學的算術知識的了解、掌握。

  看了看學生們,便宣布算術課結束,安排下一堂課。

  “弟子們,下一堂課‘打獵與生存基礎’,要在后山的試煉場進行,各自先準備一下,一刻鐘之后,在前面的訓練場上集合,再出發(fā)?!?p>  布置下了。

  趙文俞塾師左手夾著幾本書冊,轉身,走出了教室。

  等趙師一走,張小侯就離開座位,在教室內走動,活動手腳,顯得很高興,很喜歡上接下來的“打獵與生存基礎”的課,正是他最擅長的一門課業(yè)。

  當然,大堂的十六個學生,基本上都喜歡這一門課:堂外,山上,樹林,泥土,草木,野兔,山雞,小鳥等,種種新奇的東西,正是貪玩的孩子們所喜歡的事物。

  喜歡,興趣,是一種很好的動力。

  常樂村的小孩子,在家里,鄰里,常常從父輩那里接觸到、學到一些關于打獵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另一種教導,與村塾中教授的“打獵與生存基礎”課相合,所以,他們也基本上擅長這一門課。是基礎課。

  其中,表現最好的兩人,是張咸樂和張強,家傳的。兩人的父親都是狩獵隊的隊長,進山打獵,更是一把好手,令人信服。

  張咸樂收拾好桌案上的書冊筆墨,洗了毛筆,晾干,把書包放進抽屜里,整理好了。

  感覺到老對手張強的目光,看了過去,對視,看出對手的挑戰(zhàn)之意,點頭,表示接受比試,在接下來的課業(yè)上進行比試。

  “按照自己之前的實力,在‘打獵與生存基礎’這一門課上,會與對手張強難分高下?!?p>  “不過,自己現在變強了,得益于之前的頓悟,精神、身體變強了,耳聰目明,身手更協調,敏捷,于這一門課上,擁有更有利的條件,要贏他,不難?!?p>  雖然有把握穩(wěn)贏一把,但張咸樂一樣正視著與張強的比試,有一個對手,是有好處的,能發(fā)現自己弱的一面,強的一面,學習對手強的地方。

  不時的與老對手張強進行比試,也是自己的一個樂趣。

  張咸樂離開座位,招呼一聲旁邊的趙小喬,便向教室外面走去,從前門出去。

  張強,張浩等,一個個學生,早已收拾好書包,走出大堂的建筑物。

  去方便的去方便。

  一刻鐘后,十六個學生,在村塾的訓練場上集合,趙文俞塾師也到了。

  交代了幾句話之后,他帶著學生們,一行人出發(fā),沿著一條村道行走,向后山的方向走去。

  從大堂教室建筑物的右邊繞過,沿著一條穿過灌木、樹木的青石小路行走,向常樂村后山的試煉場走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