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阡纖美人茶

第十八章:星云大師普法寺,禪茶一味萬象引

阡纖美人茶 夜月隱石 6760 2020-09-13 02:39:24

  普法寺前,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林夕隨口便吟誦出來。林夕笑口一贊,極為高興。待到跟著穿過堂屋來到一間敞軒時,劉青等人又暗自叫起好來。這屋只有一小塊是臨湖的,他便在這個地方臨空挑出水面,用木頭建了一間四面皆空的飛檐敞軒,敞軒的地板被漆得極為明亮,軒之中央放了一張精美的雕花矮木桌,四周擺著蒲團(tuán)。一眼望去給人一種極為空靈之感。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常有知音賞?。」?。三位施主遠(yuǎn)道而來不知所謂何事!

  蒲團(tuán)上此刻坐著一個五六十開外的老和尚。他見我等幾人進(jìn)來,皺著眉說道道:在下陪這幾位好友參觀這小院,怠慢了大師,還請大師恕罪。”我笑笑道,“我們...,星云大師,豈之不料我剛說出話來,便被大師識破。這位女施主今日是本寺謝齋之日,不受禮,不開香,不設(shè)壇。不知所為何事?

  小女子名叫天心,這位是徐培深,哪位是林夕。于是我又草草的介紹了我們,我等今日前來是有要事相詢。

  唔?!毙窃拼髱熉犃宋覀?nèi)说慕榻B,也不起身,淡淡地看了我等人幾眼,點點頭,也不等我說完話,便道,“如果你有什么好茶嗎?趕緊拿出來吧。”咱們來品水論茶,贏了貧僧,萬事皆然。

  好,好?!蔽乙膊簧鷼猓液梦译S身都攜帶阡纖美人茶。只不過還需茶具罷了。徐培深皺皺眉頭說道,馬上上有,待我去取來。請三位坐下之后,便去馬車哪兒了。一會兒的功夫,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紫檀木盒出來。他把木盒輕輕放在桌上,打開木盒蓋子,盒子里面有紅綢覆蓋著。待他把紅綢慢慢掀開,劉青才看見,木盒里面有五個木格,每個木格里,都放著一個玉青色荷葉邊的茶碗。

  “這是某以前無意買到的五個汝窯茶碗。一直都放在馬車下面暗盒格子里一直都沒舍得拿出來,”徐培深笑瞇瞇地把茶碗拿出來,擺在桌子上。

  “哦?”星云大師一聽是汝窯瓷器,頓時來了興趣,伸手拿起一個茶碗仔細(xì)端詳起來。我也好奇地拿了一個來看。

  要知道這汝瓷是我國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瓷之首。汝窯的工匠,以名貴的瑪瑙入釉,燒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典型特色的汝瓷。只是此窯燒瓷的時間較短,前后僅約五十年左右;而且此窯供皇宮專用,質(zhì)量要求極高,凡不合格之品,一律打碎,就地埋藏,因而存世物品極少,所存下的就是珍品之中珍品,可以與商彝周鼎比貴,它的產(chǎn)地汝州一帶民間便有“縱有家產(chǎn)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說法。南宋時就已有“近尤難得”的說法了。

  所以我以前見得最多的就是當(dāng)今朝代瓷器,并未見過真正的宋汝瓷。不過這時才明朝,離宋代并不太遠(yuǎn),此刻能見到真的宋汝瓷的可能性極大??!想到這里,我也是大是興奮。

  我細(xì)細(xì)端詳手中的茶碗,只見這茶碗胎坯較厚,天青色釉面,釉面是亞光的,可以看得到上面有細(xì)小冰裂紋的開片,棕眼處還有細(xì)小的蟹爪紋。這些似乎都與我所知道的汝窯知識相吻合,不過自己對這東西也并無研究,也看不出真假來。

  徐培深看他們拿起茶碗,一付非常緊張的樣子,生怕他們一個不小心把茶碗打碎。我見了,趕緊把茶碗小心地放進(jìn)木盒里。這可是寶貝啊,不可復(fù)制的珍寶。換成是,我也會緊張的。

  “假的?!毙窃拼髱熯@兩個字突然蹦出口,把大家都嚇了一跳。

  “你說什么?”徐培深這會兒顧不上禮貌了,緊緊地盯著星云大師問,希望他是開玩笑。

  可星云大師明顯不是開玩笑,他把茶碗放進(jìn)木格里,嘴里又蹦出了讓徐培深想發(fā)暈的那兩個字:“假的?!?p>  “何以見得?”我看徐培深的樣子,有些于心不忍,替他問道。

