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遠在田里插秧兩個小時之后,感覺自己一陣陣腰酸背疼,于是直起腰來,休息并活動一下腰肢。
實際上,在祭壇中經(jīng)過每天一滴元液的滋養(yǎng)后,莊遠現(xiàn)在不存在體力問題,腰酸背疼只是一種心理錯覺。
抬頭看看前面的田地,估算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我的天,辛辛苦苦插秧兩個小時,好像只插好三分地!
莊遠心里一陣疲憊,不禁有點泄氣了,于是連帶著身體都變得慵懶了。
再看看邊上的人,中年男子、婦女都在一邊閑聊,一邊插秧,并沒有什么不耐煩的樣子;年紀小一點的,則不時會站起來休息一下,稍微有點不耐煩,但也沒說什么,休息夠了就繼續(xù)彎腰插秧。
莊遠閑著無聊,計算了一下插秧的數(shù)量:假設平均每秒鐘插秧一次,每天十個小時,那就是三萬六千多次。
天哪,這個數(shù)量真是恐怖呀!即使扣除一些諸如搬運秧苗、喝水、偶爾休息的時間,那也有三萬多次了。
這種重復、單調(diào)、枯燥的動作,如果不是數(shù)十年來大家已經(jīng)習慣這么干的話,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受不了吧。
……
不種田不知種田苦!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莊遠嘀咕幾句,繼續(xù)插秧,然后一邊胡思亂想。
可惜以前家里地少,沒用過插秧機,不知道插秧機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不然的話,是不是應該用壽命兌換一臺……
不行,這種鋼鐵怪物,不適合這個時候出現(xiàn)在這里,否則解釋不通??!
而且,柴油怎么辦,也要氪命?
而且,這些機器和柴油,需要多少臺的數(shù)量才夠用?
莊遠想了一下是不是應該用壽命兌換一些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機械的問題,然后全部否定了。
現(xiàn)在能夠活到什么時候還不清楚呢?萬一再獻祭幾年,突然把壽命用光了呢?
莊遠覺得自己還沒有活夠,所以還是決定不要亂用壽命獻祭來兌換一些不是非要不可的東西!
“遠兒,遠兒!”
娘親的聲音將莊遠從沉思中喚醒。
“娘,怎么了?”
莊遠轉(zhuǎn)頭望向旁邊的娘親,只見她正以關(guān)切的目光看著自己。
“遠兒,你沒事吧?你一直按著一棵秧苗在田里,半天沒動,出了什么問題嗎?”
“啊?”
莊遠這才發(fā)覺,自己剛才插秧的時候,想問題好像過于入神了,一棵秧苗插到田里后,整個人就像是一部機器突然停機一樣,保持著那個動作,一直沒有反應。
“沒事!”莊遠搖搖頭,將手收回來,“我只是想到了一些問題,一時有點愣住了!”
莊母以為莊遠是有點累了,于是叮囑道:“遠兒,你以前插秧比較少,速度不要學別人那么快,然后累了就先到邊上休息一下!”
“知道了,娘親!”
莊遠回了一句,然后繼續(xù)低頭插秧。
這時候,小鶯兒推著一個大木盤,來到莊遠身后。
“哥,我給你運秧苗來啦!”
小鶯兒笑嘻嘻地對莊遠說道。
“好的!”莊遠轉(zhuǎn)身,伸手從木盤中拿起一捆秧苗,然后對小鶯兒笑著說道:“小丫頭,你怎么不在秧地那邊幫忙拔秧苗呀!”
前兩天拋秧的時候,大家第一步就是到秧床地里拔秧苗,然后才開始拋秧。
今天開始插秧之前,大家也是先到插秧的秧地里拔秧苗。
一部分人使用鐵鍬將秧苗一塊塊鏟起來,鐵鍬要將秧苗根部下邊的泥土鏟起一寸多深,太淺的話秧苗的根須就會被鏟斷太多,插秧后可能導致秧苗不能成活;太深的話,鏟的人太過費力,拔秧苗的人也費勁,所以也沒有必要的。
另一部分人,將鏟起的泥塊中長著的秧苗小心地逐棵拔出來,然后聚集成一堆,再用清水浸泡之后變軟的稻桿捆成一捆放到籮筐里或者大木盤里。
最后,由插秧的人挑到田里,開始正式插秧。
“哥!那個不好玩!我過來幫忙插秧呢!”
小鶯兒應了一句,然后將大木盤推著往奶奶那邊去了。
大木盤劃破水面,在泥漿上面滑出一道淺淺的軌跡,然后來到奶奶身后。
“奶奶,我給你運秧苗來啦!”
“好!小鶯兒真乖!”
莊遠呵呵一笑,回頭繼續(xù)插秧。
這時,一個插秧工具忽然在莊遠腦海中閃過。
那是一個可以坐著插秧的工具,名字叫做秧馬。
對啊,我怎么忘了,現(xiàn)代化的工具用不了,但還是有一些別的好用的工具的??!
于是,莊遠也不插秧了,將手中的秧苗放到田埂上,然后將劉明林和劉蒼松等幾個人喊到田邊,將秧馬的作用和樣子對幾人介紹一遍,然后大家就回去制作秧馬。
所謂秧馬,其實就是一個四腿小板凳,下面裝上一塊類似沖浪板的大木板,木板前后翹起中間平整。
插秧的時候,人坐在板凳上,秧馬下邊的大木板將人的重力分散,泥漿受到的壓強很小,所以秧馬不會陷入泥漿里面,而是可以自由的在泥漿表面上滑動。
所以,人就可以坐著秧馬上插秧,插好前面一片地方之后,雙腳一撐,往后滑動一些距離,又可以方便地插秧了。
雖然說插秧的時候,還是要彎腰,但是,坐著插秧比站著插秧重心低了很多,所以省力太多了,腰部也沒有那么累,再加上秧馬的大木板上還可以放上一堆秧苗,省去來來回回運送秧苗的時間,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所以說,這個秧馬,還真是農(nóng)耕時代的插秧利器??!
……
秧馬的原理和結(jié)構(gòu)都非常簡單,制作起來并不復雜,因此,不到一個小時,劉明林和劉蒼松幾人就做好五個秧馬。
莊遠幾人每人拿著一個秧馬,興沖沖地到田里試驗插秧的情況。
毋庸置疑,秧馬的表現(xiàn)絕對是很好的。
十分鐘后,插秧的結(jié)果表明,使用秧馬的插秧速度是其他人的兩倍多,差不多兩倍半的樣子。
關(guān)鍵是,坐著插秧不累啊,明眼人都知道這比站著插秧好太多了。
莊父笑著對莊遠說道:“遠兒,做的不錯!”
周伯哈哈笑著對莊遠說道:“少爺,這個秧馬真的很好啊,我這老頭用著剛好合適!”
莊遠看著父親一邊對自己說話,一邊盯著秧馬看,豈能不知道他的意思,于是馬上站起來,然后把秧馬遞給父親。
“爹,這個秧馬給你用,我和劉叔他們再去做一批秧馬!”
莊遠高興地點點頭說道:“好!你們回去多做一些,讓大家盡快都用上這個秧馬!”
“嗯!”
“是!”
劉明林和劉蒼松等人紛紛站起,將秧馬讓給周世剛等人,然后興奮地跟著莊遠回家去,給大家制作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