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卡】
屈原沉江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dǎo)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卻遭到公子蘭等人反對,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他在流放途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后來,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眼看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于農(nóng)歷五月五日,寫下絕筆作《懷沙》后,抱石投汨(mì)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后來人們把端午節(ji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也被稱為“詩人節(jié)”。
***
漢北(古地名,在今湖北省內(nèi))簡直比沙漠還要荒涼,特別是在寒冷刺骨的冬季。放眼望去,衰草連天、亂石成堆、沙塵漫布。風吹著流氓哨呼嘯著從山崖縫隙中穿梭而過,枯樹堅挺著最后的尊嚴,死了也不向這烈風屈服,真是蠢到連樹根都透著一股傻氣,再好的獸醫(yī)沒有五百斤砒霜也治不好它的神經(jīng)病。
雖然已經(jīng)跨入漢北這個流放地的地界,但前面分明是一片荒地。屈原依然是走一陣歇一陣,年紀雖然不大,腿卻是受不了,發(fā)沉,每走一步雙腿就如同灌了鉛一般,剛跨入地界便一屁股坐到地上,讓隨從吳友深度懷疑他患有嚴重的靜脈曲張。
“屈大夫,眼看就到發(fā)配地了,再不緊著走,咱們怕是要露宿街頭了,風這么大,不消等到明天,咱倆都得變成晾干魚,到時連狼都嫌咱們硌牙?!眳怯严敕銎鹎^續(xù)走,可屈原像塊長了根的石頭般紋絲不動,吳友把牙都咬碎了也沒撼動他一點。
“死了倒好,一了百了,只是空懷了我這一腔抱負,唉!國家如今千瘡百孔,大王任人唯親,聽信讒言,我死也不能瞑目呀!”屈原的臉被刀子般的西北風刮得皴(cūn)裂出血,血道子像煮熟的雞爪子。
“還抱負?我看你就是我的一個包袱,你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都難保了,還想著國家,先吃飽了再做圣賢吧!”
“咱們找個客棧住下吧!”屈原嘆了口氣說道。
“你真是大腿根里夾鋸——真敢啦(拉)!你有錢嗎?看咱這包裹里,窩窩頭只剩一個半,下一頓只能找牛糞了,還住客棧?”吳友翻著白眼冷笑道,又隔著包袱摸了摸那一個半硬邦邦的窩窩頭,生怕弄丟了。
屈原不再說話,在寒風中喘息著。此時天空開始飄起鴨子毛般的雪花,他和吳友都把身上的舊羊皮襖緊了緊,然而沒有一點熱乎勁。
“我看還是走吧。死也要死在流放地,不能抗旨不遵?!鼻髲姷貜姄纹鸪林氐纳碜诱酒饋?,在吳友的攙扶下步履蹣跚地往前走。
雪沾到臉上就化了,身上的羊皮襖破得像個蜂窩煤,哪哪都是眼。凜冽的寒風從胳肢窩下的窟窿處直往里鉆涼氣。西北風呼嘯著往南刮,里面摻雜著幾聲令人毛骨悚然的狼嚎。
“屈大夫,好像有狼……”吳友渾身冒冷汗。
“什么叫好像,就是有狼。天一暗,它們就要開始行動了。那磨牙的動靜比這風聲還要震撼你聽不出來?嗨!我巴不得讓狼給吃了!”屈原冷笑著說。
“您唱個歌助助膽吧!我不通音律,五音不全,不然我就唱了,我怕一唱那狼以為我是同類,來得更快了?!眳怯颜f著,眼珠子來回踅摸著周圍,嘴唇都開始哆嗦了。
“好,那我就唱兩句,唱歌是我強項,讓你也見識見識我這兩把刷子。”屈原清清嗓子,把嘴張得跟河馬一樣大,為的是打開口腔共鳴,不料一股西北風直竄喉嚨眼,嗆得他吃了十只蒼蠅般劇烈咳嗽起來。他調(diào)整了一下狀態(tài),為了不被灌風,倒退著走,一邊走一邊哼哼:“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得了得了,屈大夫,”吳友打斷他,一邊后怕似的朝周圍看看,“您回過頭來吧,還是別唱了!我唱歌是招狼,您唱歌連狐貍都招,還是別吱聲了,這樣還能多活些時辰,我說楚懷王怎么老是想流放你,就你整天和他唱這種反調(diào)調(diào),擱誰誰都頭疼?!?p> “嗨,那是唱歌的事嗎?我是輕易不展示我嘹亮歌喉的,他想聽還撈不著呢!”也不知屈大夫哪來的自信,他繼續(xù)驕傲地說,“問題的根源是大王善惡不分。秦乃虎狼之國,他頭腦簡單,認不清利害關(guān)系,執(zhí)意要和他們締結(jié)友好,看我反對,就要流放我,我能有什么辦法?真是的,人從小就學(xué)會分辨五顏六色,怎么成年后反倒分不出青紅皂白了?”
