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晉衣冠

第二百四十二章 風起池水皺

大晉衣冠 大楚刀客 3393 2021-01-02 11:58:12

  “驃騎將軍,你看,城樓上那員將軍是否就是石聰將軍?”

  庾亮瞇縫著眼睛,驚喜道:“左臂上系著白紗,沒錯,就是他!”

  “末將乃棄暗投明的鎮(zhèn)南將軍石聰,敢問城下可是大晉驃騎將軍庾大人?”

  庾亮策馬上前,答道:“本將軍正是當朝國舅、尚書令、驃騎將軍庾亮,石聰將軍,城上防守為何如此嚴密,致使我軍傷亡巨大?”

  “庾大人,請見諒。梁郡守冥頑不化,抵死不愿獻城,頑抗不化的是他的郡兵,讓將軍受驚了。不過,此刻城內全被末將控制,庾大人,可安心進城?!?p>  說完,城門轟隆隆打開了。

  庾亮大喜,雖然傷亡不小,畢竟可以進城了。

  拿下梁郡的功勛永遠書于史冊,牢牢記在庾家伯侄的頭上!

  “希兒快進城,其余人等后撤,隨本將軍入城。”

  庾亮高聲下令,讓眾軍閃出通道,便于庾希進城。

  桓溫悄悄喊過三當家的吩咐道:“庾公子一看就是浪蕩公子,根本不知軍旅之事,你帶一些兄弟跟著他們入城,以防不測。對了,要盡量照顧著點,他要是出了事情,驃騎將軍又會生出事端,我隨后就到。”

  “得令!”

  桓溫的指令,老三不敢怠慢,領著一幫兄弟,跟著中軍后面,浩浩蕩蕩朝城門挺進。

  “恩公,慢著。恩公,慢著!”

  率軍進攻左翼的劉言川從城下疾奔而來,大聲的呼喊。

  但是,他一個人的吶喊之聲早就淹沒在進城的隆隆車馬聲中。

  當劉言川踉踉蹌蹌奔至桓溫馬前時,庾希率領的一萬大軍已經(jīng)昂首挺胸,進入城內。

  “言川,弟兄們干得好,為何又突然撤下來?”

  桓溫止住馬,此次攻城山寨兄弟功勛最大,率先登上城樓,吸引了防守的力量,為大軍贏得戰(zhàn)機,而大當家滿面塵灰的樣子就是明證。

  “恩公,停下,城內有變!”

  “什么?”

  桓溫聽聞臉色煞白,這條消息太重要了,或許就是陷阱。他一夾馬腹,馭風馬直奔庾亮的方向。

  “驃騎將軍,情況有變?!?p>  “什么變化?”庾亮很不耐煩,他急著要入城。

  劉言川帶來的情況有變的消息就是,剛剛登上城樓的山寨兄弟發(fā)現(xiàn),大批趙人從城內蜂擁而至,有的是上城阻擊,而更多的是進入城內的民房之中。

  兄弟們之所以順著云梯退下來,不僅僅是實力不濟,而是要回來報信,城內恐怕有埋伏。

  “桓將軍是在給那些流民找借口吧,石聰就在城樓上,城門也開了,他們埋伏起來還有什么意義?真是庸人自擾,笑話!”

  說完,策馬揚長而去,將桓溫等人甩在后面。

  自庾亮出了大司馬門,成帝就一直提心吊膽,時時詢問前線戰(zhàn)事。

  王導兩次北征,一次是挾新政之威解徐州之圍,一次是石勒駕崩乘隙伐喪,結果皆是損兵折將,鎩羽而歸。

  最終,戰(zhàn)敗的罪責并未落在王導頭上,而是歸咎于趙人狡詐,朝廷實力猶在。

  而此次不同了,是趙人主動獻城,城門洞開,大晉只要入城防守即可。

  而且此次有令趙人膽寒的征北將軍,還有宿將郗鑒相助,應該是馬到功成,得勝無虞。

  可是,殘酷的事實說服不了成帝的信心,他還是忐忑不安!

