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校長蔡元培處變不驚,臉上看不出絲毫的變化,緊挨著坐在他身邊的顏如玉目光流轉,嘴角一直都掛著淺淺的笑意。
“接下來我來回答閆一晨同學提出的第二個問題,哈姆雷特是什么,《哈姆雷特》是一本在英國流傳很廣的小說,因為觀賞性強、反應的意義深刻,所以曾被搬上戲劇舞臺,但是由于地域的限制,目前這本小說以及被改編后的戲劇還沒有流傳到國內?!敝軐汖堈f道:“一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英國的一句俗語,意思就是眼前的物雖一樣,但人心中所想卻不同?!?p> 周寶龍的話剛說完,立馬有人坐在下面問道:“教授,這本英國書沒流傳到國內,您是怎么看到的?”
額,我是在怎么看到的?周寶龍汗顏,看來又要祭出他的殺手锏了,撒一個一般人無法戳破的彌天大謊!
“我曾在西方游學,平時沒事兒的時候,就喜歡看看書,《哈姆雷特》就是其中的一本?!?p> 此話一出,臺下立刻炸開了鍋,同學們之間竊竊私語、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國學教授劉文典一臉的驚訝,后排的校長蔡元培皺了皺眉頭,唯有顏如玉一如往常,面帶微笑,毫無變化。
“顏校長出手就是不一般啊,西方游學歸來,這個年輕人智慧超群??!”蔡元培看著講臺上朝氣蓬勃的周寶龍,一臉感慨地對旁邊兒的顏如玉說道。
“校長謬贊了,我第一次遇見他的時候,是在學校門口,那時候他正在吆喝客人拉黃包車。”顏如玉說道。
“哦?拉黃包車?”這下子蔡元培終于不在鎮(zhèn)定,一臉的錯愕。
“顏校長唯才是舉啊,是我等讀書人的楷模,英雄不問出處,我要檢討??!”
臺上的周寶龍還在和臺下的學生們說些什么,蔡元培光顧著和顏如玉說話,也沒太注意臺上在講什么。
“校長您說笑了,能為國舉薦這樣的人才,那也是機緣巧合的事兒?!?p> “自古英雄出少年,趕明兒我也去學校門口坐坐黃包車,看看能不能再為國舉薦幾個這樣的人才。”
“同一個時代的少年英雄終歸是鳳毛麟角,您就別打趣我這個小女子了,回頭兒讓他把那本《哈姆雷特》寫出來,讓您瞧瞧唄!”顏如玉說道。
聽了顏如玉的話,蔡元培嗯了一聲,呵呵一笑,起身離座,一邊往教室外面走一邊說道:“知我者,小玉也,哈哈哈!”
正在臺上和學生們交流的周寶龍,余光一撇,看到顏如玉和自己打手勢,又看到蔡元培起身離座往教室外面走,于是將剩下的上課時間交還給劉文典教授,隨后也走出了教室,跟在顏如玉的身后。
要說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周寶龍的心里還有點兒七上八下,現在他已經完全適應了,不就是講課嘛,腹有詩書氣自華,走遍天下都不怕。
如果說忽悠蔡元培這樣的老學究有難度,但是教一群熱血青年,周寶龍還是有幾分自信的,雖然這幫學生腦子活絡,問題很多。
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漫步的時候,蔡元培問道:“周寶龍,你來學校之前都做了些什么呀?”
這種事情沒什么好隱瞞的,周寶龍毫不遲疑,直接回答道:“我之前在拉黃包車?!?p> “你的才學不淺,怎么想起來在街頭拉黃包車?”問完,蔡元培又補充道:“啊,當然不是說我輕視拉黃包車這樣活兒,畢竟不可能人人都做學問,只是那樣的話有些浪費你的才學了?!?p> 要說自己之前在前線打仗的事情嗎,這會給自己在學校里的任教工作產生影響嗎?周寶龍有些拿捏不定主意,講肯定是要講真話的,但是可以避重就輕地講,這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圓滑世故。
“不久前,我初來北平,曾有幸得到一位黃包車夫的幫助,也是他引領我入行干了這門生意,當時吃不飽穿不暖,唯有這個法子能將就將就?!?p> 聽了周寶龍的話,蔡元培不漏聲色的“嗯”了一聲,一邊在前頭走一邊接著問道:“在辦公室的時候,我記得你說自己是蘇皖地區(qū)泰縣人氏,既然有這般才學,怎么不就近去上海謀份教職?”
北平大學的校長蔡元培親自給周寶龍政審,嚴格意義上來說,雖然不是面對面,因為蔡元培走在前頭,背對著周寶龍,雖然不是一對一,因為旁邊還有顏如玉,但是此情此景,說出去的話,絕對夠周寶龍狠狠地吹一壺了!
思前想后,周寶龍決定還是照實說出來,反正這也算不上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兒,北平大學包羅萬象,只要你肯潛心做學問,對于過往的經歷,應該能夠既往不咎。
年輕人嘛,總有個參軍夢,周寶龍這輩子也參過軍,打過仗,僥幸在戰(zhàn)場上撿回一條命,雖說過程短暫,平平無奇,甚至讓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吧,他終歸是體會到了戰(zhàn)場的無情,橫尸遍野的慘烈,要說再讓周寶龍為了什么民族氣節(jié),或者是什么其他原因而上戰(zhàn)場打仗,那他心里可得好好掂量掂量了,所以說,現在的周寶龍,只想過點兒安穩(wěn)日子,尤其是在這北堯政府還沒亂起來的間隙里。
“我曾參加過之前的曹張會戰(zhàn),后來輾轉了多個地方,機緣巧合之下,被人裹挾到北平?!敝軐汖堈f道。
聞言,蔡元培停下腳步,轉過身來,看著周寶龍,問道:“哦,你是軍人?你在誰的麾下做事?”
被問及這件事情,周寶龍心里咯噔一下,知道這是件犯忌諱的事情,但沒有過多的猶豫,平靜地說道:“我曾是蘇皖司令曹榮麾下的一名新兵排長?!?p> 周寶龍本以為蔡元培會抓住這些細枝末節(jié)的事情,詳細詢問,卻沒想到他話鋒一轉。
“這么說……你來北平也是迫不得已?”
“也不完全是,只能說機緣巧合?!敝軐汖埦従徴f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