“唉!屈大夫,”此時狼嚎聲逐漸遠去,吳友膽子稍大了點,說話也有力氣了,“楚國百姓都知道您是對的,我也知道,都為您報不平。可誰讓您得罪了那些權(quán)貴呢?秦國狼子野心,試圖吞并我們。誰都知道,亡國后倒霉的是老百姓,那些貴族有錢,可以移民呀!所以有國沒國他們無所謂,您說我的話對不對?”
屈原點點頭,眼看風雪越來越大,倆人竟不知不覺快要走出了這片荒地。
“你發(fā)現(xiàn)沒?”屈原說,“咱們一邊聊天一邊走路,不但不覺得累,反而越走越輕快,越走越趕趟了?!?p> “還真是,這片荒地足有幾十里呢!兩句話不到居然快走出來了。”
“這樣,咱們一人講個小故事,解解悶,如何?”屈原提議道。
“好,那我先講?!眳怯颜f,“這個故事是我道聽途說的,不知真假,說的是那年楚國正值歲末冬天,天氣也和現(xiàn)在一樣,到處下起大雪,天寒地凍。大王叫人在宮殿里點上爐火,燒得旺旺的,又穿上厚厚的皮大襖,還是覺得冷,直打寒戰(zhàn),他是很怕冷的,弄不好有風濕病。烤著烤著爐子,他沉思了一會兒,突然,不知吃錯了什么藥,良心有些發(fā)現(xiàn),想起了咱楚國的臣民們:我把爐火點得這么旺,身上還穿著這么厚的皮襖,仍然很冷,那我的子民們既沒有爐火烤,又沒有皮襖穿,豈不是更冷得難以忍受?那時的大王和現(xiàn)在不一樣,愛民如子,慷慨大方,于是頒下旨令,給全國貧苦百姓送去取暖的煤炭。人們很是高興,也非常感動,都稱贊他是位好國君?!?p> “哎,那時的大王多好呀!再想讓他變回去我看比讓公豬下仔都難。不聊他了,”屈原笑道,“我講一個我自己的事吧!我出生于楚國貴族世家,出生日期很特別,照甲子推算,那年應(yīng)該是戊寅年。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我父親覺得我的生辰與眾不同,給我起了個好名字,叫平,字原。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是天的象征;原是又寬又平的地形,是地的象征。我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統(tǒng)。這是一個好兆頭?!?p> “后來呢?”吳友見他不再往下說,便問道。
“完了?!?p> “就這,這是什么故事?有什么聽頭嗎?還好兆頭,好兆頭就是整天被流放?先看看自己處境再吹好不好?”吳友大笑道。
“那你講,我看你能講出什么花花來。”屈原有點失望地說。
“你聽著,講出來就比你強?!眳怯验_始講,“還是楚懷王的事,他曾游覽過云夢臺,玩累了便睡著了。他在夢里遇見一位絕色美女,自稱巫山之女,愿意獻出自己的枕頭席子給懷王享用。懷王于是寵幸了她。美女臨別時依依不舍地說,如果想她,就來巫山找她,她是白天睡覺,晚上上班,還美其名曰‘早晨朝云,晚上行雨’?!?p> “哈哈!你這才是道聽途說來的,故意編排大王的,哪有這樣的事呀!”屈原笑得都顧不得西北風正往嘴里頭灌,嘴巴都咧到后腦勺了。
“這故事都臭遍大街了,估計連傻子都知道,怎么能是編的呢?”