  老和尚有些不屑地看了我一眼:“汝窯的胎一般都是所謂的‘香灰胎’,即色如燃過之香的灰色,灰中略帶點黃,這個卻是白中帶黃;且汝瓷的胎質(zhì)細(xì)膩但不夠堅硬致密,擊之聲音較低,這個東西……”說到這里,他都懶得說話了,用手輕輕敲了一敲手中的瓷器,茶碗發(fā)出清脆的聲音。

  徐培深拿起一個茶碗,手直發(fā)抖,嘴里一個勁念叨:“怎么會呢?怎么會是假的呢?這以前好些朋友來看了,都說是真的啊?!?p>  “那是他們沒見真正的汝瓷。老納五年前在一位周定王大府上見過,所以得知。”

  周定王朱橚也是當(dāng)今皇上的胞弟,他府上的汝瓷那一定是真的了。徐培深聽了,看著自己手中的茶碗,表情甚是沮喪。

  我開口道:“其實,看這茶碗釉面滋潤柔和,純凈如玉,撫之如絹,色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如此美瓷,是不是汝窯所產(chǎn)也沒關(guān)系。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歡!”

  這話也不是完全安慰徐培深,而是我的真心話。以前我也很喜歡看《鑒寶》之類的書籍,因為可以獲得很多知識?;蛟S因為我自己未涉足進(jìn)去的緣故,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自己總覺得以這樣的心態(tài)來玩古玩,得失之心太重,失去了“玩賞”兩字的本心。

  天心說的是。某這茶碗所費也不多,得了一套這么漂亮的茶碗,那也不錯。

  幾位施主稍等,我讓寺廟僮仆煮茶給大家,給各位施主接接風(fēng)

  有仆人把茶具一一擺上來。看得出這寺院的人也是極為講究的人,擺上來的茶具都極為精美,還有專門伺候茶水的兩個小僮和尚。他們行的也是點茶,建安白茶被烤過后碾成粉,再篩過,然后調(diào)進(jìn)兔毫盞中進(jìn)行擊打,白色的沫餑緊緊咬在盞旁,久久不散。

  我可不這樣想,看著小僮泡茶,便皺眉說道:“大師您安排小僮在這四面通風(fēng)的地方煮水泡茶,最不妥當(dāng)。風(fēng)吹著火焰,這火忽大忽小,茶餅難烤得均勻,煮的水也易有火煙味。

  這位女施主懂茶,林夕接口說道:這位可是今年斗茶大賽的魁首。

  我實在忍不住想說話了:“沒有,其實小女子覺得,茶這東西,它除了給我們帶來味覺上的享受,更多是精神上的愉悅。在下以前曾有段時間,閑暇時坐在院子,一邊看書,一邊慢慢給自己泡茶喝,覺得是人生一大快樂事。然而有一天,有朋友告訴我,我的茶不好,我的壺不好,我的杯也不夠好。此后坐在小院里喝茶,我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的心境沒有了。于是也加入朋友的行列,去追逐更好的茶與茶器。然而好茶之外更有好茶,好茶器之外還有更好的茶器,我再也感受不到原來那種簡單的快樂。”說到這里,輕輕呷了一口茶,看著眼前的美麗的景致。微笑道,“道可道。非常道。我總覺得,茶道應(yīng)該是自己獨自感受的一種從容和淡定。不應(yīng)為外物所累,失其本心。”

  “天心所言,深得我心焉?!毙窃拼髱熉犃?,點頭深嘆。

  星云大師在佛門中地位甚高,這下聽我這話說的好像他才是追逐虛利的俗人、失去了禪心。頓時沉下臉來:“哼。夏蟲不可語冰?!?p>  大師這話是說我們不懂茶?大師可知,這天下有幾種好茶,”

  “哦?”這話倒是出乎星云大師意料,看這三位都是二十多歲的小毛孩子和小丫頭片子,沒想到還有會制茶的。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我。淡淡道:“便是會制茶又如何?天下的好菜都是廚子做的。但這天下最會吃的人,卻不一定是廚子。”

  林夕一聽,也忍不住了。他最聽不得有人說天心不行:“大師可愿與天心比試比試?”

