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背槍者

第二十三章 各懷想法(一)

背槍者 宵瑤九洲 3966 2021-03-30 23:33:31

  從正月初八開始,牛家寨與下莊寨緊鄰的莊子就開始戒嚴。

  北面從西往東,諸如李塘鄉(xiāng)、張棚村、大橋集、小南口、雙豐集等,各處村寨在緊要路口都設置了拒馬并安排鄉(xiāng)勇日夜值守,村寨夜里也加強了警戒。

  李塘村的李田昌自從知道要對下莊寨用兵,難掩內(nèi)心的興奮。一回到家,就叫來自己的四個兄弟。

  李田昌三十一歲,從十幾歲起就在村子里游手好閑,后來漸漸跟著臨近幾個村的青年,干起了盜匪的營生。白天到周圍村莊踩點,夜里就翻墻打洞,殺人越貨,甚至奸淫婦女,犯下不少的案子。李田昌干的順手了,干脆帶著兄弟五個,全部干起盜匪的勾當,再加上周圍游手好閑的青年,李田昌盡然聚起三五十人的團伙,成為遠近聞名的巨匪。李家院子里總是養(yǎng)滿了雞、羊、牛、驢等,家里也多有糧食衣服。

  因為李田昌從來不在自己村子犯案,再加上團伙人多勢眾,村子里的人對李家兄弟囂張行為也是敢怒不敢言。

  李田昌膽子越來越大,在近縣城的地方犯了幾起命案,引起縣城衙役的注意,當時的衙役頭領(lǐng)專門帶人到李塘村搜捕,李田昌提前得到消息,帶了幾個兄弟逃到隔壁縣,流落外間不敢回家,家里父母被衙役抓去,全家財物全部充公,李田昌父母吃盡苦頭,好不容易才被族人贖回來。后來太平軍打到皖北,泰和縣轄境內(nèi)盜匪群起,地方治安混亂,縣衙難以應付,李田昌才又回到村子。

  有了這么一檔子事,李田昌心有余悸,這才開始在李塘村買田置地、放水收錢,有時候也干些修橋補路、舍粥施飯的事情,大有改邪歸正的樣子。因為李田昌性格霸道,幾兄弟人多勢眾,村里人又都知道李家?guī)仔值芎透魈幫练瞬磺宀怀?,都不敢招惹李家,沒有幾年,李田昌在李塘村購置了大量土地,成了李塘村有名的地主。

  牛庚修筑牛家寨后,李田昌見牛家勢頭兇猛,主動聯(lián)系投順。牛庚見李家?guī)仔值茉诘胤接绣X有勢,不計前嫌,收歸所部。因此,李塘村也成了牛家寨所屬,李田昌跟著牛庚堂而皇之練起了團勇。李田昌自從跟了牛庚,不時對北面各村進行騷擾,在牛家寨所屬團練中,下手最狠,和北面血債最多。特別是對臨近的韓小莊和許堂鄉(xiāng),李田昌幾兄弟早就覬覦那里的土地,因為有姚洪恩在北面管事,李田昌對韓小莊、許堂鄉(xiāng)的土地是買又買不得,搶又搶不贏,早就想借著由頭引牛家寨幫著攻打下莊寨。

  “終于等到今天了!”在李田昌的宅子里,李家五個兄弟齊聚一堂,大哥李田昌先開了口,“上午在牛家寨集會,牛家終于要對下莊寨動手了!”

  “牛家要攻下莊寨?”老三李田元追問道?老三二十七歲,性格比大哥還急躁。

  “聽牛家老大的說法,應該還不至于直接攻打下莊寨,”李田昌說道,“但是看樣子,打幾個村莊是跑不了了!”

  “最好讓牛家的人把韓小莊和許堂鄉(xiāng)剿了才好!韓老萬、許太安這兩個狗雜種,仗著有姚洪恩撐腰,最看不起咱們!”老二李田盛說道。李田盛體格弱一點,但是腦子是幾個兄弟里面最好使的,幾個兄弟有什么行動,一般都會聽一聽老二的意見。

  “對!”老三李田元興奮地說,“大哥,無論如何讓牛家?guī)椭秧n小莊和許堂鄉(xiāng)給剿了,哪怕只是剿了其中一個,也夠咱們吃的了!”