“我就不知道。你那意思我還不如一個傻子唄!”屈原笑著的臉急剎車般瞬間凝固,眼看快到村莊了,他的腳步變得輕盈起來。
“好了,我還是講講我小時候的故事吧。年紀大了就開始懷舊了。在我老家秭歸香爐坪的正對面,有座三星巖。三星巖的半山腰,有眼泉水井。井水很清,像一面菱花鏡子。井邊立著一塊碑,上刻‘照面井’三個大字。我從小就有潔癖,眼淚流到嘴里都得惡心半天。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姐姐跟前,請她給我梳頭、洗臉、整容。姐姐總是一面給我梳洗,一面給我講那些關(guān)于高尚美德的故事。久而久之,我漸漸懂得一個人不僅要講究外形整潔,還要永遠保持心靈純正。等我長大后,不愿再耽誤姐姐的時間,于是自己每天早起后就來到香爐坪坎下的響鼓溪畔,對著清清的溪水照面、洗臉、梳頭。有一天,我在溪邊梳洗時突然想:要是能有一口井,像姐姐說的那樣,既能照出臉上的污垢,又能照出心上的灰塵,該多好??!于是我就扛來一把鋤頭,爬到三星巖邊挖起井來。這時一個老樵夫挑著柴走下巖邊,對我說挖水井要選準位置,還給我念了一句咒語‘三星巖,三星巖,對準三星引泉來。折斷龍骨泉眼開,照面照心滌塵埃?!f完便挑著柴擔子走了。我當時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夜里,我站在香爐坪,對準三星,選好井位,第二天一早,就在選好的位置上挖起來了。但怎么挖也不見水,結(jié)果那個樵夫又來了,借給我一把金鎬。我用金鎬一下就把井給掘出來了,你知道那個樵夫是誰嗎?是山神變的?!?p> 說完屈原自顧自地哈哈大笑起來,吳友也笑道:“是個好故事,編得不錯,應(yīng)該講給楚懷王聽聽,最好把井搬到他的宮殿里,讓他天天照照?!?p> “你是三句不離楚懷王,咱別再提他了行不?說點高興的。”屈原說。
“有高興的,你看前邊,”吳友用手往前指了指,“是炊煙,一定是有人家在燒火做飯呢。咱們?nèi)ヒc吃的,好有力氣繼續(xù)趕路!”
屈原說:“想我一輩子光明磊落,沒想到居然落到如此下場,哎!我不求別的,只愿死后能讓老百姓說一句屈原是個大忠臣,我就心滿意足了。要是能有人每年在埋我的地方祭奠一下,那更是感激涕零了?!?p> “別想那么遠了,”吳友說道,“你看,到村子了,小心……有狗。”
村子外果真有條狗,正搖著尾巴四處游蕩,看見兩個破衣爛衫的人朝這走來,它扭頭就跑了。
“放心,咱不怕狗咬,我看狗倒是怕咱們咬它。你看它跑得多快,好像咱倆是瘟神一樣?!鼻@時示意吳友敲村民的大門。
“篤篤……”門開了,一個老嫗頂著風雪跨出門柵欄,問道:“你們是?”
“我叫吳友!”
“你要打酒?”老嫗搖搖手說,“沒有,我不賣酒?!?p> “我們不買酒,他是屈原。”吳友笑道。
“你沒零錢?別說沒零錢,就是有我也沒有酒賣?!?p> “大娘,”屈原尋思著:還是我上吧,別把他老人家給整懵嘍!“我們是流放到這個地方的,想弄點東西充充饑?!?p> “你說我講話有點虛?你這人說話還不如他好聽,”老嫗有點生氣,聲音提高了一倍,“我這人一輩子老實巴交,從不打誑語,虛什么虛,沒有就是沒有!”
“看來老人家有點耳背?!鼻f。
“您才看出來呀!”吳友笑道,“不是耳背,根本那耳朵就是用來喘氣的。”
“我有辦法,”屈原靈機一動,指著吳友清了清嗓子說道,“這人是個大傻蛋。”
“噢,你說你倆想吃口飯呀!早這么說我不就明白了嘛!進來吧!”老嫗笑盈盈地領(lǐng)著兩人進了屋。
吳友生氣地嘟囔:“我說屈大夫,您變著法子罵我,還讓我還不了嘴,真是太可氣了!”
“你再不濟也比我強,雖然是傻蛋,剛才你不還說我連傻蛋都不如嗎?”屈原笑道。
“哈哈!您呀您,還挺記仇。但別說,這招還真靈。”吳友笑道。兩人進屋前拍打了一下身上的積雪,跺了跺腳上的淤泥,但一進屋卻感到屋里比外邊還冷。
“大娘,屋里怎么沒有燒爐子?”吳友疑惑地問。
“廢話,我是你大娘,又不是你大爺,臉上怎么會有胡子?”老嫗又急又氣,一邊小聲嘟嚕,“年紀輕輕眼神還不好,這男女不分誰受得了?”