  同樣揪心的還有崇德宮的主人庾太后,她太了解自己的幾個哥哥了。

  大哥庾亮好大喜功,仗著妹妹太后之尊,和王導還有先帝安排的另外幾個輔政重臣之間勾心斗角,明爭暗斗了多年。

  二哥庾冰,喜歡耍一些計謀,躲在大哥身后指指點點,凈出一些難以擺上臺面的主意。

  只有三哥庾翼,勤勤懇懇,出淤泥而不染,是個忠于王事之人。

  此次大哥北上,占據(jù)天時地利人和,又有桓溫作為先鋒,郗鑒擔綱策應,按理說應該高枕無憂。

  但她也熟知庾亮的脾性,趾高氣揚,目空一切,門戶觀念極重。見到比自己官階小門族低的,正眼都懶得看一下。

  這種秉性,在朝堂容易開罪臣僚,在疆場難以團結將士,鼓舞士氣。

  庾亮和桓溫的過節(jié),庾文君多少有些耳聞。

  但是她認為,庾亮會拋棄成見,畢竟桓溫已經(jīng)和南康定下親事,今后,庾亮就是桓溫的妻舅,應該親如一家,同舟共濟。

  大哥能禮賢下士,虛己待人嗎?

  這次要是勝了,大哥心中的庾家第一世族的夢想就如愿以償。如果敗了,聲望大損暫且不說,估計最終還得煩勞自己這棵大樹。

  想來想起,庾太后和成帝一樣,憂心忡忡,無精打采,心思也被淮河北岸的戰(zhàn)事緊緊的勾住了。

  “母后在想什么,怎么悶悶不樂的?入秋了,你要當心鳳體,要不然兒媳婦心里不安?!?p>  “哦,是蒜子啊。沒事,母后就是覺得天氣悶熱,有些煩躁。”

  “母后,媳婦聽說舅舅此次北上非常順利,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淮河,大軍浩浩蕩蕩,奔向梁郡,想來一切都在計劃之中?!?p>  “是嘛!”

  庾文君高興的問道:“蒜子,你說的可是真的,母后怎么還不知道呢?”

  “媳婦也是剛剛得知,是南康從皇兄那得到的消息。媳婦擔心母后掛懷,便先行來稟報。據(jù)說征北將軍已經(jīng)整裝待發(fā),和舅舅接上頭了,母后就放心吧。不日之后,舅舅必會高奏凱歌。”

  褚蒜子的消息無疑是一劑安神湯,庾文君撫摸了一下胸口,心情舒暢了許多。

  她和藹的看著體貼疼人的兒媳婦,兒媳婦不僅手巧,烹飪在行,女紅也沒得挑剔。

  關鍵是心也巧,知道自己憂慮何事,心有靈犀,總是在自己憂愁或者迷惘的時候,適時出現(xiàn)。

  自己想聽的想見的,都能在她的口中得到寬慰,比高冷的成皇后強多了。

  “還是蒜子心思縝密,會說話。你這么一說,母后舒暢多了。”

  “母后舒暢,兒媳也就舒暢了,放心吧母后,舅舅這次穩(wěn)操勝券,到時候為咱們大晉拿下梁郡,那是開天辟地之舉,舅舅受到褒獎,母后臉上也有光不是!”

  說著說著,褚蒜子又扯到了杜芷岸。

  “兒媳剛剛去拜望皇后姐姐,她正在御花園內蕩秋千。皇后姐姐有一手絕活,就是刺繡。兒媳婦太羨慕了,一直央求她傳授傳授,等媳婦學會了,也給母后繡給玩意兒解解悶?!?p>  庾文君嘆道:“還是蒜子心疼母后,處處惦記著。至于什么刺繡啊秋千啊,要是平時倒還罷了,現(xiàn)在母后還有皇帝都憂心北方戰(zhàn)事,沒有什么心思?!?p>  太后暗自埋怨,皇后為何如此篤定,不知是心寬體胖啊,還是壓根就不關心此事,此時還有心情蕩秋千?

