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少卿聞言點了一下頭,提起巨大的毛筆將這首五言律詩書寫在臺上的白紙上,又讓小廝將其掛在樓上。
“坐下吧!”
李謙虛對蕭若曦輕聲說道。
蕭若曦回過神來,如蒙大赦,默默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來。此時她卻眉頭緊鎖,不知道在想著什么。
李謙虛見蕭若曦心事重重,便沒有在與她搭訕?;仡^看著臺上三人,準備出場吟詩。
此時臺上的三人都正直視著李謙虛,眼神中有些許深意。
李謙虛看不出顧少卿在想什么,只覺得被這京城大官盯著,有些瘆人。
樂王蕭遙眼神里卻帶著一絲疑惑,左右打量著蕭若曦和李謙虛二人。
而柳夢之盈盈的目光帶著不加掩飾的不悅,輕蹙著眉頭看得李謙虛心神搖逸。
“那么現(xiàn)在有請第三位才子,獻上佳作了!”
看了一陣李謙虛,顧少卿這才出言說道。
李謙虛站起身來,對著臺上三人拱手,隨后走上前去,
“那不才李謙虛便獻丑了!先前兩位才子作了兩首詩,那在下便作一首詞吧!”
說罷,李謙虛在心里說了一句,蘇軾老先生對不住了!隨即清了清嗓子,朗聲誦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此句一出,眾人嘩然!
好深的意境!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青天作友,把酒問之,秒??!立意之高,情深之切!
臺上的三人,此刻面露凝重之色,期待著李謙虛的下文。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李謙虛吟誦這首詞的時候,語氣隨著詞中所表達的情感上下起伏。
此刻臺下諸位才子皆炸開了鍋!
好大的意境!月中謫仙,超脫人間,卻又留戀紅塵。
眾人紛紛討論,可誰也沒注意到此刻有一股若有若無的氣息從天而降,盤踞在李謙虛的頭頂。
大梁皇宮。
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里,一位女子在殿前負手而立,面容艷麗無比,一雙鳳眼媚意天成,卻又凜然生威,一頭青絲梳成華髻,繁麗雍容。
這正是當今女帝蕭若云,此刻她正舉頭望著幽幽明月,月光灑在她絕世無雙的臉上,生出一股濃濃的威儀感。
忽然,女帝眉頭一蹙,發(fā)現(xiàn)此刻的圓月猛然大了一圈,從明月上撒下的光輝,仿佛凝聚成一股,印在了京城的某處。女皇修武,不修儒,如果換做是一位大儒,便會發(fā)現(xiàn)此時蒼天上降下一股浩然之氣,正源源不斷的涌向京城。
“赤姬!”女帝輕聲呼道,聲音如空谷幽蘭,婉轉動聽,卻透著一股睥睨眾生的威嚴。
“陛下!”
此時,在女帝身旁慢慢浮現(xiàn)出一位身材姣好的女子,一身火紅勁衣,身配寶劍,面蒙紅巾,果露出的雙眼炯炯有神。
“今夜京城有何盛事?”
“回稟陛下!今夜鳳臨樓舉辦中秋文會,樂王蕭遙也參與其中。還有第一才女柳夢之也在其中,各大官員也有不少在場!”
“嗯!朕知道了!不過,朕的這位皇兄也是閑不下來??!”女帝蕭若云贏了一起,話鋒一轉。
“赤姬,最近朕的這位皇兄與朝中那些大臣走的較近?”
“回陛下!樂王殿下與左相一黨和中書省比較密切!”
“嗯!這左相與中書省沆瀣一氣,這些朕早就知道了?!迸凼捜粼气P目漸冷,又對著赤姬說道,
“最近魔道祖庭似有異動,嚴密監(jiān)視樂王府,不得遺漏任何風吹草動!”
“是!”
“下去吧!”女帝蕭若云冷聲說道,隨后似是想到了什么,
“等等!若曦是不是又溜出宮了?”
“回稟陛下!二公主殿下今日借劉太妃手令暗中出宮游玩,屬下已命人暗中保護?!?p> “嗯!知道了!”女帝說罷,便轉身回到殿中。
……
鳳臨樓。
此時端坐在臺上的樂王雙眼微瞇,掛著笑意看著臺下聲情并茂的李謙虛,偏頭思索。
一旁的柳夢之眼波流轉,怔怔地看著李謙虛,清冷的眼神流露出一絲震驚之色。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李謙虛情緒忽轉而下,此刻他想起了另一個世界的父母,聲音中流露出濃濃的思念之情,在場眾人,皆感受到了詞句中散發(fā)出的愁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此刻,鳳臨樓鴉雀無聲,只剩李謙虛的聲音在其中回蕩。
李謙虛頭上的氣息越來越濃烈!隱隱有一副畫面呼之欲出!