“你不行吧!”屈原笑著對吳友說,“談話方式就不對,最好別說話了,不然一會大娘急了眼再打你個生活不能自理。”
“大娘,聽說這里盛產(chǎn)狐貍精?”屈原裝模作樣地問道。
“可不是嘛!秦國如今已發(fā)兵。”老嫗端上兩碗稀米粥遞給倆人。
屈原接碗的手抖了一下:“您說什么?秦國發(fā)兵……為什么?”
“沒饃饃,湊合著吃吧!我們好幾年吃不著饃饃了。”
“噢,忘了,說話方式不對!我是說:天上無月滿天星?!?p> “你說秦國為何要發(fā)兵?嗨,甭提了,還不是因為楚懷王!聽說齊、魏、韓三國聯(lián)軍攻楚,懷王派太子橫到秦國為人質(zhì),請求秦出兵援救。秦王倒也慷慨,果然發(fā)兵救楚,擊退了三國聯(lián)軍。誰知,前幾天秦國一大夫與太子橫因為私事爭斗被殺死了。太子橫私自逃了回來。秦國能善罷甘休嗎?聽說秦王把八仙桌子都掀翻了,發(fā)誓一定發(fā)兵滅了楚國。兩位,別嫌粥稀沒饃了,到明天連這碗稀飯估計也吃不成?!?p> 屈原雖然餓,但眼前這碗粥實在吃不進自己嘴里。他把粥遞給吳友,吳友也不謙讓,仰脖一飲而盡。倆人匆匆辭了老嫗,趕緊趁著天黑之前趕路。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一路上,屈原都在哼著莫名其妙的歌曲,聽得吳友云里霧里,渾身都起雞皮疙瘩。雖然什么都沒吃,屈原現(xiàn)在走起路來卻仿佛比吳友還有勁,一步一步透著一股力量。
“你相信我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嗎?”屈原突然問,落在頭上的雪一瞬間積壓得很厚重,仿佛一頂白色喪帽正戴在他頭上。
“什么意思?”吳友問。
“我剛才從那個老婆婆眼睛里看到一個畫面,十分清晰,令我害怕,所以我趕緊告辭出來了?!?p> “您說說。”
“我看到大王被秦軍綁架,劫往咸陽,最后死在了秦國。再后來,‘人屠’白起率秦軍攻破楚都,而我……”
“您怎么樣?”吳友急切地問。
“我看到自己沉到水里,給嗆死了,眼珠子瞪得比牛眼還大……”屈原好像在說一件與自己無關(guān)的事一般平靜淡然。
“不會的,您這是看花眼了。您要有這個本事還當什么大夫,早就在宗廟里擺上攤了,干個太史令不比這強?”吳友安慰他道,心里卻在想:屈大夫雖然并非真的通神,但他卻比普通人的眼光看得更長遠,按照如今這個形勢,楚懷王到最后也只能落得如此下場。而說看到自己被淹死,想必他早已準備用這樣的方式結(jié)束生命。但愿我想的不是真的,但愿屈大夫的預(yù)言不會成真。
雪還在下,倆人繼續(xù)趕路,但都不再說話,背后留下一串清晰的腳印。果然不出所料,若干年后,屈原的那些預(yù)言竟如這串腳印般真真切切地呈現(xiàn)在他們眼前,一個字都不差。
***
【賞析】
那棵傻里傻氣的枯樹
李嗣澤
本章作者以對話形式為主,情景描寫為輔的寫作手法,立體地呈現(xiàn)出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可敬可悲又可嘆的形象。將其流放過程中的回憶片段、見聞感想與他后來的預(yù)測串聯(lián)在一起,簡單地勾勒出屈原的一生。筆力千鈞,翰墨抒情。我們仿佛聽見茫茫雪原上風雪的悲鳴,夾雜著屈原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嗟嘆。
作者不惜筆墨,用細膩的筆調(diào)描寫自然環(huán)境。如衰草連天、亂石成堆、沙塵漫布的荒漠,不愿向烈風屈服、透著一股傻氣的枯樹等,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形象,將與景物融為一體的屈原剛毅、正直、倔強的形象,深深烙印在讀者心中。此外,晦暗無邊的環(huán)境,也暗指當時的政治氣候,喻示在這種大氣候下,原本身為國家棟梁的屈原,心中那份政治抱負和愛國情懷,必然要受到無情打擊。他在這荒漠上的凄涼遭遇,并非一時之痛,而是他人生的一個寫照,也影射出他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刀子般的西北風,刮在臉上,使他皮膚皴裂出血,刮在心里,則讓他心碎到滴血。這風,不僅是肆虐在荒漠上的西北風,更是對荒唐吏治和黑暗官場的變相諷刺。屈原的眼前“分明是一片荒地”,他看見的不僅是自己的前路,更是祖國的未來,他怎能不凄入肝脾?
