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晉衣冠

第四百四十一章 手無金剛鉆

大晉衣冠 大楚刀客 3736 2021-06-11 20:06:55

  遠遠看見桓溫率領大軍還在瘋狂攻城,司馬晞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這一路鞍馬勞頓,辛苦總算沒有白費!

  “二公子,如何?不是本王如此決斷,快馬加鞭,這滅蜀的功業(yè)就全被桓溫收入囊中了?!?p>  司馬晞趕上了大餐,得意洋洋炫耀自己的聰明。

  褚華奉承道:“還是武陵王高明,桓溫雖然得了先機,但我們猶未為晚,如果拿下皇城,這大功還是王爺的!不過,本公子只怕一件事?!?p>  “怕什么?”

  “怕桓溫不會就范,這千秋偉業(yè),唾手可得,他能甘心嗎?”

  司馬晞不屑道:“哼,本王才是統(tǒng)帥,他若抗命,本王隨時可以軍法處置!”

  “王爺能這么果敢,在下全力配合,定按王爺命令行事。王爺,待會可不能心存仁慈!”

  “放心吧,這么大一塊肥肉,豈能全便宜了他?綜兒,遵兒,這次父王帶你們來立功,精神著點!”

  “是,父王!”

  司馬晞路上已經交代了世子司馬綜和幼子司馬遵,此戰(zhàn)只需蜻蜓點水,比劃比劃,不用親入戰(zhàn)陣,滅蜀的功勞一樣不少。

  “停!停止攻城!”

  幾名中軍連呼帶喘上前嚷道:“武陵王到!”

  司馬晞高頭大馬,身披甲胄,手握馬鞭,在親兵的簇擁下策馬而至,甚是威風!

  “荊州刺史桓溫率屬下參見武陵王!”

  司馬晞神色倨傲,連欠身的動作都認為多余,指著桓溫鼻子當即斥責起來:“桓溫,你好大的膽子!不遵本王將令,擅自進軍,該當何罪?”

  桓溫躬身回道:“下官提前發(fā)兵,的確有罪,不過并不敢貿然違抗王爺將令,實是戰(zhàn)機緊迫,情勢使然,望王爺恕罪!”

  “哼,別以為本王好欺!你不就是想獨占大功嗎?難道再等一個月就晚了嗎?你看這一路,又是冰又是雪的,本王吃盡了苦頭!”

  桓溫諷道:“這道路如此泥濘難行,王爺不是也來得恰到好處,什么也沒耽誤嘛!”

  司馬晞被窺出心中的貪念,不由得羞惱起來:“你?此話何意?”

  桓溫正色道:“如果按照王爺的計劃,三月底春暖花開再進軍,路是好走了,可現在恐怕咱們不是在益州見面,而是在荊州城下了!”

  “這句話又是何意,你說清楚嘍?!?p>  袁真上前解圍,言道:“王爺,據蜀軍俘虜交代,李勢早有攻打荊州的野心,可惜五牙艦尚未完工就被我們毀了,否則他們就會突襲荊州城?!?p>  司馬晞怒道:“哼,巧言令色!你們只是誤打誤撞,撿了個便宜罷了。如果都像你們這樣目無軍紀,大軍還怎么指揮,本王的威嚴何在?”

  “哈哈!”

  一陣譏笑聲響起。

  “王爺的威嚴應該在兩軍陣前,或者攻城拔寨,或者浴血奮戰(zhàn),而非在剛剛經歷大戰(zhàn)的將卒前空言恫嚇!”

  “你是何人?”司馬晞惱羞成怒。

  “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劉,名言川!”

  “混賬!哪來的無名鼠輩,膽敢這樣和王爺說話,找死是么?”一個年輕驕狂的聲音傳了過來。

  劉言川反擊道:“喲,這位細皮嫩肉的,是哪家未出閣的閨女?乳臭未干,嘴上沒毛,俺看,來陣前找死的是你!”