在場所有的讀書之人,被驚得瞠目結舌!一時間竟忘記了言語!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李謙虛話音一落,頭頂上流光一轉,竟浮出一幕異象,好似前世的全息投影。
而李謙虛卻并未察覺有異。
只見他頭上的這一景象,高閣林立,鱗次櫛比,圓月當空,壯麗無比!
李謙虛吟誦完畢,竟無人出聲。正當他察覺有異之時,樓上有人大聲驚道:
“詞成異象,千古絕唱!這是流芳百世的佳作,古今難尋??!”
在場之人聞言,瞬間嘩然,爭相討論。
“竟是傳世佳作!真想不到有人能在這中秋文會上做出此等詩文!”
“有幸能見傳世之作出世,這鳳臨樓沒白來,此生足矣!”
“只是不知道,我大梁何時又出了這么一個人物,此前竟從未聽聞!”
……
良久之后,李謙虛頭上的異象化作一道道浩然之氣,涌入他頭頂?shù)纳裢パā?p> 李謙虛此刻感覺腦袋有些脹痛,似乎有些東西鉆進了自己的身體,一陣恍惚,跌坐回自己的席位。
身旁的蕭若曦見狀,有些關切的問道:“你怎么樣?”
李謙虛聞言擺了擺手,“無礙!”
等到異象消散,眾人回過神來。
此時李謙虛感覺有無數(shù)的目光聚集在自己的身上,讓他極為不自在。
“好!好!好!”
執(zhí)筆先生鴻臚少卿顧羽連道三聲好,
“想不到竟有傳世佳作出世,我這執(zhí)筆先生當?shù)牟惶?,竟能有幸親書傳世佳作的第一筆!”
“顧少卿此言差矣!”
顧羽話音未落,便被樂王蕭遙出言打斷,
“本次文會能有此千古佳作誕生,想必此作必然為本次文會的魁首之作,本王既然拿出了大儒墨寶作為彩頭,那這第一筆便該由本王親書!”
“樂王殿下!這不合規(guī)矩!自古文書所出詩詞皆由執(zhí)筆先生代筆,無有例外!今日我當了這執(zhí)筆先生,那些第一筆便必然由我來書寫!”
顧少卿據(jù)理力爭,不肯相讓。
“顧少卿,稍安勿躁!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據(jù)說顧少卿酷愛書法,又偏愛書法大家柳江誠的親帖,我府上有不少柳江誠的墨寶,我愿拿出一部分換取這次親書的機會!不知意下如何?”
樂王蕭遙笑呵呵的勸道。
“這…”
顧少卿似有動搖,不過片刻后又下定決心,對著樂王拱手道。
“樂王殿下!下官絕不可能相讓,殿下無需多言!”
“無妨!既然顧少卿不肯相讓,此事便就此作罷!”樂王蕭遙依舊臉帶笑意的說道,眼神卻不易察覺的冷了下來。
隨后樂王蕭遙又對著臺上二人說道:
“不知二位能否點評一下此首佳作,本王才疏學淺,不敢自抒拙見!”
顧少卿聞言也跟著說道:“下官也無法點評!不知柳大家有何見解?”
隨后眾人聞言將目光轉道柳夢之身上。
此刻柳夢之正盯著李謙虛,眉頭微蹙,不知在思索何事。
聽到顧少卿將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柳夢之起身輕移蓮步走到李謙虛身前,微微欠下身子,對著他行了一禮。
一股幽香夾雜著淡淡的書卷氣息對著李謙虛撲面而來。
感受著柳夢之的氣息,李謙虛頗為心動。
隨后,柳夢之伸出纖纖玉手,不動聲色的將李謙虛方才書寫的《月下獨酌》的稿紙拿在手中,然后小心翼翼的折疊起來收入廣袖之中。
柳夢之眼波流轉,輕輕瞥了一眼李謙虛,轉身往臺上走去。
這一切樂王蕭遙看在眼里,眼神愈發(fā)冷冽。
此番動作,李謙虛不明所以,皺著眉頭看著柳夢之。
“千古絕唱!無需點評!望諸位才子,以此勉之,再作佳句!”
冷冷清清的聲音從柳夢之瓊口中輕吐而出。
“呵呵!那本官便代筆書寫此番佳作,以供眾人鑒賞!”
顧少卿說罷便浸墨揮毫,在宣紙上書寫下著首水調(diào)歌頭。
蕭若曦盯著李謙虛上下打量,俯過身去,吐氣如蘭:
“李謙虛,真的是你,不會是假的吧?一年不見變化這么大的么?”
蕭若曦的話語聽的李謙虛心里冷汗淋漓,心說自己還真是假的,不過這不可能說出口來。
“呵呵!”李謙虛對著蕭若曦一笑。
蕭若曦誤以為李謙虛在嘲笑自己,伸出纖手,在他腰上狠狠一扭。
李謙虛表面上不露痕跡,卻疼的冷汗直冒,心說:這丫頭個頭不大,力氣怎的這么大!
而此刻蕭若曦并沒有意識到,她的動作已經(jīng)被人看在眼里,卻依舊樂此不疲的與李謙虛打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