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豈獨無故

22,傳習錄(終)

豈獨無故 智襄子 1041 2021-02-28 07:30:00

  你來信說:“人的心體本來沒有不明白明亮的,但是被‘氣拘物蔽’,很少有人不昏聵,如果不加以學、問、思、辨,便無法明白那善惡、真假的差別,就會任情恣意妄為,其危害難以言述?!?p>  氣拘物蔽之說,來自朱熹《大學章句》對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對“明明德”的解釋:

  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yīng)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fā)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

  王陽明說:

  你這一番議論,大概似是而非,還是被朱熹的說法帶偏了,所以必須跟你說清楚。

  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都是學習方法。而學習呢,沒有光在那里學習,不去行動的。比如學習孝敬父母,是拿本書來學嗎?一定是服侍奉養(yǎng)父母,躬行孝道,這才叫學!如果空口在那里談孝道,那叫作學孝嗎?學習射箭,一定要張弓搭箭,拉滿弓,射中靶心;學習書法,一定要展開紙,提起筆去寫。全天下無論你學什么,都沒有不去做、空空去學的,所以說學習的開始就是去做,就是行。

  篤行呢?篤,是敦厚踏實。已經(jīng)在行了,要敦厚踏實,不要松勁,不要停息,下日日不斷之功,靠積累得收獲。

  學習呢?不可能沒有疑惑,有疑就要問,這問,就是學,就是行。

  問了,老師同學答了,也不一定馬上明白,要再思考,這思也是學,也是行。

  自己思考,也不一定就想明白,再找同學一起辨析,這辨也是學,也是行。

  辨析明白了,思考審慎了,疑問消除了,學會了,又不停地實踐,這叫篤行。所以,不是學問思辨之后才去行,而是學問思辨都是行:求能做某事的行為,就叫學;求能解惑的行為,就叫問;求能通曉說學的行為,就叫思;求能精察義理的行為,就叫辨;求能在實踐落實的行為,就叫行。分開來講是學問思辨行五個動作,合起來就是一件事。這就是我的心理合一、知行并進的功夫,之所以有別于后世的學說,核心正在這里。

  現(xiàn)在你特意舉出個學問思辨,不講篤行,那是分開來,把學問思辨叫知,后面篤行是行,把知和行分開,這就是說,窮理的功夫是學問思辨,不是篤行。那天下豈有不去行動實踐就能學習的?天下豈有不去行動實踐就能窮理的?明道先生程頤說:“只要能窮盡事理,就能盡性而通達天命。”所以,你一定是在行動上到達了仁的極致,你才有可能窮仁之理;你一定是在行動上到達了義的極致,才能窮義之理;你一定是在行動上到達了仁的極致,才能盡仁之性;你一定是在行動上到達了義的極致,才能窮盡義之性。你光靠學,學到窮理了,都給你學透了,沒的學了,卻還沒有行動實踐過,天下豈有這樣的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