  “比便比,莫非老納還怕了你們不成?便是三人一起上都沒問題?!毙窃拼髱煿烙嬕彩遣柚呤帧O為自信,“如何比,你們說吧。免得世人說老納以老欺小?!?p>  我是極不喜歡與人爭斗的,但他們話趕話趕到這里。想息事寧人都不行了,便道:“我看星云大師于茶一道也甚有研究。不如我們比上場,不知大師意下如何?”

  “行?!毙窃拼髱熞彩莻€爽快的。

  星云大師在茶這方面也是個有聲望的,我卻是從小隨采茶歸園茶居,特別最近靠阡纖美人茶斗茶比賽而名聲雀起的傳奇人物,這兩人在此比茶,無論結(jié)果如何都會成為一段佳話。星云大師吩咐完畢回來他又道:“一會兒我們泡茶須有人品評,不如某派人去請兩三位品茶之人?”

  “如此甚好。”星云大師頷首。這里除了他和,就只剩徐林二人和兩個茶小僮了。徐林二人畢竟是我的人,或許對她泡的茶味甚為熟悉,這樣比試便不太公平,星云大師雖有自信,但還是覺得小心一點好,免得把老臉丟在了這里。

  清波門這地方要請幾個懂茶的名人雅士甚是方便。大家一聽是星云大師和京城斗茶大賽的魁首比茶,只一會兒的功夫,所請的三位品茶人士便到了。其中一位叫張景的畫家對茶比星云大師也不遑多讓,自告奮勇地承擔(dān)了主持的任務(wù)。

  那便是比煮水泡茶了??凑l泡的茶好。這泡什么茶,令在場的評委們犯嘀咕了。點茶是斗茶的經(jīng)典。最適合用來比試。但先皇大力提倡散茶,此時棄散茶而不用取餅茶,一旦傳出去則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最后經(jīng)過一番討論,決定沏泡自己阡纖美人茶和顧渚紫筍。這顧渚紫筍茶在唐朝廣德年間開始以龍團(tuán)茶進(jìn)貢,到了明朝洪武八年“罷貢”,改制條形散茶。

  兩種茶沏泡后,我一一斟入杯中,由仆人端出去給張景等人品嘗。隔壁屋的星云大師手腳更快,已先于她把茶泡好了。如此大的動作居然靜的沒有一絲聲響,居然還能更靜,先然已達(dá)化境。難道這就是佛宗的禪茶。

  “茶?難不成和這問禪茶有關(guān)?”聽到此,我頓時想到。

  “不錯,正是禪茶。禪茶一味,全憑品茶人的心境,心情郁結(jié),茶一入嘴,苦味彌漫;心情悅愉,茶香飄逸,入嘴生香。酷夏品涼茶,不覺薄涼;寒冬品熱茶,暖香盈懷。文有百味,全憑品文人的喜好,心性相近之人,品之如玉漿瓊露,喜不自勝;心性相悖之人,讀之如破爛敗絮,心生厭惡。經(jīng)歷相仿之人,越品越愛,奉之為心之知音;經(jīng)歷不同之人,讀之無味,評之為不知所云。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里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閑適,暗合禪意的放下,故謂之茶禪一味。

  飲茶因能清心寡欲、養(yǎng)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星云大師和我面前也有四杯茶。兩人的舌頭都不一般,各自嘗了這四杯茶,沒等那邊評出分來,星云大師便嘆了口氣道:“果然是長江后浪推前浪?!?p>  “哎,星云大師不必過謙,待我們好好評來?!睆埦芭c星云大師是茶友,對星云大師極有信心,此時聽聞此話,還以為他是為了愛護(hù)后輩故意給我留面子。

  僮仆收齊評分紙,呈給張景統(tǒng)計,而張景看著面前的幾張紙,坐在那里呆滯,半天不說話。

  “怎么樣?張先生,結(jié)果怎么樣,您到底是說話啊?!绷窒ψ畛敛蛔?,催促道。

  張景抬起眼來,滿臉疑惑地打量著天心:“平局?!?p>  “什么?”林夕的震驚聲淹沒在大家的驚叫聲里。就連星云大師也是一臉懵逼。

  “老納想知道,小施主如何能泡出這樣好味道來?”我也想知道大師是如何泡出如此高超的禪茶的。星云師自品了自己和我沏泡的茶他站了起來,對著我一合什道。我也對著星云大師作揖問道。

