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令尹世家第一部興楚令尹斗伯比

一一一、獻珠求和

  斗祁思索再三,說道:“只有先將大王辭世的消息暫且擱著,不要傳出去,等了結(jié)隨國的事情,然后再為大王發(fā)喪,不知莫敖大人以為如何?”

  屈重道:“令尹大人說得對,本官也是這樣想的……”于是二人封鎖住楚武王辭世的消息,命觀丁父繼續(xù)向隨都進軍,做出準備攻城的架勢。

  見楚軍兵臨城下,準備攻城,隨侯嚇得魂不附體,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予達懊悔地道:“都是罪臣之過,要是聽了季大人的話,何至于此?罪臣罪該萬死……”說罷泣不成聲,跪倒在地。

  隨侯哭喪著臉說道:“事已至此,說這些還有什么用?這件事寡人也有錯,予大夫請起,還是快想想辦法如何應(yīng)對楚人吧!”

  予達道:“楚人滅羅后,不分軍民人等,全押往楚地,充當楚奴。為不受羅人之辱,只有前去媾和……這件事情是因罪臣而起,還是由罪臣去同他們談吧!”

  隨侯又道:“季大夫你看呢?”

  季梁嘆道:“事到如今,已失去和談的最佳時機,空手豈能套得住白狼?”

  予達道:“國君,國庫不是有顆寶珠嗎?臣拿此珠去同他們議和如何?”

  見隨侯似乎有些不舍,予達又道:“所謂珍寶,可以用來救一時之急才謂珍寶。為解眼前之厄,國君還當忍痛割愛才是!”

  隨侯無奈,只得讓予達帶著寶珠前往楚營議和。

  此刻,斗祁正在翻閱案上的竹簡。予達入帳,拱了拱手,說道:“隨使予達叩見斗令尹!”

  斗祁連眼皮也沒抬一下,冷冷地道:“你來干什么?”

  予達滿臉恭謙地道:“下使受寡君指派,特攜帶敝國至寶前來拜見上國大王,請令尹大人行個方便!”

  斗祁道:“你們國君是個反復(fù)無常的小人,一會兒服楚,一會兒又與他國合兵伐楚,我王不愿見這樣的小人,也不稀罕你們的寶物,你還是回去告訴你們國君,快快出城投降吧。否則,待到破城的那天,哼哼,知道羅國的事嗎?羅侯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

  予達見說急了,忙道:“不不不,寡君知道對不起上國,這不派下使前來向各位請罪了嗎……其實,我們寡君也是被逼無奈啊……為了表示誠意,我們寡君特地讓下使將國中至寶帶來獻給大王!”說著,雙手捧起寶珠舉過頭頂。一名侍從接過珠子呈到斗祁面前。斗祁朝珠子瞟了一眼,只見那珠子徑約寸余,通體潔白,晶瑩剔透,發(fā)出道道毫光,的確是世間少有的至寶,但他仍做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沒置可否。予達見狀,便眉飛色舞、興致勃勃地介紹開了:“列位,別小看了這珠子,它名謂‘明月珠’,是我大隨的鎮(zhèn)國之寶,這珠子是頗有來歷的……”接著繪聲繪色地道出一段離奇的故事。

  還是現(xiàn)任隨君爺爺?shù)臓敔斎螄臅r候,率眾出游,來到溠水邊,看見草叢無風(fēng)自動,便差人過去一看,原來草叢中有一條蛇,從中間斷為兩截。隨侯見說,來到草叢前。那蛇望著隨侯,竟然兩眼垂淚。隨侯心想此蛇一定通靈性,它是要寡人救它,于是命隨行的醫(yī)官將蛇的兩截縫合在一起,并用草藥替它敷上。這時,蛇便能夠行走了,就向隨侯點了三下頭,鉆進草叢里……從此,人們便將那座山丘命名為斷蛇丘。第二年春天,當隨侯再次出行時,半路上看見一旁的草叢再次無風(fēng)自動,并由遠而近。隨侯定眼一看,原來是一條大蛇,嘴里銜著一顆明珠來到隨侯跟前,放下珠子,說起人語來。它對隨侯說:“我乃溠水龍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來報德!”說完轉(zhuǎn)身離去。隨侯捧起珠子一看,只見那珠子徑長盈寸,潔白如脂,晶瑩剔透,大喜過望,便攜帶此珠回到王宮。黑暗中,那珠子竟能發(fā)出光來,放在室內(nèi)不用點燈,便將此珠命名為“蛇靈珠”。后來,人們又不斷給珠子取新名,于是這顆寶珠又有了“明月珠”、“懸珠”、“垂棘”等別名。因為此珠是隨侯出游時得到的,世人一般都稱它為“隋侯珠”。先君臨終前,親手將此珠轉(zhuǎn)交給下一代國君。從此,它便作為隨國的鎮(zhèn)國之寶,一代一代地傳下來……

  聽罷予達的述說,斗祁卻滿臉不屑地道:“這類破玩意兒在我大楚成千累萬,比比皆是,我們大王才不稀罕呢,你還是帶回去吧!”