  司馬綜貴為世子,何時受過這般羞辱,當即拔出了腰間的長劍,二話不說,直奔劉言川刺來。

  桓溫心中氣惱,無處可撒,他沒有出手阻攔。

  而褚華巴不得事情搞大,躲在陣后觀瞧,等著看好戲。

  見桓溫被無端指責,劉言川早就憤憤不平,而桓溫一言不發(fā),更是對自己的鼓勵,于是端坐馬上,一動不動,靜等這小子出手。

  司馬綜一劍掃來,攻勢凌厲,直奔自己面門。

  劉言川心里恨道,這小子年紀不大,卻暴戾得很,上來就是致命的招數。于是更加氣惱,心想一定要殺殺這小子的威風。

  言川敏捷得很,腦袋向后一縮,同時搖轉了一下,輕松躲了過去。

  司馬綜自恃劍法頗好,府中家丁沒人是自己的對手,這狠命一擊竟然被對方輕松化解,羞惱之下,翻腕回轉,準備改削為刺。

  但劉言川根本沒給他機會,連刀都沒抽,直接用刀鞘快速劈來,正中司馬綜右腕。

  速度之快,力道之大,司馬綜痛得齜牙咧嘴,嗷嗷亂叫,寶劍脫手墜地。

  司馬晞自知兒子理虧,但咽不下這口氣,迂曲責道:“桓溫,本王身為統(tǒng)帥,你的屬下竟然在統(tǒng)帥面前動刀弄槍,實屬不敬,當依軍法治罪!”

  桓溫歉然笑道:“王爺,莫惱!此人確實無禮,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不過他并非下官屬下,也無軍籍,恐怕難以按軍法懲治?!?p>  司馬遵被嗆了一下,上前又冷笑道:“那身為大晉子民,對王爺無禮,以朝廷法度治罪總可以吧!”

  桓溫又笑道:“真是不巧,此人乃一流民,并不在大晉戶冊之中,朝廷的法度只能約束朝廷治下的臣民,又讓你失望了!”

  司馬晞沒抓沒撓的,瞪著劉言川,氣道:“哦,那你究竟何人?兵不兵民不民的,為何來此效力?”

  “俺是山匪流民,是桓大人花錢雇來的,拿錢打仗,養(yǎng)家糊口而已。你即便是晉軍的統(tǒng)帥,可也管不到俺!”

  這時,從陣后過來一個漢子,未著甲胄,粗衣打扮,一對斗雞眼甚是醒目,上前怒斥劉言川……

  “王爺身份何等最貴,容你們這些山匪流民放肆!”

  伏滔見來了幫腔的,也竄了上來,對陣道:“王爺就是王爺,但未見得就比山匪高貴,興許干下的齷齪之事不比我們少!”

  其實伏滔是影射其捉曹村暗殺一事,果然,司馬晞心里有鬼,只能通過高聲叫囂來掩飾不安:“來人,給我拿下!”

  親兵得令,拔出刀來,準備拿人!

  劉言川和伏滔豈能示弱,身后百十來乞活軍也掣出兵刃,內斗一觸即發(fā)。

  雙方誰也不肯相讓,司馬晞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十分的尷尬,桓溫見好就收,給司馬晞送上了梯子。

  “王爺,別和他們一般計較,他們身份低下,爛命一條。王爺尊貴,和他們斗嘴,豈不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傳揚出去也有損王爺威名?!?p>  然后,轉身訓斥道:“住手!告訴你們,上陣殺敵有錢,斗嘴使氣分文沒有,請你們自重身份!”

  雙方這才刀劍入鞘。

  這時,褚華滿臉堆笑,策馬上前!

  “見過桓大人,本公子有禮了!”

  桓溫見褚華一反常態(tài),很不適應,便同樣回禮:“桓某見過褚國舅!”

  因上次管家褚旺被殺,褚華對桓溫恨之入骨,但自知理虧,更因有褚蒜子的訓斥,學得乖巧起來,見雙方沒有大打出手,也及時上前規(guī)勸。

  “武陵王,本公子以為,桓大人提前進軍,也是為了朝廷著想,至于是功是罪,還是讓朝廷評判吧。眼下還是想著如何盡快攻下皇城,方為上計?!?p>  司馬晞見終于有人解圍,松了一口氣,問道:“二公子,你說說,如何攻城?”

  褚華配合默契,一臉真誠:“荊州軍連日攻戰(zhàn),甚是辛苦,加之死傷甚眾,本公子以為,桓大人他們還是暫時休養(yǎng)為宜,用些餐飯,補充給養(yǎng),還有很多傷卒也需要救治?!?p>  二人是一唱一和,提前商量好了。

  司馬晞點頭言道:“二公子倒會體恤人,好吧!桓溫,本王身為伐蜀統(tǒng)帥,現在令你荊州軍退出戰(zhàn)場,攻城之戰(zhàn)就由本王親自指揮!”

