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噢,你也在這里嗎?”
1
柳樾連夜披星戴月前往昆侖,
一路山川異色,風月同光,
他哪有心情駐足賞景,
心若神往,睡覺都在馬上。
終于到達昆侖,倒下馬,
和天地同床,醒后,
見玉湖里錦鯉兩尾,
湖邊白鶴一雙,梅鬧枝頭,
白云縹緲,青峰斗立。
青峰夾隙間隱有山門,
巍巍矗立莊嚴無比。
柳樾忙忙收攏心神,
整理衣冠匆匆前去。
山門前兩尊黑獅威武雄壯,
張口似要生撕活人,
活靈活現,一點不像石像。
2
柳樾鼓足膽氣,微微閉眼,
又睜開,昂著頭挺著胸,
一步步踏上石階,不多時
山搖地動,石階浮空。
柳樾驕傲的心受了驚嚇,
蜷縮石階上顫抖不止,
待山搖結束,放眼望去,
萬丈深淵懸于腳底。
柳樾將身子靠緊絕壁,
腳下零碎的石子落入深淵,
除了風,聽不見到底的聲響,
“好深!”他嘆了嘆,
又將身子靠緊絕壁,
不再朝下望,倔強抬起頭。
石階盡處,一座偌大宮殿,
殿前依依有五株楊柳。
3
楊柳依依如沐春風,
五株楊柳各成體態(tài),
招呼遠方客人。
但在白鶴看來,
不過是搔首弄姿的迎門人,
除了身姿,一無是處!
真不明白主人的雅趣,
何時已經誤入歧途?
心里話自然不可明了說,
白鶴只是朝天大叫幾聲,
聊以抒發(fā)心中的不忿,
亦算作對主人——滄溟——
小小的,小小的不滿。
昆侖沉默太久,一時山搖地動,
白鶴心里泛起潮涌,
忙飛往云深處通信,
渾不知自己已淪為門童。
4
滄溟袒胸漏乳斜臥床前,
眉眼憂郁面朝窗外。
幾株橫梅錯光撩影,
喜鵲來了又走,唧唧歪歪,
滄溟不惱,也不趕它。
白鶴落到窗前,輕踩草地,
不知是怕踩痛青草,
還是怕驚了主人憂郁,
腳步如夢如云,口銜核仁。
滄溟輕拍它腦袋,示意明了。
白鶴仰首高鳴,音貫長虹,
翅膀輕打,朝云頭去了。
滄溟起身隨手抓起散落衣物,
整理衣冠,在鏡子前左看右瞧。
白皙英俊的模樣讓鏡子嫉妒,
真希望這家伙別照鏡子才好。
5
柳樾如履薄冰踏上殿前,
偌大宮殿教人心生摩拜,
要不是柳條兒伸出柔荑拉住,
他可真要恭恭敬敬跪下禮拜。
他屏住心神回過頭,浮梯消失,
遠處一片碧綠湖泊靜如處子,
再往腳下望去,深不見底的黑暗,
嚇得他忙后退幾步,調理呼吸。
宮殿大門突然打開,出現一女童,
手拿梅枝左搖右晃,甚是可愛;
旁有妙齡少女,一襲白衣飄飄,
梅枝為簪,清風為裙帶。
妙齡女面帶桃花,聲音清靈:
“公子,請隨我們來?!?p> 柳樾為她美麗所擾,
一時不知所以,杵立發(fā)呆。
6
女童見那癡兒模樣,
忍不住癡癡發(fā)笑,
又對著手里的梅枝,
自言自語,佯裝怒道:
“長得像梅,就別想的太美?!?p> 柳樾心道,童言無忌,
恭恭敬敬跟在身后幾步之遙,
心生仰慕不敢逾矩。
女童似是身后有眼,
側頭扯住姐姐衣袖:
“云姐姐,那傻子像不像
后山的阿黃?或是那木頭?”
云姊笑而不語,腳下生蓮,
轉眼間便到“夢居”前,
與梅童在門前停下朝里行禮。
里邊不說話,只是琴弦輕彈。
7
云姊與梅童轉身離去,
留下柳樾杵在院中,
聽屋里琴聲如黃鶯出谷,
出入天地縹緲無蹤。
曲罷。滄溟嘆氣,
“終究還是來了?!?p> 柳樾留意門前“夢居”二字,
筆意灑脫自如,不拘一格,
道不出“夢”之一字的深意。
滄溟與柳樾,皆不說話,
一個屋里,一個屋外,
連鳥都為這情景尷尬。
傳言滄溟性情古怪,
求他之事全憑他心情。
如此沉默絕不是辦法,
主動開口此事怕才行。
8
“尊敬的滄溟閣下,
愚下柳樾,來自會稽,
千里來此只求一事。
聽聞閣下憂喜全憑云雨,
妄自揣猜先生風流不羈,
性如昆侖雪,情似不周天。
如我所見,阿彌陀佛,
閣下滴水恩德,此心拳拳,
他日當以涌泉相報!”
可愛的柳樾說罷在地上
重重一響頭,昔日傲氣
全化作青煙空中飄蕩。
滄溟盯著自己手指出神,
眼里空蕩蕩,心思
不知飛哪兒去?
對柳樾的誠心一點不在意。
9
柳樾頭磕在地,半晌沒回應,
心道傳聞果然一點不假,
白面書生多無情,
閣下倒運用得一點不差。
誠心至上!柳樾頭不敢抬,
老老實實待在地上,
心里與身體叛逆,
在與他祖上十八輩干仗。
滄溟自不知這小子所想,
陷于過往一時不知所以,
昔日種種具象,如倒帶,
而今斯人不在,俱往矣。
命運攘攘如此輪回,
天道無常,大道遁一,
佛法萬千,殊途同歸,
了然的竟不如一片葉子。
10
滄溟盯著手指時,
窗外葉子落下,
落入塵土的聲音,
一片哀哀鴻爪。
良久發(fā)現腳下一顆頭,
心思略微活躍,
拈花一笑即逝,
那面容如清輝掬月。
滄溟起身離開后,
云姊輕拍柳樾,道:
“公子,主人讓你休息。”
這一聲,仙音繚繞,
柳樾身如飛燕,
隨云姊穿廊過亭,
任由昆侖的風,
自由自在畫星如燈。
2020年4月11日
注:
1、題記,選自張愛玲短篇小說《愛》。
2、5節(jié)中“清風為裙帶”:引用唐·李端《拜新月》詩:“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p> 3、9節(jié)中“大道遁一”:《周易·系辭上傳》:“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p> 4、9節(jié)中“佛法萬千”:《賢劫經》,講述佛陀在祇園精舍時,答復喜王菩薩之問,先說諸種三昧及其功德,次說八萬四千大乘德目及佛陀之殊勝功德。
5、10節(jié)中“一片哀哀鴻爪”:《詩·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编嵭?箋:“哀哀者,恨不得終養(yǎng)父母,報其生長己之苦?!兵欁?,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鴻飛那復計東西?!?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6-07/5edd0b36a4111.jpeg)
摳摳張
今天作品名更新為《柳樾奇緣》,發(fā)現封面卻改不了,有點小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