  既然大師先問,那小女子先回答,不過大師等會還是要向大師請教禪茶的技藝。散茶雖在元末明初已存在,但大都是中下層勞動人民喝它,上層階級基本都在喝餅茶。這些年由于開國洪武皇帝提倡,這才慢慢改變了一些狀況,但閑暇階級對散茶沏泡方法的研究還處在粗淺的階段。劉青以幾百年的清飲沏泡經(jīng)驗來贏得了這場比賽,心里只覺慚愧。見明心和尚相問,忙站起來恭敬地還了一禮:“由于此龍井茶為春茶中的極品,身骨重實、條索緊結(jié)、芽葉細(xì)嫩,為避免燙傷茶芽,在下將沸水晾到所需溫度,再用上投法進(jìn)行沖泡;而這些顧渚紫筍為秋茶的下品,原料老,條形松展、比重輕、不易沉入茶湯,在下用近乎沸水的溫度相激,再用中投法沖泡……”

  “何謂上投、中投?何茶用何法?”明心大師再問。

  “先茶后湯曰下投;湯半下茶,復(fù)以湯滿,曰中投;先湯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施主可否將其手法演示一遍?”

  “是?!蔽冶阍俅螣悴?,將投茶法及一些注意事項再一一細(xì)述了一遍。

  “老納受教了?!毙窃拼髱熡质且缓鲜?。他也是個茶癡,除誦經(jīng)念佛之外,便是癡迷茶道,自己種茶、制茶,四處訪茶,對茶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自己不肯有一絲輕忽,也容不得別人對茶有半點不敬,所以才有了剛才對王承的茶具、泡茶方法近乎苛責(zé)的態(tài)度,也有了對逐利商賈俗氣不懂茶的偏見。此時見我年紀(jì)輕輕便一身好茶藝,當(dāng)下心悅誠服,并無半分不甘。

  我趕緊又回了一禮,愧道:“這些沏泡方法都是在下的師父所授,在下也只學(xué)得些皮毛。”不及大師的禪茶,如此高絕的泡茶手法,不知可否告知一二。特別是大師所泡出的茶香而不俗,雅而不貴,果真好茶!淺嘗一口,余香不止。比起那些官式皇族的貢品要好上不知道多少!此乃真飲品!不知此茶摘取的時候,可是有著什么講究?亦或者,此泡茶之法前有什么特許的故事?