  桓溫急道:“稟武陵王,荊州軍現在鋒芒正盛,何不一道攻城,也好助王爺一臂之力,依下官看……”

  “啰嗦什么?還不退下!”司馬晞粗暴的呵斥了一句。

  “下官遵命!”

  桓溫顯得十分不情愿,還要爭執(zhí),被屬下拉住了。

  “桓大人,在本王眼皮子底下,還要小心行事才對。否則,別怪本王軍法無情!”

  “遵命,那下官就回到樓船上去了,靜候王爺捷報!”

  “嗯,樓船上安全,叫你的人全都撤走!”司馬晞接過了戰(zhàn)爭的指揮權,得意洋洋,當即下達了攻城命令。

  誰知,捷報沒有等到,等來的卻是攻城失利死傷慘重的消息!

  桓溫被趕出筰橋,只得回到樓船休養(yǎng),留下幾個衛(wèi)卒,躲在遠處觀望。不多時,攻守大戰(zhàn)就開始了。

  回到艙內,他雖極度疲困,卻無心睡眠,只是稍稍打了個瞌睡。自己還不覺得,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已是午未之交,日頭最暖之時。

  劉言川興沖沖來報,城下尸積如山,不少軍士攻入城內,就發(fā)現,里面守軍都是彪悍的勁卒,完全不像城外的那些人軟綿綿的。

  “恩公,展堅說的是真的,城里面還真有一支神秘的奇兵!”

  原來,在彭山渡口,劉言川上船后就悄悄耳語了這條消息。

  但是,展堅只知道皇城里有奇兵存在,可人數多少,戰(zhàn)力如何,將領是誰,一概不得而知,而宮內也諱莫如深。

  桓溫聽聞后也覺得有理,當日岷江東岸的不少伏兵,所穿服侍與其他蜀軍的顏色略有差異。事后,桓沖說在東岸也碰到一支蜀軍,戰(zhàn)力非凡。

  今日在城墻下,王老虎圍殺袁喬的或許就是這支奇兵!

  沒想到這支奇兵這么厲害,而武陵王此次帶來的鎮(zhèn)軍和中軍,也非尋常之輩,怎就吃了這么樣的大虧?

  就數郗超最得意,在司馬晞到來之前,他就看出了桓溫下令猛烈攻城的圖謀。

  實際上,這道命令更多的是一種姿態(tài)。

  桓溫隱約知道城內有這樣的一支奇兵,更清楚,司馬晞一來,就會將荊州軍逐出戰(zhàn)場,以獨吞果實。

  這樣的結局,自己位卑言輕,當然攔不住,但他要做給司馬晞看。荊州軍玩命攻城,是你中軍逼迫我撤下來的,將來要是出事,就怪不得我桓溫了。

  還有一層,他也不甘心辛苦種下的桃子被司馬晞全部摘走。

  沒想到,這桃子很難摘!

  展堅應該是好意,怕桓溫吃虧,才透露了城內的端倪。結果倒好,桓溫躲開了,卻被司馬晞接住了,時也命也!

  城下的傷亡越來越大,桓溫的臉色從得意轉為凝重。

  都是大晉的軍士,白白送死非??上?,這一幕畫面,和當初梁郡城下何等相似,庾亮的無能,害死了多少無辜的兵卒!

  郗超走了進來,快意的勸解道:“話雖如此,可誰讓他們生不逢時,偏偏歸了司馬晞的指揮。他二人如不輸得一敗涂地,怎能辨賢愚,明優(yōu)劣,讓朝廷和軍民悟出你的英明和智慧?再說了,我們已仁至義盡,是他們將我們趕出陣地的?!?p>  桓溫怎能不知其中深意,但他仍心系士卒安危,深思著,徘徊著,忽然,驚叫了一聲:“壞了!”

  “怎么了,大人?”

  “你們不覺得奇怪嗎?蜀軍如鳥獸散,還敢死守一座孤城,這是為什么?你們想想,即便守住城池又如何?困也得把他們困死!”

  “恩公言之有理,那他們?yōu)楹芜€這么固執(zhí)?”

  “對呀,這樣做,不符合常理呀!”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眾說紛紜,桓溫靈光乍現,猛然間明白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