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康叔世家》·衛(wèi)地人才別國用之·狠人吳起
都說衛(wèi)地多君子。季札大先生說,“衛(wèi)多君子,其國無患”,果然,在一個時期內,衛(wèi)國平安無事。但是照這樣說,很多國家也是這樣啊,“齊多君子,秦多君子,楚多君子”等等,因為這些國家也在一個時期內“無患”。衛(wèi)國真的無患嘛?太史公曰:父子相殺,兄弟相滅,亦獨何哉?如果說無外患,那只能是衛(wèi)國褊狹國弱,周邊大國不放在心上,占為己有不過是分分鐘的事,不在乎而已,實際上衛(wèi)國幾乎都沒有自己像樣的軍隊。這樣的國家,打他有什么意思呢?跟自己的一個附屬國家差不多。
但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自衛(wèi)國的人才卻不少,個個都是影響世界的大人物,可惜衛(wèi)國人才,別國用之。吳起、商鞅、呂不韋籍貫都是衛(wèi)國,后世刺秦的荊軻也是衛(wèi)國人氏,哪一個不是震鑠古今的人物?
先看吳起。吳起者,衛(wèi)人也,好用兵。嘗學於曾子,事魯君。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馀人,而東出衛(wèi)郭門。與其母訣,齧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wèi)?!焓略?。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
吳起這個人,好用兵,學過儒學,想在魯做事,老婆是齊國人,魯國因為吳起的老婆不信任他。魯國也是怪了,看來是被齊國的女人整怕了。吳起是個狠人,你嫌我老婆是齊國人,好吧,拿刀砍下老婆的頭以明志向,這下行了吧,你們魯國該用我了。
這下把魯國人嚇傻了,沒見過這等狠人,自家養(yǎng)的狗狗也沒這么殘忍,殺自己的老婆竟然像殺雞一樣。于是各種傳說來了,說吳起在衛(wèi)國時候的一些惡行,總之就是說他道德不行,而且魯國和衛(wèi)國是兄弟國家,他是衛(wèi)國的人,按說該用,但他的所為不像個君子啊。
吳起於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於是魏文候以為將,擊秦,拔五城。
于是吳起頭一甩,老子走,去了魏國。魏君打聽吳起怎么樣,有人就說了,這個人啊,品德不怎么樣,但是能征善戰(zhàn)。嗯,不錯,魏國用吳起為將,戰(zhàn)績顯赫。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p> 你說吳起德行不好,但是他對士兵那真是鞠躬盡瘁,親自為受傷的士兵舔瘡口,士兵們都很感激他,愿意為他死。你看吳起,真厲害!
太史公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眳瞧鹫f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武侯曰:“善?!?p> 吳起在魏文侯時期,立下了戰(zhàn)功,很受重用。后來文侯死了,武侯即位后,一次跟吳起討論國政。吳起拿出以前跟儒家學的東西給武侯上課。你要講究德啊,不講究德的話,國家人再多,也許就會成為你的敵人。這話對不對,非常高明。
所以太史公很郁悶,吳起究竟是個怎么樣的人呢?說他刻薄寡恩吧,又跟國君講以德治國,說他是重德行的人吧,在楚國又大行法家之道,弄的上下結怨。怎么看這個人呢?個人以為吳起就是一個極其現(xiàn)實功用的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一切道德謀略武韜等等都是一種手段,如果仁德能幫助他得到利益,哪怕給士兵舔傷口舔痔瘡他都能辦的出來,如果殘忍能讓他達到目的,哪怕自己的老婆拎過來就可以殺頭,一切以現(xiàn)實利益為目標。他在魏國的成功就是魏文侯用了他的軍事才華這一面,像吳起這樣的人衛(wèi)國怎么敢用呢,衛(wèi)國可是君子之國啊。
商鞅原名公孫鞅,可見商鞅還是衛(wèi)國王室的宗親,但衛(wèi)國也沒能留住他。商鞅先是在魏國給
時任魏國國相的公叔痤當秘書,后來前往秦國,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進行變法,使秦國一躍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并為后來秦國兼并六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呂不韋原本雖然只是一個商人,但他精明而有政治眼光與智慧,通過“奇貨可居”成功成為秦國國相,幫助秦國延續(xù)發(fā)展,還組織人員編撰《呂氏春秋》為后人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
同樣,商鞅,呂不韋也不會在衛(wèi)國得志,因為衛(wèi)國根本就沒有野心,無欲無求,更不注重改革,別說爭霸了,連像樣的軍隊都拿不出手。當然,這樣的國家也不是吳起、商鞅、呂不韋這些野心家愿意待的地方。道不同不相為謀,大概是這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