  星云大師聽罷緩緩說道,說到此茶,確實相傳有一個故事,相傳,以前在殿洲西北部的一個無名小國之人。是一座小寺廟里面的念經(jīng)小和尚,自幼便跟在方丈身邊念經(jīng)。每日所做的事情便是為方丈他老人家泡茶,摘取茶葉,以及一些生活瑣事。那個時候,雖然日子過得有些枯燥,但是方丈卻是待小和尚極好,如同親生一般。有什么好東西都會給小和尚留著,有些什么心事也總是跟我講。這種平靜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小和尚十歲,直到那天的來臨,這種日子便一去不復(fù)返了。還記得,那是一個天氣異常干燥的一天,在午間的時候,小和尚照往常一樣去廂房給方丈送茶,走到門口卻是聽到從方丈的房間里面?zhèn)鱽砹艘魂嚑幊陈?,而且似乎爭吵得還蠻厲害的。好像是在叫方丈把某樣?xùn)|西交出來,否則便要蕩平寺廟。于是小和尚便透過門縫里面往里面看,只見里面幾個以前從未見過的禿頭僧人站在里面,其中一個僧人的頭上還帶著那種長長的帽子,其正對著方丈說著什么,臉色頗為激動。而方丈則是坐在蒲團(tuán)之上,滿臉的沉默之色。那個時候的小和尚還很小,膽子也比較的小,看到這種情況,當(dāng)即便是退了出去?!?p>  “等過了大概半個時辰之后,小和尚想著那伙人也應(yīng)該走了吧。于是便端著茶準(zhǔn)備再一次給方丈送去??墒钱?dāng)小和尚剛剛走到方丈廂房的東面的時候,還沒等小和尚走進(jìn)方丈的廂房,方丈的廂房便是在老朽的眼前轟然倒塌,掀起一陣塵土。突然,一個滿身布滿塵土的身影似乎是看到了小和尚,準(zhǔn)確的說是看到了小和尚手中端著的茶壺,于是便瘋狂的朝著小和尚追來。當(dāng)即小和尚便嚇得待在原地不敢有絲毫的動作,大腦也是不知怎么的不聽指揮了。只能看著那人對著沖來,而就在此時,正在那人離小和尚只有幾尺的距離的時候,那人便突然就這的在小和尚面前消失了,化作一團(tuán)黑霧。而后小和尚便是看到方丈朝著我沖來,此時的方丈滿身的血跡,似乎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大的的戰(zhàn)斗,受了不小的傷。沖過來了以后,方丈一把將小和尚背起,接著其便如同一瞬間成為了仙人一般的帶著小和尚飛了起來,不知道要去何方,而另外幾個不知名的和尚也是跟著追了過來。小和尚那個時候哪是看到此番景象的啊,看著身邊的云彩一片片的飄過,小和尚還以為是自己在做夢呢。知道自己使勁的掐了一下自己的臉頰之后小和尚才發(fā)現(xiàn)不是自己在做夢,這一切都是真實的,自己現(xiàn)在卻是就是在天上飛著。想到自己當(dāng)時在不知道多高的天上飛著,小和尚當(dāng)即一下子便昏暈了過去,也許是小和尚恐高吧。而當(dāng)小和尚醒來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一個山洞里面,而方丈此時已是不見了蹤影,最后在小和尚的衣袖里面發(fā)現(xiàn)了一封信紙。其中有一頁是方丈寫給小和尚的一番言語,大致是這么多年來的一些感謝,以及對小和尚的一些感情。小和尚在仔細(xì)研讀了那牛皮草卷幾個日夜之后,終于大概的弄懂了草卷上所記載的內(nèi)容。在弄懂那牛皮草卷上面的內(nèi)容之后,小和尚當(dāng)時也是不敢置信,不過隨即想到那些陌生的僧人老朽瞬間便明白了。那草卷上記載的是一種名為問禪茶的采集,以及后續(xù)的泡制方法。傳聞此茶原來乃是西方一眾得道高僧的御用飲品,經(jīng)過佛祖的加持!而之所以有這么多的僧人想要得到此茶,乃是因為這問禪茶能夠幫助他們突破瓶頸,感悟更深層次的佛法!甚至最后達(dá)到飛升成佛的地步!而且即便不是修煉的佛門的禪法,其他派系的修士每天服用此茶也可以讓其的心性變得更加堅定,日后在修煉的緊要關(guān)頭,遇到心魔的機(jī)率也要比一般的修士要小得多。而普通的凡人每天飲用此茶也能安眠保健的作用,能夠延長一定的壽命!所以,對于佛門的修士來說,此茶乃是他們迫切想要得到的珍寶,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當(dāng)初那么的僧人來找方丈的麻煩,其原因便是想要奪得這問禪茶的煉制秘方。為了這問禪茶的秘方,他們不惜破戒殺生?,F(xiàn)在的僧人,已經(jīng)不像以前的僧人那樣只為了感悟佛法,拯救蒼生了!現(xiàn)在的僧人同樣變得勢力,為了達(dá)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

  哦,真有這樣神奇的禪茶方法?我對此牛皮草卷有些好奇起來,疑惑的問道。

  是??!有的,那是貧僧多年前無意獲得的。不過那草卷老衲并沒有存放在此普法寺,在貧僧當(dāng)時出家的云林寺。恕貧僧愚鈍,慚愧的很。草卷上所記載的方法老衲還沒完全弄懂。“敢問施主的師父是哪一位?不知老納能否有幸當(dāng)面請教?!毙窃拼髱熞宦牐D時眼睛一亮。徒弟已如此厲害,師父不是更厲害?

  我無奈地又把自己的龍婆師父介紹了一遍。星云大師和張景等人一聽這沒有名字、不知蹤影,極為失望。不過有這個得其真?zhèn)鞯牡茏釉谘矍?,又讓他們覺得慶幸。

  “女施主空時,還請常到普法寺一述?!毕麓蝸頃r草卷贈予施主也無妨。

  我見星云大師誠心相邀,揖手道:“小女子必會去向大師請教。”不過大師:“也請大師空閑時到京城來喝茶。糟糕差點把正事忘了,對了還要一事不知大師可否知曉。那就是大師可否知道秦湘玉這個人。

  秦——湘——玉,這位施主莫非不就是三十年前名震天下,開創(chuàng)以茶養(yǎng)茶,以水洗水的哪位首屆斗茶大賽魁首嗎?老衲雖不知道這位秦湘玉施主在何地?不過有句詩是這樣說的:忘憂谷內(nèi)惜花亭,茶涎玉香世人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