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陰山背后,黑暗之淵!
青獅被玉虛天劫咒擊殺的剎那。
遠(yuǎn)在萬里之外。
五臺山。
文殊和普賢相互對視了一眼,眼神里流露出些許無奈的神情。
以及,有些不可思議的震撼。
沉默良久。
普賢這才突然開口:“道兄……”
話還沒說完,便又嘆了口氣,沒有繼續(xù)說下去。
饒是如此,文殊與他仍然心有靈犀似的。
畢竟,此時此刻,他的心情之復(fù)雜,跟普賢幾乎沒什么兩樣。
自從封神量劫以后,靈牙仙就一直跟著他。
就算他再怎么鐵石心腸,卻也不可能這般無情。
然而,直到白象被達(dá)摩鎮(zhèn)殺。
普賢依舊沒有出手。
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
要知道,獅駝國一戰(zhàn),達(dá)摩之名,便已響徹整個西牛賀洲。
西方佛門為之震動。
包括文殊普賢,都在猜測達(dá)摩的來歷。
可問題是。
即便是如來佛祖,一雙慧眼,既能普閱周天之事,亦能遍識周天之物,還曾廣會周天之種類。
卻依然無法識破達(dá)摩的來歷。
更令人震驚的是。
如來曾親上須彌山,向佛門圣人詢問前因后果。
就連佛門圣人,對于達(dá)摩的出身來歷,同樣模棱兩可。
這就更讓人捉摸不透了。
而且。
獅駝國之戰(zhàn),達(dá)摩還施展出了玉虛天劫咒。
如此強(qiáng)勢的道門神通,竟然出現(xiàn)在了一個佛門弟子的身上,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千百年前,天庭和佛門定下西游大計。
但天庭肯定不會就這樣輕易地放任佛門這般大興于南贍部洲。
如此一來,達(dá)摩的身份,更加可疑。
再加上,文殊和普賢本就出身于玉虛宮。
對于玉虛天劫咒的威力如何,心里自然門兒清。
因此,雖然明知青獅和白象被達(dá)摩鎮(zhèn)殺,但他們也不敢貿(mào)然前去增援。
否則的話。
萬一達(dá)摩這廝殺紅了眼,連他們也不放過,豈不是千里送人頭。
“這兩個孽畜明明只需待在獅駝嶺,靜靜等到百年之后金蟬子路過,便可功德圓滿,為何偏偏要在中途生起事端,招惹那個達(dá)摩呢?”
普賢有點想不通。
“以青獅的穩(wěn)重性格,若不是有人指使,斷然不會出現(xiàn)這么愚蠢的行為!”
文殊皺眉道。
“道兄的意思是?”
“青獅白象雖是你我的坐騎,但在佛門中的地位也不低……”
文殊抬了抬眼,“縱觀整個佛門,除了你我之外,便只有一人可以使喚動他們!”
“世尊?”
普賢立即反應(yīng)了過來。
“不錯!”
文殊點點頭。
身為靈山世尊,如來執(zhí)掌佛門,西方教眾,無論佛陀菩薩,羅漢尊者,盡皆凜遵法旨。
更何況。
如來前世,跟青獅白象,同出于截教通天教主門下,頗有幾分同門之誼。
不過,自如來成就佛祖以后,便有意斬斷前塵過往,故而與青獅白象私下并無任何糾葛來往。
沉默了好一會兒,普賢這才又說道:“獅駝國一戰(zhàn),金翅大鵬鳥身懷鳳祖血脈,拜在燃燈古佛門下,又是世尊母舅,尚且不是達(dá)摩的對手,世尊為何還要青獅白象在獅駝嶺設(shè)計截殺達(dá)摩?”
眉宇間,浮現(xiàn)出一抹疑惑的神色。
“難道說世尊他……”
普賢沉聲道。
與如來打了幾百年的交道,對其行事風(fēng)格,也有一定了解。
“猜測無益,徒生煩惱!”
文殊搖頭打斷道,“你我何不前往靈山,當(dāng)面向世尊詢問一二?”
“這樣也好!”
普賢站起身來,習(xí)慣性地叫了一聲,“白象,我們走……”
話一出口,突然愣住。
這才猛地反應(yīng)過來,不由得苦澀地笑了笑。
當(dāng)即與文殊駕起祥云,離開五臺山,前往靈山大雷音寺。
不久后,便已抵達(dá)靈山。
兩人徑入大雷音寺。
誰知,剛到山門。
兩道人影早就快步迎了出來。
赫然便是如來座下弟子阿難和迦葉兩位尊者。
“二位菩薩可是為了青獅白象而來?”
迦葉合十行禮。
“不錯!”
“世尊此時不在靈山!”
聽聞此言,文殊和普賢對視一眼:“世尊去了何處?”
“陰山背后,黑暗之淵!”
迦葉如實答道。
“黑暗之淵?”
文殊不由得愣了一下,“那不是魔羅的關(guān)押之地么?世尊為何會去那里?去那里作甚?”
當(dāng)年,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道苦修,斬惡尸而化魔羅。
魔羅以諸般手段,誘惑釋迦摩尼,都無法動搖。
最終,釋迦摩尼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
卻被孔雀將他和魔羅一同吸入腹中。
正是因為這樣,如來與魔羅便有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同胞因果。
到了后來,燃燈古佛以定海珠,點化魔羅為緊那羅,位列八部天龍,只需修得無上功德,便可成為佛陀,徹底擺脫魔羅的身份。
于是派遣緊那羅前往南贍部洲傳道。
誰曾想,卻因一個風(fēng)塵女子,重新墮入魔道,恢復(fù)了魔羅本性。
甚至,攻上靈山,妄圖與如來爭奪世尊之位。
被如來擊敗后,貶罰到了黑暗之淵。
這段往事,文殊和普賢也曾親身經(jīng)歷,故而知道一二。
自從魔羅被封印于黑暗之淵,如來便從未去過。
沒想到,這次卻親自前往黑暗之淵。
更不知是為了何事。
這時候。
聽得阿難合掌道:“二位菩薩,世尊離開前,曾留下法旨,言曰若是二位菩薩來到靈山,便告訴二位,青獅白象之事,世尊已然知曉,自會處理,還請二位菩薩各自回道場,靜候世尊佛旨!”
“世尊此去黑暗之淵,便是為了處理青獅白象之事?”
實際上,文殊和普賢的心里都十分清楚。
所謂青獅白象之事,從本質(zhì)上來說,歸根到底就是達(dá)摩。
達(dá)摩乃是大勢至菩薩的在世弟子,而且天賦極高,按理說來,也算是佛門幸事。
但,這個年輕和尚屢次與佛門高層作對,渾然沒把靈山世尊放在眼里。
自會引起不滿。
倘若不趁著羽翼未豐之際,狠狠地打壓一番。
保不齊哪天,達(dá)摩這廝就會爬到頭上去了。
然而,迦葉卻微微一笑:“佛曰,不可說也!二位菩薩請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