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于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保ā睹献印けM心上》)
已:停下來。
厚:看重,重視。?。狠p視。
銳:疾速,猛烈。
所厚”是內(nèi)心明白這是應當看重的,“薄”則是指對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無法落實到行動上。既然對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都如此,那么對其他的事情就更不用說了。
儒生的理解:想停止的時候,想一想這屬于不可以停止的情況嗎?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孫丑上》)
閔:憂慮。揠(yà):拔(苗心)
芒芒然:疲倦的樣子。歸:回家。
?。褐笜O度勞累。
趨:疾行,小跑。
孟子主張持志養(yǎng)氣。他說:“夫志,氣之帥也。”意思是說,人的心志統(tǒng)帥著他的氣場,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專一而高遠的心志和崇高情懷的人,能夠擁有強大的氣場。同時,孟子指出,一個人具備正直、仁義等品德,是培養(yǎng)浩然之氣所必不可少的。倘若做了有愧于心的事情,便會導致浩然之氣的萎縮。
最后,孟子談到培養(yǎng)浩然之氣需要長期的積累。只有有意識地在逆境中磨礪自己,經(jīng)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的痛苦,才能“動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最終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
儒生的理解:不同的美德無法獨立踐行。在艱難處境下行正義之事的勇氣,遏制過度放縱的節(jié)制,斟酌自身決定對他人造成影響的正義,應對世事無常的智慧。
即依據(jù)蘇格拉底的定義——一個人無法既做到毫無節(jié)制,又勇敢無畏。
孟子曰:“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孟子·盡心上》)
王公:天子與諸侯。致敬:極盡誠敬之心;極其恭敬。盡禮:竭盡禮儀。
且:尚且。由:通“猶”,還。
“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睕]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收入,仍然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念和做人準則,只有士才能做到。士對社會的價值在于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使社會有序而健康地運行和發(fā)展,所以,“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士之仕也,猶農(nóng)夫之耕也?!保ā睹献印る墓隆罚┬惺构芾砩鐣穆氊?,是士的本分。但是,當君王胡作非為,“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保ā睹献印るx婁下》)
儒生的理解:賢人是標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