  老四李田滿和老五李田茂在旁邊認真聽著,兩個年齡都偏小,從小都是跟著幾個哥哥干事,一般也不發(fā)表意見。

  “咱們李家困守在這個李塘村,本來地方就小,土地還窮,要是咱們占著牛家那么好的地方,憑著咱們幾個兄弟的本事,肯定比牛家還好!”李田元說道。

  “大哥,咱們這次可要抓住機會啊,把韓小莊和許堂鄉(xiāng)拿下來,占了土地,咱們也修個李家寨,到時候壓他牛家寨一籌,讓湖南各莊,聽咱們幾兄弟的話!”李田元越說越興奮。

  “老三,越說越不像話!”老二李田盛叮囑老二道,“話可不要亂說,咱們心里自己知道就行了!”

  李田盛對著幾個兄弟繼續(xù)說道,“以前咱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搶占幾畝土地,結(jié)果韓老萬、許太安仗著姚洪恩撐腰,盡壞我們的好事,這次咱們新賬舊賬一起算,多帶人馬,把韓小莊和許堂鄉(xiāng)掀個人仰馬翻,近水樓臺先得月,鄰近土地那話不是咱們說了算!”李田盛算計著。

  “聽說韓老萬的女兒也長成了,許太安的媳婦有點姿色,搶回來給老四、老五當個壓寨夫人!”李田昌開玩笑說道,拍了拍老四李田滿和老五李田茂的肩。

  老四和老五聽大哥說要給搶個媳婦,心里非常高興。兩個小伙子都是二十來歲,血氣方剛,正是懂事的年齡。特別是老四,眼巴巴看著自家漂亮的大嫂,也總想從哪里尋摸一個和大嫂一樣好看的媳婦來。

  這李田昌的媳婦楊三姐,就是李田昌從鄰近縣城的苗集搶回來的。當時李田昌帶著幾兄弟在外逃竄,聽說苗集賣餅楊家的女兒漂亮,專門擄了回來,生米做成熟飯,楊三姐不從也不行了。后來楊三姐見李田昌人材也不差,還很有些手段,家里也有些錢財,不但留了下來,還幫忙經(jīng)營家業(yè),成了幾個嫂嫂中最好看最能干的人。

  李家?guī)讉€兄弟商量了半天,“既然牛家寨要打下莊寨的村子,我看北面的湖上村肯定是躲不過去的,至于韓小莊和許堂鄉(xiāng),也不知道牛家老大怎么定的?”李田盛琢磨道。

  “不管牛家怎么打,我們提前準備好,等到兩邊打的差不多,咱們帶人踏平韓小莊、許堂鄉(xiāng)再說!”李田元急不可耐地說道。

  “這也未嘗不是一個辦法!”李田盛點頭道。

  “我看這兩天牛家寨就要定下來,明天派人到牛家寨打探打探消息,咱們這邊準備是肯定的。這一把,咱們李家無論如何要拼一拼!”李田昌說道。

  “大哥說的對!牛庚是厲害,可這牛家兄弟我看一般!他牛庚可以白手起家,咱們幾兄弟齊心協(xié)力,難道就不能干一番事業(yè)出來?為啥要給別人打長工!現(xiàn)在天下大亂,以后還不知道是個什么情況呢,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咱們做不了皇帝老兒,混個裂土封侯也說不一定!”李田元嬉皮笑臉說道。

  “三弟以后少說這話,咱們都聽大哥的,現(xiàn)在才開頭,裂土封侯,哪那么容易!”李田盛囑咐老三。

  “廢話少說,大家回去盡快點齊人馬,準備裝具,”李田昌看看老三,“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有多大本事,別光說在嘴上。真有本事,有的是機會,到時候顯擺顯擺讓大家看看!”

  一石激起千層浪。李塘村李家兄弟在算計,雙豐集的李代善也在評估。

  李代善家住在雙豐集已經(jīng)七代了,往上四代,李家靠著在雙豐集做小生意,慢慢攢了錢盤下鋪面,又過了兩代到李代善父親,靠著祖上買的土地收租和販賣糧食、雜貨,生意越做越大。到了李代善這一代,盜匪四起,不少地方都被盜匪劫掠,有的商戶甚至是人財兩失。偏偏雙豐集因為地處泰和縣、湖陽縣、營尚縣三縣交界,位置特殊,周圍人員眾多。再加上李代善家的商鋪做事靈活,與周圍不管是官是匪,都有勾連,不少下莊寨和其他地方的捻子,明里暗里都和李家有生意往來。最好做的生意,就是北面捻匪打梢回來,將衣服、家具、古董拿到雙豐集典當,然后購買糧食、農(nóng)具、武器等,李家商鋪明知知道來路不正,坐地起價,一進一出,賺取了大量銀錢。后來,李代善又跟著牛庚辦起鄉(xiāng)團,鄉(xiāng)團僅僅自衛(wèi),并不惹事,雙豐集反倒成為遠近聞名的樂土,比以前更加熱鬧起來。