作者為屈原配了一個名叫吳友的隨從,又在屈原的發(fā)配途中為他設(shè)計了一次與耳背老嫗的邂逅。這兩個虛構(gòu)的配角個性分明,喜感十足,與屈原的對話妙趣橫生,然而,透過他們表面輕松搞笑的對話,讀者卻能感受到一股浸入骨髓的悲涼,這種笑中帶淚的手法,比直抒胸臆更能發(fā)人深思。他們的對話飽含哲思,如“人從小就學(xué)會分辨五顏六色,怎么成年后反倒分不出青紅皂白了?”對善惡不分、昏聵失道的楚懷王進行了批評;“楚國百姓都知道您是對的,我也知道,都為您報不平??烧l讓您得罪了那些權(quán)貴呢?秦國狼子野心,試圖吞并我們。誰都知道,亡國后倒霉的是老百姓,那些貴族有錢,可以移民呀!”對屈原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表示了同情,同時也對那些將個人私利置于國家利益之上的貴族階層進行了無情鞭撻。時間是一把篩子,最終會淘去一切歷史的陳渣。事實上,秦國的統(tǒng)一歷程,就是職業(yè)官僚政治(布衣政治)戰(zhàn)勝和取代六國貴族政治的過程,是進步的政治取代落后的政治。作者在此融入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取名和三星引泉的故事堪稱經(jīng)典,將屈原剛正不阿、襟懷坦蕩的性格特征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個人不僅要講究外形整潔,還要永遠保持心靈純正?!薄皯?yīng)該講給楚懷王聽聽,最好把井搬到他的宮殿里,讓他天天照照?!迸c今天的“照鏡子、正衣冠、出出汗”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歷史上,屈原曾主張變法,他與當年的商鞅、吳起一樣,看到了貴族政治的弊端,只可惜,他正直、剛毅的本性,使他無法像商鞅、吳起那樣“鳳凰擇良木而棲”,他就如同一塊“長了根的石頭”,扎根在楚國的土地上,任憑同僚傾軋、國君誤解,自己無辜被貶,也絕無棄暗投明之心。以至于最后國破家亡之時,自己無能為力,只得以死明志,給后人留下無限感慨。如果不是因為他的《離騷》等篇章,開創(chuàng)了詩歌史上浪漫主義的先河,或許他的名字也會像水中的沉沙一樣,被遺忘在歷史的某個角落。有人說,如果屈原能像管仲那樣,把生命看得比氣節(jié)更重,給自己找一個更廣闊的舞臺,以他的才華,應(yīng)該能為推動歷史進步作出更卓越的貢獻,從長遠來看,比投江尋死更為明智。然而,一個人之所以偉大,之所以流芳后世,不僅在于他的歷史貢獻,也在于他獨立于世的精神標桿。屈原將氣節(jié)看得如此之重,固然有其迂腐之處,卻也正是他令后人景仰的主要原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古至今,有如此品格的又有幾人呢?
與老嫗的那段對話,雞同鴨講,笑料百出,也并非純粹為了嘩眾取寵,而是有其深意。一是反映出當時的權(quán)力階層(屈原曾經(jīng)也是)與百姓離心離德,溝通不暢。二是彰顯了黎明百姓困窘的生存狀況:屋里沒有爐子,比風雪肆虐的屋外更冷,唯一的食物是一碗稀粥,饃饃已經(jīng)好久吃不上了,與楚懷王“朝云暮雨”的奢靡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插科打諢間道盡民間疾苦。
而作為知名典故的“屈原沉江”“端午節(jié)”的故事,本章一筆帶過,化繁入簡,擺脫了傳統(tǒng)敘事的窠臼,頗有新意,也留下韻味無窮。透過文字構(gòu)建的意象,我們仿佛看見了,數(shù)千年前的一場鴨毛大雪中,風塵仆仆正在趕路的兩人背后,留下的那一串清晰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