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駛進835團暫駐營地,我把車窗玻璃撥開,往外看了看:
營地里清一色迷彩帳篷,士兵是全套迷彩服、高幫特制解放鞋、迷彩涂裝鋼盔。仔細看了看還發(fā)現835團的攜行裝具和常規(guī)部隊不一樣,官兵穿戴的應該是作戰(zhàn)部隊根據任務屬性自行制造的攜行裝具。
這陣勢,這裝備,把隨行的通訊員小戰(zhàn)士都驚呆了,他可從來沒有見過迷彩軍服,饞得口水直流,心想什么時候也發(fā)一套穿穿就好了。
車子還未停穩(wěn),我就焦急的推開車門,深呼一口氣,邁開腿要踏出車外。
車外,是那些可愛的人!
車外,是那些三天后要一起浴血拼殺的前輩、戰(zhàn)友!
腳踏出車門的那一刻,我看到時間仿佛變慢了……不是仿佛變慢,是真的變慢了~
我的大頭皮鞋慢慢變成高幫特制解放鞋、鞋子往上的制服從65式慢慢蛻變?yōu)槊圆?、然后是綁在胸口上的特制攜行裝具、腰部槍套、最后是迷彩涂裝的緩沖鋼盔。
“什么情況?”
我腦子一懵,瞬間又清醒過來。人卻已經從車里下來。緊接著下意識的去摸摸腰上的槍套,確定槍在槍套里我才安心下來。多年的軍隊生活習慣,讓我對槍特別的敏感。軍人的槍就是生命,萬萬不能丟的。
意識到一切正常之后,我轉過頭去用眼神示意余亮:是你的“靈境技術”出了什么問題嗎?
余亮否定的搖搖頭。
而通訊員一晃眼看到我已經換了新迷彩軍服,又羨慕又疑惑:
“團長換裝動作真快!”
剛要質問余亮有無說老實話,戰(zhàn)士們卻已經圍了上來,熱情的和我敬禮握手。有個別調皮的,竟然把我架起來抬著走,邊走邊喊:團長回來了,蕭三命回來了……!!
營地里一片沸騰,像過節(jié)一樣。戰(zhàn)士們這么熱情,我也不忍壞了氣氛,只顧配合他們嗨!不過,我倒是明白了一點,這位蕭團長很受官兵們歡迎,但是“蕭三命”又是什么情況?在之后為期三天的模擬訓練里,我才慢慢了解到這位“蕭團長”、“蕭三命”的事情,也才明白了他為什么被官兵們如此愛戴,自發(fā)的那種愛戴!
從893師部出來已經是中午,再駕車到這個模擬訓練場,我估摸著也快下午3、4點了,得抓緊時間訓練磨合才行。我找找人群外的余亮和黎可可,他們竟然還是65式軍服男女裝,和來時一樣。這兩貨此刻在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傻笑。我抬手示意余亮看看時間。余亮看了看手表,回了一個“3點30正”的手勢。
“咱們把團長拋高一點……!”不知道誰喊了一聲,
“好??!”眾人齊聲叫好。
眾將士越玩越嗨,合力把我拋到半空,然后散開,想把我摔個屁股墩??墒撬麄兲凸牢业钠胶饬α恕?p> 我在空中很快找到重心,并調整好姿態(tài)穩(wěn)穩(wěn)的落地!連我自己都覺得帥呆了!
眾將士皆愕然,緊接著歡呼雀躍拍手叫好,什么樣的都有:
“團長負傷回來之后,功夫見長??!”
“對啊!”
“團長,救護隊的姑娘漂亮嗎?”眾人大笑。都是血氣方剛十幾歲、二十出頭的年紀。有些戰(zhàn)士連姑娘的手都沒有牽過。
“姑娘,自然是漂亮的。但比姑娘更漂亮的,是祖國的河山!”
我擺擺手,示意大伙先停一停,
“誰借我一個哨子!”
