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子世家》·《竹書紀年》·不一樣的微子
對商朝歷史中微子這個人的評價大致有三,一是孔子,一是太史公,一是***。這三人的議論,尤其是***與孔子的議論截然不同,太史公似乎沒有做出明確的判斷,但從他的記述中略微能了解一點。
先說孔子的評價,《論語》中有單獨的《微子》篇,起始第一章: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鬃釉?“殷有三仁焉?!罢堊⒁猓鬃釉u價中給予“仁”的非常少,甚至合乎孔子“仁”標準的屈指可數(shù),譬如管仲這么了不起的人物,在孔子那里也得不到一個“仁”的評價。歷史的看,越遠古的傳說中的賢圣倒是頗得孔子“仁”的多。這里孔子直言“殷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三人都勸諫過紂王,結(jié)果各自相異,微子跑掉了,箕子裝瘋賣傻隱居去了,比干死諫成就自己的“忠”。
從行文上看,“微子去之”似乎格外得到孔子的垂青,首提之。這也大體見的孔子比較的贊同微子,比較的符合孔子的主張。所謂用之則顯,不用則藏;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孔子不支持死諫的做法,認為無益,沒有用處,甚至也看不到孔子又勸諫的行為。當然孔子周游列國并沒有實際的去輔助國君做事,勸諫之行見得很少,不過在魯國他曾經(jīng)任職過大司寇,后來齊景公饋贈魯君女樂,季桓子受之,孔子心生去意。以孔子的這段經(jīng)歷揣測孔子不會去勸諫魯君拒絕女樂,他覺得有道德國君是不會做出這種行為的,既然有這種行為,就不能接受自己的政治理念,勸之無益。
就好像他在衛(wèi)國時候,雖然也有機會行政,但他還是拒絕,孔子覺得“名不正”,覺得衛(wèi)國政治氛圍太亂,不適合自己的思想。也因此見得孔子主張的禮樂需要一個土壤,至少這個國家是和平的,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蠻夷不去,可惜孔子所處的時代恰恰是各諸侯國內(nèi)亂紛爭的時期,他找不到符合他主張的土壤來踐行自己的理念,或者別人不用他,或者他不愿意被別人用,大致如此。
再看太史公的記述。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義屬。故父有過,子三諫不聽,則隨而號之;人臣三諫不聽,則其義可以去矣?!膘妒翘珟?、少師乃勸微子去,遂行。
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復(fù)其位如故。
這兩段文字,前面說微子認為做為臣子三諫不聽可以去,于是跑掉了。但是第二段文字,很有意思,寫武王克殷成功,微子的做法: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為什么這么細致的寫微子歸周呢?這里面有沒有太史公的想法呢?看上去微子似乎不如比干箕子更加的光輝,比干作為商朝臣子雖然丟了性命,但是比干認為就該這么做,箕子也跑掉了,但是立志不做周朝的臣子,跑到邊荒去了。只有微子歸順了西周,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你有沒有覺得此處的描述微子似乎有些缺乏骨氣呢,就算商紂沒有聽大臣意見導(dǎo)致國亡身滅,可作為商的臣子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妥當呢?太史公這里有沒有藏著他自己的看法呢,不得而知。
但是,有人卻明確的提出來了,誰呢,就是***。***直斥微子是漢奸,里通外國,是武王伐紂的幫手。當時微子是里通外國。為什么紂王滅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對他,還有箕子反對他,比干反對他。紂王去打東夷,把那個部族征服了。紂王是很有才干的。后頭那些壞話都是周朝人講的,不要聽。那么有沒有***說的這一面呢,似乎也有他的道理,在***的看法中,商紂王的國亡身滅主要的原因是內(nèi)斗,幫派體系之間的掣肘,尤其是微子一黨。微子的身份很特殊,他是紂王的親哥哥,理應(yīng)繼承國君,但是因為微子出生時母親不是正妻,而紂王帝辛出生時,母親是正妻,于是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帝辛雖然小但他是正妻嫡生,微子雖然年長,但屬于妾生庶出。
最初帝辛即位的時候朝中有過爭論,最終帝辛一派占了上風,繼承君位,這樣看,微子在爭權(quán)過程中失敗,因而成了反對商紂的最有力者。***不僅對微子提出自己獨特的看法,對商紂的滅亡見解也不一般。
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jīng)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tǒng)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很有功勞的。紂王伐東夷,打了勝仗,但損失也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shù)垢?,結(jié)果使商朝亡了國。紂王那個時候很有名聲。商朝老百姓很擁護他。紂王自殺了,他寧死不投降。
這樣看來,微子的歷史看法有了三種,孔子的“殷有三仁”,太史公的“我只寫寫不說話”,***的直斥“微子是漢奸,里通外國”。孰是孰非且不管,我們讀史,有各家議論,倘能助于一些新的思考,新的認識,未嘗不是一件有趣的事,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