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豈獨(dú)無故

2,傳習(xí)錄

豈獨(dú)無故 智襄子 1087 2021-02-06 20:01:34

  鄭朝朔問:“至善亦須有從事物上求者?”

  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且試說幾件看?!?p>  若只是那些儀節(jié)求得是當(dāng),便謂至善,即如今扮戲子,扮得許多溫凊奉養(yǎng)的儀節(jié)是當(dāng),亦可謂之至善矣。

  【一】

  先生曰:“試舉看?!?p>  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dāng)孝、兄當(dāng)?shù)苷撸瑓s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p>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p>  故《大學(xué)》指個(gè)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shí),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后又立個(gè)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shí),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后別立個(gè)心去惡。

  如鼻塞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亦只是不曾知臭。

  【二】

  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xí)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gè)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三】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p>  先生曰:“子夏篤信圣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舊聞,不求是當(dāng)?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處,亦何嘗茍從?

  知天’如知州、知縣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與天為一;

  【四】

  愛昨曉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從心上說?!?p>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shí)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炖怼词恰鞯隆F理’即是‘明明德’?!?p>  先生曰:“‘禮’字即是‘理’字。理之發(fā)見可見者謂之文,文之隱微不可見者謂之理,只是一物?!s禮’只是要此心純是一個(gè)天理。要此心純是天理,須就理之發(fā)見處用功。如發(fā)見于事親時(shí),就在事親上學(xué)存此天理;發(fā)見于處富貴貧賤時(shí),就在處富貴貧賤上學(xué)存此天理;發(fā)見于處患難夷狄時(shí),就在處患難夷狄上學(xué)存此天理。至于作止語默,無處不然,隨他發(fā)見處,即就那上面學(xué)個(gè)存天理。這便是‘博學(xué)之于文’,便是‘約禮’的功夫。

  【五】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雜于人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今曰‘道心為主,而人心聽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為主,人欲又從而聽命者?”

智襄子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學(xu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dòng)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