“團長,我們都有哨子??!”戰(zhàn)士們掏出上衣口袋的哨子。
“您口袋上也有一個……”
這時候我才注意到,每一位戰(zhàn)士除了裝備特制的攜行具、迷彩服高幫解放鞋、鋼盔之外,還用紅繩綁著哨子,揣在迷彩服上衣口袋里。
原來當年為了解決戰(zhàn)斗中人員失去聯系,特別是有人掉入深坑呼喊戰(zhàn)友的難題,團長蕭三命想出用哨子呼喊戰(zhàn)友,告訴戰(zhàn)友自己的準確位置的辦法。這種方法雖然奏效,但是暴露自我位置的幾率也是不小的。這也是逼不得已的辦法,當時士兵與士兵之間沒有裝備無線通訊設備,在這種山高林密的南方邊境地區(qū),一旦失聯就不好說了。
“集合……”我吹響哨子,也吹響了征戰(zhàn)的預備號角。我一把搶過余亮手腕上的手表,開始計時,目的是想看看這支部隊的快速反應時間。
這余亮對自己可不薄,還是梅花牌手表,這次歸我了。
余亮嫌棄的斜視我,手腕一晃,又亮閃閃一個新表。第一次覺得這靈境技術真不錯,能滿足人的物質欲望。
也就兩分半鐘,部隊1000來號人馬已經集合完畢、裝備帶齊并清點人數上報、稍息。我看看手表,再看看軍容嚴整的部隊,感嘆真是一支鐵軍,不愧為“猛虎團”的稱號。
我們一行三人,找了一個高處,俯瞰整個隊伍~~
清一色迷彩服、鋼盔等新式武器裝備,還有一些武器裝備之前在師部的巖洞里看見過??磥磉@些武器和眼前的士兵一樣,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這些服裝、裝備,在現在看來很平常甚至老舊。但是在80年代,就是精銳部隊才有的配置了。
在8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65式軍服在當時現役部隊里人手一套標配。軍用迷彩在當時推廣甚少,只有極少數特別作戰(zhàn)部隊才會配給。而軍用迷彩服和市場上銷售的迷彩服,在肉眼看來,沒有什么差別。但是用專用設備一測就可以分辨出真假。我記得沒錯的話,當下835團的迷彩是分別借鑒了越戰(zhàn)時期美軍的Mitchell Pattern迷彩及二戰(zhàn)時期的Duck Hunter Pattern樣式。這樣一來,它能夠與闊葉植物的背景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對付近紅外及可見光偵察,起到較好的偽裝效果。
“講一講??!”
看到部隊集結完畢,我站到隊伍正前方的最高處,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然后喊了一嗓子。部隊默契的從“稍息狀態(tài)”迅速轉變成“立正狀態(tài)”,鋼槍緊握、氣氛肅殺。
我告訴戰(zhàn)士們,這次戰(zhàn)斗的目的是奪回在拉鋸戰(zhàn)中丟失的605、969高地。軍部組織第47集團軍步兵893師835團,選拔步兵第9連為基干力量,配屬工兵、噴火和火器分隊,分別組成第一、第二突擊隊及火力隊、戰(zhàn)勤隊作戰(zhàn)。于八月一號拂曉發(fā)動攻擊,也就是三天后(嚴格來說兩天半)。
“前面這兩座高地,是軍部挑選出來的模擬訓練場,地形地貌和“605、969”非常相似?!?p> 我指指那兩座高地的方向,
“第一、第二突擊隊、火力隊,各隊長出列……”
三位精英戰(zhàn)斗人員迅速從隊伍中跑步出列,
“第一突擊隊羅樸一報到!”
“第二突擊隊李存根報到!”
“火力隊馬建華報到!”