  予達見斗祁不為所動,尷尬地道:“令尹大人,此珠在上邦雖然算不了什么,但它可是我們寡君對上國的一片誠意……上國還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請一一言明,下使這就回去向寡君稟報!”

  斗祁道:“你們國君做出那么多對不住我大楚的事情,得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這樣吧,你回去后告訴你們國君,將整個金湖及周邊十余里的山山水水全歸并于我大楚版圖。如果你們國君確有誠意,十天之內(nèi),到滄水邊的楚寨內(nèi)予以答復(fù)。否則,只能請他在自己的殿內(nèi)候著,我們到那里見面!”

  因為金湖的銅綠山是青銅的產(chǎn)地,奪取銅綠山正是武王熊通臨終前的遺愿。予達見說不由一怔,斗祁哼了一聲,用咄咄逼人的口氣問道:“怎么?”

  予達生怕斗祁翻悔,忙點頭哈腰地道:“沒什么、沒什么,下使這就回去,敦促寡君上上邦營寨再議!”

  予達回到隨都,將議和的事說了一遍。聽說楚人要把整個金湖及周邊十余里的山山水水全劃歸楚國,隨侯不覺淚流滿面,連聲嘆道:“祖宗留下的基業(yè),卻在寡人手里給弄丟了,全是寡人之過、寡人之過,將來去了那邊,寡人哪還有臉去面見列祖列宗啊……”說罷,嚎啕大哭。

  予達亦含淚勸道:“那里有銅綠山,楚人垂涎已久,落入他手是遲早的事情。銅綠山?jīng)]了,但我大隨仍有大半壁江山。為不受滅國之辱,用一座銅綠山換來大隨的安寧,還是值得的……”

  隨侯無奈,不得不按期前往楚營,答應(yīng)將金湖及周邊的山山水水一起奉送給楚國。兩國在漢水邊簽訂了盟約,斗祁按事先的約定同意退兵。待全軍渡過漢水后,才公布武王的喪事。全軍上下素縞裹頭,回到丹陽。

  青林山一役,隨與楚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盟約,將整個金湖及周邊十余里包括銅綠山在內(nèi)的山山水水全劃歸給楚國,承認服楚。大夫季梁因青林山一役敗給楚軍,使得隨國不得不同楚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自己身為重臣,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因此郁郁而終,死后葬于隨都城東義地崗上,這都是后來的事情。

  公元前689年,楚武王熊通的次子熊貲繼位,是為楚文王。楚文王熊貲幼年的時候,熊通曾將申國的大儒保申請來為他們兄弟三人受課。保申學(xué)識淵博,對他們也很嚴格,兄弟三人在保申的教導(dǎo)下,學(xué)得不少治國安邦的知識。楚武王熊通在位長達51年之久,熊貲繼位時已到中年,其性格和他的父親楚武王有幾分相似,因此鋒芒畢露。

  一天早朝,令尹斗祁奏道:“先王在日,曾經(jīng)對臣說過,等伐隨回來就將楚都從丹陽遷往新都郢都。不想先王此愿不等實現(xiàn),就倒在了出征途中,移都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大王身上。為實現(xiàn)先王遺愿,臣懇請大王移駕新都!”

  熊貲道:“令尹言之有理,寡人正有此意,各位卿家速去準備吧!”

  此刻,在沈鹿卞家莊一間破爛不堪的茅屋內(nèi),一張搖搖欲墜的幾案上放著一塊晶瑩的石頭,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者坐在幾案前,面對石頭發(fā)呆。他便是曾兩次獻玉、兩次遭刖刑的卞和。這么好的一塊璞玉,居然無人能識。悲乎?痛乎?惜乎?望著晶瑩的璞玉,回想兩次獻玉兩次不遇識寶之人反遭酷刑的情形,卞和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