  現(xiàn)在南北兩個寨子失和,將要兵戎相見,以后到底是個什么情況,李家的土地、商業(yè)如何維持,李代善始終沒有看破眼前的局勢,心里非常焦慮。鋪子里能夠跟著自己商量的,就是自己的老管家井泉喜。井家跟著自己已經(jīng)三代人了,原本是自家的長工,后來李家的長輩見井家小子聰明,提拔跟著做生意,后來井泉喜也從小跟著學做生意,成了李代善家的管家,主要照顧外面的生意。

  李家的晚飯開的比較晚,幾個鋪子的伙計收拾停當,就不早了。李家除小孩準點開飯外,李代善帶著家人一般都等著伙計一起開飯。

  晚飯后,李代善留下井泉喜,來到掌柜房間,兩人一邊抽著煙一邊說著話。

  井泉喜趁著李代善有空,報告著外面鋪子的事情,其中很多事情,井泉喜都操持的比較到位了,李代善只是掌握一下相關(guān)情況就行。

  “老喜,下午給你說的,這牛家寨和下莊寨要是真打起來了,你想過沒有,我們這生意還好不好做了?”李代善冷不丁問起這個事,井泉喜一時不知道從何說起。

  在牛家寨,李代善一得知下莊寨偷襲了小南口的消息,就知道這事情要壞。一回到家,李代善就跟井泉喜念叨這個事,可是白天實在太忙,井泉喜沒空琢磨,另外可能也是早就習慣了兩邊不和,但一直沒有撕破臉的狀況了。

  “我聽說,牛家的大少爺不是好戰(zhàn)的人??!”井泉喜問道。

  “再不好戰(zhàn),下莊寨偷襲了小南口,牛家寨也不能坐視不管啊?,F(xiàn)在只是打幾個莊子報復一下,已經(jīng)算是講道理的了!”李代善講。

  “如果這樣,那就情況不妙?。 本哺袊@道。

  李代善也知道情況不妙,“看來井泉喜雖然辦事靈光,但畢竟沒有讀過書,審不出什么局勢來。”李代善心里感嘆。

  李代善認為,南北只要沖突,自己首先就沒法和北邊捻子做生意了,兩邊如果能夠迅速恢復平靜還好,一旦沖突持續(xù)個一年兩年,自家就要空養(yǎng)幾十號伙計一兩年,更不消說萬一兩邊事態(tài)沒有控制住拼上性命,如果南邊牛家寨贏了,北面姚洪恩等自然竄逃,和捻子的生意肯定做不了了,如果下莊寨贏了,雙豐集歸于北面捻匪,自己總不能為了在雙豐集做生意當了捻匪吧!

  總之,眼下最好的結(jié)果,就是要么不起沖突,要么迅速恢復原狀。

  但是李代善太知道了,沖突一起,誰都不知道最后會進行到什么樣子。自家做了這么多年生意,家族可不能在自己這一代衰敗下去!俗話說得好,“窮則變,變則通”,看來李家要趕緊想辦法變通一下了!

  “營尚縣的鋪子現(xiàn)在修得怎么樣了?”李代善問。

  “差不多了,下午還接到樂陽的信,說是鋪子日夜趕工,爭取二月前能夠歸置好!”井泉喜說的樂陽,乃是自家老大,也跟著在李家的鋪子里干活。

  李家在營尚縣本來建有倉庫,李家從雙豐集收購的糧食、特產(chǎn)等,先運到營尚縣,然后從營尚縣裝船,走迢河,進淮河,運至揚州等地,再從上海、揚州等地運回雜貨,從營尚縣上岸,由陸路送至雙豐集。

  李代善見營尚縣交通方便,人口又多,便在縣城購置了土地,修建商鋪,準備開家分號,專賣雜貨。去年,李家在泰和縣也開了商鋪。按照李代善的想法,眼看四周亂起,狡兔三窟,萬一一個地方有事,至少還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