我從高臺走下來,走到三位戰(zhàn)士面前,四個人相視一笑~~他們一定認識我,因為這個我是帶領他們出生入死過的“蕭三命”。而真正的我和他們素未平生,甚至連他們的姓名都沒有聽過。
我伸出手來,逐個檢查他們的攜行具,也叫攜行背心。背心由前后兩片組成,前片可以放4個81式步槍彈匣或79式彈匣、包括兩個急救包和8個82式無柄手雷。后片可以放兩根爆破筒和兩枚40火箭彈,還有一個置物小包。前后兩片的連接方式用日字扣和魔術貼,這樣更便于脫掉和緊固。攜行具實用與否,在實戰(zhàn)中至關重要。第一要保持緊固不能松垮丟失裝備;第二能在緊急情況下迅速脫掉拋棄。
整理好他們三人的攜行背心,我繼續(xù)檢查他們的槍支,問了一聲,
“這些都是精挑細選的武器吧!?”
“報告團長,是的!”羅樸一面向前方,回答響亮。
“報告團長,這不是您之前要求師部這么選的嗎?……唉,你踢我干嘛!”
羅樸一醒目的用腳踢了踢調皮的李存根,
“踢你是因為你傻,團長不是頭部重傷剛出院嗎?傻貨……”
這兩人一鬧,把不茍言笑的馬建華逗樂了。馬建華是火力隊的隊長,在部隊里,火力隊扮演著火力支持的角色,比如對敵方火力壓制、進攻中支援步兵、坦克兵沖擊時的火力突擊,為部隊遂行作戰(zhàn)任務創(chuàng)造條件。
“會使什么武器?”
“報告團長,輕重機槍、40火箭筒、60迫擊炮、82無坐力炮、火焰噴射器等都會。”馬建華回答。
“不錯,誰教你的?!”
三人相視無言,不約而同朝我頂頂下巴使眼色。
“是我………?抱歉!我真不記得了?!蔽以趺纯赡苡浀?,蕭三命是蕭三命,我是我。
說著說著,最調皮的李存根竟然抹眼淚傷心的抽泣,
“團長,要不是為了救我,你也不會傷成這樣,人都傻了……”
“你這小鬼,我只是忘了,不是傻!槍拿好了,拿正了,眼淚擦掉!”
我是又好笑又好氣,在年齡上,這些戰(zhàn)士都是前輩、但是在當下我們又是戰(zhàn)友又是上下屬,還得帶領他們打仗呢,不會真把我當傻子了吧?誰也不愿意在一個傻子的指揮下打仗。這該死的靈境技術,把我搞得有些不知所措,還好不是真的失憶。
“行了,別哭了!”我拍拍李存根的肩膀,腦海中卻忽然過電般閃現了我在835團的各種工作、訓練畫面,還有在戰(zhàn)場上為了救李存根導致負傷的畫面……
“團長……團長……”
在一陣急促的呼喊聲中,我清醒過來。
“莫喊了,我沒事!”
我擺擺手示意我沒有什么事情,
“我想起來了,打無名高地,迫擊炮……”
“對對對!團長你想起來了,太好了,我以為您被炸傻了……”
李存根一邊說一邊抹眼淚,羅樸一則斜著眼鄙視他不會說話。
李存根為人調皮說話直,但是看得出來沒有任何惡意,只是表達的方式比較欠揍。這一點和余亮倒是蠻像的,只不過余亮是那種悶騷型直,李存根是那種傻直。
不過,這三人的武器配備倒是蠻符合他們的秉性~
羅樸一配備的是最新式的八一杠一式,看來是第一波沖鋒的梯隊,也符合他精明、醒目的個性。
李存根配備的則是79式沖鋒槍,這槍射速快,重量輕威力大,適合叢林近戰(zhàn)。由此看來,是羅樸一第一波肅敵之后,李存根補上二次肅清戰(zhàn)場。
火力隊的馬建華看裝備(火焰噴射器、40火箭筒)就知道是強攻梯隊。在前兩個梯隊肅清戰(zhàn)場之后,仍然有個別頑固火力點存在的情況,就用40火箭筒、火焰噴射器來伺候。
“我們對一下時間……”
四人對好時間后,我指指對面的兩座山頭:
“半個小時之后,所有人員到達指定位置……”