  褚蒜子成功的把太后拉到了自己想要的方向,心中暗喜,嘴巴上卻是另一副姿態(tài),竟然又為皇后開脫。

  “母后多慮了,皇后怎會不關心此事,可能是身體還未好轉。母后,媳婦記得,皇后姐姐入宮時間不短了吧?”

  庾文君想也沒想,回道:“已經(jīng)一年多,可是不短了?!?p>  褚蒜子沒有接話,婆媳倆一陣沉默。

  “對呀,已經(jīng)一年多了。按道理,早該有動靜了呀?”

  兒媳婦看似無心的一句話,把庾太后帶到了另一個關鍵的話題。

  “什么動靜?”

  “懷上龍種呀!”

  褚蒜子笑道:“母后,怎么可能呢,哪有身懷有孕的人,還在蕩秋千的?估計皇后姐姐暫時還沒有??墒悄负笳f得也對,后宮的周妃入宮比皇后晚,都已經(jīng)誕下龍種,她怎么遲遲沒有喜訊?”

  庾文君的思緒從淮北的戰(zhàn)事被生生拖到了宮內的妊娠之事,彎轉得太大,然而看起來是水到渠成。

  “母后也覺得奇怪,那周妃入宮剛剛一年,就已經(jīng)誕下皇子丕兒,這不,皇帝一高興,當即就封了瑯琊王,她是怎么回事,不會有什么隱情吧?”

  “皇后獨占后宮之寵,至今還未有喜,的確叫人驚訝!”褚蒜子順著太后的思路,陪著她繼續(xù)向前走。

  突然,“呃,呃!”兩聲,褚蒜子捂著嘴巴,飛步跑到宮門外,扶著墻壁,嘔吐的表情很夸張。

  “蒜子,聊得好好的,怎么要吐,哪兒不舒服?”

  “母后,不礙的,媳婦最近老覺著惡心,茶飯不思,胃口也少了很多,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庾文君到底是過來人,頓時明白了,欣喜的說道:“蒜子莫慌,母后看,你怕是有喜了!”

  “啊,是嗎?媳婦哪里知道會這樣?”

  褚蒜子睜大眼睛,傻傻的望著太后。

  “不過,媳婦紅事的確有一陣子沒來了,正想找太醫(yī)瞧瞧呢,媳婦擔心自己是不是病了?!?p>  “傻孩子,這不是病了。母后斷定,應該是有喜了!”

  庾文君喜得合不攏嘴,驚嘆道:“你嫁給岳兒才三個多月,就要添丁了,真是我司馬家的福氣??!母后真高興,你快些回房歇著吧,莫動了胎氣,母后這就命太醫(yī)過來給你開些安神補胎的方子。”

  “媳婦沒那么嬌貴,謝謝母后關心!媳婦還不想走,怕母后煩悶,所以想留下來再陪著說說話?!?p>  褚蒜子賴著不肯走,庾文君越發(fā)高興,夸贊道:“還是蒜子疼人!你看南康,一天到晚不知干些啥,從來不見她來陪我說說話,真是女大不由娘!”

  “南康,南康,瘋瘋癲癲的去哪兒?”

  庾文君正在念叨女兒,就看到司馬興男一路小跑,向前殿奔去。

  “公主,慢點,等等晴兒。”身后的侍女緊緊追趕。

  “晴兒,你過來,太后有話問你?!瘪宜庾雍白×四峡档逆九鐑?。

  “參見太后,參見王妃!”

  “你家公主興沖沖地這是去哪兒?”庾文君嗔道。

  “稟報太后,公主掛念國舅北上,想去式乾殿打探一下消息,好回來稟報太后?!?p>  “女兒不懂事,丫頭倒是伶俐得很?!扁孜木裨沟馈?p>  “哼,那丫頭,她哪里是掛念她的舅舅,我看是掛念她那個情郎吧。再說了,她若是知道了捷報,肯定一個人偷著樂,還會向我這個母后稟報?”

  知女莫若母,南康的小心思都被太后猜著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